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5美国大亨(校对)第12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0/282

  “将军,这不对劲。要不我们把士兵先撤出来?”副官对坎波斯说。
  “这有什么?”坎波斯说,“这也没什么。我估计他们也知道自己没办法守住城市了。从前面的战斗来看,他们的物资已经耗尽了。换了我是他们的指挥官,我也肯定会安排撤退了……他们多半撤退到河那边去了。让人把城市细细的搜索一下,看看城里还剩下些什么。”
  然而就在坎波斯的命令刚刚发出去没多久,从城市的几个不同的方向突然燃起了火焰,一开始,西班牙人还试图灭火,但是火势迅速的就变得不可收拾了起来。最后,所有的西班牙人都不得不从城市里撤出来,眼睁睁的看着这座城市在他们面前化为灰烬。
  ……
  接下来就是一段噩梦般的撤退了。耗尽了所有的物资的西班牙人饿着肚子沿着漫长得几乎看不到尽头的道路缓缓后撤,大炮什么的全被炸毁抛弃了,士兵们一天只能吃一顿饭。在路上,不断地遭到古巴人的袭击,就像坎波斯担心的那样,撤退最终在距离西班牙控制区不过六十公里的地方变成了不受控制的溃退。一直跟在他们后面的古巴人趁势猛攻,西班牙军队溃不成军,而在这样的胜利的激励下,原本还在西班牙控制下的很多城市都发生了起义。在各路起义军的一路围攻之下,损失惨重,最后跟着坎波斯回到哈瓦那的士兵甚至不到三千人。
  ……
  在史高治和摩根的联合推动下,国会通过了一个议案,要求政府考虑正式承认古巴政府,并与之建立外交关系。这个决议并没有直接的约束力,只是一个建议而已。正常情况下,在通过这种没有约束力的议案的时候,总统和国会会有一个默契,国会会提出一些相对离谱的要求,算是表明一下态度,有时候甚至是通过这个办法恶心一下某个外国。而总统会把这个建议素质高阁,以避免真的闹出什么乱子出来。这一招也是美国的传统的花样了,每隔几年就要玩上一次。比如说后世里,为了恶心兔子国,美国国会经常性的会通过一些诸如要求政府和秃子建交的这类没有约束力的议案。
  只是现在美国政府的情况却很特别,因为不久前约翰逊总统解除了陆军部长的职务,而更早一些的时候,共和党控制的两院刚刚通过了一条法律,禁止总统在没有得到国会批准的情况下,解除通过了国会审议的内阁成员的职务。于是,共和党自然认为总统的做法违法。但是总统却认为这条法律本身就是违宪的。因为依照宪法,行政权力是属于总统的,而人事任免权是最为典型的行政权力,依照宪法,国会仅仅拥有立法权,但现在,它却通过这样的一条法律,自己给自己授权,使得自己拥有了干预行政分支的人事任免的权力。这绝对是违宪的。再说,当年史高治保证过,他凭借自己的影响力可以让他免于弹劾。所以约翰逊总统当然也就更加的有恃无恐,继续坚持自己的决定。而共和党当然也无法忍受一个靠着莫名其妙的原因从花瓶变成了总统的家伙居然真的像总统那样发号施令。于是国会山立刻做出了反应,要弹劾总统。最终在史高治的帮助下,约翰逊总统涉险过关了,不过,他和国会山的那些共和党可以说现在已近完全撕破脸了。在国会山,乃至内阁阁员的掣肘下,他现在已经跛脚得一塌糊涂,当然总统对此也格外愤怒。
  也许是因为约翰逊总统知道,他不可能有任何连任的可能,也许是因为故意要和控制国会的共和党捣捣乱。嗯,约翰逊总统居然打破了总统和国会一直以来的默契,真的依照国会的建议,宣布美国政府决定承认古巴共和国政府乃是代表古巴人民的惟一合法的政府,并决定在合适的时候和自由的古巴建立外交关系并互派大使。
  相比国会的那个决议,约翰逊总统的这个声明真是立刻就激起了一片轩然大波。共和党的议员们都在背后咬着牙痛骂约翰逊这个破坏默契的家伙,但是考虑到现在席卷美国的同情古巴的民意(几乎所有的媒体都在一边倒的帮着古巴人说话,人民自然也会同情古巴),而且这个议案还是他们自己提出来的,他们当然没办法跳出来反对了。嗯,甚至还要站出来表示支持。这简直就是……
