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5美国大亨(校对)第1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7/282

  “坐下坐下。”老人伸出手,阻止了中年人继续往下说,“维特也没有你说的那样差,在他们这一代人里面,他算是聪明的,只是还需要打磨。我知道在他们这一代,竞争已经比你们这一代更激烈了,竞争是允许的,但是损害了家族整体的竞争却是绝对要杜绝的。好了,我们现在来商议一下,如何处理目前的问题吧。”
  ……
  在会议室外面的小房间里呆了一个多小时之后,维特终于听到了房门被打开的声音。他抬起头来,开门的是他爷爷的跟班瓦伦迪诺。瓦伦迪诺向着维特问道:“维特少爷,先生问您想清了没有。如果想清楚了,就请进去和大家谈谈你的看法。”
  “我想清楚了。”维特站起身来说。
  “那好,那就跟我过来吧。”瓦伦迪诺说。
  维特从身前的桌子上拿起一张纸,又看了两眼,然后将它叠好,装进自己的上衣口袋,接着就跟着瓦伦迪诺走了出去。
  ……
  “想得怎么样了?”老人问道,“嗯,你先分析一下麦克唐纳家族的弱点吧。”
  “爷爷,麦克唐纳家族的弱点主要有这么几个。”维特说,“首先,他们发展得太快,根基不牢。这主要表现在这样的几个方面。首先,麦克唐纳家族人丁稀少,这使得他们缺乏足够多的可靠的上层,甚至于他们不得不通过联姻来取得可靠一点的上层管理者。然而因为担心被架空,他们又不太敢和那些非常有地位有实力的家族联姻,只敢和那些只受过一点教育,但是却没有太强的实力,当然也就没有真正的经商经验的家族联姻。所以,即使通过联姻得到的帮手其实也不是特别出色,甚至连合格都只能说勉强。麦克唐纳家族从1858年才开始涉足武器行业,然后迅速扩张到医药行业,接着是银行、冶金、矿产、铁路、报纸、电气、造船……他们扩张得如此之快,这就让家族人力不足的缺陷越发的明显了。为此,家族的开创者甚至不得不将一些重要的部门交由较为可靠一点的朋友来打理。而直系的家族成员每个人的手里都负责着很多的东西,他们的工作量这样繁重,很容易出现漏洞的。我觉得这是他们的第一个弱点。”
  维特说完这些,抬起头来,观察了一下他的爷爷,想要看看老头子有什么反应,只是从老人的脸上看不出任何的表情。维特于是继续讲下去:
  “也同样是因为这个弱点,他们极度的依赖史高治·麦克唐纳。麦克唐纳财团的产生,发展,甚至于它的存在几乎都依赖于这个人。不过,史高治·麦克唐纳自己显然对自己的这个弱点是很清楚的,想要打他的主意可没那么容易。毕竟当年他起家的时候,就对人家玩过这样的招数。
  此外,麦克唐纳家族的另一个弱点是他们距离欧洲太远。他们在欧洲并没有什么大规模的产业,能够调动的资源也相对有限。但是,他们也有一个巨大的优势,那就是他们手里有非常多的,非常可怕的技术。这使得他们在这些行业里非常的有竞争力。如果让他们在欧洲扎下根来了,他们一定能有巨大的发展的。而且考虑到他们手里的技术,我认为,如果史高治·麦克唐纳先生真的打算要在欧洲发展,他肯定能在欧洲站得住。尤其是法国,除了他的工厂,还有谁能提供足够多的就业。工人们没有工作,没饭吃了肯定会造反的。就是农民,如果没有合成氨化肥的支持,也肯定会被德国的农产品彻底打垮的。在这样的情况下,阻止他在法国扎根几乎是不可能的。”
  “既然这样,那你为什么去挑衅他们?”另一个中年人问道。
  “卡尔叔叔,就算只考虑我手里的资源而不是整个家族,如果我真的要和麦克唐纳财团对着干个你死我活,能动用的手段就只有这么一点吗?”维特反问道,“我这样做,只是在提醒提醒史高治·麦克唐纳先生,在欧洲还有我们的存在。他在欧洲赚钱,我们不反对,但是他的行动不应该干扰了我们的行动。最好,他们的一些事情能够和我们协调一下。比如说,再给法国政府提供贷款这样的事情上,他们的手就伸的太长了。如果真的要和他对着干,我根本就不会用这样小儿科的手段,我们可以运用财政手段,打破现在法国的三股力量的平衡,直接让法国政局动荡起来,然后,梯也尔政府就会垮台,然后虽然不足以让他所有的投资都泡汤,但至少在几年之内,他都无法在法国玩出什么大花样来。
