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5美国大亨(校对)第1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1/282

  英国人同样获得了史高治得专利授权,但是和普鲁士人的情况不同,他们对于电力的应用更多的集中在生活方面,在他们的工厂里,蒸汽机的淘汰要比在普鲁士慢了很多。因为英国有广阔的殖民地,他可以垄断与殖民地的贸易,犯不着这样快的淘汰旧的生产力。
  而在西班牙,以前在伊萨贝拉二世女王当政的时候,法国在西班牙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如今随着女王被推翻,由谁来继承王位的问题就变得格外的敏感。在古巴事件中,急需物资和资金的西班牙没能从法国哪里得到足够的帮助,法国人的财政并不宽裕。于是他们就转向普鲁士寻求帮助,这样一来,普鲁士对于西班牙的影响力与日俱增。
  欧洲的王室有一个特点,就是他们会向之间都有婚姻联系,这样一来,欧洲各国的国王其实都是亲戚,当一位国王去世后,你会发现,也许也会有不少的外国人居然在继承人的顺位上排名很靠前。西班牙也是一样,理论上女王的儿子应该是最有继承权的,但是女王是被推翻的,那些推翻女王的人,又有谁会放心让女王的儿子来当这个国王呢?万一他秋后算账怎么办?就像当年的查理二世那样,克伦威尔都进了坟墓,还被他拉出来鞭尸呢。所以,西班牙政府很想要换个继承人,而在其他继承人中,与普鲁士国王有远亲关系的霍亨索伦家族的利奥波德亲王似乎有希望成为候选人,西班牙人很是看好他。普鲁士也悄悄地在和西班牙人接触,想要挖法国人的墙角。
第250章
为新的繁荣做准备
  1867年对于美国经济来说,是个喜忧掺半的年份,一开始的时候,由于前一年的石油价格的危机席卷全美再加上内战结束后国内需求萎缩带来的压力,美国的经济处境艰难。钢铁企业纷纷破产,除了麦克唐纳钢铁之外的冶金企业可以说是哀鸿遍野。但是到了这一年,阿拉斯加的黄金给萎靡不振的经济打了一针强心剂。虽然黄金的大头都落到了史高治个人的秘密金库里,但是还的确是有不少的淘金者成功的带着黄金回到了美国,这些黄金的数量实际上并不是特别大,就数量而言也不过百余万美元而已。但是这百余万美元却极其重要,因为它使得整个社会的信心开始恢复。而且,淘金热也带来了一些特殊的需求,让一些行业顺带着赚到了不少钱。
  自由市场下的经济危机是一种非常变态的怪胎,一方面,经济危机带来的问题是普遍的匮乏和贫困,但另一方面,在市场上它的表现确是需求不足。有关经济危机,有这样的一个笑话:
  在一个寒冷的冬天里,有一个冻得瑟瑟发抖的孩子问他的母亲:“为什么我们不烧煤取暖?”母亲无奈的回答说:“因为我们没有煤了。”“可是爸爸不是挖煤的吗?”孩子不解的问道。“啊,孩子,正是因为你爸爸挖的煤太多了,我们才没有钱买煤炭。”母亲回答说。
  经济危机下的需求不足,并不是老百姓真的不需要这些东西了,而是因为老百姓拿到的工资根本买不起这些东西。而另一方面,资本家手里的利润如果投入到市场中来,一样也是能够拉动消费让经济运转起来的。然而,经济危机时代,投资回报率低,风险大,所以很多的利润也就躲在家里不出门了,这么一来,经济危机也就更严重了。但是阿拉斯加的黄金改变了这一切,虽然最后淘金者们挖回来的黄金数量相当有限,但在它的鼓励下,更多的闲散资金感到有利可图,于是也纷纷进入市场,这样一来,一百来万美元的黄金就带动乐多得多的资金会到市场上,然后,再加上电力的推进,嗯,美国经济就有了一些起色了。
  相反,原本是因为美国经济的波动受到影响的欧洲各国,因为没地方找黄金去,结果,他们的经济状况反而比危机的策源地美国来得更糟糕。这也给了美国人和欧洲人玩造舰比赛的一点信心。
