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5美国大亨(校对)第13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6/282

  “你说是什么人捣的乱?”史高治看着手里的报告,对多萝西娅说。
  “可能的人多了,法国的那帮子大资本是第一号可疑的对象。嗯,那些家伙对你的履历很熟悉呀……美国国内的家伙也有可能。”多萝西娅说。
  “法国的大资本正忙着退出法国,转向德国和美国,他们在这个时候阴我一把,好像不是特别的有意义。我倒是非常怀疑是不是那个家伙干的。”史高治平静的说,似乎在说着一件和自己毫不相关的事情。
  “你说的是谁?”多萝西娅问道。
  “你猜猜?”史高治倒是卖起了关子。
  多萝西娅想了一会儿,说:“你该不会怀疑是摩根先生吧?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他如果这样做,也不难理解,但也不一定是他。”史高治说,“他们后面还会有下一步的,看看下一部怎么走,我就大致上能判断到底是谁了。
第287章
犹太人的原罪
  在经济困难的时期,示威什么的自然很多,这是因为一来日子过得不好,自然会有怨气,二来因为是因为失业的人很多,反正呆在家里也没事,让人一鼓动,就很容易出来示威了。不过正常情况下,这一类的政治性的示威只要第一波没有形成暴动什么的,后面就是很难持续很久的,这同样是因为经济困难,大家都没有钱,需要不断地找机会挣钱养活自己,所以,为了这样的一个政治性的原因,长时间的聚集在某个地区示威这在正常情况下,绝对是不可能的。但是一连几天之后,这些人还是聚集在工地的附近,干扰货物的进出。
  “这肯定不对。”罗切克对蒂姆说,“蒂姆先生,他们能一直坚持在这里,这一定是有人在后面提供物力支持,否则是绝不可能的。我们的人已经在盯着这些家伙了,用不了多久就应该能够了解到真相了。”
  ……
  “这帮子家伙倒真是有意思。”史高治笑了起来,“想不到,想要玩抄底的不止我们呀。不过他们还嫌法国的状态不够差?他们可真够贪婪的。多萝西娅,”史高治转过头,对着正抱着孩子在摇晃的多萝西娅说,“你说,是不是所有的犹太佬都这么贪婪?”
  “嘘。”多萝西娅压低了声音说,“小家伙刚睡着,别把他吵醒了。”这个小家伙有个不太好的习惯,就是睡觉的时候总是需要人把他抱在怀里面晃悠,慢慢的晃着晃着就能睡着,但他又格外的警醒,尤其是在刚刚睡着的时候,几乎一丁点的风吹草动就能让他醒过来。而一旦这样醒了,别看这个小家伙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是笑着来的,但是一旦他睡到一半就醒了的时候,他发出的哭声几乎能把窗玻璃震碎。而且,嗯,只要你一把他放下来,他几乎立刻就会醒过来。
  史高治打开房门,做了个手势。等在外面的女仆切丽就赶紧走了过来。她先是向多萝西娅点点头,然后小心翼翼的接过了小葛莱史东,抱着他继续微微的晃悠着,好让他睡觉。嗯,一般要这样晃悠一个小时以上,这个小家伙才会真正睡熟,然后才可以放到床上去。
  切丽抱着孩子到婴儿房去了,多萝西娅走了过来,问道:“是那些犹太佬?”
