重铸第三帝国之新海权时代(校对)第1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8/250

  “骄傲的卡尔德维尔”已经端起他那整天都挂在脖子上的望远镜,经过几番仔细辨认,他放下望远镜,面色平静的说道:“似乎是我们的飞机!”
  几乎在同一时间,领头的轻巡洋舰上,瞭望员也发现了船队东北方天际出现的飞行物,他们同样没有在第一时间发出敌袭警报,因为那看起来像是从苏格兰北部飞来的英国侦察机,不过它的轮廓看起来非常陌生——双翼、修长的机体以及粗壮的起落架。
  在它飞得足够近时,船队的警戒哨兵和指挥官们终于看清了它机翼下的徽标,迟来的防空警报声开始回荡在海面上,紧急电报也经由电波传送到位于上千公里之外的伦敦海军部。
  收到船队上空出现德国侦察机的报告之时,皇家海军作战部里的气氛异常严峻,基本上每一个人都清楚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并且很容易的将其与前夜失去联络的驱逐舰联系起来。QB-32虽然属于高速船队,但那些满载货物的商船拼了老命也难以开出超过15节的航速,护航兵力在各支船队中算上较强的,但也只能对付德国潜艇,面对哪怕是一艘德国袭击舰,它们也很难全身而退,更不要说是两艘沙恩霍斯特级快速战列舰和一艘重型航母了!
  对德国舰队的距离和船队位置、航速等进行推算之后,英国海军部忍痛下达命令:立即解散船队,商船各自全速规避,护航舰只直接返回本土——在船队无法在德国舰队袭击它们之前驶入英国海空军掩护范围的情况下,这也是尽可能减少损失的办法。
  与此同时,英国海军还请空军派出其部署在苏格兰北部的轰炸机部队搜索西北部海域,尽可能找到德国舰队并阻止它们的攻击行动。
  接到船队解散命令后,即便有一百个不愿意,护航舰队的英国指挥官还是得严格执行命令,在发出“祝好运”的信号之后,轻巡洋舰、驱逐舰和猎潜舰高速脱离船队——即便损失了这支船队的大多数商船,它们依然可以在接下来的战斗中为其他船队护航,如今英国的形式,是商船损失高于建造速度,护航舰只供不应求。
  英国海军作战部的将领们恐怕并没有想到,德国侦察机之所以能够发现这支船队,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尾随船队的德国潜艇所发出的报告。德国海军潜艇司令部自从英国船队离开魁北克起就在策划攻击,只是一直苦于英国人护航兵力过于强大而不敢冒然进攻。眼见英国船队即将溜走时,德国最强大的主力舰队却出乎所有人预料的出现在这一海域。
  在英国本土舰队全力出击挪威海域之后,对于张海诺所指挥的第1战斗群而言,丹麦海峡和冰岛与法罗群岛之间的海上通道几乎成了不设防的区域。经一夜高速航行之后,这支由沙恩霍斯特、格奈森瑙、格拉夫·齐柏林以及5艘1936年级驱逐舰组成的舰队顺利从冰岛与法罗群岛之间的水域进入北大西洋。这里的海况比北极圈内的挪威海好很多,因此从上午开始“格拉夫·齐柏林”号就不断派遣舰载机搜寻英国船队。当那架Fi-167舰载侦察/鱼雷攻击机发现目标时,舰队已经行驶在英国船队东北方120海里的地方,这要比英国人的估计更近许多。
  英国护航舰船撤离之后,两艘长时间尾随船队的德国U艇——U-78和U116首先浮出发起攻击,它们利用甲板炮和鱼雷很快击沉了落在船队最后面的两艘英国货轮,这一打击令其他船只惊恐的四散奔逃,表面上看起来这有利于逃避德国人的攻击,实际上却将德国人遭到反击的可能性降到了最低。两艘U艇如入无人之境一般在海面上追逐那些满载矿石、粮食、石油或者其他战略物资的货轮,18节的航速足以让它们赶上这支船队里的任何一艘商船,为了节省鱼雷,它们像炮艇一样作战,而装备两门105毫米甲板炮的U116无疑比自己的同伴更具杀伤力。
