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二战之鹰击长空(校对)第15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9/165

  美国人的军舰在距离硫磺岛海岸大约七千米到八千米的距离上开始转向,纵队变成了横队,同时速度也从二十节左右下降到了八节左右。速度太快的话,会影响到射击的精度的。
  “将军,敌人的炮击就要开始了,您还是到指挥部去统一安排抵抗吧。”一个少佐对栗林忠道说。
  栗林忠道点了点头,就带着那个军官向着埋在更深的地方的指挥部走去。
  这个时候,美军的舰队已经就位了,为了保证炮击精度。战列舰已经停了下来,甚至都下了锚。在田纳西号战列舰上,355毫米口径的炮管已经转向了侧面,指向了硫磺岛。早上八点三十五分整,从田纳西号战列舰的355毫米口径的炮管里打出了这场战役的第一炮。
  12门355毫米炮的齐射使得军舰整个的向另一侧移动了好大的一段距离,然后又在锚链的牵引下回到了原来的位置。这时候战列舰上的14门127毫米的副炮也开始向着硫磺岛开火了。
  战列舰的主炮射出的炮弹在十多秒钟之后,就重重的砸在岛上,然后腾起一团团的黑色的烟雾。过了好一会儿才传来又沉又钝的爆炸声。这个时候,战列舰已经放平了炮管,炮手们正在忙着给它装填炮弹。准备下一轮的炮击。
第三百零七章
登陆
  在战列舰开火后,巡洋舰和驱逐舰也开始开火射击。但是他们不像皮粗肉厚的战列舰,有着强大的防御力,能几乎无视硫磺岛上的火炮,所以他们可不敢像战列舰那样停下来,甚至干脆把锚链丢下来开火,这样虽然射击精度更高,但一旦对手还击,这样的目标也更容易被击中。所以,他们依旧保持着十二节左右的速度,一边航行一边向着预定目标喷吐着火焰。
  “将军,敌人的军舰在我们的射程内,请下令向敌人的军舰开火吧!”一个少佐军官对栗林忠道说。
  “不行,还不到时候。”栗林忠道摇了摇头,好像是怕手下自行其是,栗林忠道又补上了一句,“我们的打炮不是用来打这些军舰的。对于美国人来说,军舰的受损是算不得什么的,他们并不在乎这种纯粹物质的损失。他们的生产力能很快的弥补这种损失。对他们来说,最不能承受的损失是生命的损失。所以,我们的作战方式必须是能最高效的杀伤美国人的作战方式。我们的大炮不多,炮弹也有限,这些都要留到敌人登陆之后,用来打击敌人的无防护的步兵。这才是最高效的做法。”
  这些道理,栗林忠道已经不是第一遍和下属的军官们讲过了。但是,日本军校长期以来向军人们灌输的“进攻思想”可不是轻而易举的能够克服的。日本军官们在军校里的时候大多接受过这样的教育:
  “你有一个中队,前面来了敌军一个师,你打算怎么办?”这是教官的经典的问题。
  “先防御,等敌人在进攻中露出破绽之后在反击打垮他们!”这个回答应该是很合理的吧,可你真要这样回答了,这次考试的成绩绝对是不及格了。因为这个回答太没有进攻精神了。能得高分的答案是这样的:“兵分两路,一部分正面进攻,一部分绕到敌后,防止敌人逃跑,最后包围歼灭敌人!”