  “嗯,他们追查到有人在给那些示威者钱,而这些钱来自‘唐格拉尔银行’,嗯,这是一家中等大小的银行,有着百余年的历史了,在巴黎声誉还不错。因为在普法战争中投资失败,他的所有者唐格拉尔先生不得不将银行的股份出售给了罗斯柴尔德家族,这家银行依然叫做‘唐格拉尔银行’,但是已经和唐格拉尔家没什么关系了。”史高治解释说。
  “这些贪婪的该下地狱的犹太佬。犹太人都不是好东西!”多萝西娅说,“要不我们让黑水的人去给他们一个教训。”
  “你是说用枪干掉他们的重要人物还是干脆用一马车的炸药把这家银行送上天?”史高治笑了,“如果这事情是发生在美国,说不定,我们还真可以这样做,但是,多萝西娅,你要知道,那是在欧洲,不是在美国。在那里,人家才是地头蛇,罗斯柴尔德家的家伙盘踞在那里已经好几百年了。我们去和他们玩硬的,未必玩的过他们。毕竟那里是他们的地盘。”
  “但是,我们就任由他们这样?”多萝西娅显得很不满。
  “怎么可能?法国是我们的力量真正登上欧陆的重要据点,在这种战略性的问题上,我们没有退让的空间。而且,罗斯柴尔德虽然强大,但它不是没有弱点的。”史高治说,“也许,我们应该去和约书亚谈谈,不过在此之前,我们还要准备一些东西。”
  ……
  “约书亚叔叔,您的信件!”办公室的外面传来了轻轻的敲门声。
  “进来吧。”约书亚一边说,一边从办公桌上抬起头来。他听得出,这是他的助手和侄儿玛法的声音,最近的经济形势很不错,约书亚盘下的那几条铁路都在猛涨,所以他的心情很不错。而且,因为家族的关系,约书亚知道,还有更多的资金正从欧洲,尤其是从法国向着美国滚滚而来。这些资金的流动,都要通过银行系统,因而,控制着欧洲最大的银行体系的罗斯柴尔德家族自然能掌握这些资金流向的各种信息,这也是在这类投机活动中,罗斯柴尔德家族总能占便宜的原因之一。不过最近,资金从法国流出的速度似乎放缓了一点,据家族分析可能和麦克唐纳家族对法国的投资有关。因为一来美国这边的铁路有过热的趋势,这一点并不是所有人都看不出,二来麦克唐纳家族的投资让一些法国资金对于法国将来的发展产生了有限的乐观情绪。这使得法国的那些资本外逃的速度减慢了,而这显然既不符合继续炒热美国铁路的需要,也不符合罗斯柴尔德家族低价抄底法国企业的需要。也许应该找个时间去和史高治谈谈。
  这个时候,他的助手玛法已经走了进来,将一封信交给了约书亚。
  “是麦克唐纳的人送来的。”玛法说。
  约书亚接过信件,这是一个大信封,很大很厚,好像装了很多的纸张。约书亚撕开信封,取出了里面的信纸,然后看了起来。渐渐地,他的脸色开始发白,最后,约书亚忍不住狠狠地骂道:“混账!这是谁在搞鬼!法国那一块到底在搞什么!”
  “怎么了,约书亚叔叔?”玛法问道。
  “这些家伙在法国通过媒体鼓动当地人干扰史高治·麦克唐纳先生的电厂项目。他们太不像话了,为了内斗,他们居然敢这样干!嗯,玛法,你也可以看看!”约书亚将那些信纸递给玛法,玛法接过它快速的浏览了起来。
  这新信纸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法国报纸上的内容和示威者的资金来源的信息。从这些材料中,不难看出,罗斯柴尔德家族在法国搞了什么鬼。
  “虽然麦克唐纳的投资的确让家族在法国的投资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是我们完全可以先和他们谈判,而不是直接和他们开战。虽然在欧洲,他们的力量比不过我们,但是在北美,他们找我们的麻烦简直太容易了。”玛法说,“他们,我是说家族里有些人是不是故意想要我们出丑?”