  美国政府的这个决定赢得了国内的一片欢呼,这也是好长一段时间以来,约翰逊总统做出了最为民众支持的决定了,而在国外,情况就不同了。一些英国人已经在小声的嘀咕美国人的野心,而西班牙更是暴怒而又惊恐。
  “我们必须尽快派出第二批远征军,迅速稳定住局面,否则,就会有大麻烦了。”胡安·普里姆将军说。
第247章
啊,海权
  “我了解到西班牙人在欧洲有发行了一批国债,我给捣了一下乱,卖得不算太好。”摩根对史高治说,“所以,我估计他们能新派出来的人应该不多。”
  “这样不是正好吗?这样一来,西班牙人也就没有能力彻底的征服当地的土著了,他们就会达成一个暂时的妥协。而他们也都知道这个妥协只是暂时的,于是,这里面就有了我们的活动空间了。”史高治说。
  “嗯,我们要找机会制造一次屈辱的事件,然后才好推动造舰。嗯,史高治,你在军队里面有很多的朋友,不知道海军那边有什么不错的人选没有。”
  “有一个还不错。”史高治说,“我和他聊过几次,很有些想法,是个不错的有前途的家伙。思维很活,更智能更要的是,看问题能看到根本上。”
  “叫什么名字?”摩根问道。
  “阿尔弗雷德·赛耶·马汉。”史高治回答说,“海军的一位炮舰舰长。级别不高,但人不错。我看人一贯很准的。我觉得这个人值得我们培养培养,尤其是在理论方面。”
  要找到一个让美国人民感到羞辱的机会其实不难。西班牙人正在古巴附近的海域执行封锁任务,只要愿意,在这里弄起一点事端来简直就是太容易了。几天之后,从弗罗里达州传来了这样的一条消息——一条外出捕鱼的渔船因为遭到了西班牙人的舰队发生冲突,渔船被击沉,五名船员中只有两人得以生还。对此,美国的新闻上引用生还者的说法,是这样报道的:
  “今天早上,我们在距离海岸线大约十到十五海里的地方捕鱼,这是我们通常的活动区域。到了快到中午的时候,西班牙人的军舰出现了。他们迅速的向我们靠近,并且要求我们停船接受检查。我们听说过西班牙人在海上高强买强卖的事情的故事,当时我们刚刚钓到了一条上好的金枪鱼。这条鱼可不便宜,足够我们我们担心一旦让西班牙人上了我们的船,我们的那条鱼就会被他们当成杂鱼强行买走。同时我们考虑到我们的位置距离我们的海岸非常近,于是我们就没有停船,而是收起了鱼线,向我们的海岸线方向驶去。西班牙人在后面追赶,并且向我们开炮射击。我们更害怕了,越发的不敢停下来,然后就真的有一发炮弹击中了我们的船,我们的船只是一条小渔船,立刻就被打沉了碎片。我掉进了海里,但是并没受什么伤,西班牙人有用步枪朝着我们射击。我潜入水中,才算躲过了一劫。后来西班牙军舰看到了我们的缉私船队的一条巡逻艇正在靠近,就离开了。我和沙克才算是捡了条命回来……”
  这样的报道当然让美国国内一片群情激奋,很多人甚至要求美国政府立刻向西班牙宣战。当然,对这件事情,西班牙方面的说法就完全不一样了。他们先是矢口否认发生过这样的事情,报纸上的说法都是别有用心的人编造的谎言。后来面对着越来越多的各种证据,西班牙人又改变了说法,他们承认他们的海军是击沉了一条船,但那并不是一条渔船,而是一条向古巴走私军火的走私船。他们还说,这从两个所谓的生还者都是古巴移民就可以看出来。
  这样的说法当然越发让人愤怒,美国政府也向西班牙表达了强烈的抗议,并立刻让美国海军进入到戒备状态,颇有大战一触即发的感觉。然而就在这个紧张的时刻,大西洋上的警察——英国人却突然跳了出来,要求美国和西班牙保持克制。
  如果英国人只是说说,那谁都不会太在乎。但是英国人可不仅仅只是说说,英国人还向百慕大派出了一支分舰队。这样一来,英国的声音自然没人能不听了。
