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5美国大亨(校对)第19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4/282

  文字艺术真是一种奇妙的东西,即使再烂的玩意儿,只要你会描绘,也一样能描绘得让人心生向往。比如民国时期湘西的那些与世隔绝的山里小镇,让现在的文艺青年真穿越到那里去呆上半个月,绝对会把他们变成《甲方乙方》里面那个自称吃腻了鸡鸭鱼肉,最后却把村子里所有的老鼠都吃光了的老板。但这并不妨碍沈从文先生把它描绘得像仙境一样,也不妨碍那些文青们在厌烦了城市生活后发出“要是能回到那个时代多好”的感叹。
  在这个过程中,甚至发生了一件意料之外的事情,当这个画展在柏林举行的时候,一位著名的文艺青年——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居然亲自跑来参观,还买下了其中的一幅。
  这还不算完,回去之后,这位文青皇帝居然又给德兰士瓦政府发了一份电报,公开祝贺他们获得了保卫国家的胜利。这种行为立刻就引起了英国人的愤怒,英国人很快就做出了反应,向德国提出了抗议。
  遭到抗议之后,威廉二世似乎发现了自己的举动过于轻率,但是出于面子考虑,他也没办法把贺电收回去,是能空洞的表示,自己并没有冒犯英国的意思而已。
  两个月后,布尔人的法庭开始了对英国侨民叛乱案件的审理。
  因为此前的宣传,所以当布尔人的法庭开庭的时候,很难得的,居然有不少媒体的记者不远万里的跑到这里来采访(事实上,这些报社都拿到了以独立的基金会的名义给出的资助)。
  “一切都要配合宣传。”在此之前,因为宣传得力,让布尔人似乎得到了整个欧洲的支持,虽然还只是道义上的支持,但是这已经让克鲁格总统非常满意了。尤其是新兴的大国,德国的皇帝向他发来的贺电,更让他欣喜。他觉得此前将宣传外包给麦克唐纳财团,真是个明智的选择。所以当麦克唐纳财团的代表向他提出,法庭审理过程也必须为宣传考虑的时候,这位总统欣然同意,并作出了这样的指示。于是,随着庭审,一场精心准备的表演开始了。
第421章
欧洲志愿军
  由于前一段时间的炒作,欧洲人对于这场侨民叛乱案件的审判相当的关注,而麦克唐纳财团更是借着这个机会搞起了无线广播的现场直播。在美国,甚至在欧洲,用无线广播直播音乐会呀什么的也不是第一次了。早在五年前,麦克唐纳旗下的企业就在欧洲完成过对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广播直播。两年前,他们甚至向北美大陆直播了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但是从还属于欠开发的蛮荒的南半球向欧洲进行广播直播却还是第一次。麦克唐纳财团的人在南部非洲最高的塔巴纳恩特莱尼亚纳山上临时建了一个无线电转发站,然后又在马达加斯加也建了这么一个,接着是意大利……当然这花了不少钱,不过,反正出钱的是布尔人,所以也不需要心疼。另外约翰内斯堡的时区和巴黎的时区是一样的,也不用担心时差的问题。
  而且,为了配合宣传,德兰士瓦共和国还把庭审的时间特意的设置在了下午的六点钟,这个时间正好是那些欧洲人干完了一天的工作,回答家里打开收音机听听新闻,或者是小说的时间。本来那些布尔人还考虑,要不要干脆把庭审的时间放在星期天,不过葛莱史东立刻就否决了这个提议。
  “你们在欧洲人心的中的形象可是虔诚而又有点守旧的基督徒,怎么能在安息日干活呢?”