  当然,如果真的这么干,对我们的损失也会非常大的。这并不是仅仅指金钱上的损失。英国人肯定不愿意看到这样的局面,而且如果我们真的这样做了,那家伙就按照这封信上面的内容来宣传一下,我们就真的要被法国人恨死了,这样一来,今后我们在欧洲就要完全要依附于德国了。这可不行,这会让我们的生意萎缩的。而且,我们是犹太人,我们又那么有钱。多少人看着我们的财富眼红?他们之所以不向我们动手。就是因为我们的家族是跨国的,任何一个国家动了我们,我们都能通过资本市场,给他们带来不小的损失。一旦我们失去了这种国际性,一旦我们的力量都完全集中在一个国家里,那对我们家族来说,就会非常危险。”
  “那你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老人问道。
  “只是让他们注意到我们的力量而已。爷爷,我选择的报纸影响范围相当有限,能给他们带来的损失并不大。和他们的这份大部分都是胡说造谣的文件不同,我们拿出来的东西都是非常可靠的东西。我这实际上是在向他们展示我们在情报方面的能力。我以前看过约书亚从北美发回来的一些消息,麦克唐纳·史高治先生在北美的生意越做越好,和他手上的出色的情报系统密不可分,但在欧洲,他并没有这样的系统。所以虽然麦克唐纳先生本人对于政治经济的大局,敏感得令人惊讶——他在涉及大局判断的时候几乎就没有错过——但在一些细节性的判断上因为没有足够的具体的情报的支持,再加上他的第一个弱点——他手下的办事人员的能力只能算一般——他们的买卖有些地方做得并不算特别的好。比如利用普法战争进行的金融活动,他的大方向判断非常好,但在具体操盘的时候,他手下的家伙的操作不是早了就是晚了。如果这些买卖换成我们来做,至少要比他们多赚出三分之一的钱来。
  但是,麦克唐纳先生本人对于金融手段也懂得不多。他的那家银行,如果不是靠着麦克唐纳先生对科学界的情报的掌握,嗯,这算是麦克唐纳在欧洲真正做好了的情报。这家银行根本就没什么可看的。它的一些操作手法虽然不能说不专业,但是最多也就是合格而已。但是麦克唐纳先生却好像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所以我提醒他一下,向他展示一下我们的情报能力。只有在敌对的局面下,他才更容易注意到我们的优势。至于今后怎么办?简单,直接以道歉为名,向他们提供一点服务性的合作,然后,他肯定会发现和我们合作的好处,甚至在欧洲,他的很对生意都会想要借助甚至依靠我们的情报网了。这样作为回报,在北美,我们就可以借着他们的力量赚钱,当然而在欧洲,他们也能借着我们的力量赚钱了。
  更重要的是,我们家族需要在北美的一个点,美国内战前,我们的经营本来很好的,可惜我们退出来了,现在想要回去谈何容易。如果能和麦克唐纳财团达成战略性的合作,万一有一天欧洲不对了,我们还可以躲到北美去。至于麦克唐纳先生,欧洲又何尝不是一个保险呢?爷爷,我建议您让约书亚去向麦克唐纳先生致歉,并告诉他,为了表示歉意,我们愿意无偿的为他们的一些建设提供相关的情报和服务。我想,麦克唐纳先生肯定会同意的。这样一来,我们就有机会将我们的利益和他们的利益捆绑在一起。”
第290章
赔罪
  “麦克唐纳先生,那些围着我们在法国的工厂抗议的人都已经退走了,而且我们也截获了这样的一封电报。是罗斯柴尔德家族发给约书亚的。”邦德将一份文件递给史高治,然后静静的退到一旁,等待史高治的决断。
