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5美国大亨(校对)第12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8/282

第267章
土黄金,农民朋友需要它(上)
  当天的实验相当的成功,整个系统联合在一起,第一次运行就成功的制造出了液氨。虽然产量相当的有限,但那是实实在在的用大气中的氮气制造出来的合成氨呀。合成的氨气还是渗漏出来了不少,一股臭气弄得整个的小岛都像是一个大厕所。好在史高治他们早就有所准备,每个人都戴上防毒面具——氨气不仅仅会刺激鼻子,也会刺激眼睛。不过在带上防毒面具之前,李比希先生还用鼻子做了一个长长的深呼吸,然后对正在带面具的史高治说:“不错,就是这个味儿!”然后笑了笑,也带上了面罩……
  ……
  傍晚时分,收音机里正在播放着小说连播,这是个很吸引人的节目。这个时代的普通人忙碌了一天之后的人,回到家里,吃过晚饭,然后就基本上没有什么更多的娱乐活动了。有钱人还可以到百老汇的包厢里去看看戏剧,但是普通人嘛,天黑了之后,除了造人运动之外,就真的没什么娱乐的项目了。
  不过这种情况在无线收音机出现后开始渐渐被改变了。一开始这些东西只在很有钱的人,或者是比较有钱的人那里流行,后来又渐渐地在稍微有点钱的人那里流行,最后随着电网渐渐地进入一般人的生活区,普通人家里也渐渐开始有了收音机。
  不过哪怕是最简单的收音机,对于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而言,也不是很轻松的。所以,在一些普通工人家庭的居住区里,如果哪家有了一部收音机,嗯到了晚上,附近的工人们往往也都会挤到他们家去围着听收音机里的节目。而在这些节目里,小说连播几乎是最受这些人欢迎的节目了。
  现在一群人正围在汤姆家的收音机旁边,听着里面的故事。
  “他们又向上走了五六步,然后唐泰斯觉得他们把他抬起来了,一个抬头,一个抬脚,把他荡来荡去。”一!“两个掘墓人一齐喊道,“二!三,走吧!”接着,唐泰斯就觉得自己被抛入了空中,象只受伤的鸟穿过空气层,然后直往下掉,以一种几乎使他的血液凝固的速度往下掉。有重物拖着他,加快了他下降的速度,但他仍觉着下落的时间似乎持续了一百年。终于,随着可怕的一声巨响,他掉进了冰冷的海水里,当他落入水中的时候,他不禁发出了一声尖锐的惊叫,但那声喊叫立刻被淹没有浪花里了。
  唐泰斯被抛进了海里,他的脚上绑着一个三十六磅重的铁球,正把他拖向海底深处。大海就是伊夫堡的坟场……”
  这是《基督山伯爵》里的一个片段,和后世的那些久经考验的听众或者读者不同,他们对于这样的桥段还不是很熟悉,所以他们还会为那些落下悬崖的主角感到担心。相形之下,这类的桥段如果让后世的读着看到,大概第一个冒出来的想法估计绝不会是会不会淹死之类的,而是这一掉悬崖,到底是能弄到北冥神功加凌波微步,或者是《九阳真经》,要不然《金蛇剑法》再加上一把插在石头里的宝剑也还不错,嗯,当勇敢的少年拔出了插在岩石中的宝剑,他的命运也就随之改变了,当我王手执着……慢着慢着,那个时代的人还不会脑补出这么一大堆的玩意儿,更不会毫无节操的硬是把胡子一大把的骑士王给弄成一个呆萌的妹子。
  虽然《基督山伯爵》这本书写出来也已经有些年了,但是老美的工人们大多数还是没有看过这书的,那种所有的人都能熟练背诵莎士比亚的英伦大概只存在于某些GZ的脑袋里的位面里,所以听到这里,大家对与埃德萌·唐泰斯的命运还是非常的揪心的,然而就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嗯,节目却突然停了下来。
  “各位听众,现在我们临时插播一条新闻,请不要走开,新闻之后,马上回来。”
  “见鬼,这个时候插新闻!”汤姆嘟嘟囔囔的抱怨说。
  “就是就是,不是插新闻,就是插广告!”更多的人附和说。
  不过广播电台是听不到这样的抱怨的,当然,即使听到了他们也不会理会,不插入广告,靠什么赚钱?所以,广播里还是果断的开始播报起了新闻:
  “今天早些时候,克利夫兰大学大实验室完成了世界上第一次化学合成氨实验。这个实验的成功对于世界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下面我们有幸邀请到了负责这次试验的李比希教授,以及在这次实验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的凯库勒博士,请他们来给我们讲讲这次实验的伟大意义……”
  如果不是为了听那还没有结束的故事,大部分的工人对于“合成氨”什么的那是一点兴趣都没有的。只是对于唐泰斯命运的担忧还让他们留在那里听两个德国佬应不太熟练的英语讲合成氨的意义,很多人听得都不耐烦了。
  但是对于另外的一些听众来说,事情就不是这样了。透过电波,这条消息迅速的传遍了整个的世界。首先反应过来的是科学界,尤其是化学界。多少年来,甚至自从土壤中的氮成分对于植物生长的意义被证实后的近百年里,通过化学手段固氮一直是化学家们的梦想,在广大的化学家心中,这个梦想的地位简直就可以和他们的前辈——炼金术师们对于炼出黄金的梦想的地位相似。所以这样的消息一传出立刻就让整个的美国、乃至欧洲的科学界为之轰动。即使是在遥远的彼得堡,这消息一样也成为了学术界关注的焦点。
  ……
  彼得堡医学-外科学科学院化学教授齐宁和往常一样走进了实验室,像往常一样,他将自己的外套在墙上挂好,然后转过身来,却看到学生们都用兴奋的目光盯着他。
  “嗯,阿廖沙,怎么了?我脸上有东西?”齐宁疑惑的问道。
  “教授,您还不知道?您没看今天的报纸吗?”阿廖沙回答说。
  “什么报纸,出什么新闻了?”
  “教授,美国人和普鲁士人的合成氨实验成功了!”另一个叫做谢苗的学生回答说。
  “报纸在哪里?”齐宁问道。
  “这里,这里!”阿廖沙迅速的摸出一份报纸,将它翻开来递到了齐宁的面前。齐宁低下头,看到这样的报道:
  “昨天下午,美国克利夫兰大学大实验室宣布,在麦克唐纳化学与医药公司的资助下,他们和普鲁士多家大学合作的研究项目——化学方式合成氨实验,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并且已经具备了工业化生产的条件,不久之后,这一技术就可能被投入到化工生产当中……李比希教授和凯库勒博士对于……”
  “老师,要是您当年选择了留在欧洲,也许您也在这些人当中……”谢苗说到。齐宁是李比希的得意门生,在李比希的实验室里学习过好些年,李比希一直对齐宁的天赋和努力赞不绝口,不过最终,齐宁还是回到了相对封闭落后的俄罗斯,将欧洲最新的关于有机化学的研究方法带回了俄国。
  “呵呵,那可不一定,你们没有注意到,这一篇报道中,对于实验的细节几乎一点都没提到吗?”齐宁说,“你看,这里只提到了一些我们大家早就知道了的东西——使用氢气和氮气,在高压和高温和催化剂的帮助下进行转化。这些和我们以前讲到的设想没多大的不同,问题是高温是多少摄氏度,高压是多少个大气压,还有工艺流程和催化剂什么的几乎一点都没有提到。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
  “当然是为了保密,老师您以前提到合成氨的时候说过,这种技术对于农业极端重要。这也就意味着这后面会有非常大的经济利益。美国人和普鲁士人肯定会极力的保密的。老师,您的意思是他们因为会担心您泄密而不邀请您加入?”阿廖沙问道。
  “也许吧。不过无论如何,至少他们证实了从这个方向上是能够完成合成氨的。”齐宁回答说。
  ……
  英国皇家学院也对这个消息做出了反应,他们几乎是立刻就向克利夫兰大学和普鲁士的那些大学发出了邀请,邀请包括史高治在内的一系列化学家到英国去进行学术交流——只要人到了英国,就算不好威逼,但是通过利诱,总能从他们那里得到一些有用的东西的。另外,既然合成氨的意义如此深远,而是失业证明了高温高压加上催化剂的方法可行,那么最富裕在科学技术方面也最先进的英国自然也要跟进了。所以在英国政府的牵头下,以剑桥大学和圣海伦制药厂牵头,开始了相关的研究。什么,你说专利?在这种关系到国家安全的地方,还管他什么专利不专利!
