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5美国大亨(校对)第16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6/282

  “哈哈,其实你们的答案也不算错。不过你们忽略了另一个和我们的本职工作关系更密切的东西,那就是钱。”摩根说道,“十年前的时候,还有可能有人因为灵机一动,相处了一个好点子,然后靠它发大财。就像当初史高治设计出了后装步枪一样。但是现在,这样的事情已经越来越难了。划时代的发明的门槛已经越来越高了。随着各种研究的深入,研究所需的各种设备也越来越多,越来越昂贵。
  比如说,十年前,我们造船,关于船只的线形的选择,几乎完全依靠经验。而在如今,没有大型水池,没有数量众多的模型测试,确定一条船的线形简直就像是一个笑话。而那些完全依靠经验来造的船,因为性能上的劣势,也已经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市场竞争力了。以我的海盗号为例,仅仅是确定它的线形,就用了数以百计的各种模型,进行的计算所用掉的纸张重达数吨。耗费了资金多达十余万美元。你们也都知道,麦克唐纳财团通过无线电发了不少的财。但是你们知道这里面的一个关键的技术——真空管,就花掉了差不多一百万美元的研究费用呢。克利夫兰大学的大实验室建起来的时候,也不过花掉了百余万美元,但是随着这些年的发展,麦克唐纳财团在这里的固定资产投资已经接近了千万美元。如果算来来往往的研究性投资,那就不知道是个什么样的数字了。不过我敢肯定,那一定是个天文数字。如果没有这些钱的支持,克利夫兰大学根本不可能发展成为如今美国乃至世界上最好的理学和工程学院。而它的学刊《科学》也不可能发展成几乎可以和《自然》相提并论的专业期刊。
  如今,我们对麦克唐纳创投的攻击,最容易影响到的就是克利夫兰大学大实验室了。我不知道在史高治遇袭之前,麦克唐纳财团具体的有多少研究计划正在进行,也不知道这些计划的进行情况。但是我相信,史高治·麦克唐纳先生可不是那种会让利润停止流动的家伙。一直以来,他就是靠着技术的优势碾压敌人,他在技术方面的投资一定相当的大。虽然他本人对技术的惊人的敏感使得投资出现错误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但这笔开支也一定很大。而如今,史高治‘昏迷’了。麦克唐纳家族想要继续史高治时代的研究计划可就没那么容易了。在这些家伙的控制下继续维持史高治的研发计划,效率会大大的下降,所需要花费的金钱,也会更多。因为无论是多萝西娅,还是卡罗尔,或者是洛克菲勒,他们在对于技术的理解和直觉上,和史高治的差距都大得惊人。顺便说说,这也是其他人难以模仿史高治的模式的原因所在。
  所以,我敢肯定,麦克唐纳财团肯定会削减研究项目,以节省研究经费。而史高治的‘昏迷’,也使得我们进入这个领域成为了可能。我觉得,现在,我们一方面要继续压制麦克唐纳创投银行的融资能力,一方面开始建立自己的研发机构,并且用各种手段,挖走麦克唐纳财团旗下的那些研发人员。尤其是了解相关的关键性技术的研发人员。也许这才是我们能在这个变故中获得的最大的一笔收益。”摩根最后这样说。
第355章
大奥术师的人类定身术和精神魔法