  这一近乎单方面的战斗开始后不到一个小时,已有5艘英国货轮被击沉或者瘫痪在海面上,近2万吨重要货物已经无法运抵英国本土。就在这时,第一批德国舰载轰炸机赶来参战,攻击防空火力薄弱的商船对于搭载近500公斤炸弹的Ju-87C来说易如反掌,就连BF-109T也各自挂载4枚50公斤炸弹前来轰炸,投完炸弹之后,这些战斗机和轰炸机并不急于离去,它们一遍遍俯冲而下,用机首的机枪扫射英国货轮上的船员,这样的战斗难度或许还不及平时的演习。当德国舰载机群离去之时,沉没和行将沉没的英国船只数量已经达到9艘,另有4艘遭遇重创,所剩的货轮无不是加速马力拼命朝苏格兰海岸方向奔逃,以图在夜幕掩护下逃脱德国人的攻击。
  在这个血腥而暴力的下午,“探险家”号是英国船队中未遭创伤的幸运者之一。同时,他们也首开了英国海军击落德国舰载机的先河——一架投弹完毕的德国海军斯图卡前来扫射,但在海军少尉卡尔德维尔的指挥下,船上的炮手们勇敢作战,利用陈旧的76毫米高平两用炮将其击落。
  夜幕降临之后,英国船长们盼望的好运并未到来,却又有两艘在附近海域游弋的U艇加入了绞杀者的行列,它们一上来就用甲板炮将一艘7100吨的油轮打得浓烟滚滚、烈焰冲天,紧接着一艘运载牲口的货轮也遭了殃,2000多只羊和800头牛不是被当场炸死便在翻滚的海水中淹死,伦敦至少一半居民的餐桌上接下来一个星期将看不到牛肉和羊肉。
  “我们得靠上去救人!”
  水手们很少看到“骄傲的卡尔德维尔”用如此强硬口气和船长说话,顺着他所指的方向,人们可以看到运载粮食的5850吨级货轮“健壮”号已经向自己的右舷侧翻过去,这时候,跳海逃生成为船员们唯一的逃生途径,但由于来不及放救生艇,他们不得不和5度左右的海水搏斗,如果得不到救援,他们将很快失去知觉,德国人在这种情况下显然不会优先考虑拯救英国船员。
  年迈的船长说起话来显得异常深沉:“不,我们眼下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把这艘船连同上面的货物和水手安全送到英国!我们必须保证大英帝国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仍有力量同德国人作战!”
  海军少尉反问道:“难道我们就这样看着同伴淹死在海里吗?”
  船长看了他一眼,用冷漠的言语说道:“从最一开始,他们就已经被护航的英国巡洋舰和驱逐舰抛弃了!”
  海军少尉顿时哑口无言,满脸的愤怒令他握紧拳头,最终却只能将一腔怒火发泄到舱壁上。
  随着货轮之间距离的逐渐拉大,德国U艇在追上一艘轮船并对其发动攻击后,再想追逐下一个目标所花费的时间也越来越多,近20艘货轮眼看已经脱离4艘U艇的攻击范围朝苏格兰海岸驶去,但在午夜到来之前,英国船长们所最不愿看到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航行至距离苏格兰海岸仅有不到400海里的“探险家”号,最先发现东北方疾速驶来的舰队,许多人起初以为那是前来救援的英国本土舰队,他们甚至还为此而欢呼了一阵子,但对方随后发出的灯光信号却是残酷而不容置疑的:“这里是德国海军战列舰沙恩霍斯特号和格奈森瑙号,请立即停船投降,否则将开炮予以击沉!”
