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5美国大亨(校对)第20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3/282

  “我一定是眼睛花了!”凯文·罗麦斯拼命地又是揉眼睛,又是擦眼镜的。突然,他觉得手臂上猛的一疼,疼的他差一点就叫出声来了。他转过头一看,看到威廉·麦金莱正在狠狠地掐他的胳膊。
  “麦金莱先生,你干什么?”凯文·罗麦斯问道。
  “我想知道,是不是在做梦。”威廉·麦金莱说。
  “诸位!”史高治走了过去,站到了一堆大概有半人高的金砖上,居高临下的对其他人说,“欢迎来到麦克唐纳创投银行金库。在这个金库里,总共有价值三十亿美元的黄金。这就是我为这次战争准备的弹药之一……”
  “三十亿美元!”威廉·麦金莱瞪大了眼睛。一美元等值于1.504克黄金,三十亿美元这就意味着在这里堆放着整整四千五百吨黄金!虽然很显然这些黄金不可能都是史高治的个人财产,它们更多可能是麦克唐纳创投银行发行美元的准备金,以及其他人寄存在这里的东西。比如说,据说德兰士瓦共和国和古巴的抵抗组织就把他们的相当大的一部分的黄金寄存在麦克唐纳创投银行,以便他们随时能购买他们需要的东西,并且在发生一些其他情况的时候,比如国家或者根据地被封锁甚至被占领的时候,他们还能有可以动用的经济力量。
  “我敢说,美国的国库里都不会有这么多的黄金。”凯文·罗麦斯说。
  “美国国库?”威廉·麦金莱说,“那里面都能饿死耗子。”作为国会筹款委员会委员,威廉·麦金莱很清楚,美国政府手里根本就没有这么多的黄金。
  “当然,这些黄金大多都是麦克唐纳创投银行的存款,德兰士瓦共和国,以及古巴人存放在这里的一些黄金。真遗憾,这里面彻彻底底的属于我个人的黄金只占极小的一部分。史高治用遗憾的口气说,“不过大家也都明白,在我们未来的战争中,这些黄金却都是可以动用的。当然,如果罗斯柴尔德家族愿意,他们也能调剂出更多的黄金,但是这需要时间。而且需要不短的时间。”史高治笑笑说。
  “好了,相信大家已经看清楚了,我们现在回去,继续讨论问题。”摩根说。
  ……
  半个月之后,一份草案摆在了几个人的面前。
  “已经不错了,至少看起来是这样。”摩根说,“如果能让它成为法律,那我们的黄金时代就到来了。”
  “看看这措辞,应该已经可以骗倒不少人了。”史高治说,“但是还不够。诸位,我还有一个想法。”
  “史高治,你一定又有什么好主意。”摩根充满了期待的说,“说来听听。”
  “我听过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史高治说,“有一个养猴子的人,他和他养的那些猴子们商量说:‘我每天早上给你们三个栗子吃,晚上给你们四个栗子吃,你们觉得怎么样?’猴子们都纷纷表示不满,认为栗子的数量太少。于是那个养猴子的人就又说:‘那要不这样吧,我每天早上给你们四个栗子吃,晚上给你们三个栗子吃,你们觉得怎么样?’那些猴子们就都纷纷表示满意。听了这个故事,你们有什么想法?”