  不过对于史高治来说,经济危机并不是坏事情,经济危机下,各种资源相对便宜,正是抄底的好时机。趁着这次危机,史高治通过兼并等手段,将美国一半左右的钢铁,石油都控制在手中了。现在就等着下一轮的繁荣,来将他们变成金灿灿的黄金了。
  “下一轮的繁荣什么时候才能到来呢?”卡罗尔问道。如今虽然经济有了点起色,但是和繁荣还差很远。而他掌管下的钢铁一一样面临着需求不足的问题,现在,他掌控的那台压路机已经将绝大部分的钢铁企业,相当部分的其他有色金属企业碾压成了粉末,但更高的市场占有率却并没有给他们带来更多的利润了。继续扩张,甚至可能使得自己本来就不算高(当然,这只是贪婪的资本家的看法)的利润率进一步下降。所以包括卡罗尔在内的一帮子一手制造了,加剧了危机的家伙们现在也开始考虑任何才能让经济繁荣了。
  “嗯,快了。”史高治说,“不过这还要靠我们的朋友俾斯麦。只有他们,才有让经济重现繁荣的办法。”
  “什么办法?难道让他们再和谁打一仗?”凯瑟琳坐在花园的长椅上,一边看着小唐纳德和他的姐姐沿着花园里的小路追逐嬉戏,一边问道。而这个时候,女管家安娜也紧张的跟在两个熊孩子后面深怕他们会一不小心,像上一次那样摔进长满了刺的玫瑰花丛里去。
  “是呀,打仗才是解决经济危机的好办法,一打仗,危机就能彻底的解决了。”史高治也和多萝西娅在旁边的长椅上坐了下来。这个时候唐纳德正跟在姐姐德娜的身后一颠一颠地从史高治身边跑过。史高治一把抓住了唐纳德,对他们说:“你们别和个野孩子一样,只知道疯跑。也不看看你们安娜阿姨跟在你们后面多辛苦。”
  唐纳德回过头去,望着鬓角上已经微微见汗了的安娜,并没有说话,倒是他的“双胞胎”姐姐德娜开口了:
  “史高治叔叔,安娜阿姨说过,她就是喜欢跟着我们跑的。安娜阿姨可好了。”
  这两个小孩子现在已经满了三岁了。正处在所谓的“一岁金,两岁银,三岁四岁烦死人”的第三个阶段。两个小家伙都皮得不成样子,整天吃饱了睡足了就知道想办法捣乱。尤其是德娜,每次出坏主意的都是她。嗯,当然,最后傻乎乎的去实践的多半是唐纳德。反正只要有半个小时没看到他们,他们一准就干出什么好事情来了。比如说几天前,德娜发现注射器可以当水枪玩,于是她就拉着唐纳德用注射器比赛打靶,嗯靶子是什么?哦,很普通,就是家里的电灯泡罢了。先拉开灯,让电灯泡亮一会儿,然后再用装满了冷水的注射器对着它射出一道水柱。再然后,如果你成功的击中灯泡,嗯,它就会因为热胀冷缩“砰”的一声炸裂开来。那天下午偏偏安娜生病去了医院,他们的爸爸妈妈叔叔婶婶又都习惯性的不在家,而爷爷奶奶什么的,两个小家伙重来就没放到眼里过。结果两个无法无天的小家伙几乎一口气就把鸭堡里所有的电灯都给爆掉了,差点弄得鸭堡因为电线短路而被烧掉。
  “德娜,你是姐姐,你要带好弟弟,不能带着他专门干坏事情。”凯瑟琳对德娜说。
  “知道了。”德娜瘪着嘴说,“妈妈最偏心了,从来都是只批评德娜,不批评唐纳德,还是史高治叔叔最好,从来只说唐纳德,不说我。”
  “好了好了,小孩子嘛,哪有不喜欢玩的。让他们去玩好了。”多萝西娅又习惯性的站到了两个小家伙一边。同时她也非常羡慕的看着卡罗尔还凯瑟琳,嗯,要是她也能生下这样的一对双胞胎多好呀,虽然,德娜有点顽皮得过了头,而唐纳德有时候有点傻乎乎的。
  史高治松开手,唐纳德就赶紧跟着姐姐跑开了,在家里的几个大人里,史高治叔叔对他是最严格的,所以他很有点怕这个叔叔。
  “嗯,我打算最近去一趟普鲁士,和他们敲定一批生意,还包括给他们提供一些贷款,尽快的把他们武装起来。然后让他们和法国人打上一仗,一切的问题就都解决了。”史高治接着前面被两个小孩子打断了的话题说了下去。
  “史高治叔叔要到哪里去玩,能不能带我们去呀。”原本已经跑开了的德娜却突然转回来了,在这个家庭里,史高治是出了安娜阿姨之外最宠着她的人了,所以她一点都不怕这个叔叔。
  “德娜,一边自己玩去。”卡罗尔皱起了眉毛。
  “哼!”德娜向着卡罗尔扮了个鬼脸,就跑开了。
  “史高治,你觉得普鲁士会和法国开战吗?”卡罗尔问道。