  几乎每个英国船长都知道,那两艘航速超过30节、装备11英寸大炮的战舰是德国海军迄今为止最值得骄傲的大型战舰,虽然德国水面舰艇有着近乎一致的外形,但它们确实漂亮得令人窒息,同样的,火力也强大到令每一艘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以外的英国舰船深为恐惧。
  这一次,“骄傲的卡尔德维尔”用冰冷的语言要求船长以无线电通知附近船只规避,并以舰炮掩护它们撤离。出乎大多数人预料,船长竟然同意了,并宣布这艘轮船从即刻起交由皇家海军少尉卡尔德维尔指挥。
  在指挥“格拉夫·施佩海军上将”号时,张海诺就曾干过利用快速而强大的战舰攻击商船队的“勾当”,那一战他至今回想起来仍是畅快淋漓的,如今两艘沙恩霍斯特级的航速更快、火力更猛,且装备着最新式的舰载雷达,夜幕对英国人来说根本起不到任何掩护作用。他原本以为在发出迫降信号之后,前方的英国船只就算不投降也会调头逃跑,那艘英国货轮转向并全速向这边驶来令他既意外又佩服。然而,一位优秀的指挥官是不会因为所谓的惺惺相惜而误了自己的正事,在对方距离本舰尚有1.2万米时,张海诺下令以副炮向对方开火。
  在正面朝向目标时,“沙恩霍斯特”号中前部两座双联装150毫米齐齐开火,炮声拉开了这一海上屠杀战最后的序幕。两分钟后,“格奈森瑙”号同样以副炮向对方射击,仅仅三轮齐射过后,那艘勇敢的英国货轮便在巨大的爆炸中缓缓下沉。
  眼见对方船队早已散开,张海诺一声令下,负责为航母护航的5艘驱逐舰如猎犬一般冲出战队杀向对方。这些可以用36.7节航速在海面上驰骋并且装备有5门127毫米炮的德国驱逐舰,显然要比之前那些U艇更适合追击武装薄弱而又航速缓慢的英国商船。每一阵炮声过后,便又有至少一艘英国商船中弹起火,渐渐的,瘫痪在海面上的英国船只越来越多,德国舰队则凭借雷达优势不断在海面上追逐那些残留之敌。战斗至凌晨4点时,德国舰艇才开始救援和收容战俘,从十余艘行将沉没的英国货轮上,他们一共救下了400多名英国船员,这些人被分散关押在德国舰队的两艘战列舰以及驱逐舰上,而那些在战斗中落水的船员,最后获救的仅有40余人。
  次日清晨,QB-32船队除护航舰只外几乎全部沉没的消息传到英国,当即引起巨大的震动,此役令英国损失了27艘商船、12.6万吨货轮和上千名船员,更重要的是令原本就因为德国入侵挪威而受到影响的士气再遭打击。同样令英国民众无法接受的是,这一重大损失竟发生在距离英国本土不到500海里的水域,而在此之前这一距离被通常被认为是护航船队的安全区域。
  消息一出,别有用心者在英国各地散布德国舰队即将炮击苏格兰海岸的消息,当即引起了民众的恐慌,英国皇家海军不得不出来辟谣,并公开宣布本土舰队主力已经调往大西洋海域,皇家海军将士誓要令德国舰队血债血偿。
  为了挽救岌岌可危的士气,英国海军作战部立即将因为战略部署而留在斯卡帕弗洛的作战舰艇派出,而在挪威南部海域寻找德国主力舰队、支援陆军作战的本土舰队主力也接到命令尽速赶往苏格兰北部海域。不过,英国人并没有打算派遣大批舰只深入北大西洋搜索,而是决定以两支舰队分别封锁进出丹麦海峡和冰岛与法罗群岛之间的海上通道。
  负责封锁冰岛与法罗群岛之间海上通道的重任,很快落在了由沃尔沃特将军所指挥的分舰队头上,这支直接由斯卡帕弗洛开赴作战区域的分舰队辖有战列舰“纳尔逊”号、重巡洋舰“德文郡”号、“苏赛克斯”号、“康沃尔”号以及3艘轻巡洋舰、11艘驱逐舰,由于主力航母皆已开赴挪威海域,这支分舰队的空中掩护由部署在苏格兰北部的英国空军部队负责。