  在英国人看来,美国现在表现出了一个很不好的倾向,那就是他们居然叫喊什么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这样的野心勃勃的鬼话,而且他们的一连串的行动确实是对英国主导的国际秩序构成了威胁。所以,英国人觉得,适时的敲打一下美国,免得他们又做出像入侵加拿大这样的傻事。
  美国人没有后世的某个小岛上的井蛙的那种被美国爸爸窃听了,还感到非常光荣(你看我们多厉害,连美国爸爸都要来窃听我们耶,保洁我跟你说呀,全世界的这些高科技,没有我们4V人,他搞不出来,所以连美国爸爸都要来窃听我们的电话。你知不知道,美国的爱抚娘娘都是山寨我们的IDF的哟)的奇葩心理。被英国人用军舰威慑了之后,自然极度的不舒服,(嗯这种感觉可以参考96年美国把航母开到台湾附近的事情)于是在有心人的引导下,报纸上开始讨论起如何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了。
  纽约每日时报上面更是开了一个有关海军的专栏,专门请一些专家就美国海军的建设发表意见。阿尔弗雷德·赛耶·马汉也在这段时间里,在这个专栏里,他讲述了为什么美国必须要有一支足够强大的海军,他告诉民众,海洋的主要航线能带来大量商业利益,因此必须有强大的舰队确保制海权,以及足够的商船与港口来利用此一利益。同时他也总结了自独立战争乃至第二次美英战争中,美国因为没有一支强大的海军而在战争中受到的种种不良的影响。指出如果有一只足够强大的海军,就可以遏制可能的入侵企图,并御敌于国门之外,避免本土遭到战争的破坏。
  而针对这个足够强大到底是多强的问题,他也反驳了那种认为足够强就是足以和英国抗衡的谬论,在这一些列的文章里他指出,考虑到英国独特的地缘政治局面,英国必须时刻留下相当大的一支力量来保证欧陆的军事力量的均衡,同时它还必须在遍布世界的殖民地保持军事存在。所以它真正能用于美洲的海军力量是相当有限的。“我们的海军不需要和英国一样强大,只需要能在和英国人的舰队的战斗中让英国海军付出足够大的代价。这大代价必须大到会让英国人无法在这一战之后继续压制欧洲各国的海军。只要能做到这一点,英国人就永远不会冒着失去欧洲的风险来和我们拼命……”
  在这样的局面下,国会开始了对美国的财政支出计划的审核,新的造舰计划已近呼之欲出了。
第248章
美国需要什么样的军舰
  看上造军舰这个大蛋糕的可不只是史高治一家,铁路之王范德比尔特也一样盯上了它。范德比尔特是运输行业的霸主,在造船上面也有很强的实力。而且由于他在铁路上面多年的经营,所以他们在传统的往复式蒸汽机方面有很不错的技术。他们制造的蒸汽船在内河的航线上占了很大的份额。当然,海上航线的情况和内河不太一样,在那里,英国人因为造船技术方面的优势,在市场份额上占据了明显的优势。不过谁都知道,美国海军的造舰计划针对的假想敌就是英国人,所以,这个买卖自然轮不到英国人来分润。事实上,自从建立以来,美国海军的头号假想敌一直都是英国皇家海军。只是要对付这个可拍的对手,美国海军必须先征服一座几乎比世界上最高的珠穆朗玛峰还要难以征服的超级高山——国会山。
  一直以来,国会的家伙们总会用一切办法来克扣军费,相比每次打完仗,就被削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不到的陆军,海军的处境还算要好那么一些,不至于时不时的被国会逼着减肥,但是,他们能得到的优待也就仅此而已了。
  好在这次拜西班牙人和英国人所赐,白宫和国会山都一反常态,打算要强化海军了,这样的机会当然要抓住,但是,海军立马就面临一个问题了,那就是,就连海军自己都不知道,海军应该建设成一个什么样子。
  一般来说,世界老大总是有无数的脑残粉的,这一点在任何时候都不例外。比如在后世,人畜无害小白兔就是公认的白头鹰最大的脑残粉,尤其是在发展海空军的时候,做出来的新玩具基本上一件比一件更有王师范儿。
