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5美国大亨(校对)第16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7/282

  “自己看!”多萝西娅没好气的回答说。
  史高治拿起那份文件看了起来。
  “这个摩根,挖我们墙角的时候抓的目标还真是准呀。一家伙就瞄上爱迪生。”史高治倒是笑了起来。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大实验室就是麦克唐纳家族的根基。对于这样重要的地方,麦克唐纳家族怎么可能不严密关注呢?所以大实验室中的那些重要人物,尤其是像爱迪生这样的项目负责人之类的人物,当然也在监视范围内。虽然这种监控并没有严密到所谓二十四小时内任何举动都必须记录在案的地步,但是摩根的助手前去拜访爱迪生的事情还是不难注意到的。更何况,杰里科来拜访爱迪生的时候,可从来没考虑过要保密什么的。现在摩根财团在打麦克唐纳财团的主意,这已经是全美国人民都知道的秘密了。而从摩根的利益考虑,让麦克唐纳家族知道自己在接触爱迪生也不是什么坏事情。在这种情况下,这样的举动更能引起麦克唐纳家族对于像爱迪生这一类的人的猜忌。而这毫无疑问的会增加麦克唐纳财团内部的分歧,还有很大的机会能让他们的内耗增加,效率下降。
  不过,摩根的人和爱迪生接触并不是多萝西娅这样生气的原因。真正令她怒不可遏的是,爱迪生居然带上了他的整个研发团队向她提出了新的要求,包括增加科研人员的收入,加大科研投入,以及给有功的科研人员技术股份等一系列要求。
  “这个忘恩负义的家伙,如果不是你提拔了他,如果不是你一直重视他,给他提供机会,他这么一个连最基本的教育,呸,连小学都没读完的文盲,又怎么会有今天?可是现在他居然敢背叛我们,甚至还拉上这么多的人!对这样的家伙,我们一定要狠狠地打击他,好给其他人一个警告!”多萝西娅有点恶狠狠的说。
  “多萝西娅,你这样说爱迪生并不公平。”史高治似乎并不太愤怒,“虽然他没有接受过多少正规的教育,但是在我遇到他之前,他就已经靠自学取得了不少的学识了。称他为文盲,这可不公平。老实说,那个时候,他的学理基础已经不比一般的大学生差了。而且他在创造性,在直觉,在意志品质方面都非常的出色。这并不是我在夸奖他,他这些年在大实验室的工作表现也验证了我的说法。老实说,我对他的恩情没你说的那么大。就以他的素质,即使没有我,他也肯定会成功的。”
  “老实说,如果这个世界上没有我,爱迪生将来得到的甚至会多的多呢。”史高治甚至在自己心里又补充了这么一句。
  “你这是什么么意思?”多萝西娅越发的不高兴了,“你居然站到他们那边说话!”
  史高治笑呵呵的站起来,走到多萝西娅身边,伸手挽住她的腰,对她说:“多萝西娅,要不我给你讲个故事吧。
  在远古的中国,有一位王子,冒着巨大的危险,帮助邻国击退了强敌的入侵。邻国的国王非常感激他,后来在王子被迫逃离自己的祖国,到邻国来避难的时候,邻国的国王亲自穿上向导的服装,到边境上去迎接他,当着众人的面,称颂他的功勋和品德。王子也因此有些骄傲。
  这个时候,王子身边的一位幕僚就敬告王子说:‘王子殿下,我听人说过这么一句话,我觉得它非常的有道理,所以我想将这句话转述出来,与王子殿下分享。’
  ‘非常好,我的朋友。’王子说,‘能够得到他人的智慧的启迪,是比得到黄金更大的收获。请您向我转述这个故事吧,我将洗干净自己的耳朵来倾听他。’
  ‘我的那位朋友告诉我说,在这个世界上,有些事情必须记得,有些事情必须忘记。那就是,如果别人对你有恩,千万要记得;如果你对别人有恩,却一定要忘掉它。现在王子殿下您对邻国的国王有恩,邻国的国王没敢忘记这一点,这是他的本分。但是您却应该忘掉它。’
  王子听了,非常的赞赏这话,便对这个幕僚说:‘我愿意恭敬的照您的指导去做。’多萝西娅,你知道这句话为什么有道理吗?”