第25章
海空大战
  梅塞施密特109和飓风之间的战斗,对张海诺而言绝不是什么新奇事务,但第一次亲眼看到真正空战场面,依然感觉比看纪录片和文字记载更具震憾力。
  24架德国BF-109T对战由18架英国飓风式战斗机和17架箭鱼式鱼雷攻击机组成的英国攻击机群,战斗发生在苏格兰西北方600多公里的海上,距离德国主力舰队完成对英国船队QB-32之屠戮刚刚过去不到4个小时。这是一个艳阳高照的日子,海面上能见度非常高,双方都轻而易举的发现了对方,战斗很快开始了。
  使用飓风式战斗机的英国一方,采用的是令他们大为吃亏的“V”型编队——英国人制定这种密集战术队形的初衷,是希望达到最大的观察角,同时利用僚机掩护长机后方。然而在实际作战中,采用这种编队的僚机飞行员必须飞得十分小心,他们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与长机保持编队距离上,反而无暇注意后方;长机以为后方有僚机保护,大可放心,往往到已被对方战斗机咬住开火时才发现后面的尾巴。
  当作急转弯等机动动作时,英军长机得加倍小心,飞行员必须花在空战中足以定胜负的数秒钟时间提示僚机作准备。因为以如此近的间距,一不留神就会两机相撞。当大机群在带队长机带领下机动时,虽然看起来煞是壮观,却是纯粹的花架子,不堪一击。
  德国战斗机飞行员最早也是采用“V”型编队,但在西班牙内战期间的经历令他们摸索出另一套更为先进和使用的战术编队——两机间间隔约二百米的双机一字横队。
  这场发生在海上的空战,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德国舰队的命运,因此双发飞行员都格外卖力。负责高空拦截的BF-109和在高空护航的“飓风”之间首先展开对决,起初两个回合,德国飞行员们还略显拘谨,但他们很快看出了英国战斗机编队在战术队形上的弱点,第2舰载战斗机中队趁着对手转弯的机会,一口气击落了英国机群中的4架“飓风”而自身无一损失,紧接着,第1舰载战斗机也如法炮制,3架“飓风”呜咽着坠入大海。
  初战失利后,英国人这边失去长机的僚机和失去僚机的长机便只能孤军奋战,这却给了英国飞行员发挥“飓风”火力优势的机会。空战场面从这时候真正好看起来,在德国舰队侧后方的空域中,精彩的空中翻滚和俯冲随处可见,或长或短的嘶鸣声与机枪射击声交杂在一起,双发战斗机已经顾不上队形,最原始的捉对厮杀成了解决问题最有效的方式。每隔几十秒便有一架战机拖着浓烟坠入大海,而在快速飞行中不断改变方向的战机也令海面上观战的德国舰员们看得眼花缭乱。
  双发战斗机激烈争斗之时,速度缓慢的“箭鱼”在由6架BF-109组成的低空拦截编队面前碰到了大麻烦。双发仿佛完全就是不同时代的产物——全金属承力蒙皮、全封闭式座舱、收放式起落架和直列式水冷发动机,梅塞施密特在各个方面都优秀得令只比自己早一年首飞的“箭鱼”无地自容。双翼的箭鱼在携带炸弹或者鱼雷时,只能以稍快于200公里的时速飞行,它们所装备的两挺7.7毫米机枪在德国人的战斗机面前更是犹如小孩的玩具。不到一刻钟的时间里,16架箭鱼便已被击落过半,剩下的不要说攻击德国战舰,连疲于奔命都显得非常勉强,他们如今唯一的指望,就是护航而来的飓风能够压制住德国战斗机群。
