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大秦(校对)第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290

  “嘿嘿,君上有所不知,臣下在清溪时修炼过一种屁股神功,所以最不怕打屁股了。而且臣下必会赢了那卫鞅,君上怕是没机会打臣下的屁股。”
  卫鞅与这小子果然关系暧昧,自从那日国宴激辩,老秦国各种手段尽出之后,秦国再有什么安排,都被他一概拒绝,只说再不能见到恩相,就要返回魏国。从雍都匆匆赶回的几名才辩之士要寻他论辩,也一样不为接纳,可说到要与白栋论辩河西之事,竟然一口答应,而且看他兴高采烈的样子,显然是期待已久了。
  论辩之处就安排在栎阳殿,不过这一次主角是白栋和卫鞅,赢连和秦国臣子只做旁观,这次论辩关系两国国运,要解决的是国土之争这种大难题,所以赢连还特别允许天下名士参与,但凡有在秦国游学的士子,略有薄名的,都可以前来听辩。这是秦国对士子阶层示好,也是要借天下名士监督,免得那卫鞅输了赖账,毕竟论辩是一回事,他肯不肯真心帮助秦国说服公叔痤,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拿出五万钱虽然很肉疼,赢连还是很期待白栋能够再次创造奇迹。两口子都嘀咕过了,如果两国和谈可以顺利进行,以后对这小子还是要多多友爱拉拢才好;骊姜甚至主动要求归还那两千亩良田给白栋,当初就是耍耍老女人的小性子而已,这小子若真是国之贤才,她还是能够分辨轻重的。
  就连那些下赌注的秦国大臣,其实多一半也是希望白栋赢的,输的毕竟只是小钱,秦国只有真正安定了,他们和他们的家族才会有更大的利益,除非是杜挚这种实在想不开的人,一会儿希望白栋会赢,一会儿又在暗暗祈祷卫鞅获胜,最好是老天开眼,让他们两个谁也无法说服对方,打个平手?不对不对,按照赌约白栋不能辩赢就算是输,那样对老秦国十分不利,可是我的钱啊,老秦国有利了,我的钱可就没了。
  旁观者心思各异,卫鞅却没有这些纠结的念头,一旦坐在了论辩场上,他只会考虑白栋将如何立论,自己又该如何破论,击败对手。法家门人个个善辩,就是后世那个不擅言辞的韩非也一样词锋锐利、下笔能杀人,这是深入到他们骨头中的天赋属性。
  第七十一章
神圣不可分割之领土
  百家争鸣、诸子争锋,这个时代好啊,在后世已经演变成大学活动的辩论会,在这个时代却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和影响力。
  想想也应该,本来读书人就少,读书有成敢上论辩台的人更少,分别代表两大学派论辩交锋的场面就更是稀罕;老秦不是文荟鼎盛的齐国,别说稷下学宫了,就连国立学馆也是有名无实,来来回回就是那麽几个贵族子弟,老师就由国中文臣担任,据说所学艰深,公子少官就因为经常逃课被惩罚,现在已经彻底被老师抛弃。
  为了表示隆重,秦宫乐师演奏了真正的雅乐,可惜白栋欣赏不了这种据说可以让孔子忘记肚饿的高尚音乐,太过于低沉平缓了,而且乐章衔接很有问题,经常给人一种断裂的感觉。看到那些乐师一脸肃穆,甘龙那些臣子一个个闭上眼睛摇头晃脑,似乎乐在其中不能自拔的样子,白栋实在无法理解;演奏些慷慨热血的破阵乐难道不好麽,或者是传说中的郑卫之音也行啊?据说甜歌皇后邓某某的歌曲就可以上溯到郑卫靡靡之音,好想亲耳验证一下。
  因为不是朝会,骊姜也赫然在列,她也在皱眉,正襟危坐在老赢连身旁,却半闭着眼睛,估计是寻梦去了;偶尔睁眼看一下白栋,看到白栋眉毛拧成个团,与用心欣赏雅乐的卫鞅形成了鲜明对比,不由会心一笑,至少在音乐鉴赏方面,这个懈怠小子与她颇为相投,看着顺眼多了。
  好容易等到沐浴在‘圣乐’中的士大夫们过足了瘾,司礼官轻轻敲响铜罄,雅乐洗礼才算结束。白栋松口气望向卫鞅,发现卫鞅也在看他,这货眼中分明有一丝笑意,是在讥笑咱听不懂雅乐麽?你等着,有你瞠目结舌的时候!