  “什么有道理?不过是些道德的说教罢了。我们才不需要这种奴隶的甚至是猿猴的道德呢!”显然多萝西娅对此不以为然,甚至拿着史高治以前教给她的“超人”的思想来反击史高治。
  是的,“超人”的哲学,虽然后世的那个著名的疯子哲学家,自诩为太阳的尼采还没来得及写出《查拉斯图拉如是说》这部优美得如同诗歌一样的哲学著作,当然在这部不朽的作品中才真正形成的恶“超人”哲学自然也就没有诞生。但这并不妨碍史高治用这样的思想来教育多萝西娅,毕竟,要教一个人清醒的,而且毫无心理障碍的做坏事,没有比“超人”哲学更合适的了。(当然,尼采的本意未必如此,也未必不如此。)
  “多萝西娅,你没有听明白。”史高治并不生气,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也确实是有那么点“诲人不倦”或者是“毁人不倦”的品德了,“所谓‘别人对我们有恩不可忘记’是说这有这样,才会不断地有人愿意帮助我们;而所谓的‘对别人有恩就一定要忘掉’是在说我们这样的居上位者,这样的‘超人’是不可吧希望寄托在别人的感恩上的。我们不可以让情感左右了我们对事实的判断,以及最终的决定。就刚才你的愤怒来看,我觉得你在面对世界的时候,有些地方甚至还不如爱迪生呢。”
  这话很刺耳,但是多萝西娅却出奇的听进去了,她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我现在冷静下来了,甚至也能理解那个爱迪生了。不过我依旧觉得,我们应该像碾死一只虫子一样碾死他。”
第358章
科研陷阱
  看着多萝西娅无比认真的说出出于利益考虑,也要碾死爱迪生那帮子二五仔,史高治却又笑了。
  “你笑什么?有什么好笑的?”多萝西娅瞪着史高治,很不高兴,也很心虚的问道。看到史高治的笑容,她怀疑自己是不是又出了傻猪主意了。
  “多萝西娅,坐下来。我们慢慢讲。”史高治说。
  听到这话,多萝西娅基本上可以肯定,自己的想法又出问题了。她跟着史高治在长沙发上坐了下来,舒舒服服的将脑袋枕在史高治的肩膀上,说:“好了,快点说吧。”
  “还记得进行商战的第一原则是什么吗?”史高治用手轻轻地拨弄着多萝西娅的长发,这样问道。
  “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多萝西娅毫不犹豫的回答说。
  多萝西娅的这个回答当然来自史高治以前对她的教导,而史高治对她的这个教导自然是抄袭自后世某个革命导师的有关革命的名言。史高治一直觉得,这句话不但可以指导复杂的阶级革命,也可以指导同样复杂的资产阶级之间的内斗。
  “啊,我明白了,你是说我们的敌人不是爱迪生,而是摩根他们?”多萝西娅立刻反应过来了。
  “对了。”史高治赞许的说,“你再想想,如果我们严厉的处置了爱迪生他们,比如说我们制造一起实验室意外,让爱迪生去见上帝什么的,顺便还把他的名字留在‘科研史上最愚蠢的死亡方式排行榜’上面,这对于我们的敌人有什么打击?如果你是摩根,你会觉得这是一场挫败吗?”