  如果说史高治的昏迷给哪些人带来的打击最大的话,恐怕,排在最前面的要数克利夫兰大学的那些理学和工程学方面的专家了。他们中的有些人将史高治看做事业上的最好的朋友,比如麦克斯韦。在历史上,这位和牛顿一起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的大奥术师因为癌症,在1789年去世了,去世的时候刚刚48岁。不过这个时候,也许是因为克利夫兰大学的环境更好——虽然在这个时空里克利夫兰的工业并不少,污染严重的也很不少。但是史高治却在安排这些工业的位置的时候做了细致的考虑。让这些工业尽可能的远离了克利夫兰大学的上风方向。麦克斯韦的身体状况一直还不错,至少现在还完全看不出来要得癌症的样子。
  自从史高治遇刺的而消息传出来后,麦克斯韦就一直想要来到医院来探望史高治。麦克斯韦和洛克菲勒可不一样,洛克菲勒当时有各种各样的顾虑,麦克斯韦可没有。尤其是麦克斯韦在听说史高治陷入了深度昏迷,可能很难醒过来的消息后,他伤心极了,他对妻子说;“听到这个让人绝望的消息,我觉得自己好像一下子死了一半。”
  好在克利夫兰大学的医学也很不错(因为他们有一所顶尖的附属医院——“救恩”医院。),所以麦克斯韦就难得的放下工作,找到在医学院工作的同事,就深度昏迷的问题请教了那位教授一番,然后他有更加难得的离开了克利夫兰,亲自跑到鸭堡来找多萝西娅和卡罗尔,请求他们允许他去见见史高治。而且麦克斯韦还宣称,他想到了一个好办法,说不定就有助于唤醒史高治。
  如果是其他人,卡罗尔和多萝西娅倒也找得到各种理由来搪塞。但是对上麦克斯韦这种热心人,他们实在是没办法拒绝他。于是,多萝西娅只得同意和麦克斯韦一起去探望“卧病昏迷”的史高治。只不过因为一些该死的公事,麦克斯韦先生必须再在鸭堡里住上一天,等第二天再一起到“救恩”医院去探望史高治。
  之所以要第二天再去,其中最关键的原因当然是让史高治有时间赶回到“救恩”医院去装昏迷。毕竟要近距离接触的,麦克斯韦和史高治又很熟,弄个替身什么的,史高治担心会被麦克斯韦先生给看出来。史高治倒是不担心麦克斯韦先生会有意的暴露秘密,但问题是,麦克斯韦先生根本就藏不住秘密。虽然麦克斯韦先生的智商绝对能压倒史高治以及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人,但是他的智商中,能够分出来理会这些的部分不会比一个儿童多多少。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很多科学家的确很像儿童。
  ……
  第二天下午,麦克斯韦终于在多萝西娅的陪同下,见到了处于最高级别的保护下的,“深度昏迷”中的史高治。
  麦克斯韦先生在试着喊了史高治两声,然而史高治毫无反应之后,就拿出了他的“好办法”。
  “托尔多博士告诉我说,陷入深度昏迷的人,往往可以用那些他最为关心的,投入了最多的精力和情感的事情来唤醒他。所以,我就想,什么样的事情是麦克唐纳先生最关心的呢?那一定是科学吧。所以,我就想,要不我就在麦克唐纳先生身边和他谈谈那些尖端的科学,给他读读《自然》或者《科学》,哦,还有《柳叶刀》上面的文章,也许这样就能唤醒麦克唐纳先生了。”
  麦克斯韦一边说,一边在“昏迷”的史高治身边坐下来,顺手从身边的小包里拿出了好几份杂志。
  “先读哪一本好呢?要不,还是《科学》吧。”麦克斯韦自言自语说,“史高治,这里面有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叫做《对于光以太可能的状态的一种数学模型》。我觉得很有点意思,我给你读一读……”