  这个原则在19世纪一样是存在的。美国海军里面这个时候,也是一水的牛牛海军的脑残粉。什么,要加强海军,不知道怎么加强?那还不简单,直接照着牛牛海军的样子来呀。对于后进者,山寨成功者从来都是最高校的办法。然而,这一次,他们却很难决定具体怎么山寨。
  因为这个时候正是海军从风帆转向蒸汽动力,有木质军舰转向钢铁军舰的时期,就连英国皇家海军自己对于今后的方向也非常的迷茫,对于新时代的军舰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英国人自己也争论得不可开交。比如说,舰队该如何对敌的这个问题,有人坚持应该向传统的那样靠战列线来对付敌人,也有人则依据利萨海战中的经验觉得有了难以击破的铁甲,新的军舰应该装上撞角,正面对敌,必要的时候可以冲上去用撞角解决战斗。奥地利海军就是靠着这样的正面对敌的楔形横队的冲击战术,在利萨海战中一举击败了意大利海军的。嗯,依照这一经验,就连英国皇家海军也给自己的军舰装上了古老的撞角。
  战术的变化自然也会导致军舰设计的变化,在战列线时代,军舰用舷侧对敌,所以,火炮都要安装在两舷,便于发挥火力。而利萨海战的经验则告诉大家,铁甲舰时代,如果采用横队冲锋战术,就必须要舰首对敌,因而在火炮的位置的安排上也要适应舰首对敌的时代的特点。嗯,说得更简单一点,就是铁甲舰的火炮——至少是主炮,必须保证能同时向着正前方开火。所以那个时代的军舰舰炮的安设方式在现在看来,往往会显得格外的怪异,比如原来的历史上的甲午战争中北洋水师从德国进口的“定远”、“镇远”号一级铁甲舰的主火炮就被以一定的斜角布置在舯部,只有在正面对敌的时候才能同时发挥主炮火力。
  当然,那一战也证明了,在火炮也跟着飞速发展了的时代,铁甲舰横线战术并不靠谱,采用横线战术的北洋水师一心想复制利萨海战的胜利,却被拥有更多速射炮,采用纵队战术的日本舰队打得大败。利萨海战不是那么好复制的,尤其困难的是,即使你一切都做得很好了,你还需要一个关键性的条件,那就是对面的那支队伍是意大利人。
  如今美国海军一提出造军舰,范德比尔特的船厂立刻就拿出了一套设计方案,看得出他也是早就有所准备,拿出来的初步的方案看上去和英国人正在搞的那些东西很有些相似,嗯,都是吸收了利萨海战的经验,搞出来的适合横队作战的舯置炮塔铁甲舰。
  “看得出,范德比尔特先生是早有准备的呀。史高治,范德比尔特先生在造船方面可比你有经验,你有把握把击败他吗?”
  “摩根,你不要忘记了,海军要的不是船,而是武器。而造武器,我可比范德比尔特在行多了。而且,我准备得比他还早,样船都造出来了呢。”史高治笑了,作为一个重生者,手里还有着蒸汽轮机和管退炮这样的大杀器,再加上对后世的战术的了解,要是还比不过范德比尔特手里的事实上是走了弯路的设计方案,那还不如去买块豆腐碰死呢。不过,嗯,貌似在这个时代的美国,还真的不容易找到豆腐呢。
  “样船造出来了?”摩根吃了一惊,“你这个投入可不少,万一没选上,可就亏大了。”
  “万一没选上也能派上其他用处。”史高治笑了,“比如说,高价卖给你。”
  “你又造出了一条坑人的游艇?”摩根立刻反应了过来。
  “怎么可能坑人呢?”史高治说,“我的信誉一向非常好的,你不要污蔑我。这条船是打算做军舰的,嗯,军舰是大炮射击的平台,所以稳定性非常重要。因此你不必担心,这条船不像你现在用的这条这样容易乱摇晃。坐游艇很合适的。”
  “那它有多大,能跑多快?”摩根问道。
  “现在她还没装武器和装甲,所以排水量小一点,也能够跑得更快一点,嗯,现在的排水量大概是三千多吨,大概能跑到二十五节,等装上这些之后,依照我们的计算,排水量会上升到四千多吨,速度应该能有十九节到二十节的样子。这已经比现有的任何战斗舰只都来得快了。有空我带你去看看货?”