  一个中队(也就一个加强连)还想兵分两路前后夹击包围歼灭一个师,这样的答案放在除了日本以外的任何国家,绝对都会被送到某种医院里面去享受电击治疗,但在日本,这样的答案却是能得到高分的答案,照着这样的标准培养出来的日本军官,想正常一点都不容易。比如在瓜岛送死的那个觉得靠自己手中的不到一个联队的轻步兵(千把人)就能干掉至少5000个得到了重武器支持的美国陆战队的一木清直,就是这样培养出来的。不仅仅低级军官如此,就连高级军官也不例外。比如说发动英帕尔作战,将大批部队送到野人山里面去饿死的那个牟田口廉就是这么个货色。
  在这样的教育下量产出来的军官里面,栗林忠道是少有的在事实面前清醒过来了的异类。面对这如今的战局,栗林忠道已经明白,日本不可能在这场和美国人的对抗中获得胜利了,现在的问题只是如何败,败到什么地步的问题了。
  栗林忠道知道,早在43年,美国人就和英国人和支那人在开罗发表了一个宣言,开出了一个日本人无法接受的终止战争的条件,那就是无条件投降。按照这份宣言,日本将会失去满洲、朝鲜、台湾、澎湖以及一切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获得的领土。这几乎就是把日本打回到了明治维新之前嘛。甚至,这还不如明治维新之前。看看德国在一战投降后的结果,栗林忠道就感到不寒而栗:国王被驱逐,军队被解散,还背上永远无法还清的债务。这样的结果和亡国事实上没有任何的区别了。如今,唯一的办法就是用更有效的抵抗来增加敌人征服日本的成本,然后希望这样的高昂的成本,能够让美国人感到吃不消,于是不得不给日本一个更好的投降的条件。事实上,他现在已经不再是在为胜利而战斗了,他战斗的目标只是为了获得一个更好的投降的条件。“至少要能保住天皇吧。”栗林忠道这样想着。
  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栗林忠道规定,任何部队都不允许做所谓的“万岁冲锋”,每个士兵必须打死了十个美国兵才有资格去死。虽然他道理也讲了,命令也下达了,但是日本军人的“进攻”的积习能不能抑制得住,栗林忠道心里还真没底子。
  不过,从现在来看,至少在目前,栗林忠道的策略还是得到了下属们的遵守的。虽然整个的岛屿都在美国舰队的炮火下颤抖,但岛上的日军却保持着可怕的沉默。
  两架水上飞机在硫磺岛上空盘旋。这两架水上飞机是炮击舰队的校射飞机,今天天气不错,炮弹的落点能够看得很清楚。在校射飞机的支持下,美军舰队的炮击精度相当的令人满意。所以在几轮射击之后,校射飞机就得出了目前所以已知目标均已被摧毁的判断。而这个判断也就意味着登陆作战就要开始了。
  ……
  在距离硫磺岛不远的海面上,陆战第四师的士兵们正在进行换乘。士兵们从高高的运输船上垂下的绳网中下到登陆艇上面。和在瓜岛时一样,士兵们把避孕套套在枪口上防止海水进入枪口。不过与那时候不同的是,士兵们手里的枪已经由M1903斯普林菲尔德步枪变成了更先进的M1半自动步枪。
  下到登陆艇上之后,比尔下士最后一次检查了自己的装备:M1步枪完好,带有八发子弹的桥夹已经压进了枪膛,保险正处于关闭状态,枪口也已经扎好了。在自己的子弹包里还有4个已经压好了的桥夹,还有很多的零散的子弹。自己自备的M1911手枪被放在右边的皮套里面,只要垂下右手,就能很容易的把它拔出来。另外的两个备用弹夹被插在皮套的外侧。然后是刺刀、水壶、三角带……这些东西也都准备好了。
  在最后检查完自己的装备之后,比尔下士抬起头来,开始带着挑剔的眼神检查起自己班里其他士兵的装备。而这个时候,登陆艇也开始离开运输舰,在更远一点的地方排成了队列。不过他们并不是第一轮登陆的部队。第一轮登陆的是68辆LVT履带式装甲登陆车。为了更好地航海性能,这种战车的装甲很薄,只能抵挡一般的步枪和机枪的射击,甚至都无法挡住像M2这样的大口径机枪的射击。但再登陆战中,它至少可以为士兵们提供一点基础的装甲力量。
  原版的LVT2上面只有一挺7.62毫米机枪和一挺.50口径的M2机枪。这个火力实在是太过贫弱。而且,更要命的是,这些机枪连防盾都不带,机枪手直接暴露在敌人的火力下面。所以陆战队在得到这些装备之后,一向被当做后妈养的养习惯了的马润们立刻本着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精神开始对这些战车的火力系统进行改造。首先,所有的机枪都被装上了防盾,这个改装既简单,又实用。接着有些车上面的M2机枪被拆掉了,换成了一门37毫米炮或是一套喷火器。这样,在遇到敌人的碉堡之类的玩意儿的时候,在正宗的重型武器还没有上岸之前,这东西也能给马润们增加一点装甲突击能力。