  “史高治,别打哑谜了。直接说你的想法吧。”摩根说。
  “那好吧。”史高治拿起手中的方案,说:“这份方案,我要给它取个名字叫做B计划,我们还要准备一份与之相似的,只是措辞不同的计划,嗯,我叫他A计划。诸位都知道,满世界的傻帽都知道,共和党是代表着你们这些银行家的利益的。所以,危机过后,我们让共和党先抛出A计划,然后我们再让民主党跳出来大骂共和党是银行家养的狗,是一心为吸血鬼帮忙,接着由他们提出实质内容其实差不多的B计划。然后就能顺利的在国会通过了。”
  “真是个好想法。”摩根咯咯的笑了起来,“史高治,你真是个坏家伙。不过能和你一起共事真是太愉快了。”
  “德兰士瓦共和国的武装进行得相当顺利。我知道,再有一年多一点,他们的整军计划就能完成了。英国人绝不会容忍这种情况发生的。所以,我估计,英国人已经在进行战争的准备了,最多再有八到十个月,英国人就会对他们动手。如果我们再发生点经济危机什么的,内部动荡一点,英国人更会判断我们对古巴动手的概率下降,那么他们还可能提前动手。”史高治说,“但是,我敢肯定,英国人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摆平那些布尔人。也许需要好几年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英国的力量,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力量都会被那些布尔人牵扯住。我们就可以完成救市,通过法案,甚至是发起对西班牙的战争的一揽子计划了。”史高治说。
  “麦克唐纳先生,您真的觉得布尔人能拖住英国人好几年?”本杰明·斯特朗问道,毕竟,英国的军事力量和布尔人的军事力量悬殊太大了。
  史高治很自信的笑了起来,在原本的历史上,布尔人和英国人的大规模作战从1899年10月一直打到第二年的六月,而大规模的游击战争这一直坚持到1902年。而如今,布尔人在得到了史高治的支持之后,力量强了不是一点点。坚持更长的时间绝对不是问题。
  “斯特朗先生,在别的问题上,你可以质疑我。但是,在军事问题上,你应该相信我。”史高治骄傲的说,“从开始做生意到现在,我从来没有在对战争的结果的判断上出过任何差错。而且在我的手中还有世界上最出色的军事研究团队。不要忘了,麦克唐纳家族是靠什么起家的。”
第443章
我们银行系统的缺点和需要
  1897年的新年刚刚过去,但是购物的狂欢却没有结束。在曼哈顿第五大道上的商店里到处都是熙熙攘攘的人群,人们疯狂的购进各种各样的商品,好像这些东西全都是免费的一样。每一家百货公司里都挤满了人,百货公司的老板们高兴得一整天嘴都合不拢,而那些员工们则几乎已经要累趴下了。
  这几个月来,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黄金般的日子,钱来得格外的容易,简直就像是天上在下金币雨一样。
  自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股票市场就一片繁荣,刚刚出现的道琼斯指数的飙升清楚的显示出了股票市场的繁荣,很多股票在短短的几个月之内,价格上涨了数倍之多,有些行业,比如说铁路,比如说航运,他们的股票的平均市盈率都超过70了,这也意味着如果按现在这些行业的盈利状态,那么购买了他的股票的人需要等70年才能让获利等于成本。正常情况下,一只股票的市盈率应该在14-20的范围内,超过28就意味着出现泡沫了。
  一般来说,如果某种股票有较高的市盈率,往往有这样几种可能:
  第一种情况是市场预测它未来的盈利会快速增长。比如说,假如现在某企业突然成功研制出了可商业化使用的聚变反应堆,即使它今年因为科研投入太大,导致盈利极少,市盈率高得一塌糊涂,但是考虑到这一技术的划时代的意义和巨大的盈利前景,这种股票已就会被市场追捧。
  第二种情况是该企业一向盈利可观,但在前一个年度出现某些特殊支出,降低了盈利。但从未来的前景来看,这家企业盈利的前景依然看好,所以这样的市盈率也可以是非常合理的。