  “今日之辩,是我国白公大夫,代表秦国、清溪学派,与魏国使者、法家学派士子卫鞅之论。论题为‘河西之属’,请白公大夫首先破题。”
  这个时代辩论成风,已经形成了非常成熟的辩论规则,虽说没有评委,却一样有主持人。白栋顿时大感亲切,仿佛又回到了大学时代的辩论赛,遥想当年,口若悬河的自己也曾让无数美眉尖叫,虽然叫完就各走各路,一个没成,也是甜蜜蜜的回忆啊。
  “白子,请破题!”
  看到白栋仿若出神的样子,卫鞅微微皱眉,白子大才,今天可不要让他失望啊。
  “呃,我来破题……敢问卫子,河西自古以来,便是我秦国神圣不可分割之领土,何时又成了魏国之地?卫子何以教我?”
  无数双目光顿时望向了白栋,不是他说得有多么精彩,实在是用词太有趣了。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初听十分古怪,细细想来,却是大气磅礴,能壮我老秦威势!众臣无不点头。赢连有些得意地对骊姜道:“细君你看如何?这小子出口不俗,寡人倒是对他有些期待了。”
  “君上,卫鞅没那么容易输的,慢慢看下去吧。”
  骊姜眯起眼睛看着白栋,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这句话是出自《尚书》,还是《春秋》?回头要问问老甘龙,他是秦国最有学问的人。
  卫鞅也是一笑:“世人皆知魏国系出三晋,而河西自古便是晋国之地,如今晋国不在,魏国雄图,河西自然该归于魏国。除去魏国,白子还能找到更有资格拥有河西之地的国家麽?”
  白栋哈哈大笑:“卫子错了!我听说当年是晋国公子夷吾欲借秦力归国,曾与穆公约定,秦国出兵护送他归国后,即割河西八城与秦。可惜这位公子不守信诺啊?为此穆公才兴兵夺取河西之地,从此河西归秦也。所以河西早为秦国之土,魏国又何来承继之说?”
  这小子要输了!听到这里老甘龙顿时一皱眉,秦国众臣也是暗暗摇头。这小子自视太高,却是个无才之人,这样的话早在国宴论辩时大家就说过了,结果被卫鞅辨驳的体无完肤,还以为你能有什么新的论法呢,原来也不过如此。
  “白子无理,秦国既是夺取,拥有河西之论就太过勉强了。若白子以为夺取就可合法拥有某块土地,那麽吴起以魏将身份夺回河西,苦心经营多年,河西自然就该是魏国的土地了?”
  “非也,吴起非仁义之师,而穆公取河西,却是因有约在先,如何可以混淆?吴起当日以不义伐有道,以强兵据我老秦故土,纵然夺取了河西,也只是鸠占鹊巢,就是占上一百年、一千年,难道鹊巢就不是鹊巢了麽?”
  彻底完了!赢连已经不抱任何希望,这小子果然是个夸夸其谈之人,什么鸠占鹊巢,难道就你读过《诗经》?这个论法老甘龙已经用过,结果被人家直接驳回,以甘龙的学问,当时也是无话可说。
  “呵呵,公子夷吾当年不过一个流亡公子,他有何资格代表晋国与秦立约?是而此约逆法也!逆法之约,自然无效。秦穆公以无效之约而夺河西之地,才是不义伐有道之举!吴子征取河西故土,正是有道正义之师,只怕混淆黑白是非的,正是白子吧?”