  然而当驾驶“箭鱼”的英国飞行员再一次仰起头时,却发现高空只看到飓风被追得四处乱窜的情景,高下已分,残余的“箭鱼”匆匆抛下机上挂载的鱼雷便调头返航,但最终能够脱离交火的仅有区区3架。
  战斗至上午9时许,英国攻击机群已被击落13架飓风,德国舰载战斗机这边有4架被击落、3架被击伤,损失比英国人小很多,但英国空军可以从他们的陆上基地派出一波又一波的机群,“格拉夫·齐柏林”号在海上作战时舰载机损失一架就少一架。所幸的是,被击落的4架战斗机中,有3名飞行员先后被己方驱逐舰和Ar-196舰载水上飞机救起,这些优秀飞行员对于德国海军而言意义远大于舰载机本身。
  第一波攻击所遭受的惨痛损失,并未令英国空军就此退却,他们反而利用作战飞机数量上的优势打起了车轮战。就在“飓风”和“箭鱼”落荒而逃后不到40分钟,第二批英国战机便出现在了德国战舰的雷达屏幕上,密密麻麻的小点令德国军官们不禁为自己刚刚降落的舰载战斗机捏了一把汗——如今舰队上空仅有6架BF-109在执行警戒护航任务,之前返航的20架有3架需要进行抢修,能够再次升空还未可知,完好无损的17架也需要一定时间重新补充燃料和弹药。
  人们的担心有时候超过了事实本身,就在“沙恩霍斯特”号发出防空警报后几分钟,6架最先完成补充的BF-109便从齐柏林号的飞行甲板上腾空而去。见此情景,舰队中的德军官兵纷纷从各自军舰上向这些出征的空中勇士们送挥手致意。
  由于英国机群规模庞大,舰队旗舰“沙恩霍斯特”号的舰桥内气氛严峻,唯有一人除外,那便是这支舰队的第一指挥官张海诺。对着大幅海图,他知道如今舰队距离苏格兰北部英国空军基地的距离已经超过了700公里,除非对方战斗机飞行员打算返航,否则以“飓风”740公里的战斗半径,飞到这里已经没有多少油料供他们作战之用了。
  由16架飓风护送的23架“战争”式轻型轰炸机还未靠近,从齐柏林号航母上起飞迎击的十余架梅塞施密特便从高处发动攻击。有了之前战斗的经验,德国飞行员们纷纷选择在英国战斗机编队转弯时发动进攻,这一战术对于尚不及作出调整的英国飞行员来说是致命的,几个回合下来他们的编队就被打得七零八落。
  双方战斗机在中高空交缠着,英国人的轻型轰炸机则利用这一空当直逼德国舰队上空。作为单发轰炸机,英国“战争”式的特色之一就是轻便灵巧,它于1937年开始在英国空军服役,在战争爆发前被大批量生产作为空军制式轰炸机之一,通常可以携带1000磅炸弹轰炸近2000公里外的目标,被英国人看作是“先进的空中打击力量”,然而它们机体脆弱、载弹量有限的弱点早年就曾遭到英国内部人士的批评。
  海面上,三艘大型德国战舰以及护航的5艘驱逐舰以高过30节的航速疾速朝着远离苏格兰海岸的方向疾速行驶,同时舰队中的各种防空武器皆已做好随时射击的准备。英国轰炸机刚一进入射程范围,两艘沙恩霍斯特级以及航母齐柏林号上的双联装105毫米高炮便连连开火,这种大口径高炮在防空作战中最突出的作用就是驱散来袭的敌方机群,令敌人无法以预先编排好的队形威胁水面目标。接下来,战列舰、航母以及驱逐舰上的37毫米高炮和20毫米机关炮也迫不及待的开始射击。其中5艘驱逐舰紧紧环绕在航母周围,以弹幕形成一个较为严密的防御圈,两艘战列舰则一前一后的实施策应。
  在德国大中小口径防空枪炮的联合打击下,突防的英国轻型轰炸机有两架当场被德国战舰的防空炮火打爆,另外一架则在发动机受损后匆匆在水面迫降,不一会儿便被德国驱逐舰的炮火炸成碎片。