  “嗯,我很期待。”摩根说,过了一下,他突然又问道,“史高治,你的那个东西能不能再快点,最好能和现在的这条一样快。”
  ……
  几天之后,史高治和摩根的联合造船公司也提出了自己的设计方案,海军方面派来对这一方案进行审核的人员中有一个正是马汉。
  “马汉先生,欢迎您。”马汉刚刚从马车上下来,史高治就迎接了上去。
  “麦克唐纳先生,您亲自来迎接,这我可真的担当不起了。”马汉笑着说。马汉是一八四零年出生的,比史高治大不了多少,在原来的历史上,这位后来名满天下的海军战略家,《海权论》的作者,在这个时候,还只是一个中阶军官(其实马汉的最高军衔也不过只是上校而已。),虽然他在安纳波利斯海军学校毕业的时候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但这个时候,他原本还应该只是个不太起眼的小人物而已。不过在这个时空里,史高治却有意的对他加以开发,不但为他提供了很多的得以发表各种文章的渠道,甚至还通过书信的方式,将一些来自后世的甚至就是来自于后来的马汉自己的看法隐约的启发给他,结果,在这个时空里。这个年轻人在理论方面的成长要比在原来的时空里快了不少,现在在海军里就已经小有名气了。
  “没什么,我们是朋友嘛。”史高治笑着说,“而且,我们的这种设计,也是源自与我们共同讨论的新战术的。”
  史高治一边说,一边将马汉和其他的海军军官带进了一个展厅。
  在这个展厅里放有一条军舰的大比例模型。这是一条造型很奇特的军舰。首先,在这条军舰的舰首处并没有现在流行的撞角之类的东西,而且它的舰首明显外漂,显得格外的漂亮。
  “这样的舰首有什么好处?”一个军官问道。
  “外漂的舰首不容易上浪,在高海况的时候有更好的表现。”一个技术人员解释说。
  “没有了撞角,怎么击沉敌舰?”有人问道,显然这个人同样是深受利萨海战的经验影响的人。
  “不需要撞角了,因为我们有了能够发射能击穿装甲并且在敌舰内部爆炸的炮弹的大炮。火力上的优势再加上速度上的优势使得我们的军舰根本不需要和敌人的军舰玩什么近距离的撞击游戏。”史高治颇为得意的说,“你们还记得上个星期马汉先生在报纸上提到的理想的军舰吗?嗯,一种有着高射速,大射程,和高航速和大航程的理想军舰。”
  “想想吧,各位。”史高治继续吹嘘着这条军舰,“一条敌舰在遭遇到这样的一艘军舰的时候,是怎样的一个噩梦吧。你们注意到了模型上那长长的炮管了吗?由于采用了麦克唐纳独有的身管自紧技术,它可以做得很轻,却能够承受更大的膛压。这也让它发射出来的炮弹能够轻易地击穿现在英国人的那些看起来似乎坚不可摧的铁甲舰的装甲。而且它还有比英国人更快的速度,能够一直主动的控制和敌舰的距离。在我们能击穿英国人的距离上,他们的炮给我们挠痒痒都不够,他们想要靠近过来拼命?可是我们的速度更快,他们靠不上来。他们想要逃跑?可是一样的问题,他们也跑不掉。更何况英国人的铁甲舰的火炮有很多的死角,比如说侧后方向,几乎就没有什么像样的火力,而我们的军舰要比它们快得多,所以也能轻而易举的占据这样的优势位置,用我们的中轴线布置的前后主炮一起从舷侧方向向他们发起攻击。这是划时代的军舰,一旦下水,他甚至可以让整个英国海军所有已有的军舰全部变成废铁!”