  麦克斯韦的这一招倒是出乎了史高治和多萝西娅的预料。于是可怜的史高治就只好老老实实的躺在病床上装昏迷了。虽然说,无论你如何努力,你都不可能叫醒一个装昏迷的人,但是装昏迷,尤其是装深度昏迷可也不是简单的事情。因为深度昏迷和睡着了可不一样,睡着了是可以动的,深度昏迷却是动也不会动的。让一个大活人一动不动的睡在床上,可不容易,一会半会儿的还好,长时间谁都受不了。可是偏偏麦克斯韦先生读的这篇论文又比较长,光是读一遍大概就得半个小时,偏偏麦克斯韦先生还不仅仅是读,还要加点评。什么这一个“想法倒是有点意思”啦,什么“这样处理也不是不行但是显然作者对这些方面考虑不足”啦,什么“我不明白,他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笨重的数学工具”啦。如果不是考虑到史高治一直闭着眼睛,估计他还想要画一大堆的图来给史高治看。
  这么一来,就不是半个小时能够弄完的了,甚至于,读着读着,麦克斯韦先生居然来了灵感,以至于他居然就向多萝西娅和医生要了纸笔。就在史高治的病床边演算了起来。结果,这么一篇论文读下来,居然花掉了整整一个下午的时间。
  在这一个下午里,史高治一动不动的躺在病床上煎熬着。当人躺在床上的时候,就特别的容易睡着,尤其是像史高治这样这些天来一直忙于各种谋划,每天都睡得很晚的家伙。但是,史高治却绝对不能睡着,因为一旦睡着了,他就会打呼噜,就会乱翻身。所以,为了不睡着,他又不愿意给自己了一小片“大力丸”。来个害人害己,作法自毙。
  既然不能睡,就只有胡思乱想了。偏偏麦克斯韦先生在他的旁边絮絮叨叨的讲各种物理问题,数学问题,搞得史高治的脑筋不知不觉的就被他给牵引过去了。跟着这位先生就玩起了这种最吃大脑处理能力的玩意儿。为了不睡着,麦克斯韦先生在那里絮絮叨叨的讲,史高治就闭着眼睛在那里跟着计算。该死的,麦克斯韦还有纸和笔,史高治可是什么都没有。只能在脑袋里心算。结果整整几个小时,史高治的大脑都处于负荷指数百分百的高负荷运转之下。整个脑袋都痛了。
  “果然,大奥术师什么的,真是太可怕了!谁说地球不是魔法位面,没有魔法攻击?麦克斯韦先生这一套就是典型的人类定身术加上精神魔法攻击嘛!”趁着麦克斯韦先生去洗手间的机会,史高治忍不住这样吐槽说。
  在读完了论文之后,看看史高治还是毫无反应,麦克斯韦有点失望。不过,托尔多教授倒也和他说过,不要指望一次性的就能有什么样的效果,这种事情往往需要坚持。按托尔多教授的说法,某个同样陷入了深度昏迷的人就是在妻子长达十余年的呼唤中醒来的。
  “麦克唐纳夫人,我的工作也很忙,恐怕也没有时间经常来给麦克唐纳先生读论文。”麦克斯韦对多萝西娅说,“这些杂志里有我圈出来的一些,这都是史高治有研究的领域的最新的成果,我估计您也很忙,您就请个大学生什么的每天来给他读一读。说不定能有效果呢。以后每个月,我都会挑一些这样的杂志,并且在相关的论文上做号记号和点评。然后让我的学生帮忙送到医院里来。啊,麦克唐纳夫人,这东西您说交到谁的手上比较方便呢?”
  “就交给海姆医生吧。”多萝西娅回答说。
  ……
  麦克斯韦先生前脚刚离开,史高治就一下子从床上跳了起来。
  “太可怕了,真是太可怕了!麦克斯韦先生简直就是太可怕了!上帝保佑,他要是再读两篇论文,我的脑袋一定会砰地一声炸开来,就像有人在我的脑袋里放了一颗手雷一样。真是太可怕了!”
  听着史高治夸张的语言,多萝西娅忍不住笑出声来了:
  “你也太会夸张了!哪有那么厉害?我刚才也在旁边,就一点都没有这样的感觉。照你说的那样,麦克斯韦先生岂不是比杜邦家族的刺客还厉害了?”
  “你当然没感觉了,因为你根本就听不懂。你的数学也就勉强能对付一般的日常应用,连微积分都没搞通,你当然不会有感觉了。”史高治理直气壮的说,“至于杜邦家的刺客,那算老几?别说那些刺客,就是整个的杜邦家族,和麦克斯韦先生这样的大奥术师相比,又能算个啥?那些刺客最多玩玩物理攻击,有一大堆的防御手段。可是麦克斯韦先生读论文,那就完全是魔法攻击,一点防御的手段都没有。真是太可怕了!”