  “我……”
  白栋顿时为之语塞,抓耳挠腮四处张望了一阵,居然问起了老甘龙:“上大夫,公子夷吾当年所立的约定,真是属于逆法麽?”
  这个懈怠无学的臭小子啊……
  赢连眼睛一闭,险些当场晕过去。太丢人了,以为你小子雨中会卫鞅是有了谨慎安排,以为你小子当殿会赌,是有了十成把握,以为你小子君前讨赏,必有惊天论法,原来就是将老甘龙他们的话又说了一遍!亏寡人还如此期待,允许外国士子列席旁听,本想一振我老秦文风,没想到啊,这次被你坑死了,公子少官都没这样坑过他爹啊!
  若不是还有外国士子列席,赢连真想死了算了。公子连一生豪强,就没这样丢人过!
  老甘龙红着脸站起身,先狠狠瞪了白栋一眼,犹豫片段才道:“白公大夫,卫子说得没有错……当年公子夷吾只是个流亡国外的公子,确是没有资格立下这等割地之约。”
  “真的假的?”
  白栋顿时面如死灰,很不甘心地瞪了老甘龙一眼:“上大夫您怎么能这样说呢,您究竟是哪边儿的?”
  甘龙听得身子一晃,他也想死了。
  第七十二章
论辩心理学
  卫鞅暗暗叹息。犹记那个飘雨的日子,自己一步步走上铺满鲜花的楼梯,沐浴一身茶香,纵论法家精妙,那个侃侃而论骄阳、论标枝的白子哪里去了?能够举重若轻,将法家之道融于茶道者,难道不该是天才横溢的人物麽?
  可惜了……亏自己曾有高山流水之想,自比伯牙,推其为子期,对这一场攸关两国国运的论辩更是充满了期待,怎想白栋的表现竟会如此之差,哪像是被他期待的对手?
  长叹一声,卫鞅起身就欲离开,论辩还没有结束,却已经没有必要继续下去了。
  “卫子,请留步!”
  白栋微微脸红:“论辩未完,卫子为何就走?”
  “哎,白子……鞅不曾忘记在那栎阳关市,越女楼中,白子指茶论道风采如玉,让鞅只留下最美好的回忆吧,这次论辩已经结束了……”
  “且慢,能否给我一些时间?家师本是梦中授艺,总有很多含糊不清之处,都要一一回忆,我只是还未找出关键所在,半个时辰就好了。”
  卫鞅微微皱眉,有心拂袖而去,却实在抹不开颜面,不觉长叹一声:“好吧,就给白子半个时辰,希望到时白子不会令鞅失望……白子?”
  还是坐在那里,却已经闭上了眼睛,让人很难分辨是在沉思还是梦游,白公大夫是在梦中去找老师了麽?司礼官也算主持过一些论辩,可这种情况却是首次遇到,看看君上,发现赢连也在发呆,回想周礼规制,似乎也没提到遇到此时种情况该如何处理,不觉愣在了台上。
  都是搞法律的,白栋太了解‘法律人’的职业病了。一旦走上辩论台,法律人就会变成最极端的辩论者,他们此时扞卫的只是分配给自己的观点而已,还原事实只是手段,而非目的,追求‘目的上的真实’只是法官的工作。
  要说服卫鞅不难,说服身为魏使的卫鞅就难上加难,自己的论点再是精妙、所用理论再是通达古今,卫鞅的心理角色如果不发生转换,就很难说服他。
  所以从这场论辩开始,白栋就做了详尽的准备,前期示弱于人,就是要让卫鞅放下警惕之心,也唯有如此,才有机会将后世超前的法律观点灌输给卫鞅,这种控制对方心理的能力,正是白栋这个穿越者所独有的。
  “呃,卫子,让你久等了……”
  白栋睁开双眼,对卫鞅歉意一笑。难为人家等了这么久,没有半个时辰也有半个多小时了,这是真朋友。
  “嗯,白子在梦中找到答案了吗?”卫鞅很想赢,但却不是这样赢得一场论辩,望了眼曾经风度翩然的清溪高弟,心中暗叹。他真不想这样拖下去了,甚至比白栋都难受。
  “不知道算不算答案。在梦中想起了家师说过的一个故事,我想讲给卫子听,卫子可有意听麽?”