  德国舰队展现出来的强大防空力量已经超出了英国轰炸机飞行员们的预测,尽管如此,他们仍不顾一切的飞临舰队上空投下炸弹。稍有常识的指挥官都会命令他们的飞行员优先攻击对方的航空母舰,但这一次英国人却将主要的精力放在两艘身材“伟岸”的德国战列舰上,全然没有替“皇家方舟”号复仇的念头——或许,英国高层太迫切的希望一战而挽回颜面,而沙恩霍斯特级不论在德国海军战略系统还是德国政府的宣传中,地位都远远高于“格拉夫·齐柏林”号。
  即便如此,4架“战争式”的攻击还是令这艘重型航母上的舰员们惊出一身冷汗。距离最近的一枚航空炸弹,竟在右舷不足3米处爆炸,炸弹扬起的水花轻而易举的溅落到飞行甲板上,弹片还造成了舰舷位置一座防空炮战位炮手损伤。值得庆幸的是,“格拉夫·齐柏林”号虽不是有史以来防御最强的航母,却能够凭借厚实的装甲和严密的舱室结构抵御来自近失弹的攻击。
  与此同时,沙恩霍斯特姊妹舰也在极力抵御来自英国轻型轰炸机的攻击,它们像规避鱼雷攻击一样拼命以大转角进行水面机动,舰上的防空炮火更是一刻不停的咆哮着。然而,英国人投下的炸弹仍时不时的威胁到甲板露天战位的舰员们。渐渐的,就连旗舰“沙恩霍斯特”号上的救护人员也忙碌起来,某处战位一传来战斗减员的消息,后备人员便会及时补充上去。在一些战斗岗位上,就连年轻的见习军官们也开始担当重任。
  德国水面舰艇的“孤军奋战”并未持续太久,大约一刻钟之后,英国人所剩不多的飓风式战斗机纷纷调头返航,得以抽身的BF-109们迅速加入到低空的战斗中来。为了防止误伤,德国舰队的105毫米高炮随即停止射击,舰上的37毫米炮也有意降低了射速,唯有近战的20毫米机关炮仍在时时驱赶那些不顾一切靠近战舰的英国轰炸机。
  轻型战斗机与轻型轰炸机之间的战斗并无太多的悬念,但由于这一战发生在舰队上空大约600米高度,舰上官兵得以在较为近的距离上一睹空战之精彩场面。在单纯的追击战中,德国飞行员们很好的发挥出机首两挺同步机枪在射击精度上的优势。开始的时候,为防战舰炮火误击,他们还有意隔着一段距离以长射击落对方,当德国舰队的火力大为减弱时,他们便利用航速和机动性能的优势不断拉近和对方的距离,有时甚至在不足50米的距离上以短射打击“战争”式轻型轰炸机的驾驶室和油箱等薄弱部位。
  面对德国战斗机的凌厉攻势,残留的英国轰炸机只好匆匆抛下尚存的炸弹调头返航,然而趁着战斗间隙,刚刚补充完弹药的第3舰载机中队6架BF-109适时出击,他们旋即替代下苦战半个多小时的同僚们执行舰队防空和警戒任务,并顺道一路追击,直至距离舰队已有10余海里方才得胜而回。
  经过这两场激烈而艰苦的防空作战之后,令张海诺感到高兴的是舰队安然无恙,舰载机虽有损失但情况乐观。舰队继续全速行驶,随着与英国本土之间距离的拉大,英国陆基战斗机飞临舰队空域的可能性大大减少——就张海诺所知,英国空军目前虽然已经批量装备了喷火式战斗机,但数量远不及飓风,而且作战半径也同样局限于740公里以内。不管怎样,今天没有遭遇到喷火战斗机群已属于好运气了。
  英国空军的第三波空袭,果然已经不见护航战斗机的踪影,同时一个半小时的间隔也给了德国舰队舰载机部队非常宝贵的喘息时间。20架梅塞施密特BF-109T以严阵以待的姿态升空迎击,这一次他们的对手是由19架“战争”式轻型轰炸机和33架“维克斯-威灵顿”组成的大轰炸机群。
