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5美国大亨(校对)第1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3/282

  但是如果是前者,如果是布尔人早有准备,那么毫无疑问,不但詹森他们肯定陷入了布尔人的埋伏,就算是在自己这边,布尔人也一定早就做好了准备。他们如果提前就知道情报,那他们肯定能提前调集起足够对付詹森的区区五百人的矿警和自己这里这么点叛乱者的力量。如果是这样,自己最该做的就不是立刻带着人冲出去和布尔人拼命了,因为那就是送死。布尔人也一定愿意看到这些不安定因素自己跳出来送死。能在这个时候,一家伙把这些不安定因素合理合法的都干掉真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所以这个时候,他们最该做的反而是立刻放弃暴动,并且尽可能的销毁一切相关的证据。
  现在,这个选择已经摆在了达尔先生他们的面前,而他们也已经没有多少时间可以犹豫的了。现在就必须立刻做出决定,否则追什么都来不及了。
  ……
  德米特里悄悄地从壕沟里探出头来,才望了一眼,就被旁边的班长劳伦斯拉了下去:
  “不要乱动,别人他们发现了!”
  这个时候詹森的矿警们正沿着这条路向着这里走了过来。这里已经是德兰士瓦共和国的领土范围内了,所以他们必须格外谨慎。
  “迅速赶到矿区,然后就可以派人和‘外侨改革委员会’的人联络了。好在目的地不远了,到了那里,矿上自然有人为我们提供掩护。”詹森这样想着。作为公司的高管,他也知道,这次行动的危险性。甚至他也明白,他的老板,塞西尔·罗得斯先生背后的那些盘算。不过富贵险中求,只要能活着回去,无论事情的成败,老板肯定都会给他一个不错的优待。不过这一切的前提条件就是,他必须能活着回去。
  为了保证自己活着回去,詹森也是花了不少的心思的。他走在队伍的正中间,没有骑马,所以第一发子弹就击中了他,让他连投降都来不及的可能性小了很多。另外,他还给自己准备了一顶钢盔。根据美国人的说法,这东西能大幅度降低死亡率。所以,虽然英国国内因此嘲笑美国人都是胆小鬼,但是詹森还是给自己准备了一个。
  这个时候,矿警们已经渐渐的都走进了布尔人的伏击圈了。
  “准备。”赛尔特连长低声说,同时打开了手上的麦克唐纳自动手枪的保险。机枪手卡尔也轻轻的拉上了枪栓。他的助手瓦尔德则轻轻的将帆布弹链装好了。和现在已经在欧洲流行起来了的水冷式重机枪不同,卡尔手上的机枪是麦克唐纳步兵武器公司最新的产品。和笨重的水冷机枪不同,这种机枪相对非常的轻巧,一个稍微健壮一点的士兵就可以扛起这东西飞跑,当然,子弹和备用枪管还是需要另一个人来背的。如果有另一个穿越者出现,看到这挺机枪,他一定会大喊起来:“见鬼,是MG-42!”
  所有的矿警都进入伏击圈了。
  “开火!”连长下达了指令。瓦尔德立刻扳动枪机,炽热的火舌立刻从枪口中喷射了出来,一连串的子弹拖出长长的红色的光带,就像一条锯子一样横扫了过去。立刻就打翻了一大排的矿警。与此同时,几门60毫米口径的迫击炮也开始疯狂的开火,枪声,爆炸声,呼喊声,呻吟声顿时响成了一片。
  十多挺机枪,数百支步枪几门迫击炮从不同的角度编织出了一片死亡的火网,矿警们完全被打蒙了,那些还活着的也顾不上还击,只是徒劳的到处寻找可以躲避的地方,然后被横飞的子弹击倒。
  “停火!我们投降!”詹森找到了一个小洼地躲了起来,然后大声的高喊道。不过他的声音完全淹没在枪声中了。不过这难不倒他,他立刻从自己的衣服里摸出了早就准备好了的白旗,然后用一支步枪挑起来,向着那些使劲的摇晃。
  也不知道摇晃了多久,也许只有几秒钟,也许足足有一个世纪。枪声终于停了下来,然后詹森听到一个声音高喊道:“放下武器!高举双手,都站起来!”