  和人丁稀少的麦克唐纳不同,已经有几百年历史的罗斯柴尔德家族绝对是人丁兴旺的。在麦克唐纳家族,只要你身上有麦克唐纳的血统,只要你不是彻底的傻瓜,你就一定会得到重用。但是在罗斯柴尔德家族情况就不是这样了。你必须做得比很多人都好,你才能得到上层的青睐,才能在将来成为家族中举足轻重的大人物。在有关北美的事情上,约书亚已经犯过一次严重的错误了,和很多人一样,在美国内战爆发后,他认定美国将会分裂,并成为类似于南美的国家,于是家族从北美撤退了,错了过大好的时机。为此他不断地遭到指责,如今家族重返北美,试图能重新在北美扎下根,而他好不容易才重新的到这个弥补过失的机会。但显然,有人不愿意看到他在北美成功。
  至于信纸上的第2部分,则是一大堆的罗斯柴尔德家族在普法战争前支持普鲁士,以及在此后做空法国,然后放高利贷,以及低价收购法国的资源、工厂的资料。
  “约书亚叔叔,这些内容都是胡说呀。这里面提到的一些交易我们根本就没做过。”玛法说,“麦克唐纳的人送这个来是什么意思?”
  “关键不在于我们做没有做过,而在于别人相信谁。”约书亚叹了一口气,“上面提到的具体的交易大多都是瞎编的,麦克唐纳家族在欧陆上属于他们自己的力量有限,那些具体的交易他们未必能调查得很清楚。但是大的方向上,他们并没有说错。我们的确在资本市场上支持过普鲁士,我们也的确在做空法国。在欧洲大陆上,我们在报纸上揭史高治的老底。他现在送这个过来,那意思就是他们也打算在报纸上宣传这些东西。虽然这里面的细节大部分都是假的,但是,玛法,你告诉我,那些法国人愿意相信这个吗?”
  玛法呆了半天,然后说:“叔叔,法国人会相信的。失败者总是不愿意承认失败是因为自己太差,而是更愿意指责别人。这也是他们立刻就信了我们对麦克唐纳的宣传的原因之一。而且,我们是犹太人,天然的就被他们怀疑和鄙视。他们如果这样宣传,法国人肯定会相信的。”
  “你说的不错,这是我们最大的弱点了,我们是邪恶的异教徒,这就是我们的原罪!只要说犹太人的坏话,就没人不会相信。我们很有钱,我们也很有力量,但我们的力量始终是无法和国家相比的,而我们犹太人没有祖国。即使我们真心的愿意效忠某个国家,他们也不会信任我们。一旦这样的大规模宣传战打起来了,东欧的局面也许就会在法国重现了。”约书亚又叹了口气。
  “但是,德国人会支持我们的。”玛法说。
  “英国人呢?他们的一贯政策你应该很清楚了,现在站到德国一边。明智吗?其实美国才是最好的避难所。可惜……嗯,让人去准备一下,我们要尽快去拜访一下麦克唐纳先生。”
第288章
密码
  约书亚打算要去和史高治就最近的纠纷好好谈谈。不过在此之前,他必须将这些事情上报给家族,让家族那边给出一个确定的意见。否则,他在这边和史高治讲和,欧洲那边却干出升级冲突的事情来了,那不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吗?