  史高治打开了那份文件,那是罗斯柴尔德家族发给约书亚的密电,只是在这个时代里的所谓的密电其实非常简单,简单得和江湖上的黑话都强不到哪里去。虽然在那个时代,罗斯才尔德家族用的密码的保密程度在世界上几乎可以算首屈一指,但是它的复杂程度依旧是有限的。再加上几乎没有更换密码的意识,再加上它们都是通过史高治的纽约塔发送出去的,这使得史高治的人截获这些电报的成功率高达百分之百,样品多得数不胜数。所以,这些密码早就被破解得干干净净了。所以如今史高治看到的文书和约书亚看到的完全一样。考虑到送信的效率,史高治看到这个甚至于比约书亚还要早那么十分钟,这虽然赶不上后世台湾的所谓历史纪录片里提及的美国总统罗斯福(在日本投降前几个月就死了)知道日本投降的消息要比蒋委员长晚了整整三个小时,但套用里面的台词“这些都是情报工作者的优异表现”,来表扬一下黑水的情报工作其实也还是可以的。
  史高治掏出文件看了起来:
  “你速见史高治,转达我们的歉意,并保证类似的事情绝对不会再次发生。为表示诚意,及弥补他的损失,我们授权你向他做出如下的承诺:1、……”
  “真是有意思呀。”史高治笑了笑,“他们怎么这么容易就退让了呢?看看他们给出的那几个补偿,还真有点吸引力。不过如果真的依照上面提到的那些和那帮子犹太佬合作,他们貌似也没吃亏,甚至于还能赚上一笔。”
  “真不愧是犹太吸血鬼呀!精明到这种地步,难怪到处被人恨。”史高治笑着摇了摇头。
  史高治放下手里的文件,看到邦德还等在旁边。他知道邦德还在等着看他有没有需要立刻执行的决定。于是对邦德说:“那帮子犹太佬要来讲和了。不过,我们可不能随随便便就相信那些犹太佬。所以,这段时间,我们还需要盯得更紧一些。明白吗?”
  “我明白的,先生。”邦德回答说。
  “那好吧,你马上去安排好,嗯,在这边也要把约书亚盯紧。”史高治说。
  邦德告辞离开了,史高治将文件收好,就也从办公室里走了出去。这些天史高治也颇为紧张,毕竟,罗斯柴尔德也算是一个传奇性的大财团了,虽然它并没有史高治在后世看到的某些小说或者实际上也就是小说的东西里面夸张的什么拥有50万亿美元的资产,是两次世界大战以及冷战的幕后黑手什么的那样开挂,但它也绝对是一个实力强大的可怕的对手。能够不和这样的对手拼命总是一件让人轻松的事情。虽然罗斯柴尔德家族的电报上说的是不是真的还不确定,毕竟上层为了掩盖自己的战略意图,把下层连着敌人一起骗的事情多得是。不过考虑一下资本的逻辑,史高治觉得自己现在,至少是现在,和罗斯柴尔德家族并没有需要拼命的利害冲突。完全有妥协,甚至是追求双赢的可能,所以史高治觉得,罗斯柴尔德家族在这个事情上玩战略欺骗的可能并不是很大。这种判断,也让史高治感到轻松了不少。
  从办公室出来,沿着走道向右边一拐,走上几十米,就是花园了。如今已经是初秋了,在这个还没有全球变暖什么的时代里,秋天的特征要比二十一世纪明显多了。比如此时的阳光,虽然明亮,但却温和。
  鸭堡的花园很大,里面种满了各式各样的树木花草,如今大多数的花都已经开过了,只有花坛里的月季还在开放。花园中间有一棵高大的橡树,这足足有三十米高的大树和花园里其他的树木都不一样,那些树都是后来鸭堡加好后移栽过来的,只有这棵需要四个人合抱的大树,是几百年来一直就生长在这里的。整个的花园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围绕着它来设计建造的。
  花园的建设者们在老橡树横伸出的粗壮的分支上绑上了绳子,做成了一架秋千,仆人们又在旁边摆下了一个藤编的小圆桌,和几把藤编的靠背椅。现在,可以看到家里的那两个小家伙——德娜和她的弟弟唐纳德正在那里玩秋千。而在旁边,家里的几个女人也正坐在一旁聊着些什么,而安娜则静静的站在秋千旁边,看管着那两个。
  史高治向着他们走了过去。这个时候,德娜正使劲的把坐在秋千里的唐纳德越推越高。而老是跟着姐姐干坏事终于把胆子练大了的唐纳德倒是一点都不怕,反而兴奋的喊着:“再高点,再高点!”