  “当然。”史高治说,“自从他们击败了奥地利之后,在德意志诸邦中,他们就成了毫无疑问的老大。德意志诸邦以普鲁士为核心统一起来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了。长期以来,分裂的德意志诸邦都是法国工业品的市场,在德意志诸邦,尤其是南部的一些地区,法国有很大的利益。一旦德意志统一了,用脚趾头想想都明白这个市场就会完全被普鲁士吞下去,法国人就会完全失去这个市场。而且,一旦德国统一了,欧洲大陆上就会出现第二个陆权强国,受到德国的牵制,法国人开拓海外市场的进程也会大受干扰,所以,法国人和普鲁士人迟早会开战的。”
  “那你就肯定普鲁士一定能胜利?”卡罗尔问道。
  “那当然,有我们在后面帮他们,他们要是还是赢不了,那就太笨了。”多萝西娅说,“我们给了他们多少先进的武器技术呀。”
  “这不是关键。”史高治说,“天助自助者。如果不是因为普鲁士在普及教育,发展工业方面明显比拿破仑三世干得出色,我们也不会站到他们一边。普鲁士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至少是他们的首相俾斯麦知道,而且他们也知道在这个过程中谁是他们的朋友,谁是他们的敌人。所以你看普鲁士在前几次的战争中,都相当成功的孤立了敌人,将他们各个击破。相形之下,法国人的表现可就差劲多了。比如在上次的普奥之战中,如果他们能够迅速的行动起来,站到奥地利一边,普鲁士根本就不敢发动战争。然而拿破仑三世并不是个战略家,他居然被一些小的利益,以及国内的一点小事前半住了,以至于放任了普鲁士的成长。如今的普鲁士事实上已经不比法国差了,甚至在军事上还有更强,这一点大家都知道了,只有那些还沉睡在拿破仑帝国的迷梦中的法国人不知道罢了。所以我敢肯定,普鲁士能够获胜,一旦普鲁士获胜,他们一定会拼命的压制法国,因为欧洲虽大,却容不下两个陆权强国。所以,割地,赔款什么的绝对是应有尽有。而法国的工业肯定会遭到一次严重的摧残,法国人的工业被打击了,它原有的市场就让出来了,于是除了法国,大家的繁荣就来了。嗯,我们作为大力支持普鲁士的企业当然也能分到非常大的一块。嗯,卡罗尔,你把手上的工作安排一下,过一个月左右,跟我一起去一趟普鲁士。”
第251章
顺路去吓唬吓唬皇家海军(上)
  要说这一次去欧洲,比起几年前去欧洲,可是要轻松不少,因为那个时候,最快的船只还只有十五节的速度,这个十五节还不是平均速度,而是最高速度。平均速度也就十节多点。但是这一次,史高治乘坐的船只就完全不一样了。他所乘坐的,就是他和摩根提起过的那条最高速度高达二十五节,而且稳定性也相对较好的船。
  这种实验性船只造了两条,一条留着做各种实验,嗯,另一条就卖给了摩根当游艇。如今,史高治坐着的就是留下来做技术验证的那一条。这条船刚刚完成了一些列的实验,现在刚好空闲下来,正好可以用来送史高治去欧洲。
  史高治原本打算让卡罗尔跟着自己一起去,但是临行前几天,克利夫兰附近的一座隶属于麦克唐纳钢铁公司的铁矿却发生了严重的矿难。这种事情,在那个时代本来是一件相当的常见的事情。嗯,甚至于,某些时候,为了节省工资,矿主直接人为的制造矿难,然后把死了的工人的工资黑下来的事情也不是没有过。不过麦克唐纳家族可不一样,他们是需要时时刻刻装好人的。嗯,矿难是一件坏事情,但是只要宣传到位,坏事情也可以变成好事情。比如说宣传一下公司领导是如何关爱工人,如何积极组织救援,渲染出一幅“矿难无情人有情”的画面出来,就更能表现出麦克唐纳家族的良心了。
  史高治已经整备好了一整套的方案,从紧急救人到最后的善后。绝对能把卡罗尔也包装得像一个圣人。
  因为卡罗尔要留下来了,所以,陪着史高治去欧洲的人选只能换一个了。于是史高治就拉上洛克菲勒一起去欧洲。说起来,这也是洛克菲勒第一次出这么远的远门。
  “布莱尔船长,”史高治问船长布莱尔,“我们最快能以多快的速度到达英国?”
