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5美国大亨(校对)第20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4/282

  “活见鬼!”约书亚骂道。虽然家族的这种反应本来倒是就在他的预期之内,但是,但是这种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的搞法,还是让他很恼火。
  如果家族不能提供更多的财力的支持,那么掌控这个还在酝酿中的中央银行显然就是笑话了。所以,约书亚能够做的就只有想办法给史高治和摩根等人的这个计划搞破坏了。
  “首先从媒体上动手,揭露摩根他们的阴谋?”约书亚想道。这些年来,罗斯柴尔德家族在北美大陆上还是有一定的进展的,也控制了一些媒体。在他们旗下有一家影响不算小的广播电台,还有好几家报纸。不过罗斯柴尔德家族在北美的媒体力量还是要比麦克唐纳财团,以及摩根财团手中的力量要小很多。比如说,麦克唐纳财团旗下实际控制的不但有美洲最大的新闻通讯社美联社,著名的严肃报纸纽约时报,全美国听众最多的广播电台,这样的影响全国的媒体,在每个州也都有受它们控制的中小型媒体。而摩根财团手中同样也有与之接近的媒体力量。所以,如果只是比嗓门,约书亚觉得自己是一点胜算多没有的。所以……
  ……
  “我们必须立刻行动,先发制人的发起舆论打击……”在联合会议上,史高治这样说,“我得到了情报,罗斯柴尔德的人已经看穿了我们的目标——当然,只要他们的智商高于75,他们就不可能看不明白——而且约书亚也已经接到了欧洲的指示,很快就可能会有所行动。别问我这些情报从哪里来的,可不可靠这样的鬼话。我告诉你们,现在时机已经基本上成熟了。是时候发动了。我建议,明天一早,我们的报纸就开始放出消息,称罗斯柴尔德家族控制的一些企业已经开始秘密从股市撤资,并且开始融券做空股市。然后我们就一边让市场狂跌,一边制造犹太人阴谋论。我的人给我准备了一份很有意思的文件,大家可以看看。”
  说到这里,史高治笑了笑,将一份文件发给了大家。
  “这是什么?《锡安长老会纪要》?”摩根拿起这本小册子,顺手翻看起了它的目录。
  “黄金,权力即正义,我们就是暴君,应该终结自由……支持共产主义……现实主义替代宗教,我们将摧毁上帝……必须奴役非犹太人……世界范围的战争……我们是狼……禁止基督教……非犹太人是愚蠢的,非犹太人是畜生……高利贷专制……黄金的力量……犹太人之王。呵呵呵呵……史高治,你编造的这个东西该不是一边写,一边照镜子吧?”摩根冷笑着说。
  “当然。”史高治也冷笑着回答,露出了一口保护的很好的雪白的牙齿,“不过除了在书桌上摆上了一面镜子之外。我还在旁边摆上你的画像。”
  “要是这是真的,我真是不胜荣幸。”摩根很认真的说,“史高治,如果你不着急的话,能不能等我把这本小册子先看个大概。”
  “摩根先生,这当然没有问题。”史高治回答说。
第445章
开始
  摩根阅读的速度非常快,没过多久他就把这本小册子翻看了一半。
  “史高治,我不得不说,你这本东西,漏洞太多了。”摩根也不再继续往下看了,他把小册子随手丢在桌面上,这样说道。
  “如果我搞一个毫无漏洞的东西出来,你相信吗?”史高治不动声色的问道。
  “当然不信。真要有这么个东西,当然是高度机密的,就算能搞出一点东西出来,也很难有这么多。如果你还搞出一个毫无漏洞的出来,那不是编造的才怪。”摩根说。
  这东西当然是编造的,但编出这样东西来,史高治真的觉得不能怪他,因为他的这个东西,完全是从另一个时空的历史上山寨过来的。
  是1903年在沙俄首度出版一本反犹太主题的书。它的来历据说是这样的:
  有一天,俄国警察在一场大雷雨后,发现了一个被雷击死亡的倒霉蛋,然后在他的身上就找到了这本文件,并将它交给了政府,然后就被刊印出来了。接着就成了俄国人反犹运动的助燃剂。
  后世的学者们一般相信这些文字是俄罗斯帝国秘密警察组织奥克瑞那在1890年代末或1900年代初虚构出来的。对于这本“议定书”早期最著名的驳斥理论之一是伦敦泰晤士报所发行的一系列文章,揭露了这本“议定书”很多内容皆剽窃自更早发行、且没有反犹太桥段的一本政治讽刺文学。自这本书在1903年开始印刷起,那些早期的发行者们对于他们是如何拿到那个传说中原稿的副本就只能提供不清不楚且经常自相矛盾的解释。
  这本“议定书”被广泛认为是现代阴谋文学的开端,此书使用的描述形式是一本对“贤士们”新进成员的指导手册,讲解他们是如何经由控制媒体和金融来操控世界,和如何用大量宣传取代传统社会规则。
  随着纳粹在二战的战败,将这本书用来做为反犹太人宣传工具的行为也跟着减少,但仍经常被反犹太主义者引用和再出版,并且有时候被用来做为指控所谓的犹太秘密结社的证据,特别是在中东。当然,在中国也有不少的傻瓜非常的相信这些东西。甚至还包括史高治上辈子的一位自以为懂得政治的女性朋友。这也使得史高治又机会了解这份文件。
  “那么,一般的呆瓜们会不会相信呢?”史高治又问道。
  “他们?只要我们宣传一下,越是不合理的东西,越是荒谬的玩意儿,那些傻瓜越是相信。”摩根说。
  “对呀,他们连用镜子,大蒜,圣水什么的就可以对付吸血鬼这样的鬼话都相信呢。”史高治冷笑着说,“我们编出这些东西来就是为了骗那些傻瓜的。所以有一点漏洞怕什么?再说,就算有那么几个聪明人看出来了,又能怎么样?他们还能去告诉那些傻瓜他们被人骗了?摩根先生,你会去试图说服一个傻瓜,你被人骗了吗?”史高治毫不在意的回答说。
  “我又不是闲得无聊。”摩根说。
  “就算是你闲得无聊去说也没有用。”史高治冷笑着说,“你得知道,永远不要试图去说服一个傻瓜,因为你首先必须将自己的智力降低到和他一样的水平,你说的东西他才能懂。而一旦你真的把智力降低到这样的水平,那你自己就变成了傻逼,然后就他就会利用他更加丰富的傻逼经验打的你溃不成军。”
  “史高治,你说的很对。”摩根点点头说,“这个我深有感触。每次我试图和咪咪谈点事情的时候都会这样。当然,你不要把这话告诉咪咪了。哦,其实告诉了也没啥,咪咪不会相信的。”
  “好了,让我们回到正题上来。关于现在收网的提议,大家谁赞成,谁反对?”史高治问道。
  ……
  第二天是一个星期五,一大早,坎贝尔就来到了纽约股票交易市场,和那些站在一旁观望的散户不一样,他是某家大型的信托投资公司的代理人。所以他在这个市场里有专门的座位和办公桌,在办公桌上还配有当时最为先进的通讯工具——电话。
  坎贝尔在自己的办公桌后面坐了下来,就有服务员殷勤的上来给他倒上了一杯咖啡。
  很快,开市时间就到了。这一天市场的表现一开始还相当的正常,股票的价格走势依旧像以前一样。然而到了上午十点钟左右的时候,他的桌上的电话突然响了起来。
  坎贝尔拿起听筒,里面传来了公司老板威廉姆斯焦急的,甚至是慌乱的声音:
  “坎贝尔,我们手上还有多少股票?立刻抛掉套现!是的,立刻!全部!别管价格,快!”
  这绝不是什么好现象,一定发生了什么事情。坎贝尔同时也注意到,许多和他一样工作的人也都拿起了电话听筒,从他们沉重严肃的表情来看,一定也是接到了类似的通知。
  坎贝尔赶紧在小白板上写下出售股票的数量和价格,然而当他写完之后一抬头,却看到挂在交易中心的价格板上的股票价格已经远远低于他标注的价格了。
  “该死!”坎贝尔赶紧擦掉那个价格,并写上了一个新的在那个挂出来的价格的基础上又下降了百分之五的价格。然后他一抬头——现在的交易价格已经比他写的这个价格还要低了,而且不止低一点,而是低了几乎百分之二十!