  第三种情况就是行业出现泡沫,该股被追捧。说的更明白些,就是在博傻。
  而如今,这些行业本身的盈利并不是处在持续增长的状态,虽然所谓的“利好消息”一个接着一个,但这些消息都只是消息而已。这就好比假如现在,我国在地下4万米的深度上发现了一个大镍矿,对于钢铁行业者是不是利好消息呢?也许是吧,但是在可以预见的短期内并没有什么卵的用,因为深度太大,开采的技术难度和经济成本都太高,所以基本上没什么开采的意义。
  而这些行业的盈利前景呢?至少目前,完全看不到有什么能赚这么多钱的大前景。因为市场上对于铁路和航运的需求并没有大幅度上升。所以这种价格的疯长,完全就是泡沫,就是博傻。
  只是很多人并没有足够的时间,也没有足够的知识来加入到股市当中,于是各种信托公司在这几个月里也迅速的发展了起来,信托投资公司在当时享有许多银行不能经营的业务,政府监管方面又非常宽松,这一切导致了信托投资公司过度吸纳社会资金并投资于高风险的行业和股市。虽然这些公司的经营者都知道,现在的股市绝大部分都是泡沫,但是,在如今的条件下,任何一家信托投资公司,如果不将他的资金的大部分投入到股市当中去,那就意味着他们的收益率会远远的低于同行业的其他企业,也就意味着他的客户会毫不犹豫的抛弃他们,转投到其他的愿意投资于股市的信托投资公司的怀抱中去。
  “约书亚叔叔,你来看,这段时间以来,美国的股市相当的不正常呀。股市已经严重地偏离了它的价值了,而我们的银行依旧在敞开的向那些信托公司提供贷款。这是不是太危险了?”约书亚·罗斯柴尔德的侄儿,阿尔贝托拿着一份报表,这样问道。
  “哦,无非是又一轮的收割而已。”约书亚笑了笑回答说。
  “阿尔贝托,你看,摩根的银行和麦克唐纳的银行在干什么?而且那么多的所谓的利好消息的炒作是谁掀起来的?谁控制着这个国家的舆论?还有,在风潮初期的时候,是哪些机构给出了利好的信息?”
  “您是说,这一切就是他们一手制造的?那他们的目的是什么呢?”阿尔贝托问道。
  约书亚笑笑说:“我的孩子,你应该知道,即使在泡沫最多的时候,泡沫下面也是有啤酒的,只不过在价格高涨的时候,一些傻瓜会把所有的泡沫都当成啤酒,而当市场崩溃的时候,他们又会把啤酒完全当成泡沫。所以,如果你留心,就能够在市场崩溃后,用买泡沫的价格买到实实在在的啤酒了。这也是老花招了,有个什么不明白的。既然他们准备了这样的宴席,我们不跟过去吃两口怎么对得起他们呢?当然,我们也必须谨慎,他们的打击目标中很可能也包括我们。你知道,因为美国本土银行的联合抵制,我们很难进入美国的银行圈,于是这些年,我们在信托投资公司方面投入了不少的力量,掌握了不少的信托投资公司。而这在他们看来,就简直是眼中钉肉中刺了。他们一直想要把这些信托投资公司全都搞垮。如今,股市泡沫高涨,那些信托公司是不可能不投入其中的。一旦投入进去,控制着银行的摩根和麦克唐纳只要不再发放贷款,反而开始迅速的收回贷款,整个股市很快就会崩溃,而这些信托公司就只有破产一条路走了。”
  阿尔贝托想了想,问道:“叔叔,这不是一个好机会吗?我们家族一直无法大规模重返北美,现在如果在他们收回贷款的时候,我们来插一手,将一些重要的信托公司保护下来,甚至趁机吞并其他的企业,这样一来,我们在美国就可以重新扎下根基了。叔叔,您觉得这个想法可行吗?”
  约书亚想了想,回答说:“阿尔贝托,你能想到这些,这非常好。不过你要知道,这里面涉及到非常大的数字的钱。这样的事情不是我能够决定的了的。这必须由整个家族来做决定。而家族会做出什么样的决定,这可不是我能确定的。不过,我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想要家族支持你的想法,你就必须将这个想法具体化,形成全面而具体的量化的分析,以及切实可行的执行方案。这是一个大的工作,而留给你的时间并不多。您能在短时间内完成这样的一份报告吗?”
  听了这话,阿尔贝托很有些兴奋,不过他还是努力的让自己沉静下来,然后问道:“约书亚叔叔,在这件事情上您不帮帮我吗?”
  “啊,孩子,我还有我的事情,所以这事情你得自己挑大梁。怎么样。一个星期时间,能让我看到这份报告吗?”