  “啊,麦克唐纳先生,我们这条船依照以前的测试的情况看,完全可以维持着二十节以上的速度一直开到英国去。”布莱尔船长回答说。
  “很好,布莱尔船长,我需要这条船尽可能的跑得快一些,更快一下。让它以令人惊讶的速度突然出现在英国。明白吗?越快越好!我要用这样的速度吓唬吓唬英国佬!这很重要,如果你能用一般的运输船二分之一的时间到达英国,我会给你奖励的。您明白吗?”史高治说。
  布莱尔船长想了想,回答说:“好的,先生,我会尽力的。”
  “很好。”史高治说,“那么布莱尔先生,我就到船舱里去了。我希望能在英国兑现我的诺言。嗯,继续您的工作吧。”
  说完这些,史高治向着船长点头致意,然后走了出船长室。
  相比当初卖给摩根的那条除了跑得快,几乎就没什么优点的老“海盗”号游艇不一样,这条叫做极光女神号的船在很大程度上是用来验证高速军舰的技术的,所以,这条船的稳定性要比那条老“海盗”强出很多。如果在老“海盗”上,像史高治这样的人必须扶着过道上的栏杆才能安稳的行走,不过在这条船上就完全不必了,他大可以把双手揣在口袋里像在平地上一样大摇大摆的走动。
  史高治并没有直接回到自己的豪华舱室里去,从船长室出来他就上了后甲板。现在阳光正好,他可以在这里坐下来,喝喝茶,晒晒太阳。
  这个时候,船员们正从更高的位置上将一个大风筝升到空中。这是用来保证一路上都能够和美国大陆保持联系的。史高治在后甲板上的椅子上坐了下来,于是就有侍者走过来问道:“麦克唐纳先生,您需要点什么?”
  “一杯红茶。”史高治说。
  不过史高治并没有在这里坐多久,因为有一阵海风从北边吹来,让后甲板上变得格外的冷了起来。
  “活见鬼,这风简直就像是从冰山上吹过来的一样。”史高治说,突然他愣住了,他一下子想了起来,当年泰坦尼克号装上冰山沉掉,其中的一个重要的原因不就是白星航运的经理要求船长跑快点,再跑快点吗?该死的,现在正是冬天,很冷的,万一……
  史高治立刻向着船长室走去,敲了敲门,里面传来了布莱尔船长的声音:“请进!”推开门,史高治看到,布莱尔船长正坐在椅子上喝茶呢。看到史高治走进来,他有点诧异的放下茶杯,站了起来,问道:“麦克唐纳先生,您还有什么事情吗?”