  “见鬼!又是一场股灾!”坎贝尔立刻直接将自己的价格价低到现在市场价格的二分之一,这样的价格卖出去,公司就几乎没什么盈利了,但是如果动作慢一点,那恐怕就不是盈利的问题了,而是彻底的血本无归的问题了,因为所有的操盘手都知道,这些股票的价格已经远远的超出了它们的价值。
  坎贝尔非常幸运,这一次他把手里的股票卖出去了,有一个不知名的傻瓜接了单。坎贝尔在心里感谢了一下上帝,又低下头喝了一口咖啡,然后再抬起头来,他发现,整个的股票的价格的雪崩已经也来越快了,就在刚才的一瞬间,股价就跌到了他刚才卖出去的价格的四分之一!
  “今天晚上,海面上一定会飘满尸体。”坎贝尔这样想着,他差一点就成了那些倒霉蛋中的一员。好在……一种后怕的感觉涌上来,坎贝尔直接瘫在椅子上,连一个手指都动不了了。
第446章
谁是幕后黑手
  摩根站在办公室大落地窗后面,带着冷笑,俯视着街道斜对角那边的“普利信托投资”的大楼。以及大楼外面密密麻麻的挤成一团,把大街都堵住了的人群,摩根知道,这家信托投资公司背后有罗斯柴尔德的背景,不过罗斯柴尔德的那些家伙们嗅觉很灵敏,前些日子已经渐渐的把资金撤出去了,不过这也给了摩根等人例子,他们立刻到处宣传“普利信托投资”公司资金面上出现了问题,面临破产。
  当然,仅仅放出谣言还是不够的,摩根以及史高治的银行开始宣布停止向“普利信托投资”公司提供贷款,并要求该公司尽快归还贷款。这个举动算是给了“普利信托投资”公司致命的一击。于是该公司几乎所有的客户,以及和他们有经济往来的其他企业,几乎立刻都要求兑现或者是收回投资,挤兑的人甚至带着帐篷被子,整夜的蹲在这家公司门口。
  这个消息也迅速的影响了其他的信托投资公司。因为“普利信托投资”公司的业务非常广泛,和很多的企业都有生意往来。市面上又有传言说罗斯柴尔德家族正在收紧银根,而且摩根和麦克唐纳家族的银行也不得不跟进。投机市场是一个消息市场,秉持的是手快有,手慢无的原则,对于各种消息往往反应的特别迅速,甚至是神经过敏。而且投资市场还是个信心市场,而信心这种东西是最靠不住的,尤其是在现在的局面下,懂行的人都知道股票价格虚高得一塌糊涂,什么时候崩溃都是合理的,所以他们当然是半点信心都没有;什么都不懂的跟风的散户呢?他们既然完全不懂,当然就更不存在所谓的“信心”了。因此当“普利信托投资”公司传出可能破产的消息之后,整个市场的信心全都崩溃了,几乎所有的信托投资公司都担心银行会全面收紧银根,因为一旦出现这样的局面,他们就都会面临大问题。所以几乎所有的信托投资公司都给自己的操盘手下达了尽快抛出手中的股票回笼资金的命令。而这种指令能带来的结果就只能是股市暴跌。
  和后世不一样,在那个时代的股票市场,还没有所谓的涨停和跌停的规矩。所以股票价格雪崩一旦开始,恐慌的情绪就会随着价格的狂跌而不断地加强。而这种恐慌又会导致持续疯狂抛售,新的一轮疯狂的抛售又会导致更加严重的恐慌,于是恶性循环之下,股价的狂跌几乎是停都停不下来。除非出现足以挽回信心的好消息,或者是休市的时间到来,这种狂跌就不会停止。
  在第一天的尾盘的时候,摩根和史高治的人都在低位吸入了一些筹码。不过,这不是为了逢低吸入获利,而是为了在第二天一早的时候能够抛出去继续打压股价。因为每天开盘的时候,人们都会莫名其妙的多处一点“信心”出来的,他们总会幻想着,昨天跌了这么多,应该跌到底了吧?今天该反弹了吧?所以,在这种心态下,早盘的时候说不定股价就还能稳定一下。这个时候,猛地挂出一串大买单,立刻就能把这种虚假的“信心”打个粉碎,让市场继续狂泻不已。