  阿尔贝托想了想,回答说:“约书亚叔叔,这有些难度,不过如果你给我一些调查权限,并且允许我挑选几个帮手的话,一个星期之后,我一定可以完成这份计划。”
  “这个我可以同意。”约书亚说,“尽快确定你需要的人员,然后我好调配他们的工作。”
  “谢谢您,约书亚叔叔。我这就去准备。”阿尔贝托有点压制不住自己的兴奋了,他终于能主持重大的事情了。
  “好吧。你下去吧。”约书亚说。
  看着侄儿离开时兴奋的样子,约书亚微笑着摇了摇头。他知道,他给阿尔贝托的任务纯粹只是一次锻炼而已。家族批准这样的建议的可能性是非常非常小的,因为现在在南非,正是战云密布的紧张时刻。控制南非的黄金对于家族的业务来说太重要了。所以家族的主要的注意力和力量都要放到那边去,很难在这个时候,在北美投入这样大的力量。事实上,也许是因为看穿了这一点,麦克唐纳和摩根才会在这个时候玩出这样的招数。所以,现在最为现实的做法就是在史高治·麦克唐纳和JP·摩根开始从市场上抽走资金之前,先把自己的而资金悄悄地抽出去。
  约书亚这样想着,突然听到了轻轻地敲门声。
  “谁呀,有什么事情吗?”约书亚问道。
  “罗斯柴尔德先生,今天的报纸来了。”门外一个人回答说。
  “好的,你把它送进来吧。”约书亚听出了,那是他的仆人约翰。
  门轻轻地被推开了,约翰走了进来,将几份报纸很整齐的放在约书亚的办工桌上,然后很恭敬的对约书亚说:“罗斯柴尔德先生,今天的报纸都在这里了。”
  “好的,你忙你的去吧。”约书亚轻轻地挥了挥手,约翰就无声无息的退了出去,并且顺手带上了门。
  约书亚拉开抽屉,从里面拿出眼镜架在了鼻梁上——他早就不年轻了,眼睛也依旧很有些老花了。然后他拿起放在最上面的一份报纸。
  那是一份《华尔街日报》,就金融方面的专业性而言,这是美国最为权威的报纸了。约翰做事情很细心,所以他总是将这份报纸放在最上面。
  约书亚拿起报纸,看到在它的头版上,有这样的一篇文章:《我们银行系统的缺点和需要》。
第444章
锡安长老会纪要
  “《我们银行系统的缺点和需要》?”约书亚瞪大了眼睛。他认真的把这篇文章细细的看了一遍又一遍然后,一个想法在他的头脑里渐渐的开始成形。
  这篇文章的内容其实很简单,无非就是这样的几点:
  首先,美国的银行充满了无序性,以至于一些违背市场规律,必然导致严重后果的情况出现后,不但不能调节市场,引导市场走回正轨,反而会在眼前利益的驱使下去推波助澜。于是导致席卷整个美国,乃至损害整个世界的危机。相形之下,有个叫做外国的伟大国家,他有一套高大上的中央银行系统,在这个时候,就可以协调各家银行,共同应对危机。
  其次就是因为美国银行虽然多,但是大部分的银行都不够大。所以抗风险的能力非常有限,一旦遇到危机,不但无力挽救危局,而且自身难保,很多时候甚至成为最先崩溃的一个。相形之下,那个叫做外国的伟大国家,他们因为有一个银行的银行——中央银行,所以在这个时候,中央银行就可以协调各个银行相互帮助共度危机,成为危机到来时的坚定的防火墙。所以最近十几年来,几乎每一次危机都是从美国闹起来的,相形之下,过去经常作为危机策源地的那个叫做外国的伟大国家,这些年来爆发的危机少了,就算有危机,也是被美国传染的,就是因为外国有中央银行而美国没有。对于美国的银行系统的这种落后局面,友邦人士莫名惊诧,长此以往,国将不国。
  “这完全是在为重建美国第一第二银行造舆论呀。难道摩根和麦克唐纳他们要联合起来重建第一银行?这可不容易。不过这里面的好处,应该能够让这两个家伙团结起来吧。”这样想着,约书亚又拿起了下面的额那些报纸看了起来。
  这些报纸上倒是没有类似的内容。这也很自然,毕竟华尔街日报的这篇文章刚发出来,如果其他的报纸上,尤其是麦克唐纳财团色彩浓厚的报纸上立刻就有了相类似的或者相反观点的报道,那不是明显的在告诉别人,我们之间有勾结吗?