  跨洋的通讯现在完全控制在史高治的手中,所以一些机密的事情的通讯就有很大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家族专门编制了一套密码,用于较为机密的事物的通讯。但是这些密码的保密程度到底有多高,就很难说了。毕竟,密码还是一种新出现的事物。后来的所谓密码学,在这个时候也还没有形成,最多不过是有一点点的预备性的知识和技巧。所以,在这个时代,大部分的密码还是相当的粗糙的,这也就让保密成了一个大问题。不过在这个时候,无论是罗斯柴尔德家族,甚至是英国皇家海军,关于密码的保密的意识,还都停留在把密码本看管好,让人家没机会看到这个层面上。
  但是来自后世的史高治就不一样了。依托着大实验室,史高治建起了一个不起眼的非盈利性机构——北美计算中心。这家机构的基本作用就是为各种“科学研究”提供计算方面的服务。这家机构雇佣了数以百计的受过基本教育的劳动者。是的,仅仅只是受过基本教育而已。绝大多数的工作人员的数学水平哪怕是在经过了培训之后,也仅相当于刚刚进入初中的水平而已。不过他们的工作也不需要他们本人有多高的运算能力,只需要他们能将交给他们的最简单的算式用手摇计算机算出来就行了。这个时代里已经有相对简单的手摇式计算机了,大实验室用了两年的时间,将手摇式计算机的效率有提高了两倍。而在这个机构中,有三百多台手摇计算机在日夜忙碌。
  除了为大实验室的一般的科研活动,以及麦克唐纳旗下的公司提供基本的计算服务之外,这个中心本身还承担着一个重要的任务,那就是破译电报密码。
  在没有密码本的情况下,电报密码也不是不可破译的。只不过是特别的麻烦而已。首先你要能够截获大量的对方的电文,嗯,这一点非常的简单,因为如今跨洋的无线电通讯基本上完全掌握在史高治的手里。像英国大使馆什么的,好歹还算是有自己的小功率的短波电台,然后靠着在大西洋上游弋的军舰当做中转站,算是能把消息传回到国内去,其他的家伙,包括罗斯柴尔德家族,都只能通过史高治的纽约塔来发送消息。所以,这些公司来回发送的电文,麦克唐纳财团也就顺手来了个“另存为”。
  这样一段时间下来,各个大公司,大家族什么的通过纽约塔发送的电文积累了下来,数量就相当的可观了。一般来说,总有一些词出现的频率会更高,然后它们和另一些词的组合几率也会更高,再考察电报发出以及回复后对方的各种行动,然后再综合分析,找出规律,嗯,很多的密码就可以被破解掉了。
  对付这种办法,最好的保密手段就是不断地换密码。只要你勤于换密码,哪怕编制密码的水平差点,都能让破译者一点办法都没有。比如后来在二战大战中,国民党的某些电报密码一用四五年,几乎从来不换,结果让日军破译得就像明码一样,搞得一用电报就泄密。相反,编码水平比国民党差不少的共产党的电报密码却几乎从来没有被成功破译过,原因很简单,长期搞地下活动的中共相当的谨慎,一套密码最多用两到三个月就换了。而两三个月的时间,截获的电文数量太少,根本就没办法用来逆推破解。一开始,日本人还打算破解一下共产党的密码,到后来发现共产党的这个习惯之后,干脆就不破解了。反正就算破解得再怎么顺利,的破解出来,八路都换了好几次密码了。
  按说看过了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之后,日本人自己在用密码的时候也给小心点吧,但是,等日本人和美国佬干上了,美国佬却发现,日本人用密码的方式,和国民党几乎就没区别。除了编码水平要高出一大截之外,同样的几年不换密码的习惯。结果,在中途岛让人家破译了密码打了伏击,到瓜岛还是不换,甚至一直到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因为密码泄密被人家空中伏击给打死了,还是坚持不换密码。甚至直到战争结束,才知道,啥?我们的密码被破译了?这怎么可能呢?我们大日本帝国这么先进的复杂的密码居然也会被破译了?
  而在这个时代里,大部分的人甚至想都想不到,居然还会有密码破译这档子事。所以自然就更不会有不时的更换密码的好习惯了。所以现在,罗斯柴尔德家族用的电报密码,在史高治的眼里,就和明码没什么区别。
  “怎么样,犹太佬那边有什么反应吗?”史高治问道。
  “麦克唐纳先生,两天前,约书亚·罗斯柴尔德先生向欧洲发送了一份很长的电报,依据我们的人的破译,他将我们上次给他的信件里面的一些内容,以及他个人的一些分析和建议发了过去。这里是他发出的电报的译稿,先生您可以看看。”邦德将一份文件递给史高治。
  ……
  “约书亚从北美给我们发来了一份电报,”一个老头子将一份电报交给了开会的那几个人,“你们看看,有什么想法?”