  不过在硫磺岛,这些战车却遇到了此前他们根本就没有预计到的困难——硫磺岛的海可不是塞班岛式的由珊瑚沙构成的沙滩,而是由松软的火山灰构成的泥滩。68辆LVT2刚刚冲上滩头,就陷入到了泥潭里。它们在松软的泥滩上陷了下去,驾驶员们加大了马力,试图将它们从火山泥里开出来,但是履带转的越快,这东西西向下陷得也越快。几乎只用了一两分钟,这东西的底盘就已经直接架在火山泥上面了。
  “见鬼!”不止一个人痛骂了起来,然后士兵们从LVT2上面跳了下来,开始徒步向前推进。停留在原地是极其危险的。这些陷在泥里的LVT2已经成了诱人的靶子,如果日本人在海滩附近布置了直射火炮,这些家伙都会被打成稀烂的。而且,第二波的登陆艇已经在向着滩头行驶过来了,如果他们还停留在滩头,一会儿之后,等登陆艇上的那帮子人上了岸,滩头上的人员密度就会高得惊人,然后,日本人用他们残存的大炮打一个齐射,就不知道要死多少人了。
  好在日本人并没有对着滩头猛烈开火,甚至就连那些向着纵深前进的马润士兵们也没有遇到太多的抵抗。最多不过受到了一些轻武器的射击而已。这个时候,第二波的登陆艇也已经靠近了海岸。
  沉陷在海滩上的LVT2们挡住了登陆艇前进的道路,艇上的马润们只好跳到海里,然后在齐腰甚至于齐胸深的海水里涉水上岸。等到这些士兵们登上陆地的时候,他们大多数已经筋疲力尽了。而这时,第一批登陆的士兵们已经前进到了距离海滩二百来米的地方,这里已经超过了海潮线,他们脚下已经不再是泥滩而是长满了各种植物的硬质地面了。海军的炮火已经开始向着更远的内陆转移,而这时,许多身经百战的马润士兵们突然听到空气中传来了不详的啸叫声。
第三百零八章
攻击前进
  日军的炮火来得非常的迅猛,第二波刚刚登上泥滩的马润们立刻被打蒙了。海滩上到处都是炮弹的爆炸声和士兵们的呼喊声。士兵们将自己的身体缩到那些抛了锚的LVT2后面。LVT2有一个巨大的缺点——体型太大。不过现在,这个缺点倒是变成了优点。LVT2高大的身体能挡住更多的弹片。躲在它后面,倒是能躲开很多致命的弹片。不过短时间的在这些家伙后面躲一躲倒是没什么大问题,但是时间一长了,难保不会有一发炮弹直接落到LVT上面。而LVT2又是这样的脆弱,装甲薄得和一层纸一样。只要有一发150毫米的炮弹落到里面,整辆的LVT2就会被炸得四分五裂,躲在LVT2后面的那些马润们自然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好在美军的校射飞机还在岛屿上空盘旋,日军的炮击立刻就引起了他们的注意。
  “汤米,快看,下面有日军的炮位!”驾驶员苏拉说。
  “我看到了,该死的!这些日本佬的炮位怎么这样分散!”坐在后座的汤米回答说,“要报出他们的位置实在是太麻烦了。秃鹫呼叫鹰巢,方位……发现敌人炮位。”
  不过日本人的炮位上的火炮可没那么容易对付,这些炮位大多都在折钵山陡峭的岩壁上。日本人几乎将这座山都挖空了,朝着大海的方向上,更是挖了很多的坑道,其中的一些大型坑道在崖壁上有一些不算太大的开口,日本人的大炮就从这些地方伸出炮管,对着海滩开火。
  美军的战列舰立刻调转炮口,开始瞄准这些目标,不过这需要一些的时间,而在这段时间里,日本人的炮弹也正像雨点一样落在滩头。几架从护航航母上起飞的F4F战斗机原本就在折钵山附近盘旋,在发现日本人的火炮后,立刻就向着这些炮位飞了过去,它们首先向着日本人的火炮发射了火箭弹,不过火箭弹的精度一直是个问题,用来攻击裸露的无防护目标倒是不错,用来攻击这些藏在山崖中的炮位,精度就很成问题了。加上为了避免飞机直撞在山崖上,飞行员们也不能采取像攻击坦克时那样逼近到百米左右发射火箭弹的方法来提高命中率,他们只能在七八百米之外就将火箭弹发射出去。而这样射出的火箭弹根本就无法精准的命中目标。所以他们虽然努力地将火箭弹都打了出去,但是这些攻击并没有什么太多的效果,甚至连干扰日军的射击的效果都没有,日本人继续持续不断地向着滩头开火。
  这个时候,战列舰的火炮已经指向了目标,F4F们赶紧离开了射击区域,然后美军的战列舰的巨炮就向着崖壁开火了。
  战列舰的炮击可就不是F4F挂载的火箭弹能比的了。重达数百公斤的高爆弹不断地落在崖壁上,每一颗炮弹爆炸开来,都让崖壁为之震动。不过,这些炮弹同样没有足够的精度直接命中那些坑道口,所以,炮击虽然惊天动地,但日本人的反击觉并没有因此停止。那些日本大炮依旧在向着滩头开火。几乎每一秒钟,都有炮弹落在滩头,也有陆战队士兵在炮击中受伤甚至死亡。
  “命令巡洋舰和驱逐舰抵近射击!”威廉·布兰迪海军少将下令道。
  “将军,这样很危险的。”一个参谋对威廉·布兰迪海军少将说,“靠的太近,很容易触礁的,而且一旦敌人反击,驱逐舰和巡洋舰都会……”
  “执行命令!”威廉·布兰迪说。
  参谋转身离开。威廉·布兰迪转过头来,对着在他的旗舰上观战的罗恩说:“有时候,为了自己的同袍,总是要冒一点风险的,你说是不是?”