  “布莱尔船长,我知道你在这条航线上跑了很多次了,你能告诉我,在这个季节里,格陵兰岛上附近的海域里会出现冰山吗?”史高治问道。
  “现在一般不会。”布莱尔船长回答说,“因为现在还在一月底呢,格陵兰的冰川还没有到融化的时候。知道到了三月底,五月初,才会有大量的冰川崩落到海里,形成冰山。而在现在的季节里,应该不会有什么冰山的。”
  这个回答让史高治稍稍安心了一点,反正随着钱越来越多,史高治也越来越怕死了。“布莱尔船长,我希望您能在夜间的时候将速度放慢一点,保证安全。另外……”史高治突然想起了泰坦尼克号上的嘹望员居然没有望远镜的事情了,赶紧问道:“我们的夜间瞭望员有望远镜吗?他没有夜盲症或者别的什么问题吧?”
  “这怎么可能呢?”布莱尔船长说,“瞭望哨的位置上驾着有专门针对夜间的六寸口径的七倍望远镜,而且我们的水手都是经过了专门的检查的,怎么会有夜盲症这样可笑的毛病呢?”他看了看似乎还不放心的史高治,于是又补充说:“先生,我会给瞭望哨派双岗的。保证不会有问题。”
  “啊,那么麻烦您了,布莱尔船长。”史高治很客气的对布莱尔船长说。反正,这条船上的救生艇是绝对够用的。而且,就算不够用,只要有救生艇,就一定会有他的位置的。
  ……
  仅仅用了不到一个星期,“极光女神”号就抵达了伦敦。史高治到伦敦后,并没有隐匿自己的行踪,而这个时候他早就是世界名人了,所以很快英国的记者们就注意到了史高治。
  史高治先去拜访了劳伦斯,然后又到剑桥大学拜访了一些科学家,并和他们亲切交谈,最后还像剑桥大学捐了一笔小钱,并代表克利夫兰大学和剑桥大学达成了包括访问学者和交换生的一系列的合作计划。
  有记者想起了史高治离开纽约的时间并不算太久,原始赶紧找到相关的报道加以印证,结果发现,史高治从纽约抵达伦敦居然只用了不到七天,在整个航程中他的那条三千吨左右的私人游艇的平均速度竟然高达23节。这个发现吓坏了英国记者,这样的速度比一般的蒸汽船快了一倍以上。这真是一个惊人的速度,要知道,在当时即使是皇家海军最快的巡洋舰,在最理想的条件下,最高速度都到不了这样的水平,更不用说是达到这样高的平均速度了。于是就有记者就此向史高治提出了问题。
  “麦克唐纳先生,你知道你的船创造了横渡大西洋的最短时间的世界纪录吗?”一个记者在剑桥大学拦住了史高治,向他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
  “啊,我知道我的船是世界上最快的游轮之一,但是创造了纪录什么的,我倒是不是很清楚。也许我应该去向布莱尔船长道贺。”史高治回答说。
  “我们想知道,你的这条船是在哪里买到的?”那个记者又问道。
  “哦,这是我的造船厂自己生产的船只,我们的造船厂在规模上虽然没法和英国的那些著名的大厂相比,但是也是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比如说,我们能生产世界上速度最快的游轮。”史高治抓紧时间打起了广告。
  “世界上最快的游轮?”那位记者笑了,“您说得是现在停在港口的那条‘极光女神’号吗?能在不到七天的时间里横穿大西洋,它真的非常快,而且这条船看起来也非常漂亮。”
  “谢谢你的夸奖。”史高治笑眯眯的回答说,“严格说来,‘极光女神’并不是世界上最快的游轮,我的老朋友摩根先生的那条‘海盗’才是。”
  “还有比‘极光女神’更快的船?”那位记者颇有些惊讶。
  “老实说,我不觉得‘海盗’能在横越大西洋这样的长途航行中胜过‘极光女神’。‘海盗’是我们的上一代产品,它的速度更快,但是也更极端。嗯,比方说吧,即使在满载的状况下,‘海盗’也能跑出二十八节以上的速度。轻载测试的时候甚至跑出过三十多节的速度。相形之下,‘极光女神’的最高速度也就26节左右。但是‘海盗’的设计很偏激,她只注重于速度,导致她的适航性很差。所以在她的后续产品,也就是‘极光女神’号上面,我们更兼顾了适航性和舒适性。所以我们的最高速度有所下降,但是我们的持续高速航行能力却明显上升了。这次航行就是一个明证。”
第252章