  电报开始在几个人的手里传阅,一会儿之后,所有的人都看完了。
  “是谁对麦克唐纳家的工厂玩出这样的手段的?”老头子不动声色的问道。
  “是我,爷爷。”一个年轻人站起来说。
  “嗯,你为什么这样做?”老人继续不动声色的问道。
  “因为他们进入到我们的地盘了,而且破坏了我们的计划,”那个青年人解释说,“我们好不容易把法国的工业企业的股价打下去,他们却突然冒出来,收购这些企业。他们的行为造成了这些企业的股价的反弹,这有碍于我们抄底的计划。所以……”
  “你对这个对手有多少了解?”老人说,他略停了一下,然后满满的说,“从你在报纸上揭露出来的东西来看,你应该对这个对手很了解了。那你告诉我,他在法国投资的目的何在?他为此大概愿意投入多少资源?你觉得你手中的力量就足够对付他们了吗?”
  老人的话说的很慢,也并没有什么严厉的口气,但是那个年轻人却觉得脑袋上都要冒出汗来了。
  “爷爷,我想他们也就是想要趁着价格低,捞一把。”那个年轻人回答说。
  “你真的只是这样想的?”老人盯着那个年轻人的眼睛,依旧用那不紧不慢的语调说。
  “爸爸,这件事情上维特确实考虑得不是很周全。”另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开口说,“维特,你也不小了,做事情怎么还这么毛糙!麦克唐纳如今入手了哪些方面的企业?他们购买了钢铁企业,正在兴建发电以及合成氨企业,维特,你告诉我,麦克唐纳的这些企业有什么共同点?”
  “爸爸,应该是麦克唐纳在这些行业上都有很独特的技术。”维特想了想,回答说。
  “既然你对麦克唐纳家有一定了解,那你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他们都有哪些技术,这些技术在市场上能带来什么样的效果?”老人继续用不紧不慢的语调说。
  “好的,爷爷。”维特定了定神,接着说,“麦克唐纳钢铁能用最次等的含硫含磷高的铁矿,炼出不亚于别人用优质铁矿炼出的钢材。因为原料便宜,所以他们的价格非常有竞争力。在北美,他们靠着这个,挤垮了几乎所有的对手,负责麦克唐纳钢铁的卡罗尔·麦克唐纳因此得到了一个‘钢铁压路机’的外号。至于合成氨,目前只有他们和德国人有相关技术,据说是共同开发的。电力方面,麦克唐纳用的是交流发电技术,有很高的专利壁垒,在远距离输电上优势明显。另外他们还把持着电灯和各种电器的大部分专利,几乎没有一种电器能够绕得过他们的专利。”
  因为美国的财团很少真正到欧洲来做长期投资,所以欧洲本地的资本对于麦克唐纳财团的情况下其实也不是特别的熟悉。在座的人里面有不少其实对于这家财团的情况也不是特别了解。如今听到这样的介绍,不觉都有些震动。
  “这样看来,他们在工业方面简直就是怪物呀。”有人插嘴说。
  “对这样的强大的财团,你居然不和大家商量就发起了挑衅?好在既然人家把这个给我们看,也就是意味着还有缓和的余地。他们大概也没有和我们直接翻脸的意思。现在,维特你再想想,然后告诉我,麦克唐纳财团在法国的投资的目的是什么?相比在美国,他们在欧洲最大的弱点在哪里。”老头子最后这样说。
第289章
利益捆绑
  “爷爷,我觉得麦克唐纳财团是很强。”维特回答说,“但是他们还是有弱点的,那就是……”
  “先不要这样急于回答。”老人还是不紧不慢的说,“你先出去,到外面的房间里再仔细想想,我希望你在认真的,冷静的思考之后,再给我一个答复。好了,现在你可以出去了。”
  维特听到这话之后,似乎有点迟疑,不过他还是站起身来,走了出去。
  “阿尔伯特,你的儿子还是不够稳重,而且私心不小呀。”看到维特走了出去,老人又慢悠悠的对维特的父亲说。
  “父亲,这是我管教不力。我一定……”中年人立刻站起来说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6/2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