  在股市的灾难性的暴跌之后,几乎所有的人都会意识到,那些大头放在股票投资上的信托投资公司肯定赔惨了,所以继续把钱放在这些企业那里就会非常的不安全,因此围绕着信托投资公司的挤兑风潮顿时就狂涌了起来,现在几乎每一家信托投资公司的门前都围满了挤兑的人群。
  这个时候,摩根看到,一个人从“普利信托投资”公司里面走了出来,对外面的人群不知道说了一句什么,然后整个人群都骚乱了起来,叫喊声,诅咒声,厮打声,警察的警笛声响成了一片。接着从那边又传了连续的几声枪响……
  “怎么回事?”摩根对身边的仆人说,“你去看看到底发生什么事情了。”
  仆人点点头,匆匆的下楼去了。过了一会儿,他又回到了摩根的身边。
  “先生,‘普利信托投资’公司宣布破产了。”
  “哦,那几声枪响是怎么回事?”摩根问道。
  “先生,普利先生在他的办公室里先开枪打死了自己的妻子和女儿,然后朝自己的脑袋上开了一枪……”
  “啊,是吗……这太让人同情了……话说昨天我还见过他们一家。他的妻子个子很高,也很漂亮,她流着眼泪请求我能够为她丈夫的企业提供哪怕是一丁点的贷款,她那悲伤的表情弄得我的心都碎了,我差一点就要答应她了。真见鬼!另外……他的那个女儿虽然才十二岁,但是也已经是个美人胚子了……这真是太可惜了。”摩根很惋惜的说。
  “啊,先生,还有一批的信托投资公司的老板想要见您。您看?”仆人问道。
  “啊,就说我出门去了。真该死,也许我真的应该坐上海盗号,出海去呆呆,省得看到他们这幅样子,你知道我一向是个心肠很软的人。还是史高治这家伙狡猾,他居然在这个时候跑到法国去参加什么活见鬼的什么世界医学大会……”
  ……
  史高治是在股灾发生前一天离开美国的,这也是他这么多年来第一次离开美国。依照宣传的说法是,史高治将前往巴黎,参加在那里举行的世界医学交流会,并在会上发言。这一去一来再加上会议中的时间,至少要花掉三个星期。所以现在大家都只有来找摩根了。
  依照原定的计划,这次也轮到摩根来做救世主了,只是现在危机还没有从分发展,还远远没到可以靠着“救市”名利双收的时候。
  于是第二天一早,在华尔街,就再次传出了一条让人绝望的消息——摩根先生出海旅行去了。
  这个态度基本上也就相当于是在表态:摩根先生根本没有任何救市的打算。
  “如果麦克唐纳先生还在就好了。”很多报纸干脆就直接的拖出了这个话题。倾向民主党的中西部的报纸更是直接攻击起了摩根,认为一摩根为代表的这群银行家都是该死的吸血鬼。当然,那些倾向于共和党的报纸也会反唇相讥,他们指出,无论是麦克唐纳先生,还是摩根先生,都不止一次的呼吁过投资者要理性。华尔街日报更是得意洋洋的表示早在危机爆发前很久,他们的报纸就指出了问题。而现在的局面,也完全不是因为华尔街的阴谋,只是缺乏中央银行协调的美国银行制度的弱点的一个大暴露而已。
  华尔街日报还抛出了重磅的新闻:隐藏在这次的大股灾后面的黑手来自国外!华尔街日报宣称最近几个月来的股市狂欢中,一直有资金从国外,尤其是从英国流入,而在大崩盘前几天,却不断地有资金从美国股市获利离开。当然,这一说法并没有什么可靠的证据,最多不过是有一些亏得连裤衩都不剩了的家伙说的一些话而已。但是,通过这篇文章,华尔街日报已经隐隐的将矛头指向了罗斯柴尔德家族。
  仿佛在和华尔街日报的报道相呼应,同一天,在意大利,一家很不起眼的,创刊不过几个月的极右翼的报纸,就刊出了一篇名为《犹太人征服世界的邪恶计划》的报道。宣称他们通过特别的手段得到了一份名为《锡安长老会纪要》的重要文件,证明那些邪恶的异教徒,贪婪的犹太鬼,有一个野心勃勃的,妄图统治全世界,奴役全人类的邪恶的计划。并且那些该死的高利贷吸血鬼们也正在一步一步的将他们邪恶的计划付诸实施。