  “请讲吧……”
  此时卫鞅早已不把白栋当成对手,只当他是个老朋友。准备听完故事后与恩相见面,一同离开秦国也就是了;和谈成与不成,恩相都将获释,这也是他参加这场论辩赛的交换条件之一。
  “家师曾在海外之国见过这样一件事,该国北方有个范家商社,南方则有个吕家商社。两家久有生意往来,通常都是吕家商社一名叫吕齐的商主亲自取走货款,而后就有吕家出动护卫游侠,将货物送往范家。这是两家遵循了十年的交易习惯,日子一久,吕齐在范家商社眼中,就成了吕家商社的代表……”
  众人越听越怪,原本是国土之争的论辩会,怎么这小子睡了一觉后就变成讲故事了?什么吕家商社范家商社的,这与论辩的题目有关系麽?
  卫鞅先是有些漫不经心,可随着白栋娓娓道来的讲述,却渐渐听得入了神,不觉插口道:“吕齐后来做了什么?这才是白子真正要告诉我的吧?”
  “吕齐像以往一样取走了范家商社的钱,可吕家的货物却始终没有送到,一直到范家派人去催问,才知道吕齐早就已经离开了吕家,范家想要讨回货物,吕家却自认没有给付范家货物的义务……”
  “义务?”
  “对,权利和义务。家师对我说过,契约一旦成立,权利和义务便因此而生,契约中的双方当事人既会享有权利,也会承担义务。比如吕家和范家的这次交易如果不出问题,吕家就有给付货物的义务,也有取得货款的权利;而范家则要承担给付货款的义务,享有取得货物的权利。现在的问题是,范家已经给付了货款,吕家却以契约无效为理由,拒绝给付货物。那么吕家的主张是否正确呢?这是解决纠纷的关键。我听说卫子是法家名士,请卫子教我……”
  “权利与义务……这场交易中范家是无辜的,他们已经给付了货款,可吕家也是无辜的,他们并不知道吕齐会做出这样的事情,双方似乎都没有做错,这又该如何解决?”
  现代有完备的民法系统,有《合同法》这样的专门法律来调整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如果还不够,最高院还会专门下发司法解释来解决这类纠纷。可两千年前的法家却向来‘重刑轻民’,如何会懂得处理这类合同纠纷?就算卫鞅是个不世出的法家天才,一时也会茫然。
  究竟是范家错了,还是吕家错了?似乎都没有错啊……若是由我来断案,又该如何处理?有意思,太有意思了!
  卫鞅早就忘记了身在论辩台上,什么河西归属,他就是个卫人,关他鸟事?倒是白栋提出的这个案例看似简单,其实复杂无比,若是自己做了立法者,又该立一个怎样的法规,才能解决此类争端呢?越想越是喜不自胜,有时嘿嘿傻笑,有时又会连连摇头,口中念念有词,仿佛疯癫了一般……
  第七十三章
现代民法概念
  范强拿来了比香松子珍贵一百倍的南海沉香木,已经斩成了食指长的一段段,取出原本燃烧在香鼎中的香松子,这东西可以扔了,放上两段沉香木进去,一种品格更高的香气就开始散发出来。
  像这样的香鼎居然只有一个,就放在白栋和卫鞅身边,贵为一国君主的老赢连也只能眼巴巴看着,骊姜更可怜,要顾忌国后身份正襟危坐,却还是忍不住伸长了脖子,显是对沉香木无限神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29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