  庭审的方式相比欧洲显得稍微粗糙了一点,但是总的来说还是中规中矩,很有些古罗马法庭的遗风。不过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布尔人的检察官在庭审中出示了不可否认的证据。无论是开普总督塞西尔·罗得斯以及詹森和“外侨改革委员会”的那些人来往的信件,还是在“外侨改革委员会”搜查到的大量的武器都在说明,这些英国侨民的确参与了此前的那次叛乱。
  在此之前英国人口口声声说“外侨委员会”参与叛乱是布尔人栽赃,但是如今,参与了叛乱的那些英国侨民自己也对此供认不讳。而“野蛮而纯朴”的布尔人已不多拖时间,既然事实清楚,那么他们的判决也下得特别的干脆:带头的达尔先生等人被判处绞刑,其他人被判处五年到十五年的劳役。
  这个判决立刻在英国和欧洲掀起了风波。
  一般来说,世界第一强国总会去欺负欺负其他国家的,要不然,每年花着世界第一的军费,养着世界第一的军队干啥?难道只是为了每年等到女王陛下生日的时候做阅兵用的吗?如果不能愉快的出去当当恶霸,那不是白当世界老大了吗?
  再加上这么多年来,英国人只要一有机会,就在欧洲大陆做搅屎棍,所以虽然现在欧洲不少的国家都跟着英国佬当小弟,但是,他们的民众对于英国人的印象却非常差(这也是常态,从来没有世界老大不被厌恶的。比如后世,在针对外国游客的各种调查中,欧洲人都总是认为灯塔国的游客最让人讨厌)对于能看到英国出洋相的事情,那肯定是一件普大喜奔的好事情。所以,欧洲大陆上的那些人,天然的就更愿意相信英国佬不是东西,天然的就更愿意相信“一切都是英国佬的阴谋”。只是,英国佬虽然可恨,但却又太强大了,所以大家谁都不敢跳出来反对他。而如今,布尔人却站了出来,通过这样的一次审判,狠狠的一巴掌就扇在了约翰牛的脸上,为整个欧洲都出了一口气。所以整个欧洲大陆上,除了那些拿了英国人的钱,昧着良心替英国人说话的家伙之外,大多数的人,都在为这个判决欢呼。
  当然,英国人对欧洲大陆上的那些媒体,也是有着强大的影响力的,有一些媒体也会帮着英国人说话。但现在,他们却遭到了一致的攻击。作家左拉公开撰文指责这些媒体为了金钱,掩盖真相,背叛良知,将他们比作是为了几块银币出卖耶稣的犹大。而某家不知名的报纸更是直接造谣说这些人都直接从塞西尔·罗得斯那里拿钱。
  “我们有确凿的证据证明,他们每次昧着良心,发表一篇给他们的主子塞西尔·罗得斯涂脂抹粉的文章,塞西尔·罗得斯就会抛给他们五个便士。是的,仅仅只有五个便士而已。因为塞西尔·罗得斯先生也认为,这些家伙的良心不值钱,最多也就值五个便士罢了。”
  这里面说的事情,任何一个读者都知道肯定是编造的,无论如何,五便士的价格也太低了,就算养狗,也不止这点。但是,这篇文章却起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作用,那就是从此之后,只要有人为英国人辩护,其他的人就都嘲笑他是不是也拿了塞西尔·罗得斯先生的五个便士。后来干脆就把任何替英国人说话的人都叫做五便士了。
  而在英国,这次判决带来的效果却是完全不同的。作为世界老大,英国的国民到了任何地方,尤其是那些低等的野蛮人和半野蛮人的地方,总是要高人一等的。大英帝国的护照上虽然并没有写着“不管你身处何方,联合王国政府和皇家军队都是你强大的后盾”这样的霸气侧漏的话,但是在很多时候,尤其是在那些弱小的野蛮人的地盘上,英国人却真的经常是这样干。大英帝国在要找那些“野蛮人”的岔子,好吞并他们的领土,或是掠夺他们的金子的时候,常用的招数之一,就是先安排几个英国人到那边去作死,然后在打着保护英国公民的合法权利的旗帜过去抢劫。而这种做法带来的后果之一自然就是英国的商人呀什么的在很多地方都可以无所顾忌的横行霸道。如今,一个小小的布尔人国家,就胆敢审判高等的英国人,甚至于还敢判处他们死刑。而且,他们还判得这样干脆,才用了几个小时的时间,就给出了这样的判决。这明显是没把大英帝国放在眼里嘛。这样的行为,如果不加以惩罚,以后大英帝国的商人还怎么能好好的做生意?于是,惩戒布尔人,消灭布尔人的德兰士瓦共和国的声音在英国越来越响亮。不少的英国议员们在公开场合叫嚣:如果布尔人胆敢绞死英国人,那就发动战争。而英国政府也宣布让开普殖民地进入到戒备状态。并且派出专员,前往约翰内斯堡,向布尔人施压。
  ……
  “爸爸,你看英国人好像要来真的了。如果现在就开战,我们的很多业务还没有结束,钱都还没到账上来呢。”葛莱史东对史高治说,“我们要不要给宣传降降温?”