  沉默了一会儿之后,多萝西娅回答说:“如果我是摩根,看到这样的结果,我一定会非常高兴。因为我仅仅只是用一个口头的承诺,就让麦克唐纳家族的核心部门损失了最为出色的项目主管。而且,爱迪生刚刚向我们提出一系列的要求,然后一转眼,就因为‘意外’而死亡。大实验室里其他的人也可能会有很多不好的想法。这显然会严重的挫伤了我们的科研团队的士气。怎么着看,摩根都在这一轮较量中,几乎以零成本,严重的打击了我们。而如果我们同意了爱迪生的要挟,那一方面,我们的经济利益就受损了,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担心,其他人会有样学样,这样一来,一个不受我们控制的,利益上和我们相背离的工会就会在我们的核心部分出现了。摩根真是……真是很厉害呀。我们该怎么对付他的这一招呢?”
  “就让爱迪生跳槽到摩根那边去吧。”史高治松开抱着多萝西娅的手,伸了个懒腰,然后身体向后靠在厚厚的沙发靠背里,很不负责任地说,“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由他去吧!”
  “这怎么行?你发晕了吗?”多萝西娅又不满意了。
  “别急于下结论。仔细想想。”史高治说道,“我提醒你一下,如果摩根知道我什么事都没有,他还会这么做吗?为什么?”
  这个问题并不特别难,所以多萝西娅只想了一会儿就做出了回答:“我如果是摩根,如果我知道你还活着,我肯定不会这样做,因为我即使拉走了爱迪生等人,又有什么用呢?现在的科技的发展已经渐渐地超出了一个天才靠拍拍脑袋冒出的一个创意就立刻能赚大钱的阶段了。更多的是要靠大量的投资来推进了。如果挖去了爱迪生,却不能给他提供足以和大实验室相提并论的研究环境,那要爱迪生过来有什么用呢?难道白养着他们?再说了,就算白养着他们,他们就愿意吗?那些科学家,那些工程师们可不见得都愿意去当一头混吃等死的大肥猪。”
  这个说法肯定是正确的,史高治知道,在另一个时空里,当一个强大的,号称是牢不可破的联盟崩溃解体之后,它旗下的那些世界顶尖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就成了世界各国疯狂抢夺的香饽饽。无论是乐于助人白头鹰,还是人畜无害小白兔,或者是从不搅局约翰牛,行事低调香水鸡这样的大流氓,或者是汉斯喵,或者是大白象,甚至还包括波斯骆驼,都加入了这一场饕餮盛宴。那些负责研究蘑菇种植技术的而技术熊更是受到了各方的追捧。其中,波斯骆驼开出的年薪最高,据说高达每年四十万英镑以上,这甚至都是以财大气粗出名的白头鹰给出的年薪的好几倍了。但是,最后,这些蘑菇种植专家们大部分还是被大流氓们瓜分了,波斯骆驼抢到的少得可怜。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波斯骆驼连最基本的实验室条件都没有。任何一个在科研上稍微有一点野心的人,都不能容忍这样的条件。
  看到史高治微微的点头,多萝西娅知道,自己这次说对了。于是她又补充说:“更何况科研现在已经是一种相当的有风险的投资了。大笔的科研经费砸下去,也许最后的收获不过是证明了一点——此路不通。用你的话来说,也就是点错了科技树,然后大笔的钱都打了水漂。
  哦,这甚至都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在经历了无尽的失败,花掉了数不清的钱之后,终于走对了路子,然后就在快要成功的时候,却传来了对手已经抢先一步取得了成功,并成功地注册了专利的消息。那简直就是……我都想象不出该用什么样的语言来描绘这种情景了。这样的失败只要有个一两次,整个团队,从投资人到研究员都该要开始怀疑人生了。
  而这种可怕的情景不是不可能出现的,只要你没事,这样的情况几乎很容易就会出现。因为在这个世界上,在新技术开发方面,没有比你更出色的人了。你出提出的项目,所指出的方向,就从来没有错过!甚至连研制过程中可能的困难和基本的解决思路都是如此。这使得任何人都没办法和你在技术研究这个领域相抗衡。史高治,你真是太坏了!你想要让摩根他们花大价钱建起一座实验室,然后投入巨资进行相关的研究,然后在他们接近成功的时候,狠狠地给他们一家伙?不过这样一来,你就不得不多装一段时间的深度昏迷了。不过,我们就要永远的失去爱迪生这样好用的研究人员了。他的离开,不会给我们带来太多的损失吧?”