  “德娜小姐,不能推太高了,危险。唐纳德,你也要小心。”安娜在一旁提醒说。
  “安娜阿姨,没事的。”德娜满不在乎的回答说,“你看唐纳德一点都不害怕。”
  “要说唐纳德整天跟着德娜这个皮猴姐姐,也不是没好处。至少勇敢了不少。”坐在一边的凯瑟琳笑嘻嘻的说。
  “嗯,德娜是个皮猴,唐纳德难道就不是皮猴了?只是不知道葛莱史东将来会不会也是个小皮猴。”多萝西娅瞟了一眼正在切丽的怀里呼呼大睡的葛莱史东,笑眯眯的说,“我觉得肯定是的。嗯,你想,卡罗尔看起来那么稳重的人,生出来的孩子都是两个皮猴,像史高治这样的家伙,生出来的儿子还不得皮得……嗯,多半是这样,麦克唐纳家的肯定小的时候都是皮猴!”
  “史高治小时候倒是很皮,整天爬树掏鸟窝什么的,有时候还把衣服都挂破了。然后悄悄地跑来找我,让我给他缝好,免得被他爸爸看出来了,打他屁股。卡罗尔可没那么皮,一直都很稳重的……”劳拉说,笑容悄悄地爬升了她满是皱纹的眼角。她似乎又想起了史高治小时候的事情了,那时候自己还年轻,生活虽然远远比不上现在富裕,但回忆起来仍然有一种甜蜜。
  “妈妈,你又在对着我的妻子说我的那些乱七八糟的事了。这可太有损我在多萝西娅心中的形象了。”史高治这时候已经走到了他们旁边,只是几个女人们聊得正开心,都没有注意到他。
  “你怎么像只猫一样,不声不响的就摸过来了。”劳拉笑着说,“我这是在夸你,一般来说,比较皮的孩子才有出息。”
  “嗯,我们家卡罗尔和他兄弟一比,就差多了。”凯瑟琳笑着说,“不过,下一代可就不一样了,多萝西娅,我敢肯定,葛莱史东以后肯定没这两个皮猴皮。”
  多萝西娅还没来得及说话,的那就抛下了唐纳德跑了过来:“史高治叔叔,你上上个星期和我们说的那两只小马什么时候才能到呀。德娜好想骑着它出去玩。”
  “史高治叔叔,还有我的!”唐纳德也赶紧从秋千上跑了下来,向着史高治喊道。
  “应该马上就到了,说不定今天晚上就能到。再耐心等等。”史高治说。
  “可是史高治叔叔,你昨天也是这样说的呀。”唐纳德说。
  “该死的垃圾物流,又不是双十一,下订单都一个多星期了,货物居然还没到。一定要给个差评!”史高治在心里想道。
  安娜给史高治搬了把椅子过来,史高治接过椅子,对安娜说:“谢谢你,安娜。那边还有一把椅子,你也坐下来吧。”
  安娜犹豫了一下,这时候,劳拉开口了:“安娜,现在两个皮猴又没呆在秋千上了,你也坐下来歇歇。你也是我们家的一员,就像是我的女儿一样。”
  “对呀,安娜姐姐,你也忙了一天了,也该坐坐了。”一边说,一边还站起身来,拉住安娜,把她按到了椅子上。
  安娜只好坐了下来,然后,嗯,因为史高治的出现,好像突然就冷场了。大概是因为刚才她们谈论的一些东西不太好当着史高治谈吧。最后,还是凯瑟琳找到了一个新的话题。
  “史高治,欧洲那边的情况怎么样了?”