  “不用,”史高治回答说,“会叫的狗不咬人。布尔人固然没准备好,但是英国人就准备好了吗?就凭着开普殖民地的那点英国军队能干啥?英国人真要动手,一定会先释放出‘和平的诚意’让对方警惕性下降来才动手的。现在他们只是在恫吓而已。现在不但不能降温,还要再加上一把火。比如现在你们已经可以开始公开造谣了,因为舆论已经一边倒了,在这件事情上的话语权已经到了我们手中了,这个时候再不造谣,简直就浪费了话语权。宣传就是这样,一开始受众们会以为他们在乎的是事实,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对于某个消息的不同态度阵营的分化会越来越明显,然后他们就会自然而然的用屁股来替代他们以前宣称他们最重视的‘事实’了。从‘五便士’的广泛使用,我们可以看出,这种趋势已经很明显了。所以我的孩子,这个时候,事实已经不重要了,良心,或者是屁股才是最重要的。现在即使你说的被证明是错误的,那些屁股已经在你这边的也不会因此就改换立场的。所以造谣的时机已经成熟了。”
  “好的,爸爸。我明白了。”葛莱史东说。
  第二天,法国和德国的多家报纸都转载了美联社发出的这样的一条新闻:
  “有消息灵通人士称,依照塞西尔·罗得斯此前为英国政府制定的计划,英国军队正在秘密集结,将在不久后调往南非,一旦德兰士瓦共和国驳回英国侨民的上诉,就立刻以此为借口,向德兰士瓦共和国宣战,以夺取约翰内斯堡的金矿,征服德兰士瓦,将之变成英国的直辖领地。”
  虽然英国政府立刻就展开了辟谣,声称英国政府并没有这样的计划。但是这个辟谣根本就没用,欧洲大陆上的各个媒体都在疯传詹森远征实际上就是唐宁街和温莎堡遥控发动的,目的就是为了得到开战的借口。整个的欧洲大陆都在痛斥英国人的野心和贪婪。法国大作家左拉甚至对友人说:“如果我还年轻,我一定要像拜伦那样,自带干粮,到南非去,为了自由和公义而战斗。”
  这个谈话不知怎么的就被报纸披露出来了,结果真的有一帮子文艺青年发起了“自带武器,自带干粮,自带军饷,去保卫自由保卫公理”的运动。相比后世的那些只敢在网上马扁外国大使带着茉莉花上街,自己却不去的键盘侠,那个时代的欧洲文青还真是真诚得多,勇敢得多。他们还真的组成了一支一千人左右的队伍前往德兰士瓦。
第422章
妥协
  即使是英国,也无法无视整个欧洲的反对。不过任由布尔人把英国侨民就这么吊死了,那也是不可能的。如果这么干的是法国人或者是德国人,英国政府大概也就表示一下遗憾就可以了,但是如果是布尔人,英国政府还是只能表示遗憾,那就太没老大的气概了。这就像,同样是本国人在外国贩毒被抓住了,要被处以死刑了。如果抓人的是兔子,那就表示一下遗憾,如果是印尼,那就强烈谴责,召回大使并威胁要经济制裁,如果是我大清,这个……就发生了第一次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
  不过,在动手之前,英国人总要做出点和平努力的架势出来,于是,英国派出了使节前往德兰士瓦共和国,要求布尔人改变判决。
  对于英国人的要求和暗示的威胁,德兰士瓦共和国的克鲁格总统将政府官员和部队里的军官们都找来商议对策。
  “德拉瑞将军,我们的军队准备得怎么样了?”克鲁格总统问道。