  詹森赶紧把白旗从步枪上扯了下来,抓在手里,然后双腿抖抖的爬了起来,一不小心就摔了一跤,惹得站在对面的那些布尔人都笑了起来。
  “这些没用的家伙,他们怎么敢来打我们的主意?”一个布尔士兵轻蔑地说。
  “听说他们的军队比这些矿警还要没用呢。”另一个布尔士兵也笑着回答说,看着詹森等人的眼光里满是鄙夷。
  “也不能小看了英国人,据说英国本土的军队还是非常的精锐的。”另一个军官模样的人说,“好了,赶快把这些人控制好,还有那些伤员,怕也是要紧急处理一下。”至少在这个时候,布尔人还没有完全的和英国人翻脸,所以必要的绅士风度还是要的。
  于是布尔士兵们挺起带着刺刀的步枪,围了上来。
  在原本的历史上,詹森的远征一样是一败涂地收场,但是因为原本历史上的布尔人的火力还没有这样地凶残,所以詹森的远征队虽然也是一样的被人家打了一个伏击,但是五百人中只死了一百来个而已,但是这一次,布尔人的火力却凶残得不成样子,又是弹夹式步枪,又是机枪,又是迫击炮的,结果,一顿猛打,最后从历史上的打死了一百多人,变成了活下来的只有一百来人了。
  这个时候詹森已经像其他人一样,被布尔人用刺刀逼着,抬起了弹夹,运输那些被打伤了的矿警。因为距离很近,他可以清楚地看到那些士兵手里的麦克唐纳1864二型步枪那烤蓝工艺的枪管,以及装在枪管下方的经过砂洗的黯淡无光的麦克唐纳三棱平头枪刺。
  ……
  时间不允许达尔先生继续犹豫了,但是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危局的达尔先生还是犹豫了太久。他觉得好像才一会儿,激烈的枪炮声就停息了。枪炮声的停止使得达尔先生一时间产生了一种错觉,那就是刚才的一切都是自己的幻觉。但是他还是很快清醒了过来,他明白,枪炮声停息得这样快绝对不是好事情。因为如果是詹森先生的人无意中暴露了因而和布尔人打了起来,他们绝不可能这么快就解决了战斗。而现在,枪声停止得这样快,那么只说明一点,那就是布尔人早有准备,詹森先生他们都落入了伏击的陷阱。既然如此,现在在自己所在的位置附近,布尔人一定也早就做好了埋伏。
  “该死的!马上烧毁所有的记录!把枪支放回到库房里去!”达尔先生厉声叫道,由于恐惧,他的声音变得格外的尖锐,让他自己都不相信这声音是他发出来的。
  这时候一个人猛地闯了进来,高喊道“先生,达尔先生,我们被包围了。那些布尔警察要进来搜查!”与此同时,委员会的大门口传来了砰砰砰的敲门声。
  “快!把枪,还有那些计划都藏起来!”达尔先生喊道。于是整个大厅里立刻乱成了一团。这时候外面的大门被猛地一下子撞开了,一群全副武装的布尔警察冲了进来,高喊着:“举起手来!”
  达尔先生努力的让自己平静了下来,他走上前去,对带队的那个警察说:“你们要干什么?这是私人领地!”
  “我们得到线报,说你们在密谋暴乱。这是法院出示的搜查证。我们要对这栋建筑进行搜查,并暂时拘押你们,请不要抵抗执法。”那个警官将一份搜查令在达尔先生的眼前晃了一下,用冷冰冰的语气说。同时他身边的一些警察已经抢占了重要位置,并且架起了机枪。
  “这完全是无耻的污蔑!”达尔先生脸色苍白。
  但是这个时候,那个警官已经完全不理会他了,他只是向着手下挥了挥手说:“搜!”
  不一会儿,一大堆的东西就被集中到达尔先生和这位警官面前了。这位布尔警官一样一样的翻看着这些东西。
  “很好,和开普殖民地来往的信件,讨论如何配合他们拿下约翰内斯堡的。真不错……嗯,这个更好,地图,作战计划,真是准备得挺专业的呀……这位先生,您还觉得这是污蔑吗?”