第249章
时代的变化
  “可是史高治先生,您讲到这些东西的真实性经得起考验吗?”一个军官忍不住问道,因为史高治给他们描绘的画面实在是太美了,美得让这些一贯被皇家海军压得喘不过气来的人简直不敢相信。
  “火炮已经有现成的了。”史高治说,“半穿甲弹也刚刚完成了。一会儿我们就可以去看看射击的效果。至于航速方面的问题,我们也有现成的例证。嗯,摩根先生的那条游艇你们知道吗?”
  摩根的那条高速游艇现在在整个美国甚至是整个世界都是很有名的,因为这是世界上速度最快的游艇,在排水量超过一千吨的船只中,没有谁能比那条船更快了。不过史高治用它做例子却并没有说服那些海军的军官。一位上校甚至皱着眉头说:“我们当然知道那条船,但是那条船恶高速完全是靠了一系列的极端的设计来实现的。比如说大得吓人的长宽比什么的,这虽然给这条船带来了惊人的高速,但也使得这条船的稳定性能以及操控性能差得一塌糊涂。我们海军也对这个船形进行过研究,结论是,这样的船形根本就不能作为战舰。”
  “我们刚才看到的船形的长宽比并不算特别大。”史高治回答说,“而且靠着减摆鳍,稳定性也是有保证的。我知道海军也对摩根先生的游艇的船型进行过研究,不过有一点,也许大家并不知道,那就是摩根先生的那条船可以用最大速度连续航行十个小时以上。我想这意味着什么,大家都应该知道。”
  连续十个小时保持最高速度?这样的消息几乎让大家都惊呆了。在这个时期,使用往复式蒸汽机的船只最快的时候也能达到二十节左右的速度,但是这样的速度是难以长时间维持的,一般最多持续半个小时,你就必须把速度降下来了。否则蒸汽机就可能出现故障。
  这是因为在往复式蒸汽机里面什么汽缸活塞呀,什么曲轴呀之类的运动部件过多,从而导致可靠性下降。有关可靠性的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运动部件越多,可靠性就越差。如果一个运动部件的可靠性是百分之九十,那么你的机器里有两个各样的部件,可靠性就有下降到百分之八十一了。而相形之下,蒸汽轮机的运动部件可就少得多了,所以在可靠性方面就要强出很多,因而也就能够长时间的保持最大功率运行。这也是史高治在推动电气化的过程中,选用蒸汽轮机而不是往复式蒸汽机作为动力来源的关键原因之一。
  另外,同样是因为运动部件少,所以蒸汽轮机也更容易做到更高的气压,这不仅能让热效率更高,同时也能让蒸汽机的整体体积更小。在军舰上,每一寸的空间都是宝贵的,同功率情况下占用空间更小同时可靠性更好的蒸汽轮机显然要大大的优于往复式的蒸汽机。
  “如果不相信的话,嗯,我们的船场刚刚又建成了一条高速游艇,而且这条船在线形上,和我们的军舰模型很接近,如今这条船正在测试,各位有兴趣的话,可以一起到船上去看看。”史高治很热情的说。
  ……
  一个月之后,摩根和史高治的造船厂成功的得到了海军的订单。他们将为海军制造四条排水量三千吨的铁甲舰和两条更大一些的,大约五千吨的铁甲舰。
  也就在这个月,因为封锁而无力进攻的自由古巴,和同样因为损失过大和经济困难而难以进行反攻的西班牙人达成了妥协,西班牙人承认了古巴人的很多自治权,古巴人也继续向西班牙王国效忠并纳税。但是,谁都知道,这只是暂时的妥协而已。
  1867年就这样过去了。这是迅速变化的一年,如果要算在这一年中,美国人的生活中发生过的最大的变化,大概就要算电力的渐渐普及了,到这一年的年底的时候,美国最主要的城市都已经建起了发电厂,以电灯为代表的电器开始迅速的进入了千家万户,而与此同时,在很多工厂里,电动机也开始不断地取代老旧的,经常出故障的蒸汽机。一场全新的革命已经初见成效。
  这场革命还波及到了欧洲,在欧洲首先跟上这次革命的步伐的是普鲁士人,靠着在此前和史高治形成的特殊关系,在付出了相当的专利费用之后,大量的发电厂开始在普鲁士出现,普鲁士的工厂也迅速的用电动机替代了蒸汽机。普鲁士人的工业水平开始大步向前,甚至开始超过了他最强大的邻居——法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0/2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