  “总统先生,军队的换装训练还在进行中。全面的掌握新武器和新的作战方式还至少需要两到三个月的时间。”
  “需要这么久?”克鲁格总统微微的皱起了眉毛。克鲁格总统以前也当过兵,和祖鲁人,甚至是英国人都打过仗。在他那个时代,布尔人的军队就是临时征召起来的自带武器的农民而已。但是靠着勇敢和出色的指挥,他们每一次都能打得那些祖鲁人,英国人屁滚尿流。
  “是的,总统先生。”德拉瑞将军明白总统的疑惑,于是回答说,“现在的战争和以前已经不同了。别的不说,单单就野战工事的建构,以及各种武器的火力配合训练都需要很多的时间。比如说,现在火炮都已经在使用高爆炮弹了,而美国佬发明了一种叫做‘弹幕徐进’的战术,学会了威力非常大,但是对于训练度和配合的熟练程度的要求非常高。还有机枪的进攻掩护,难度稍微低一点,但也不是不经过训练就能学会的……”
  “好了,我的将军,这些技术性的问题我是不太明白的了,我都老了。我们只需要知道小伙子什么时候能准备好就行了。”听到德拉瑞将军一谈起那些新的战术就没个完,克鲁格总统只好先打断他,要不然,这次会议就要变成新战术的科普大会了。
  “总统先生,再有两个月,我的士兵们就能掌握一些基本的战术技巧了。要全部的,很好的掌握这些技巧,并掌握到熟练的程度,则需要一年左右。并且,我还需要更多的用于训练的弹药……比原计划多得多。”德拉瑞将军回答说。
  “可是将军,我们拨给军队的训练经费已经比正常的情况多了很多了呀。”还没等克鲁格总统回答,财政部长希耶克就这样问道。
  “原本我们也没有预料到相关的训练会这样的消耗弹药。”德拉瑞将军无可奈何的摇了摇头说,“尤其是火炮弹幕徐进技术,不用实弹,真的无法训练。”
  “可是最近,开销特别大,国库里可没有这么多的钱了,除非立法会能够允许我们增加税收。”希耶克说。
  增加税收说起来简单,但要真做起来,阻力总是非常大的。虽说现在局面危急,论理,国民们都能明白这一点,并愿意支持政府。因为如果德兰士瓦共和国战败,整个德兰士瓦完全沦为英国的殖民地的话,他们所要蒙受的损失会更大。但事实上,事情却很难说。总而言之,要让人们从自己口袋里把钱掏出来,任何时候,总是非常艰难的。比如说,我大明的士大夫们在李自成兵临北京城下的时候,一样舍不得拿钱出来。虽然他们明知道,李闯进了城,要起钱来肯定比崇祯厉害。
  所以,不到万不得已,增加税收并不是一个好办法。但是在现在的局面下,军事上的需求是压倒一切的。在目前的德兰士瓦共和国,为了生存,他们必须执行首先满足军队需要的“先军政治”。
  “如果我们出售采矿许可证会怎么样?”克鲁格总统想了想,这样说。
  出售采矿许可证这也是德兰士瓦共和国最来钱的手段之一。希耶克想了想说:“也许可以,但是,因为现在的局面,所以我们的采矿许可证可能不如以前那么值钱。”
  这是自然的,因为目前就算是傻子也看得出南非地区存在战争的风险。花大价钱买下采矿许可证,然后又花大价钱购买机械什么的,然后刚准备好要挖矿了,德兰士瓦共和国却和英国人打起来了,那前面的投资,不就有可能完全泡汤了吗?风险这么高,这东西当然就不如以前那么值钱了。
  “发行政府特别债券如何?”克鲁格总统问道。
  “这倒是可行。至少在国内可行。”希耶克回答说。
  “那好吧,你们研究一下,先拿个计划出来……啊,要塞的建造还需要多久?”