  “将军,你说的不错。”罗恩说,“但做出这样的决定还是很需要魄力。”
  这个时候,美军的驱逐舰和巡洋舰逼近了海岸,他们甚至冒着触礁和搁浅的危险前进到距离海岸不到400米的距离上,然后向着崖壁上的日军炮位开火。
  相比战列舰,巡洋舰和驱逐舰的射速更高,所以他们的炮火对日军的炮位的威胁还要在战列舰之上,不过两分钟,就有两门日军炮火哑了下来。然后日军的炮火就迅速的沉寂了下去。
  “不对,我们显然没有完全的摧毁敌人所有的炮位!”威廉·布兰迪将军做出了这样的判断。
  “不错。”罗恩立刻表示赞成,“我在诺曼底考察过德军的一些坑道,德国人往往会在坑道入口设置一门火炮,这些大炮能在轨道上迅速移动,一旦遭到攻击就会迅速的退回到坑道当中。很不好对付。我想,日军在折钵山的崖壁上安排了这些炮位,他们多半也会有类似的设计。我估计日本人多半是将大炮拖回到坑道深处去了。”
  “嗯,我也这样想。”威廉·布兰迪说。接着他转过身下达命令:“让巡洋舰和驱逐舰后退到安全区域,战列舰继续对崖壁进行射击……命令战列舰使用半穿甲弹射击。”
  半穿甲弹本来是用来对付敌人的战舰的。但是现在,遭遇敌军战舰的机会几乎小得可以忽略不计。现在美军战列舰继续向着崖壁开火的目的并不是直接摧毁敌人的火炮,而是摧毁那些坑道的开口。半穿甲弹更容易造成崖壁上岩石剥落垮塌,当然也更适合执行这样的任务。
  对崖壁的炮击持续了好几个小时。当然,在日军已经停止了对滩头的炮击的情况下,美军战列舰的炮击的烈度下降了很多。炮击的节奏也变成了,战列舰开一炮,然后校射飞机观察落点情况,发回调整数据,然后战列舰再开一炮。
  就在战列舰慢慢悠悠的清理着折钵山崖壁上已经暴露的那些坑道口,并向着可能的坑道口开火的时候,美国海军陆战队趁机向前发起了攻击。进展最为顺利的是陆战队第五师的部队,他们的登陆地点受到的炮击的密度比较小,而且日本人对他们的炮击也要比对其他地区的炮击要更晚一些,所以他们抓住了机会发起了攻击。而在他们的攻击线上,却正是日本人最薄弱的位置——岛屿两端的元山和折钵山之间的一段较为平坦和狭窄的地段。在原来的历史上,日本人就没来得及修好这里的工事,而在这个时空里,因为美军动手更早,这里的工事就更为薄弱,几乎就只有一点战壕和土木结构的碉堡而已。就连这些碉堡也没有完全建好,这导致它们的火力不能形成相互间的有效支援,结果陆战队靠着巴祖卡和火焰喷射器很快就解决了这些东西。然后第五师乘胜追击,一举将硫磺岛切成了两段。
  相比顺利的第五师,第四师就比较倒霉了,他们一头撞在日军完备的防御工事上,撞得头破血流。好在再登陆之前,海军也从陆军那里学到了地空一体作战的一些办法,比如地面部队引导空中力量攻击之类的各种做法。现在陆战队中普遍装备了对空联络的各种设备——电台、标识烟雾和标识焰火什么的。而且和陆军相比,他们还有更适合打击碉堡之类的目标的俯冲轰炸机。在遭到日军的机枪和迫击炮火力的攻击之后,反应过来的美国海军陆战队,立刻就和已经带着炸弹在空中盘旋的海军航空兵的俯冲轰炸机们取得了联系。