  当这些证据被一样一样的搜出来了的时候,达尔先生倒是渐渐地冷静下来了,他抬起头,对那位警官说:“我们要求公正的待遇和审判,先生,不要忘了,大英帝国是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接着他又转过身,对那些瑟瑟发抖的侨民们说:“不要害怕,同胞们。我们要相信,不管我们身处何方,联合王国政府和皇家军队都是你强大的后盾。”
第419章
时间是宣传的关键
  詹森的远征被击败,发生在当地下午的三点多钟,也就是纽约时间的早上九点多钟,战斗刚一结束,仅仅几分钟之后,第一条消息就被送到了鸭堡。
  “叔叔,布尔人和英国人发生冲突了,就像您预料到的那样。塞西尔·罗德斯果然首先挑起了事端。”唐纳德对史高治说。
  “那么,唐纳德,你觉得下一步该干什么呢?”史高治笑眯眯的问道。
  “这个事情嘛。叔叔,您不应该问我,这是葛莱史东弟弟的事情了。”唐纳德说,“如果下面是和直接的战争相关的,我也许多少懂一点,但要是说宣传战什么的,葛莱史东才是专家。”
  “爸爸,我觉得首先我们要清楚具体的情况,以及布尔人手里已经掌握了多少证据,然后抢在英国人反应过来之前,首先发出消息。一举奠定这个消息的基调。”葛莱史东立刻回答说。
  要在舆论战中占据上风,也个很重要的地方就在于,速度一定要快,要用最快的速度将关键性的信息爆出来,并且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加以解释。而且其他的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的媒体在报道这件事情的时候会怎么做呢?他们会先派出记者到实地去考察,然后等这位记者发回了真实可靠的稿件在进行报道吗?在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那些报社的编辑甚至不需要带上大脑,只需要带上一个神经节就可以做出判断——这怎么可能?新闻是有时效性的,比如说在南非发生的这件事情,如果等欧洲的记者花上半个月跑过去,然后再调查半个月,最后再发回消息来,黄花菜都凉了。读者们对于这个消息的兴趣早就过去了。所以这个时候,为了时效性,为了争得更多的注意和更多的销量,他们肯定会选择转载第一个报道者的消息。这样一来,第一个做出报道的报纸在对这件事情的报道中就会获得一个压倒性的优势,因为大部分的媒体都会自然而然的站到他这一边。而多数读者第一次看到这个消息看到的就也都会是你的报道。先入为主之下,他们自然就会更倾向于相信你。这就是葛莱史东所说的“抢先发出消息,一举奠定基调”。
  唐纳德在此前表现的非常的出色,在南非他一家伙给家族带来了数千万美元的收益。这自然使得他在家族中的号召力大大的上升了。甚至也让因为德娜的失踪而非常的郁闷的凯瑟琳颇有点高兴。虽然她知道,唐纳德并不是她的儿子,而是史高治的私生子。但是关键在于唐纳德不是不知道吗。而且,考虑到唐纳德的身份,如果他不想被取消继承资格的话,就算他知道自己的出身,他也只能老老实实的认凯瑟琳做妈妈。甚至还要靠凯瑟琳来给他保密,因为这样的事情,如果让多萝西娅或者是葛莱史东知道了,会有什么后果,唐纳德一定非常清楚。
  唐纳德前一段时间里出色的表现给葛莱史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他知道,自己的爸爸本来就非常喜欢唐纳德,而且,麦克唐纳家族还太年轻,根还不够深。所以,史高治·麦克唐纳先生在为家族挑选下一代接班人的时候,绝对会非常非常的‘大公无私’的。别看自己是他的儿子,而唐纳德仅仅是个侄儿,但如果自己的表现明显的比不上唐纳德的话,这个身份上的小小的优势几乎是毫无作用的。所以,在下面的事情上,他一定要表现得很出色才行。
  “英国人不会想到我们会插上这么一手,而且这件事情有很多地方英国人是难以解释的。所以英国人在报道这件事情上天然的不会太快。他们没有紧迫感,而且要做的事情也太多了。所以,我们一定能抢到这个第一个报道。”葛莱史东对史高治说,“请允许我开始直接领导在南非的除去真正的技术人员之外的人,以便迅速的掀起舆论攻势。”
  “好的。”史高治看了唐纳德一眼,然后缓缓地说。
  “谢谢您爸爸。”葛莱史东说,“我立刻就去纽约塔,请转告妈妈,我这几天都会在那里,她在晚餐的时候就不用等我了。”
  说完,葛莱史东就转身出了史高治的办公室。
  “唐纳德。”史高治说,“这件事的局面是你打开的,现在后续的事情却是葛莱史东接手在做,你不会有什么想法吧?”