  这份叫做“拉齐奥卫士”的小报纸的销量少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所以他们的报道自然也根本就没有产生什么像样的影响,事实上也不可能产生什么像样的影响,如果没有发生后面的事情的话。
  就在这份文件被连载了两天之后的一个夜晚,“拉齐奥卫士”报的主编突然在游泳的时候淹死了,而原本准备继续连载的《锡安长老会纪要》也不知所踪。
  不过这依旧和美国什么关系都没有。直到又过了两天,纽约太阳报突然将这个当做新闻给捅出来了之后。并且刊登出了“拉齐奥卫士”报已经刊出了的《锡安长老会纪要》的两个章节。
  本来如果是平时,纽约太阳报的报道,大家看了都只会当做一个乐子。对于大多数美国人来说,看纽约太阳报的感觉就和中国人看《聊斋志异》甚至是看《金瓶梅》什么的差不太多。在看之前,大家都知道它是假的,看完之后,除了依据某些宗教人士的说法,下辈子可能让右手怀孕之外,也不会有什么太多的影响。
  但是在这个时候,报到出这样的东西,造成的影响就完全不同了,无数的绝望的被害者正在痛苦的挣扎,他们满腹的委屈,满腔的仇怨,都需要一个发泄的地方。任何人在遭遇了大失败之后,本能的都不愿意承认是自己的无能或者是贪婪导致了自己的惨败,而是更愿意从别人那里找出问题来。中二的少年们往往越是受挫,便越是相信,错的不是我,而是这个世界。无能的军官们打了败仗,则会找出理由来证明:“不是我无能,而是敌人太狡猾。”如今,大批的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美国佬在看了这份报道之后,更是本能的就会去相信它,因为这样他们就不用想,为什么在泡沫如此之高的情况下,我还傻乎乎的去进行冒险的投资的问题了,只需要简单的叫一切问题归结到那些该死的犹太人身上就够了。
第447章
救世主计划
  天才刚刚亮,斯坦因照例出了门,朝着公司的方向走了过去。不过走到一半,他突然想起了,今天根本不用去公司上班了,因为公司已经在昨天宣布破产了。于是斯坦因停了下来,想了想,他决定还是先回家去比较好。现在并不是找工作的好时机,在这个时候,满街都是失业了的操盘手,没有哪家公司,心在还需要雇佣操盘手的。而除了这个活,斯坦因真的还找不到其他适合自己的行业。既然如此,那就先回家去吧。风暴总会过去的,到时候,凭着将自己的及技能和经验,应该还是能找到一个工作的。而且,和一般的盲目的投资者不一样,作为操盘手,斯坦恩对于股市里的风险比大多数人都要清楚得多。所以在股市疯长的那段时间里虽然他也将自己的私人财产投放到了股市里,但是他却将尺度控制的很好。每次获利后,他都会将一定比例的获利资金从股市里撤出来,换成五美元的金币。这样一来,虽然斯坦恩的最后一笔买卖照样亏得很厉害,但是因为此前的那些做法,总的来看,他还是在这次的股市狂潮中赚到了不少,所以,即使短期找不到工作,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了。
  斯坦因于是就掉头朝家里走,走了几步,他突然想起,这里距离菜市场已经不远了,不如到那里买点东西回去。于是他就转了个方向。进了菜市场。
  平时斯坦因很少自己出来买菜,不过大体上各种菜的价格他还是基本清楚的,而今天,他发现,这些东西的价格都大大的下降了。于是他就买了一条鲈鱼,还有一些其他的东西,然后又到旁边的店铺里买了一瓶葡萄酒。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4/2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