  ……
  就在史高治和多萝西娅感叹自己是如何九死一生的从麦克斯韦先生的魔法攻击中保住了保住了脑袋的时候,爱迪生也正在自己家来接待一位老朋友。
第356章
挖墙脚
  爱迪生在克利夫兰的富人区有一所豪宅。至少,爱迪生自己是这样认为的。虽然就豪华程度而言,这栋别墅和史高治的鸭堡相比还相去甚远,但是以爱迪生的标准来说,这别墅已经非常豪华了。
  “杰里科,我的房子如何?”爱迪生带着炫耀的口气对他的朋友杰里科说。
  “啊,还不错。真没想到小时候和我一起到处做坏事的调皮蛋,如今也变成美利坚的传奇了。”杰里科在爱迪生的小客厅的沙发里坐了下来,环视了一下客厅了的陈设,这样对爱迪生说。
  “要喝点什么吗?”爱迪生指着自己的酒柜,对杰里科说。能够在小伙伴面前炫耀一下,也算是一种衣锦还乡了吧。
  “随便。”杰里科说。
  爱迪生从酒柜里抽出一瓶红酒,拔出瓶塞,给自己和杰里科都倒上了小半杯。
  杰里科接过了酒杯,用娴熟的动作轻轻地晃动着酒杯,然后吸了一小口。
  “不错,正宗的拉菲。”杰里科说。
  “不错呀,杰里科。看来你最近的日子也过得很不错嘛。”爱迪生说道。能够一口就品尝出这葡萄酒出自哪里,这说明杰里科对这种葡萄酒绝对是非常熟悉,经常能喝到拉菲的葡萄酒。而拉菲葡萄酒在那个时代的美国,绝对是属于只有少数人才能经常品尝的奢侈品。就连爱迪生,如果不是为了在小朋友面前找一找衣锦还乡的感觉,一般也舍不得喝这样的酒。
  发现小时候的玩伴现在混得不错,爱迪生一方面替他感到高兴,但是另一方面,也因为那种优越感的破灭而有点不快。爱迪生原以为,他小时候的玩伴们和他一样普遍都没读过多少书,除了他,其他的人应该都在做卖力气的工人。但现在看来,至少杰里科就不是这样。
  “我们也很有些年没见面了,差不多得有十来年了吧?”爱迪生也坐了下来,“如今你在哪里高就?”
  “比不上你呀,我现在在华尔街的一家银行里给老板拎皮包。”杰里科回答说。
  所谓的拎皮包,指的是给老板做秘书工作。这个工作级别看起来不高,却格外的重要。因为干这种工作,意味着你有很多的机会在老板眼前晃悠,干出了些什么成绩,老板容易看到。而且你距离老板近,很多有一定秘密的事情,做秘书的也一定知道。而且这种知道是属于工作特性所决定的,不属于“你知道的太多了”的那种,不担心会被老板杀了灭口。因为老板的下一个秘书还是需要知道这么多的。另外,秘书经常和老板打交道,也自然有很多的机会影响到老板的决策。这样一来,秘书的位置虽然不高,但是影响力却很是不小。
  既和老板亲近,又多多少少的参与了不少的秘密,这样的人当然必须是也必然是老板的心腹。将来得到提升,独当一面的机会也肯定会比其他人高得多。其实,不仅仅是老板的秘书,其他的秘书也是一样。比如说,在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大贪官——和珅就是靠着给那个最爱护文物的乾隆皇帝当秘书起家的。
  “那不错呀,是哪家银行?早知道你要这关系,我就把我的钱存到你的银行里去。”爱迪生半真半假的说,“你可要给我一个最优惠的利率哟。”
  “我在摩根银行。你要是愿意把资金存到摩根银行来,那可是帮了我的大忙了。我一定能给你争取一个最优惠的条件。”杰里科倒是很认真地回答说。
  “摩根银行?你在跟着摩根先生干?那你可真是前途无量了!”这一下子,爱迪生就真的很有些惊讶了。给摩根做拎包的跟班,这绝对是个既有前途,也有钱途的职业。
  “那也没法和你比呀。”杰里科说,“你是名满美国的大发明家,光是手里拿到的技术股份,就应该已经足以让你成为百万富翁了吧?就我所知,发明平炉炼钢的马丁先生,单单靠着手里的平炉炼钢的技术股份,就已经是百万富翁了。你发明了电灯,发明了电话,发明了留声机,发明了真空管,这些东西,哪一样都不比平炉炼钢差,我的兄弟,你别已经是千万富翁了吧?”