  “叔叔,不会的。”唐纳德赶紧声明说,“你很早就教导过我们,一个家族要兴盛,它的内部就一定要团结。家族内部可以有竞争,但是这种竞争必须是良性的,是不能破坏家族的合作的。在处理宣传战的问题上,葛莱史东的能力本来就比我强,由他接手这件事情对于家族来说,最能实现利益的最大化。这样的事情我又怎么会有什么想法呢。”
  ……
  一个多个小时之后,纽约时间上午十一点,伦敦时间下午四点,巴黎时间下午五点,美联社突然向全世界发出了新闻:
  “美联社约翰内斯堡消息,一个小时之前,英国向与他缔结有盟约的德兰士瓦共和国发起了突然地袭击。据约翰内斯堡方面的消息,袭击是由英国的开普殖民地总理塞西尔·罗德斯发起了,并得到了居住在约翰内斯堡的英国侨民的配合。
  据悉,塞西尔·罗德斯先生在约翰内斯堡的金矿中有着巨大的份额,凭借着这些矿山,他在去年赚取了超过八百万英镑的纯利润,但是他一直指责德兰士瓦共和国对他的金矿收取了太多的税收,以至于开发金矿无利可图。分析人士认为,塞西尔·罗德斯先生发起这次袭击,目的就是要颠覆德兰士瓦共和国,并使之成为英国的一个直辖的殖民地。就像他在罗得西亚做得那样。
  不过他的这次冒险据信已经失败了,约翰内斯堡的警察挫败了这场袭击以及英国侨民的叛乱。并已成功的稳定住了局面。不过很多约翰内斯堡的居民都担心,英国人会为了金矿向他们发动战争,以夺走他们的土地和财富,而这次事件会成为英国人发起战争的借口。
  ‘无论如何,无论英国有多强大,我都会为保卫自己的土地而战斗。直到胜利或者死亡。’在约翰内斯堡的街头,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这样对记者说。
  ——美联社记者J·D·道格拉斯于约翰内斯堡报道。”
  这是一篇很短的报道,看起来似乎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但是在介绍塞西尔·罗德斯和德兰士瓦共和国的矛盾的时候,却故意宣传他赚到了多达八百万英镑的利润却还嫌赚的钱不够多,并故意提起罗得西亚的事情,让人联想起塞西尔·罗德斯在吞并罗得西亚的过程中的那些卑鄙无耻的行动。有了这些所谓的“相关背景”,只怕任何一个读者,都会认定,贪得无厌的英国佬应该对这一袭击事件负责。尤其是最后的一句,更让人相信,这不仅仅是塞西尔·罗德斯的个人行为,更是英国政府的战争阴谋。
  紧接着,麦克唐纳旗下的无线广播立刻跟进,尤其是在欧洲的那些无线广播,他们纷纷中断节目,插播了这条新闻,理由是,这可能给全球黄金市场带来影响。
  接着其他的媒体,甚至是麦克唐纳控制之外的媒体也纷纷的开始跟进报道,甚至就连英国都是这样。在英国政府反应过来之前,满街上都已经是相关的报道了,而且这些报道都是建立在对美联社的信息的转载的基础上的。
  ……
  事实上,对于这一事件的宣传是如此之快,这不但让英国政府措手不及,甚至于美联社出色的工作使得很多欧洲人甚至比发起这次远征的塞西尔·罗德斯还提前了两个小时知道袭击失败的消息。而我们的塞西尔·罗德斯甚至是直到两个小时候,被这条新闻弄得焦头烂额的英国政府的相关官员们说“无可奉告”把嘴都说麻了之后,终于想起来应该给开普殖民地发个电报问问情况,于是就给开普殖民地发了份电报之后,才知道詹森等人的袭击失败的消息的。