  “损失当然有。但是不是不可忍受的。”史高治说,“毕竟,今后的一段时间,我们要巩固成果,同时等待孩子们的成长。不需要快速扩展了。而且有我在呢,怕什么?”
  在说这个话的时候,史高治想:“爱迪生最大的长处,最强的地方其实是在电气方面,可是电气方面的事情,哪些技术有前途,哪些技术没前途,哪些电器有市场,哪些没有,还有人比我这个穿越者更清楚的吗?最简单的一点就是,在后世没流行过的技术和电器产品,都是错误的,没有前途的。所以在这个方面,我真的不需要能奇思妙想的想出一些新的电器的爱迪生——这个工作有我就够了——我真正需要的也就是一帮子水平不错的工程师而已。”
  ……
  就像爱迪生预计的那样,麦克唐纳财团并没有批准他的要求。这很正常,因为谁都知道,麦克唐纳财团正在艰难中,在失去了史高治之后,他们未来的发展存在着太多的问题,又怎么会在这个时候,同意这样的要求?事实上,大实验室里的很多项目不要说得到更多的拨款,就连现有的拨款都要面临削减,而那些研究人员,底层一点的更是面临着失业的危险。在这个时候,爱迪生的计划又怎么可能实现得了呢?
  爱迪生也知道财团不可能完全接受他的要求,但他原本以为,财团会和他进行谈判,然后,大家各自退一步,所不定就能够得到一个新的协议呢。毕竟,史高治不在了,在电气工程方面,再也没有谁能比自己更强,比自己更有价值了。他已经是这方面的老大了,这不仅仅是在美国范围内,甚至,在世界范围内也是如此。而老大自然应该有老大的身价。显然,以前的报酬对他来说,已经不合适了。麦克唐纳财团也应该明白这一点,再和他的谈判中给出新的价钱。
  麦克唐纳财团的确表示愿意和爱迪生进行进一步的谈判,但是他们表现出的态度却格外的坚决,他们只愿意小幅度的提高爱迪生的工资,却坚决不愿意给爱迪生什么“技术股份”。
  “爱迪生先生,您应该明白,如果我们今天同意给您‘技术股份’,明天其他方面的专家也会提出相似的要求的。这对于财团来说,是不可忍受的。至于您提出的替代性的方案,也就是大幅度增加您和您的团队的工资,这同样是无法实现的,因为这会严重的破坏我们的工资结构……”总之一句话——要钱没有,要命?也不能给你。
  这样的态度自然让爱迪生格外的愤怒。他甚至觉得自己是被鄙视,被侮辱了。于是他开始和摩根联系了。
  ……
  “各位,我可以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麦克唐纳财团中最著名,最重要的研究人员——托马斯·爱迪生已经向我表示,他愿意带着他的团队,倒向我们这一边了。”在联盟的会议上,摩根这样对他的盟友们说。
第359章
摩根的大实验室
  “爱迪生的出走引起了很多科研人员的担忧,现在在大实验室里,已经有点人心浮动了。”多萝西娅对史高治说。
  “那些真正最重要的人物的反应如何?”史高治问道。
  史高治所说的真正重要的人物,指的是正在进行那些在史高治看来真正的有长远的意义的研究的重要的研究人员,包括化工,包括农业,包括动力等部门的一些研究员。在他们所研究的方面,很多时候,史高治只是大致的知道后来有了些怎样的赚钱的产品,但是发展的过程,相关的技术细节,他知道的就要有限的多了。很多内容,他干脆就是基本不了解。这可不像是家用电器之类的玩意儿,是他上辈子随时随地都会接触到的。
  而且这些研究消耗的时间更长,其中的很多,虽然还没有最后的成果,但是在目前,已经取得了很许多虽然没法申请专利,却已经很有价值,需要高度保密的阶段性的成果了。所以,参与了这些计划的研究人员的精神状态,就格外的让史高治关心。
  “放心吧!这些重点保护对象,我们都搞定了,他们的情绪都相当的稳定。”多萝西娅回答说。
  多萝西娅在史高治身边坐了下来,说:“其实他们比爱迪生容易打发多了。因为他们对于自己的重要性并不清楚,事实上,恐怕除了家族内部有限的几个人,谁都不会觉得他们的项目极端重要。就连他们自己也不知道。他们还在担心,如果我们资金紧张,会不会第一刀就砍掉他们的项目呢。”
  “一个人的才华就像是分子,他对自己的判断就像是分母,分母越小,分数值越大。当然,这个分数值是指的对我们来说的分数值。”史高治说,“要是每个研究人员都像麦克斯韦先生那样根本不在乎拿多少钱,那该多好呀!”