  “总统阁下,如果一切正常,要塞的建造还需要两年半的时间。如果中途发生点其他的不可抗拒因素的影响,也许就需要更多的时间。”一个官员回答说。
  “这太慢了。”克鲁格总统说。当初在批准这个项目的时候,谁都没想到会发生詹森远征这样的事情。所以两年半的工期也就不显得难以接受。但是现在情况却不同了。
  “有办法加快进度吗?”克鲁格总统问道。
  “很难,因为关系到建造速度的瓶颈并不在施工方面,而在于原料的运输。”那个官员回答说,“英国人知道我们在干什么,他们自然不会让我们用他们的铁路和港口来运输我们建造要塞所需要的水泥,钢筋,所以我们只能依赖于葡萄牙人的港口。而那个港口的吞吐量远远比不上开普敦,而且也不能全部拿来给那些为我们送货的船只使用。而且我们连接着葡萄牙人的港口的铁路也只是一条单线铁路,运力相当的有限。除非我们能吧葡萄牙人的那个港口租借下来,并且把那条铁路换成双线。不过,这不可能,因为扩建铁路本身需要的时间都不见得比修建要塞来得短……”
  “也就是说,至少在目前,我们并没有做好直接和英国人翻脸的准备了?”克鲁格总统问道。
  “是的,总统先生。”
  “那么,我们现在必须向英国人妥协了。”克鲁格总统说。
  “英国人一样也没有准备好。”德拉瑞将军似乎有点不服气。
  “是的。可是德拉瑞将军,英国人的准备不会受到时局的太大影响。而我们却不同。一旦我们和英国人打起来了。依照我们上次的研究。我们最好的做法是抢先夺取包括开普敦在内的所有可用的港口。以阻止英国人的援军抵达。就现在的准备情况,您觉得,我们能做到这一点吗?”克鲁格总统问道。
  听了克鲁格总统的话,德拉瑞将军也不做声了。现在就出兵占领整个南非,他没有这样的把握。那些英国殖民地士兵虽然不怎么样,但是英国人的开普勒的防御确实做得实实在在的。再加上英国人一直和布尔人不和,所以这些港口的防御和一般的港口也有很大的不同,它们在建设的时候,就不仅仅考虑了如何应对来自海上的攻击,更考虑了来自陆地上的攻击。而一旦拿不下这些地方,在已经和英国人交战了的前提下,那些原本和他们交易的国家都会受到英国人的强大的压力,到时候会发生什么事情,可就难说了。别的不说,就比如说军队里的那些美国教官吧,德兰士瓦和他们签订的合同上面可是明确的规定,一旦战争爆发,他们就可以终止合同,提前撤走的。不仅仅是这些军事教官,还有负责要塞建筑的技术人员也是一样。所以,真的立刻打起来了,那军事训练的计划,要塞建造的计划十有八九就都要泡汤了。
  “可是法律的尊严不容践踏。”司法部长说。
  “这是自然。不过,作为总统,我有特赦的权利吧。”克鲁格总统说,“我们去和英国人谈谈,只要他们同意一些条件,我就答应特赦那些作乱的英国侨民。并且把被俘的那些英国矿警都还给他们。为了避免英国人故意挑起事端,我们必须更主动的把‘善意’释放出去……”
  ……
  当天下午,美联社发出了又一篇新闻。内容是美联社记者对克鲁格总统的专访,在这次专访中,在记者提到了英国侨民的问题之后,克鲁格总统表示:“他们触犯了共和国的法律,这一点是毫无问题的,判决是公正的。所以我并不看好他们就此提出的上诉。不过,我也知道,这些人都是被人利用的,一些贪婪的家伙欺骗了他们,利用了他们以便挑起战争,渔翁得利。他们都是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的可怜虫。对这样的人,我们也很同情。但是你知道,法律就是法律。当然,依照法律,我也有特赦他们的权力……”