  听到这话,爱迪生的脸色不觉有了些改变。因为他的情况和马丁完全不一样。平炉炼钢技术是马丁首先独立研究了很久,只是在接近成功的时候,麦克唐纳财团才向着他提供投资的。所以,在马丁和麦克唐纳财团的合作中,马丁的身份一直都是合资人,因而,随着平炉炼钢给麦克唐纳财团不断地带来巨额利润,马丁本人也靠这个分到了很大的一笔钱。
  但是爱迪生的情况就完完全全的不一样了,爱迪生在被史高治发现前,不过是一个发展得很失败的小职员而已,至于此后,他也不过是麦克唐纳财团中的一个高级职员而已。而且,更要命的是,那些划时代的发明,虽然在宣传上,公司为了迎合群众们需要英雄的心理,将主要的荣誉都给了自己,但是,那些发明的专利权,可都彻彻底底的都是公司的,和爱迪生一点关系都没有。甚至,就连那些最为关键的设想什么的,其实都是由公司的大老板史高治拿出来的,爱迪生只不过是负责将老板的天才设计变成工业设计的高级技术人员罢了,真要说专利权什么的,怎么着都轮不到爱迪生。当然,爱迪生哪怕是智商再高,也想不到,老板史高治的那些令他钦佩不已的奇思妙想,其实大部分都是抄袭的另一个时空里的他的设计。
  作为一个高级技术人员,研究项目负责人之一的爱迪生的工资可以说是相当的高,但是和真正的拥有自己的专利权带来的技术股份的马丁相比,爱迪生还是个穷人。
  “要说呀,都已经有好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身家了,你还住得这样朴素,真是难得。”杰里科像是没看出爱迪生的脸色的变化一样,继续这样说着这种在爱迪生听来很是刺耳的话语。
  和一门心思扑在科学上了的麦克斯韦不一样,爱迪生那种将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人类最不朽的事业——为了揭示大自然的真理而斗争的那种近于圣人的科学家。他当然也热爱科学,但是他也几乎以同样的甚至是更高的热情去热爱科学技术所能带来的钱。在原本的时空里,爱迪生和科学教主特斯拉之所以闹翻,最大的原因,也正是钱。甚至于为了打击特斯拉,爱迪生还用尽了各种手段,其中甚至不缺一些很卑劣的手段,来反对明显在技术上更为合理,更有前途的交流电。凭着爱迪生的智商,他难道不知道在这个问题上,他和特斯拉谁才是正确的吗?但是爱迪生对交流电就是深恶痛绝到了让人觉得他都很有点偏执了的地步。这是为什么?很简单,这是为了钱!
  和一门心思全都花在科研上的麦克斯韦不一样,爱迪生对于人情世故还是很了解的。他稍稍的想了想,就明白了杰里科找上门来的用意。麦克斯韦可没想过,史高治昏迷在经济上带来的影响。但是爱迪生不同,他早就在思考这个问题了。他觉得,大实验室如果没了史高治的统领,至少在工程学这一块,他就是绝对的老大了。如果史高治没事,那他的作用倒是可以替代的。但是如果史高治醒不过来了,那自己就立刻变成了不可替代的了。一个可以替代的工作人员,和一个不可替代的领导者的价格是绝对不一样的。也许自己应该去和上面的人谈谈,他们也应该理解这个变化。也许今后,自己也能获得丰厚的技术股权收益呢。
  杰里科现在跟着摩根。爱迪生知道,麦克唐纳创投银行最近遭遇到的而一些问题。这后面肯定有摩根为代表的那帮子华尔街银行家的黑手。如今,杰里科突然找上门来,还刻意的提起马丁,毫无疑问,这是在有意的挑拨自己和麦克唐纳财团的矛盾。他们多半是想要趁机来挖麦克唐纳财团最宝贵的瑰宝——大实验室的墙角了。不过,这种行为虽然对麦克唐纳财团不利,但是对于爱迪生来说,却是非常有利的了。有了摩根他们的邀请,爱迪生觉得这对自己和上面的那些家伙讨价还价简直是太有利了。
  “杰里科,你不用装了。是摩根先生让你来挖墙脚的吧?”既然已经想通了这个问题,爱迪生就决定不再和这位往日的小朋友,如今摩根的代理人揣着明白装糊涂的兜圈子了。
  “不错,我的手上没有技术股权,因为电灯什么的专利都在麦克唐纳先生那里。我不过是个高级技工而已。”爱迪生继续说道,“在大实验室,我并不是不可替代的。”
  “即使是在史高治·麦克唐纳先生完全健康的情况下,想要找到一个像你这么出色的技术项目负责人也不容易。”杰里科说,“摩根先生对于麦克唐纳家族的技术先导,专利垄断式的经营手段很是羡慕。只是在史高治·麦克唐纳先生很健康的时候,任何和他一样走这样的路的人都只有死路一条。但是现在,我们判断,史高治·麦克唐纳先生醒过来的可能性已经很小了。所以,我们也有意在耶鲁或是哈弗建立一个类似的大实验室。我们想知道,您有没有兴趣,到哪里去担任技术总监。摩根先生让我告诉你,如果你愿意,这些实验室里任何由你主持的研究项目获得的成果你都可以得到百分之二十左右的股权。托马斯,你对这个有兴趣吗?”