  “我突然发现,用你以前说过的一句话来形容你很合适。”多萝西娅突然说。
  “什么话?”
  “又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多萝西娅微笑着回答说。
  ……
  要把爱迪生安置好,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爱迪生带来了一个庞大的团队,他几乎把电器研究部门的大部分研究人员都带出来了,与之相应的自然需要一个足够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实验室了。要不然,爱迪生也不会离开麦克唐纳财团。甚至为了能压倒麦克唐纳财团,这个实验室无论如何也不能比麦克唐纳财团的实验室,至少是不能比麦克唐纳财团掌握下的克利夫兰大学大实验室的电气研究实验室差得太多。
  只是,要做到这一点也并不容易。因为,大实验室已经发展多年了,即使仅仅是其中的电气实验室,也不是一般的实验室能比的。麦克唐纳财团先后在大实验室里仅仅是固定资产的投资都不下千万了,当然这些资金被分配了到了各个分类实验室中,电气实验室只分到了其中的一部分而已。但是作为最重要的实验室之一,麦克唐纳财团先后在这个分实验室里投入的资金也不少于四百万美元的资金了。要想建造出一座可以和麦克唐纳财团的电气实验室媲美的实验室谈何容易。一次性的拿出四百万以上的资金出来,对于即使是摩根财团这样的金融大鳄,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摩根虽然也做出了不少了努力,但最终第一次投入的资金也不过一百万美元,用于购买土地,建设实验室的建筑和各种仪器设备。作为第一笔投资,这个投资力度已经不亚于史高治对大实验室这个整体的启动投资了。而且摩根还表示,这只是第一期的投资,如果实验室能不断地得到有价值的成果,那么他还会不断地追加资金的。当然这只是半句话,剩下的没有说出来的半句,爱迪生也很清楚,那就是一旦实验室拿不出让他满意的有价值的成果,那后续投资什么的就想也别想了。
  所以,摩根为爱迪生的团队准备的实验室就整体规模来说,比他们以前工作的麦克唐纳财团的克利夫兰大学大实验室还是小了不少。但是因为是新建的缘故,再加上,实验方向被严格限制在应用方面,而排除了任何基础研究的内容,甚至就能那些需要长期投资研究的中远期实用研究也被摆到了一边,所以在规模小很多的前提下,它的大部分设备要比麦克唐纳的大实验室里的设备要更新,更先进。
  这座实验室被安置在著名的纽约中央公园附近。中央公园现在是纽约最重要的景观之一,但在当时,这座巨大的公园刚刚建成,就立刻因为政府预算的问题,以及政府党派的更迭,而落到了几乎被废弃的地步。中央公园委员会被解散了,园艺队伍几乎全都被解散了。如今的中央公园已经成了各种野生动物,以及流浪汉的栖身之地了。
  在许多年后,要占用中央公园的土地,难度会非常非常大。但是在这个时代,在纽约市越来越把中央公园当做是一个大包袱的时候,还真没啥难度。摩根只是拿出了几万美元,就获得了好大一块土地的四十年期限的使用权,于是这座实验室就在这里建造了起来。