  不过麦克唐纳财团系列的报纸上也有对于目前的股市的一些看法。事实上自从这一轮的股市狂潮开始后,麦克唐纳系的媒体一直都在宣传: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不过约书亚知道,这并不真正的代表史高治的态度。嚷嚷这些有个鸟用,真要反对这次不理性的股市狂潮,只需要让麦克唐纳创投银行有所动作就行了,但是你看看,麦克唐纳创投银行现在在干什么?他们在一样在向那些信托投资公司提供贷款,干的事情和摩根财团毫无区别。
  “具体的情况还要再看看。”约书亚这样想道。
  ……
  到了第二天,更多的报纸开始对《华尔街日报》的这一篇文章做出了反应。首先是倾向民主党的一下报纸开始破口大骂,内容自然就是“一切都是银行家的阴谋啦”这类的东西,以及“现在的股市其实总体上还是健康的”之类的言论。接着就是麦克唐纳系的报纸的“股市有风险,入市要谨慎的”弹老调,以及“大家说的都有一定道理,要综合起来,一分为二的看问题”之类的和稀泥。
  总之,虽然吵架吵得很热闹,但是,因为银行事实上并没有开始收紧银根,所以,当天的股市虽然有些波动,中午的时候一度下跌了不少,但是到了下午,这些道琼斯指数又开始重新攀升,最后一整天下来,整个指数还是上升了不少。
  所以报纸上虽然叫得欢,但是股市里的泡沫依旧越吹越大,到了一月底的时候,道琼斯指数又上升了整整百分之二十五,而故事中所有股票的平均市盈率已经高达110。
  ……
  “罗斯柴尔德先生,有电报。”约翰将一份越洋电报交到了约书亚的手上。
  “很好。”约书亚拿出电报,等约翰退出去之后,又从书架上拿下了一本希伯来圣经,当然这是犹太教的称呼方式,换成那些基督徒,这东西就要改称旧约全书了。这种书,每个犹太人家里都会有一份。不过约书亚手里的这一部却和一般人家里的都不一样,只有罗斯柴尔德家族的成员们的手里,才会有这样的一套希伯来圣经。
  甚至于不同的家族成员的手中的希伯来圣经也是不一样的。因为这套希伯来圣经并不仅仅是圣经,它更是一本密码本。自从电报发明后,尤其是越洋电报开通之后,无论是在欧洲,还是在美洲,以及欧美之间的消息往来,基本上都要靠电报了。罗斯柴尔德家族也不可能违背这种大趋势。现在罗斯柴尔德家族的信息交流大部分都依赖于无线电波。
  早在有线电报都没有被发明出来之前,罗斯柴尔德家族就已经在使用相对高级的商业密文了,在电报发明后的一段时间里,他们依旧沿用了以前的密文,但是渐渐地,他们开始发现,在很多时候,原有的密文太过简单,不够保险了,于是他们就又发明出了这样的一套玩意儿。
  “16,19,22,3”约书亚一边看着电文,一边从他的那本希伯来圣经中去翻找相应的章节文字,于是电文的意思渐渐地变得清晰了起来。
  上面的家伙们很赞同约书亚关于史高治和摩根这两个家伙是想要借这个机会建立一个将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影响力排除在外的中央银行的判断,对于阿尔贝托的报告也表示了一定的称道,认为阿尔贝托进步明显。他们也认定,家族不能看着这样的局面继续发展,必须有所行动,如果不能加入到这个将来必定能控制美国的机构中去并取得领导地位,那就应该阻止它的出现,或者,至少让它的出现被推迟。只是,因为目前南部非洲复杂的局面,牵扯到了家族过多的力量,所以,家族拿不出太多的钱来支持他,主要还要靠他自己努力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3/2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