  “我已经派人给约书亚送去了一个警告,这个警告应该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最近……”史高治停了下来,看了切丽一眼。
  “麦克唐纳先生,老夫人,葛莱史东已经睡得很熟了。这里有点风,我怕他感冒了,我抱他回房间去了。”切丽抱着葛莱史东对史高治他们说。
  “好吧,照顾好我的小孙子。”劳拉回答说。于是切丽抱着葛莱史东朝着育婴房的方向走了过去。
  “好了,可以说了。”多萝西娅说。
  “游行示威什么的都停下来了,另外,我们破译了他们的联系电报,在这份电报里,他们指示约书亚以家族的名义来向我们致歉,并表达合作的愿望。”
第291章
葡萄酒庄的交易
  就像史高治预计的那样,第二天一早,约书亚就给史高治送来了一封信。在这封信中,约书亚向史高治表示,欧洲的那档子事并不是家族的意愿,只是一场误会而已。为了表示歉意,并且商量一下应该给出的补偿,约书亚希望能在最近的某个时间来拜访史高治。
  对此,史高治立刻就做出了回复,他回信告诉约书亚,他相信他和罗斯柴尔德家族多年以来的合作所建立起来的友谊是坚定牢靠的。所以偶尔发生一些小误会并不是什么大事情,也用不上专门的道歉。不过两个家族现在可以合作的内容很多,能够经常在一起沟通一下,也可以增进双方的了解,避免再发生不必要的误会,所以史高治,以及麦克唐纳家族对于约书亚的来访是非常的欢迎和期待的。史高治告诉约书亚,在最近的几天里,他都有时间,如果约书亚也有空的话,那么明天下午两点钟,他可以带上夫人,到天鹅城堡来玩玩,一起联络一下感情,并讨论一下两方将来的合作,顺便和史高治的家人共进晚餐。对于这个建议,约书亚当然也不可能有什么异议,于是双方就这样敲定了。
  约书亚一直保持着近乎刻板的守时的习惯,下午一点半左右,鸭堡的瞭望台就发现了他的马车正在靠近,而当他的马车在鸭堡的大门前停下来的时候,不迟不早,正好是下午两点钟。这个时候,史高治的跟班布鲁托已经等在鸭堡的门口了,看到约书亚和他的妻子从马车上下来,他立刻迎上去,对约书亚说:“罗斯柴尔德先生,欢迎您!美丽的夫人,欢迎您!麦克唐纳先生和夫人已经在花园里恭候二位了。二位请随我来。”
  约书亚夫妇跟着布鲁托穿过城门的甬道,又穿过一段用五颜六色的玻璃装饰着的回廊,就到了鸭堡后面的小花园里。在那棵大橡树下面,还是像以往一样摆着藤制的圆桌和几把藤椅。史高治和多萝西娅正坐在那里等着,看到约书亚他们走过来了,他们也就站起来表示欢迎。
  这是约书亚的妻子海伦娜第一次到鸭堡来。海伦娜比约书亚要小不少,算算年龄其实和史高治倒是差不多。史高治从情报中了解到,海伦娜其实是约书亚的表妹。不过在那个时候的欧洲,近亲结婚什么的是一件非常常见的事情。而这一现象在所谓的贵族圈子里就更为严重,基本上等级越高的贵族,近亲结婚的几率也就越高。据说这是为了保持所谓血统的纯正。因为据说合法的统治权源于高贵的血统。所以,虽然欧洲的那些国王轮血统本来大部分不是日耳曼蛮子就是哥特蛮子或者高卢蛮子。但是他们一追述祖先,却据说都可以追述到血统最为纯净的,专门搞亲哥哥亲妹妹,亲姐姐亲弟弟结婚的埃及法老那里。
  而当时的不少人也都相信,只有拥有高贵的血统的夫妇才能生出高智商,高能力的英雄,而那些低智商的平民则只能生出一群废物。罗斯柴尔德家族也不能免俗,甚至还发展得更为厉害,结果搞得族内通婚在罗斯柴尔德家族成了普遍现象。
  然而,生物学告诉我们,近亲结婚的危害是灰常大的,比如说,欧洲血统最“高贵”的大概要数各国的王族了吧,于是欧洲各国的王室也只能相互通婚了,结果一来二去的,全欧洲的国王什么的就都是亲戚了,如果遇到某位国王或是女王特别能生,嗯,比如英国现在的那位维多利亚女王,她就因为生下了一大堆的公主,而这些公主后来也都变成了某某王后什么的,然后王后的儿子又渐渐的变成了国王,于是还在超长待机中维多利亚女王陛下就成了整个欧洲王室的外祖母。当然她也顺利地让整个欧洲几乎所有的王室都得上了遗传性疾病——血友病。另外考虑到欧洲各国王室中出各种无法自控的怪胎的比例,近亲结婚真心不靠谱,相形之下,早在春秋时期就定出了“同姓不婚”的规矩的中国,倒是讲科学得多。