  在这个实验室里,目前,最重要的研究项目就是“镍铁碱性蓄电池”。这个计划是最近,也就是史高治遇袭之前两天的时候,爱迪生向史高治提出的研究计划。当时史高治刚刚给大实验室下达了研制蓄电池的相关计划,准备将研制蓄电池用于汽车的车灯,发动机的启动,以及电动自行车的计划。史高治觉得,这种在后世的中国流行的玩意儿,因为较低的成本,在这个时代的美国城市里,应该也会有市场。
  不过爱迪生的这个计划,史高治还没来得及审阅,就“遇刺昏迷”了。所以也就自然没来得及给爱迪生批复。所以,到了这个时候,爱迪生就直接将这个项目告知了摩根,并且告诉他,这个项目的钱景应该很不错。因为这是当初史高治给的任务。
  摩根对于科研并不在行,所以他自然不可能像史高治那样,直接驳回爱迪生关于研制“镍铁碱性蓄电池”的计划,而告诉他,老老实实的改进铅酸蓄电池就够了。因为此后的百年来的历史证明了,“镍铁碱性蓄电池”在相当时间内,根本就没有发展的钱景。虽然它能够被持续充电而且储存大概20年后仍能工作;(相形之下,在当时,铅酸蓄电池用个两年就要报废了)虽然它能够经受一定程度的使用事故(包括过度充电、过度放电、短路、过热),而且经受上述损害后仍能保持很长的寿命;但是一些要命的缺点却使得它根本就没有广泛的市场“钱景”。
  这种电池成本太高,再加上储电能力较差,(等体积重量储存的电量小)低温性能差,(低温状态下,放不出电来。其实几乎所有的蓄电池都有类似问题,骑过电动车的都知道,到了冬天,电动车的行程的动力性能都会有明显下降。只是镍铁碱性蓄电池在这方面的问题更严重)再加上充电慢,放电更慢。充电的时候只能细水长流的而慢慢充,一充一整天的,太不方便了。更要命的是放电更慢,用来给电灯照明用用还不错,用于发动机的启动?这种电池放电功率很低,你需要一大堆的电池组,而且这种蓄电池偏偏还很贵。至于说用于电动自行车,你真的确定要用这货?你真打算骑这样的电动自行车?你就不怕在路上只要遇到个小坡,就得变成它骑你吗?
  所以,如果换了史高治,就绝对会直接驳回爱迪生的计划,而要求他把重点放到对铅酸蓄电池的改进上。因为后世的历史证明了,至少在一百年内,铅酸蓄电池才是王道。
  不过,摩根可不知道这些,而且这个时代的原始的铅酸蓄电池的性能还没有完全开发出来,它有多大的发展空间,除了史高治,就没其他人知道。所以在原本的历史上,爱迪生发明出镍铁碱性蓄电池之后,还真靠着它赚了不少的钱,直到后来,效率上升的铅酸蓄电池,从新把它从大部分市场上驱逐出去了。
  摩根在研究了市场之后,也一样认定,这个发明应该能赚不少钱。于是在两个多月之后,中央公园实验室还没能完全建成的时候,爱迪生的研究计划就开始全面展开了。
  ……
  “摩根开始大兴土木建造实验室了。”史高治得意的将手里的情报抛到一边,对卡罗尔和多萝西娅说。
  “投资了多少?”卡罗尔赶紧问道。
  “依照报纸上的说法,大约是一百二十万美元。其中摩根银行和其他的几家银行一共投资一百万,另外,爱迪生先生自己也拿出了自己全部的积蓄作为投资,大约也有三十万美元。”多萝西娅回答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7/2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