  轻型战斗机拦截中型轰炸机,是这场战争初期最常见的空战模式之一,一方有着灵巧无比的机动性能和充足的火力,另一方有着庞大的机身和数量占优的防御武器,这种矛与盾的对抗往往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缺乏悬念。1937年入役的“维克斯-威灵顿”拥有12吨重的机身和8挺7.7毫米机枪,可以搭载2吨炸弹轰炸3500公里外的目标,最高时速410公里。在战争爆发之初,作为英国中远程轰炸主力的威灵顿式已被生产了超过1000架,足见英国空军对这种轰炸机的信任和喜爱。
  另外一边,由BF-109E-1为蓝本生产的BF-109-T由于加长了机翼,机动性能不逊于德国空军目前的主力机型。在战争爆发前的初期型号上,不论机首的两挺同步机枪还是机翼中部各一挺机枪,采用的皆是7.92毫米机枪,但随着20毫米和30毫米航炮技术的发展,后出厂的舰载机进行了相应改进,机翼下的MG17机枪被换成了备弹60发的20毫米航炮,为了弥补弹药上的不足,机首的7.92毫米同步机枪备弹量增加到了800发。
  见对方轰炸机群数量庞大且来势汹汹,张海诺遂下令两艘沙恩霍斯特级战列舰结伴北行,“格拉夫·齐柏林”号则有5艘驱逐舰的护卫下高速朝西北方行驶。张海诺这一调整在很大程度上分散了舰队防空力量,就连他自己也清楚的意识到,此举含有相当大的冒险成份。一旦英国人改变目标,以“格拉夫·齐柏林”号和5艘1936年级驱逐舰有限的防空火力难以应付如此多的英国轰炸机,只要有一枚炸弹直接命中它平直的甲板,战斗力减损是难免的,若情况糟糕的话,连已经派出的战斗机都有无法收回的可能。
  如此级别的战斗,令张海诺丝毫不敢大意,尽管就常理而言,中型轰炸机本身并不善于对水面目标尤其是大型战舰进行精确打击上,但他没有将希望寄托于这一方面。待本方战斗机在远距离上利用20毫米机炮开火之后,他便令“沙恩霍斯特”号和“格奈森瑙”号使用双联装105毫米高射炮开始对空射击,意欲尽可能的吸引英国飞行员的注意。
  20架梅塞施密特109犹如20条猎豹拼命嘶咬着面前的猎物,不一会儿便有好几架“战争”式轻型轰炸机中弹坠落,对方的密集阵型却未因此而大乱,可见这一编队由经验丰富的人员负责指挥。
  英国轰炸机的密集编队没有给德国战斗机见缝插针的机会,这些BF-109只好绕着机群利用20毫米机炮和MG17机枪实施外围打击,且需要随时注意规避由“威灵顿”从机首、机尾以及中部射来的7.7毫米机枪——这种武器虽然威力有限,却足够对梅塞施密特一些相对薄弱的部位构成威胁。到目前为止,德国战斗机还没有被英国轰炸机击落的正式记录,没有人希望自己成了这样的“第一个”。
  德国战斗机在空中伺机攻击,海面上两艘德国战列舰的高炮也热情如火,炮弹不断在距离英国机群还有数千米远的地方绽放黑色礼花。尽管以“维克斯-威灵顿”式的机体根本不需要担心气浪的侵袭,但英国飞行员们还是注意到了那两个在海面上快速北行的“大家伙”。
  如张海诺所愿,英国机群缓缓改变了飞行方向。历史上各国多有主力舰被敌方轰炸机重创和击沉,作为“沙恩霍斯特”号和“格奈森瑙”号的指挥官和负责人,张海诺接下来所面临的压力依然不小。
第26章
危机来临
  在1940年4月14日之前,最令英国人痛恨的名字,也许并不是阿道夫·希特勒或者贝尼托·墨索里尼。纳粹德国尚未对西线发动攻势,英国人对此只是感到深切关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更希望这支在波兰战役中表现出色的欧洲铁骑横扫东方的苏联。