  约书亚首先将妻子介绍给史高治,然后宾主双方坐了下来,侍女们上来给他们倒好了茶,然后默默的退到了旁边。
  “史高治,这次发生这样的事情,我们的确很愧疚。”约书亚做出一副不好意思的样子说,“你知道,罗斯柴尔德家族的人很多,人一多,很多时候就会出现各种问题。不过出这样的事情不是家族的本意,只是有些蠢家伙自作主张。这个家伙已经受到了处分,我可以向您保证,这样的事情绝对不会再发生了。为了弥补您的损失,我受命向您提出这样的一些方案。”
  “啊,年轻人哪能不犯错呢?我们是老朋友了,而且罗斯柴尔德家族和我们的合作也不是第一次了,我们和您的家族之间的友谊是经受了时间考验的全天候的友谊。不会受到这种小事情的影响的。所以您如果还是对这样的小事情耿耿于怀,那就太过客气了。”史高治笑眯眯的说道。
  虽然史高治这样说,但约书亚知道,这只是史高治在表示愿意和解而已,该做出的“补偿”可是绝对不能少的,如果真的什么实际的东西都没有,仅仅是表示一下所谓的善意,那自己眼前的这个笑眯眯的家伙可就未必会这么好说话。
  “我们感谢您的宽宏大度。但是既然因为我们的错误,给您造成了损失,我们就必须给您相应的补偿。”约书亚说,“您知道,因为此前的判断错误,在北美,我们家族的力量还很有限,不要说给您帮助,甚至很多时候还必须仰仗您的帮助。但是在欧洲,我们家族经过了上百年的经营之后,还是有一点东西的。”
  约书亚停了下来,看了看史高治,然后说:“我记得上次我们,还有摩根先生在一起喝酒的时候,摩根先生提到过,你在美国南方有几处葡萄园?那里也能出产不错的葡萄酒。我对葡萄酒也很感兴趣,你知道,我们在欧洲和很多国家,法国、意大利、希腊、德国都有葡萄酒庄,不过在北美,我们并没有任何一处酒庄。您知道不同产地的葡萄酒都有着自己的独特的魅力,所以我们对北美的葡萄酒庄也充满了兴趣。如果可能,我们希望能够用我们手上的一个波尔多地区或者香槟地区的酒庄来和您交换一个北美的酒庄。”
  葡萄酒这东西,除了味道之外,最重要的还是要有所谓的逼格。据说后世的某位著名品酒师甚至说过这样的话:“我从不盲品,因为葡萄酒的酒庄的文化历史,也是酒的一部分。”而在全世界的葡萄酒当中,逼格最高的,就是法国波尔多地区的干红干白,或者是香槟地区的香槟了。相形之下,北美的葡萄酒的逼格就相当的低了,不要说和法国波尔多的或者香槟地区的比,就是和意大利,德国,希腊的相比,都要差着十万八千里。
  用交换葡萄酒庄的方式来表示歉意和补偿,的确是个不作痕迹的办法,史高治知道法国波尔多地区的不少好酒庄都在罗斯柴尔德家族的手中,其中还包括在波尔多葡萄酒庄中排名第二,但却是最有经济价值的拉菲古堡。(排名第一的吕萨吕斯酒堡的贵腐甜葡萄酒因为对于气候等条件要求过高,产量过于有限,有时候甚至忙活了一年都做不出一瓶酒,经济价值自然比不上拉菲古堡)
  “我对法国波尔多地区的酒庄也很感兴趣,”史高治说,“除了拉菲,你们随便用哪个酒庄都可以,至于我的酒庄,除了我妻子名下的红岭——那个葡萄园是他的父亲留给她的,其他四个就全都就交给你吧。”
  “为什么,您要把拉菲排除在外呢?”约书亚笑着问道。
  “因为那个太贵了,我不想占你们太多的便宜。那个酒庄好像是你们今年早些时候,花了四百四十万法郎的天价才买回来的。当然,如果你们愿意出售它,我倒是很感兴趣。”史高治笑了笑,“说老实话,我的那四个葡萄园,加起来都比不上任何一个波尔多地区的哪怕是四等的酒庄。考虑到我们的关系那么好,小来小去的占点便宜就已经很够了,哪有让你们吃这么大的亏的道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7/2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