  ……
  “这就是史高治·麦克唐纳提到的大项目吧。”在听完了相关的人员对于合成氨技术的市场意义的分析之后,约书亚在心里默默的这样想着,“一方面,这东西可能让农业的产量出现翻倍的增长,另一方面,也会让火药、炸药的成本大为下降。这样一来。这种技术的钱景真是太好了。虽然史高治为此准备了很久,估计现在也不见得缺钱,但是他难道不需要一个在欧洲帮他销售这些东西的代理商吗?嗯,找个时间,我还得再去见见这位天才。”
第268章
土黄金,农民朋友需要它(下)
  基本上,有关合成氨的新闻播报出去之后,在上层社会造成的影响倒是要比在底层的更大,因为对于大多数的底层老百姓来说,他们的受教育程度还难以理解这样的复杂的科学问题,因而他们对于这种将要对他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的东西一时间倒是没有什么更多地反应。
  不过没过多久,这种情况就被改变了,因为针对他们的广告出现了。
  这一天农民吉姆吃过了晚饭,又习惯性的跑到了邻居汉克斯家里。因为汉克斯家里有一部收音机,嗯,小镇子里的很多农民每天晚上就都会聚到他家里听广播。说起来相比工人区的那些工人,这些农民之间的感情还要更铁一些,这是因为他们都是拥有自己土体的自耕农,所以他们之间的邻里关系正常情况下可以是一辈子,甚至是几代人的。
  不过这里是一个新建立的小镇,这里的农民们大多都是第一代。也就是依照了宅地法以及相关法案买下土地成了自耕农的那一批人。在这个小镇里,最早的一批居民也不过在这里呆了几年而已,至于汉克斯他们家来得就更晚了,他来这里才不到一年。不过他的经济状况倒好像是全镇最好的,人家都传说,汉克斯去过阿拉斯加,在哪里找到了黄金。所以现在附近很多有女儿的人家都在试图把女儿嫁给这个小伙子。
  等吉姆到了汉克斯家的院子里的时候,那里面已经有不少的人了,汤米、汤米的婆娘艾玛,伦德尔老爷子一家人,包括他的还待字闺中的孙女玛丽,贝尔特一家,还有罗德里格斯一家也都在了。
  这个时候汉克斯正在摆弄着那台宝贝机器,从机器里不断地发出吱吱乱响的噪音,过了一会儿,终于有音乐声从机器里传了出来,然而噪音还是明显的压住了音乐声。过了好一会儿,信号总算稳定了下来,收音机里的声音也开始变得清晰了起来,虽然还是会时不时的有些杂音,但已经在可以忍受的范围内了。
  “经销商托尼赶着马车,车长装满了‘土黄金’,行驶在爱荷华的小路上。这时候他的老顾客克林顿和奥巴马都迎了上来,拦住了他……”
  “又有新故事了?上一个故事不是还没讲完吗?”许多人的脑袋里都一下子冒出了这样的想法。这个时候,收音机里的“故事”还在继续:
  “托尼问:“你们想干什么?”
  两个邻居却直接冲了上来,高喊着:“土黄金!土黄金!卖我们!卖我们!”
  奥巴马说:这车土黄金卖我吧!我的土地是新开出来的荒地,必须要有土黄金!
  克林顿说:这车土黄金卖我吧!我的地里种的是玉米,肥力不够,必须要有土黄金!
  两个人一起喊道:“土黄金卖我买我!”甚至还扭打了起来。奥巴马一把把克林顿推倒在地上,克林顿跳起身来,就伸手要从口袋里掏出M1866自动手枪。
  托尼赶紧冲上去,按住了克林顿的手:“不能这样!不要打架!土黄金好处都有啥?谁说对了就卖给他!”
  克林顿松开了握住M1866的手,回答说:“土黄金富含植物生长需要的氮元素,它含氮高,吸收好,比起农家肥,一袋能顶二十袋!”
  奥巴马也立刻说:“土黄金是克利夫兰公司的世界最高科技的产品,来自上帝的启示,用了它,产量翻番笑哈哈!”
  克林顿立刻补充说:“天然肥料效率低,玉米每年要换地。只要用了土黄金,年年一块地,季季都高产!”
  奥巴马赶紧说:“用了土黄金,小麦亩产一千磅!哈哈哈哈哈……”
  托尼想:“奥巴马和自己家一样都种的是小麦,卖给他,自家的小麦就要被比下去了。”于是他思考了一下说:“克林顿的玉米地,对肥料的要求更大,所以这一车就先卖给他,等有了下一车,一定优先卖给你!”