  “该死的美国佬,该死的布尔人!”接到那份询问电报之后,塞西尔·罗德斯自然有点失望和愤怒,不过应该如何答复,他倒是早就想好了。由于美联社的报道并没有涉及到更多的细节,所以他只以为是詹森他们发起的攻击没能奏效,反而被赶来的布尔警察和民兵包围了。如果是这样,那么无论是詹森,还是“外侨改革委员会”的人,应该都有时间销毁最关键的那些证据。于是塞西尔·罗德斯立刻就给出了他早就准备好了的说法。
  “詹森先生是南非公司的高级行政人员,不久前他带着一些矿警护送一些地质专家到接近德兰士瓦共和国的克龙斯塔德地区进行地质勘探,可能因为某些原因误入了德兰士瓦共和国的领土,并因此遭到了德兰士瓦共和国警察的袭击。至于侨民叛乱配合,这绝对是彻头彻尾的谎言。一直以来,德兰士瓦共和国对待英国侨民都非常的不友好,这完全可能是他们在栽赃陷害。”
第420章
文艺范的欧洲
  “你们要注意,在对布尔人的报道中要保持这样的几个原则。”在纽约塔最高一层的那间可以俯视全城员工餐厅(现在已经临时被改成了会议室)里葛莱史东对自己的下属们说,“第一,要尽可能的显得中立,不要完全的站到布尔人那边,因为这样做会会破坏信度。我们必须表现得中立,甚至要中立得好像过分。中立到让读者都觉得有点受不了了的地步。只要我们精心的挑选好报道的事实内容,即使我们自己不出声,受众也会受到影响,并且认为这是他们自己的意见。所以如非必要,不要在报道中直接表达自己的态度。比如说前两天的那份报道就很不错。
  另外,也不要一下子把所有的信息都透露出来。在对这次的事件的报道中,我们是有着明显的优势的,那就是我们的准备,以及获得信息的途径比英国人好得多。而英国人未必意识到了这一点,这使得他们会习惯性的撒谎。而这个时候,我们要给那些英国人充分的表演机会,要知道,现在的舆论对他们不利,他们肯定会不断的辩解,而有些事情是越辩解,问题越多的。我们就让他们让他们不断地表演,撒各种各样的谎,直到他们搞得绝大多数人对我们前面的报道都半信半疑的时候,我们再抛出无可争辩的真相,一家伙打垮他们。而且到了那个时候,那些事先被他们骗了的受众当然就会对英国佬非常的恼怒,并因为无条件的不再相信他们。到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在我们的报道中加入有态度的评论了。就像当年,我的父亲,史高治·麦克唐纳先生在有关中国奴工事件中的做法,就是我们的榜样。
  总之,这一次,我们要让整个欧洲的舆论都站到英国的对立面上去,要给英国施加更多的压力,并在短期迫使英国暂缓在南非的行动,同时在长期上,形成让双方更加对立,更加不可能妥协的形势,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赚到更多的钱。”
  就像葛莱史东预料的那样,在收到了塞西尔·罗德斯的回电之后,伦敦方面立刻就开动了宣传机器,开始宣称詹森等人只是误入了德兰士瓦共和国,并不是有意入侵。而德兰士瓦方面不问青红皂白,就发起攻击,一家伙打死了那么多的人,实在是太过凶残。至于英国侨民与詹森等人合谋发起叛乱,这更是布尔人有意栽赃陷害,绝对不是事实。
  接着,英国人又搬出了煽情的手段,他们的报纸找出了一大批的所谓“误会事件”中的受害人的亲属,妻子呀,孩子呀,父亲母亲呀什么的,在各种报纸,广播上用文字或者是声音发出各种呼告,或是眼泪涟涟的回忆自己的亲人是多好的人呀,什么虔诚的基督徒呀,什么从来没干过坏事呀,什么在家里连一只鸡都没有杀过呀。总而言之,他们把詹森和他手下的那些人描画的简直和玛利亚女士没什么两样。