第423章
采矿权
  既然布尔人做出了妥协的姿态,在整个欧洲,甚至是整个世界都站在布尔人那边的时候,英国人也不好直接翻脸,虽然塞西尔·罗德斯非常的希望立刻就能打起来,虽然他在国内的力量也在尽可能的发起宣传,不但动用了自己在媒体方面的影响力,努力的要将这件事情上升到国家尊严的地步,而且派出人员对政府进行了相关的游说,但是,在如今的局面下,即使英国国内的大部分人也认为,既然布尔人愿意退让一步,那么现在就发起对布尔人的战争并不是一件好事情。
  另一方面,塞西尔·罗德斯在英国国内也不缺敌人。是的,这里面既有那些左翼人士,也有在南非或者其他的地方做矿产买卖然后吃了他的亏的人。这些人也联合起来,指责塞西尔·罗德斯是想用英国人民的血来为自己谋取黄金。而在此时,布尔人那边也调转了宣传的口径,从宽泛的攻击英国,转向攻击塞西尔·罗德斯个人。指责整个的冲突都是因为塞西尔·罗德斯个人的野心造成的。
  “各位先生,我们德兰士瓦共和国对于英国和我国之间的友谊是非常的珍视,这次我们决定将包括詹森在内的武装入侵者交还给贵国,并且特赦那些依法被判处绞刑的叛乱者就是最为明确的表现。但是,我们对我们未来的和平和友谊依旧非常的担心。因为开普殖民地的总督依旧还是塞西尔·罗德斯。塞西尔·罗德斯的贪婪造成了这一系列的悲剧。他的目的就是为了挑起战争,以掠夺我们的合法的财富。只要这个贪婪的家伙还在担任开普殖民地的总督,类似的冲突就很难杜绝。所以,为了我们之间的友谊能够长期延续下去,我们觉得塞西尔·罗德斯先生不适合继续呆在开普殖民地总督这个位子上。”在英国和布尔人的代表的谈判中,布尔人的代表也提出了这样的要求。
  “塞西尔·罗德斯先生对于这次悲剧性的误会有着怎样的责任还需要进一步的调查。而且他是通过合法的选举上任的。”英国人的代表其实也并不打算保住塞西尔·罗德斯的这个位置,事实上国内早就有人盯着这个肥缺,并且试图趁着这个机会取代他了。不过大英帝国的尊严可能允许一个小国对大英帝国的人事安排指手画脚。
  “那么我是否可以打听一下,贵国打算如何调查这件事情呢?”
  “啊,这倒不是什么秘密。包括詹森博士在内的人,都将到伦敦去接受法庭的调查。而作为开普殖民地的总督,塞西尔·罗德斯先生多半也需要回国去接受下院的质询。而您也知道,整个流程走完,塞西尔·罗德斯先生的任期也就到了。然后,出了这样的事情,我个人并不觉得塞西尔·罗德斯还能得到开普殖民地的领民的支持。”
  这倒不是假话,虽然如果能消灭德兰士瓦共和国,对于英国,对于塞西尔·罗德斯都是好事。但是这对于普通的开普殖民地的领民而言,却不见得是好事情了。毕竟战争可不是好玩的,布尔人又出了名的英勇善战。到时候,塞西尔·罗德斯先生肯定能捞到好处,可是作为一般老百姓甚至小商人小资本家的人,却可能要为此吃大亏,甚至赔上身家性命。所以,虽然他们对于布尔人也有种种不满,但要说因此要打上一仗,他们也未必愿意。
  就这样,双方最终达成了协议:那些英国入侵者被交还给了英国,而英国则承诺经依法对他们“向友邦发起袭击的罪行”进行审判和处罚。叛乱的英国侨民得到了特赦,虽然他们还要服劳役,但是至少,不用上绞刑架了。
  随着协议的达成,双方的矛盾至少在明面上看起来是缓解了。战争的阴云似乎飘远了。
  ……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4/2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