  奥巴马一听就急了:“魂淡呀!没有土黄金。怎么种庄稼?土黄金,土黄金!(此段有撕心裂肺之势)”接着音乐声响起,又传来了播音员悦耳的声音:“土黄金,农民致富的好帮手;土黄金,农民朋友需要它!土黄金是克利夫兰农业公司的最新产品,欲了解详情的朋友请致信克利夫兰XX大道XX号……”
  听到这里,围着的农民们才明白过来,原来这不是新故事,而是一则广告。虽然这样的广告在后世媒体发达的时代的人们看来,真是要怎么恶俗就怎么恶俗了,但是即使是在媒体高度发达的后世,恶俗一样是有着惊人的力量的。比如说,单以恶俗而言,又有几个广告比得上“他好,我也好”,“洗洗更健康”,“今年过节不收礼呀……收礼还收脑白金”之类的恶俗呢,但是通过信息轰炸的方式,这些恶俗的广告一样深入人心。更何况再这样一个听众完全没有鉴别力的时代里,这样的方式反而让他们觉得很新鲜有趣,而且对于这种新的肥料,他们也非常的关心。有的人甚至还在抱怨刚才那个播音员说得太快,以至于后面的通讯地址他们都没能记下来。
  在这则广告之后,则继续是小说连播,小说连播的中间,自然按照习惯还是要插播几次广告。而在这一天,这中间的空隙中全都是“土黄金”的广告。
  ……
  多萝西娅伸出手,在收音机的旋钮上按了一下,于是“今年圣诞不送礼呀,送礼还送土黄金……”的歌声立刻就消失了。她皱了皱眉眉毛,对一边的史高治说:“你从哪里找来的家伙,设计了这么烂的广告,让人听了,恶心得都想吐!你就不会找个有品位的家伙来设计广告吗?”
  “你说的哪个广告?”史高治漫不经心的放下了翘着的二郎腿,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很没形象的扭动了一下身体。
  “土黄金的那个呀。”多萝西娅说。
  “土黄金的广告多了,我知道你说哪一个?”
  “就是那个‘今年圣诞不送礼呀^^^’的那个呀。”一不小心,多萝西娅把那句广告词都给唱出来了。
  “啊,这个广告呀。”史高治得意的笑了,“这样成功的广告设计,当然是从我的天才的大脑里是设计出来的啦。”
  “我说呢!”多萝西娅瘪了瘪嘴,“我说这个广告是哪个脑袋有病的家伙弄出来的,原来是你呀,那就不奇怪了。嗯,公平的说,你的审美水平不能说很低,只是非常的不稳定。有时候很不错,有接近大师的水平,有时候呢,嗯,甚至连个黑鬼都不如。比如这次就是。”
  “这次不是很成功吗?”史高治转过脸来,望着多萝西娅,“广告最主要的作用是什么?不就是让产品广为人知吗?如今这条广告,连你都能把它唱出来了,所以它绝对是做到了广为人知这一点的。这不就够了吗?”
  “可是这则广告让人听了觉得恶心呀。难道这样的广告也能引起人们的购买欲望吗?”显然多萝西娅并不打算向史高治的歪理邪说投降。
  “多萝西娅,要考虑到我们的广告是播放给谁听的。不要高估广大农民兄弟的审美品位。我敢保证,这则广告一定会有非常出色的效果的。”史高治回答说。
  “哼,拭目以待。”
  这个时候,德娜蹦蹦跳跳的从史高治和多萝西娅身边跑过,一边跑,还一边唱着:“今年圣诞不送礼呀,送礼还送土黄金……”
  ……
  事实又一次证明了史高治的眼光的准确性。在这一大帮子恶俗的广告的狂轰滥炸之后,新成立的克里夫兰农业公司几乎每天都会收到上百公斤的各种信件,这都是各地的农民们给史高治得新公司寄来的。在这个时代里,虚假广告已经非常多了,但是,麦克唐纳家族却是一个例外,志存高远的史高治曾经在一次家族会议里这样讲过:“我们的商业信誉是极其重要的,因为我们现在的生意很大了,妒忌的盯着我们的眼睛非常多,我们的任何的违约行为,都会给我们的生意带来和多的负面影响。而且随着我们的生意越来越大,这个影响带来的损失就越大。所以,如果不是有极大的利益,我们要尽可能的维护我们的商业信誉。比如守约,比如不做虚假广告。在做广告的时候,我们必须保证我们告诉受众的都是事实,当然,不需要是事实的全部。即使有一个利益非常大,非常大,我们在为它而违背所谓的‘商业信誉’的时候,最好也能找一个比‘商业信誉’听起来更伟大的借口,比如说人道主义,比如说爱国精神,总之必须让我们永远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哪怕是需要骗人,需要耍赖,我们也要让大多数然相信,为们是为了一些高尚的理由而骗人,而耍赖的。”
  正因为秉持着这样的态度,所以,麦克唐纳家族的企业的广告的信度一向非常好。于是在还没有得到真正的验证的,甚至就连工厂的建设都还没有最后完成的情况下,史高治放出的这些广告就已经给他带来了一大堆的订单。
第269章
饥饿营销
  “埃尔多先生,坐下来谈吧。”史高治做了一个手势,示意站在他眼前的这个四十来岁的瘦高个坐下来说话。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8/2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