  除了这些手段之外,英国人还进行了反宣传,他们指责布尔人野蛮,凶恶,将布尔人描绘的就像是阿拉提或者是铁木真一样。同时还指责布尔人一贯排外,歧视其他国家的侨民。
  要说,英国人的宣传不是没有道理的,布尔人在南非的很多所作所为,的确称得上是野蛮。尤其是他们对待那些祖鲁黑蜀黍的时候,一些做法,的确和欧洲人用来吓唬孩子的野蛮人没什么区别。但是,英国人偏偏不太方便用这个理由来指责布尔人,因为英国人在对待祖鲁黑蜀黍的时候,表现得比布尔人还过分。如果拿这个事情来说事,对骂起来,英国人的丑事恐怕更多。
  结果对于布尔人是野蛮人的指责反而起到了某种不太好的反效果。这个时候已经是十九世纪末了,世界上的野蛮人已经被杀的快变成华南虎大熊猫了。在人类社会中有一个通例,那就是人们总喜欢吧那些美好的想象寄托在一些距离自己很远的东西上面。所以,生活在两汉的人,总觉得三代那会儿是天堂,而生活在隋唐的人,又言必称两汉。甚至于一个明明万国来操的时代,也能弄出一大堆脑残粉来整天的幻想着能穿越过去当格格、福晋甚至是侧福晋。欧洲人也一样有这个问题。随着野蛮人的威胁的远去,加上对于贫富悬殊的不公平的现实社会的不满,歌颂过去的,平静的,田园牧歌式的生活,甚至是歌颂那些未开化的民族的淳朴的,自然地,好不悖逆人性的生活就成了一种流行的文艺范儿。
  例如当时已经有一定的影响了的,后市更被视为是绘画艺术大师的高更出于对欧洲文明和传统艺术的怀疑,索性离开欧洲到南太平洋的塔西提岛和土著人长期生活在一起。他以率真、单纯化、近于原始艺术的造型和配色,表示大自然提示带给他的感受和他对岛上“大自然的宠儿”的心仪倾慕。而这更是激发了一大批的欧洲文艺青年们对于“野蛮”的布尔人的美好想象,甚至成了某些文艺青年心中的偶像。想想吧,远离喧嚣的嘈杂的欧洲,在那神秘而远远地非洲大陆,开辟出一片农庄,早晨太阳升起来了,男人们骑上马,赶上牛羊,到牧场去,而女人们则在庄园里照料着生了病的小马驹,或者院子里新移栽的不知名的非洲花草。到了晚上,男人们回来了,依旧骑着马,背着长枪,带着牛羊,只是马车上还带回来了可怕的狮子的尸体——它们试图袭击羊群,然后就被打死了,丢在马车上。再然后,和欧洲完全不同的星空升了起来,就连月亮也显得格外皎洁,屋子前的院子里点上了篝火,男人和女人的脸颊被篝火映得通红……这是多么美好而又浪漫的画面呀。
  而这个时候,发现了这一倾向的葛莱史东当然不会浪费这样的机会,他立刻组织了一批写手,开始极力的描绘布尔人生活的安宁和美好,又把美国的梭罗的《瓦尔登湖》在欧洲印刷了一大堆。甚至于,他还让人在布尔人中找到了几位“画家”,在巴黎正儿八经的举行了一个画展,然后接着是到欧洲其他城市巡回展览。
  老实说,那几个布尔“画家”的水平并不算太好,但是趁着“原生态”之风,居然也引起了不小的关注。他们那粗陋的笔触,被麦克唐纳的枪手们吹嘘成自然地朴素,舍弃了外表而直达内心的真实……葛莱史东还特别安排了一批记者对他们做了一个专访,借着这个机会,又把布尔人的淳朴自然的生活进行了一番艺术化的描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3/2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