  相比于许多英国人仍抱有幻想的陆上战事,发生在大西洋和太平洋海域的水面袭击战,却影响到了他们每天的生活。因为大批U艇的存在,英国人盘子里的食物不论样式还是份量都在减少,一些工厂开始因为原料缺乏而减产,商船被击沉的消息越来越多,而德国潜艇每一个战绩背后,都意味着至少有数十个英国家庭要为他们的亲人哭泣。
  U艇之外,袖珍战列舰同样是令英国人咬牙切齿的名字。因为三艘强而有力的袖珍战列舰存在,英国海军不得不抽调大批舰艇为自己的商船队护航,即便如此,它们依然在1939年底和1940年初取得了令人咋舌的战绩,近千名英国船员和水兵为此殒命或是进入德国战俘营。
  4月14日,从魁北克出发的英国船队在苏格兰西北方海域遭遇重创,这一事件一经发布,立即在英国引起了轩然大波,同时让英国民众自战争爆发以来头一次对本土海域产生了危机感,人们不明白一向“安份”的德国主力舰为何敢于向大英帝国的海上禁区发起挑战,但可以确定的是,德国人必然会为这一行为付出代价。
  ※※※
  从飞行在1200米高空的“维克斯-威灵顿”式双发轰炸机上往下看,两艘德国战列舰不过比小孩的玩具船大上那么一点,但偏偏是这样两个“小角色”,令大英帝国不得不把投入挪威战场的相当一部分海空军力量抽调回来。譬如编队中的这些“威灵顿”式和“战争”式,有些原本要在今天对德军占领下的卑尔根进行轰炸,有的则被编派前往挪威海域拦截运送物资和兵员的德国运输船,但是现在,它们不得不飞到相反的方向。为了尽可能不被敌人凶猛的舰炮火力击落,它们还得保持这样的高度进行投弹,以目前的瞄准技术而言,想要精确的命中目标,无疑于在数米开外将黄豆扔进一个细颈的酒瓶子里,当然,英国人手里不止有一颗黄豆。
  高难度的挑战,终究还是得有人来做,在这架威灵顿式轰炸机最前部位置,投弹手布斯正通过他的瞄准器锁定海面上的两艘德国战列舰,然而德国人的大口径防空炮不仅射程远、射速快,威力也是相当可观的,105毫米炮弹不断在附近空域爆炸,它们就算不能通过弹片威胁到机身采用反向螺旋交织网格结构的威灵顿式轰炸机,爆炸所产生的气浪也是一件令布斯及其同行们头疼的事情。
  眼见轰炸机已经飞临德国舰队上空,机腹下的弹仓门也已打开,瞅准德国战舰的身影在瞄准器中出现的一刹那,布斯按下投弹按钮,这一刻,他脑袋里只有一个念头:沉没吧,万恶的德国战舰!
  然而,布斯很快注意到瞄准器里的德国战舰正在转向,它们的速度从高空看去并不快,却足以在炸弹落到海面之前离开之前的航迹,布斯不得不将希望寄托于风或者炸弹自身的误差上,但他很清楚这样的可能性是多么的微弱!
  几分钟之内,轰炸机编队前列的几架“威灵顿”纷纷投下炸弹,一串串黑色的雨点带着刺耳的呼啸声从高空砸下,按照英国空军技术专家的推测,这些重达1000磅的炸弹从如此高度落下,即便不能穿透德国战舰的上层甲板在船舱内爆炸,也能对它们的舰面设施构成极大的破坏,皇家海军强大的战舰群对付两只“无头苍蝇”还是绰绰有余的。这一切的前提,是至少有一枚炸弹击中德国战舰。
  就在“威灵顿”的重磅轰炸开始之时,轰炸机群中的“战争”式轻型轰炸机则依照事先制定好的计划脱离队列并且迅速降低高度——它们的载弹量不占优势,却可以利用自身的灵活性在德国人将火力集中在高空时从中低空发起进攻,待返航时再回到由“威灵顿”组成的大编队以躲避德国战斗机的攻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8/2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