顺路去吓唬吓唬皇家海军(下)
  伦敦的报纸对史高治的“极光女神”号的报道,一般的人看了也不过是羡慕一下,感叹说:“有钱真好。”也许还会有志向远大的人,站在伦敦港的高岸上,眺望着那条雪白的线条优美的油轮,发出“大丈夫当如此也”的感叹。不过在皇家海军开来,事情的感觉就完全不对了。原因很简单,那条船太快了也太危险了。
  大英帝国的强大,是建立在强大的海军的基础上的,英格兰的霸业就是皇家海军的霸业。如果有那么一天,皇家海军优势不再,那么日不落帝国的太阳就要缓缓地降落了。英国的强大源自于拥有世界上最多的殖民地。靠着这些殖民地,英国能够为他的工厂提供世界上最廉价的原材料,并且保证他的工业产品总能够找到一个地方卖出去。一条条连接着大不列颠以及她在这个世界上的那些多得数都数不清的殖民地的海上航线,就是大英帝国得以保持它的强盛的生命线。皇家海军最大的使命就是保护这些生命线不会受到干扰,不会被人切断。一旦有人能切断这些生命线,那英国的末日就在眼前。为了保证没有人能对英国的海权构成威胁,英国人后来甚至于提出了一个所谓的两强标准,也就是,英国皇家海军的实力必须足以同时干掉世界第二海军加上世界第三海军。
  然而,“极光女神”号的出现却让皇家海军非常的头疼。因为这种船如果能改装成性能接近的军舰,那它就会对英国的海上生命线构成巨大的威胁。英国人相信,任何一个国家的海军,只要敢堂堂正正的和英国人来一次决战,皇家海军任何时候都能把他们碾成粉碎,之中自信,是一代代的皇家海军在一次次的战役中累积下来的,任何敌人,只要望见皇家海军的旗帜都会魂飞魄散,望风而逃。整个欧洲其他任何一个国家的海军,都几乎被皇家海军打出了“皇家海军恐惧症”了。美国海军也不是个例外。美国海军就是一群没种的海盗,无论是独立战争还是第二次美英战争,美国海军都只会搞些偷袭之类的玩意儿,他们从来都不敢和皇家海军硬碰硬的上,只敢去欺负运输船什么的。
  但是现在,如果真的有一种跑得如此之快的军舰,那就简直是美国海军这样的猥琐流的神器了。正像那个不本分的学者恩格斯在他刚刚发布发表的文章中提到的那样,“极光女神”的速度,以及维持高速的能力将完全改变海战的局面。(恩格斯其实也是个军迷,些有很多讨论军事和战争的文章,相当的有见地)有了这个,美国人就能把他们的“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的无耻招数发挥到极致了。想想看吧,一群速度高达二十六节的高速军舰被派到大洋上来像海盗一样袭击英国的商船队,英国皇家海军虽然有着更多的军舰,更强的战斗力,但却追不上他们,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情,如果英国人把舰队集中起来,确保战战斗中能击败美军的这支舰队,那么黑多的商船队就都会处于无保护的状态,而美国人的速度优势却可以让他们拥有选择是否交战的权力。这意味着,这支美军舰队可以随心所欲的避开英国主力舰队而袭击那些缺乏保护的商船队,将他们杀得灰飞烟灭。而如果英国人在每一条商船队都平摊护卫力量,那就等于自己背弃了“集中优势兵力”的最基本的军事原则,其结果必然是任何一支护航编队的力量都不是美国舰队的对手,最后被人家来个集中优势兵力,个个歼灭敌人,一口一口的消灭干净。什么?你说给每一支商船队都配上比整个美国舰队还强的护航力量?那就不用再打了,大英帝国自己就会被这样的财政负担压垮了。
  “该死的,这条船是怎么样做到这样快,而且还能这样持续的保持高速的?”面对着大臣们,已经不太管事了的女王夫妇也难得的有些着急。
  “劳伦斯,你对这条船有多少了解?”维多利亚女王问道。
  “女王陛下,对这种船,我知道的有限。”劳伦斯回答说,“不过我猜想,他应该使用的是所谓的第二代蒸汽机吧,就是所谓的蒸汽轮机。我记得,这东西在我们这里也申请了专利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1/2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