第357章
超人
  “杰里科,我很感谢摩根先生的善意。但是你知道,是麦克唐纳先生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发现了我,提携了我,为我提供了施展的舞台,让我有了成功的机会。如今,麦克唐纳先生遭遇了困难,我在这个时候离开麦克唐纳,好像不是很合适。”爱迪生这样对杰里科说。
  “啊,托马斯,你这样说就不对了。谚语说‘是金子,就一定会发光’,你有这样的才华,到哪里都会有所作为的。再说,麦克唐纳先生是给了你施展才华的舞台,但是你同样也已经回报过他了。不是吗?你为麦克唐纳做出的贡献难道会比马丁更少吗?可是你拿到的钱却根本没有马丁多!”杰里科盯着爱迪生的眼睛说,“你难道不觉得这不公平吗?托马斯,麦克唐纳先生是给过你帮助,但是你对他的回报也不少,甚至远远超出了他所给你的。所以,托马斯,在这件事情上并没有什么对不起麦克唐纳的地方。你也不必为这个烦恼。”
  事实上,爱迪生说“不太合适”,而不是“不应该”,这就已经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了,他所需要的只是一个理由而已。所以杰里科也就算顺水推船的给了爱迪生一个理由。至于这个理由是不是站得住脚,其实大家其实都不是特别在乎。
  果然,爱迪生立刻就改变了语气:
  “啊,杰里科,你的话让我的脑子都乱了,我想我也许需要认真的考虑一下,而不是在仓促间对你的邀请做出什么回答。请给我一段时间来考虑一下,等我考虑清楚之后,我会给你一个答复的。”
  “好的,我期待着你的答复。”杰里科也微笑着说。他知道,爱迪生不会在这件事情上轻易做出什么决定,对于爱迪生来说,如果能在麦克唐纳那里得到相应的条件,哪怕是比摩根开出来的条件更低一点的条件,爱迪生就肯定还是愿意留在麦克唐纳这边的。这无关道德,只和风险有关。无论如何跳槽还是有风险的。
  “哦,托马斯,请允许我提醒你一句。你最好能够先联系上更多的人。作为一个团队,无论是和麦克唐纳谈新的条件,还是跳槽到摩根先生这边来,都更容易获得更好的条件。”杰里科好像是临时想到了这样一一点,就这样对爱迪生说。
  的确,就像是杰里科说的那样,如果能够拉着一个团队和上面讲价,那自然能提高自己在谈判中的地位,但是杰里科向爱迪生提出这一点,却并不全是为了为朋友打算这么简单。一般来说,正因为,拉上整个的团队来谈判能非常有效的增强自己这边的力量。所以,这种做法,自然就特别的让资本一方感到痛恨。爱迪生如果真的这样做了,哪怕他成功了,麦克唐纳财团也一定会对他心怀忌恨。因为他在这个过程中,不但分走了更多的利益,也更弄出了一个可以和财团讨价还价的组织。有了他们的榜样,其他人自然就会有样学样,这样一来二去的,一个不受财团控制的科研人员工会不就冒出来了吗?而资本对于这种工会是什么态度,大家都是知道的。就算是好像对工会活动相对开明的史高治,他的所谓开明也仅仅是表现在对自己控制着的黄色工会之上,对于那些不受自己控制的,真正想要为工人谋利益的工会,麦克唐纳家族的手段从来都不温和。
  ……
  多萝西娅怒气冲冲的走到了史高治面前,将一份情报狠狠地摔在史高治的桌子上。
  “这就是你一直很看重的家伙?你看看他都在干些什么!”
  “怎么了?发生什么事情了?”史高治问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6/2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