  在火力支援舰队中有12条护航航母,这些航母吨位小,造价低,甚至有“吉普航母”之称。相比斯普鲁恩斯将军手里的那些正在钓日本人的自杀飞机的鱼的舰队航母而言,这些航母载机少,速度慢,装甲薄,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的东西。就连它们上面配备的东西,都是舰队航母淘汰掉了的老货色。比如战斗机,舰队航母早就在用F4U系列的东西了,护航航母上还在用老旧的F4F;舰队航母上因为F4U也能当俯冲轰炸机用,加上SB2C地狱俯冲者的服役,老式的SBD无畏式俯冲轰炸机就都转给这些护航航母使用了。现在,一群SBD正挂着1000磅的重磅炸弹在陆战队的头顶盘旋呢。
  比尔中士趴在一个浅浅的土堆里,在他前面不远就是一片日本人的地堡群。机枪子弹噗噗的打在他的周围,压得他抬不起头来。
  “该死的!谁发射一枚指示弹过去!”比尔大喊着。几秒钟后,他就听到了嗖的一声,一枚枪榴弹飞了过去,接着目标区域就升起了一股粉红色的烟雾。
  “10点钟方向,有目标指示!准备攻击!”俯冲轰炸机飞行员西蒙一眼就看到了那粉红色的烟雾。于是他带着自己的僚机从1500米的高度上向着日本人的碉堡群以近乎垂直的角度俯冲了过去。
第三百零九章
让人郁闷消耗战
  在俯冲轰炸机的支持下,海军陆战队第四师得以继续前进。这个时候,下一批的登陆部队也靠上了滩头,这一批的登陆部队中包括了一批正宗的坦克,虽然还是些M3轻型坦克,但在太平洋,这些坦克就已经足以对付大多数的目标了。在这些坦克的支持下,美军在下午逼近了他们的第一个重要目标:一号机场。不过这个时候已经是下午接近两点钟了,在天黑前夺取机场有一定困难。而且考虑到日本人有大规模的夜袭的习惯,所以,最迟到下午三点钟,美军就会停止进攻行动,甚至会稍微的收缩一下阵地,好布置夜间的防御。
  这是上岸后的第一个夜晚,是至关重要的一夜,按照过去的情况,日本人百分之百会在这个夜晚发起一次大规模的夜袭,以求将美军赶下海去。所以从下午两点半钟起,美国人就停止了进攻开始构建各种工事。挖战壕,垒沙袋,架好机关枪和迫击炮,把坦克部署到最关键的位置上去,再加上安铁丝网,埋地雷。乱哄哄的一直准备到天黑。期间日本人的炮兵还是时不时的就冒出来打一个急速射,然后在美军炮火反应过来之前就自动停了火,消失在坑道之中。
  忙忙碌碌的忙到黄昏,一切都准备就绪了,陆战队的士兵们相信,如果日本人来夜袭,那他们一定不会有好果子吃。入夜后,士兵们轮流入睡。值班的士兵睁大了眼睛,观察着阵地前沿的任何一点风吹草动。海军的军舰不断地向阵地前沿发射照明弹,整个阵地都亮如白昼。但是整整一夜,预料中的“班哉冲锋”却始终没有出现。
  第二天一早,美军开始恢复进攻,并在当天上午顺利的夺取了机场。不过机场还要过一段时间才能投入使用。不过,陆战队还海军都知道机场的重要性,所以把一切的工程机械也都向着机场倾斜。但即使如此,也要到一整天之后,一号机场才恢复了起降飞机的能力。
  机场刚一恢复,罗恩属下的攻击机部队就立刻被投入了进来。海军的轰炸机载弹量有限难以携带大威力的燃料空气炸弹,而陆军的攻击机就不同了,P-38战斗机的极限载弹量几乎和B-17轰炸机相当,而经过改装后的Pa-38攻击机也一样保持了这样的载弹量。
  随着Pa-38攻击机在一号机场降落,日本人开始享受到燃料空气炸弹的洗礼。现在,作战的模式再次发生了变化,士兵们发现敌军的工事之后,第一反应就是召唤攻击机投燃料空气炸弹。
  对于美国人的燃料空气炸弹攻势,日本人并不是没有准备,但他们没有料到的是,美军居然会这样使用这种武器。
  “敌人还在抵抗?好,我们马上再来轰炸一轮!”
  “什么?还需要?好的,再来一轮!”
  ……
  “将军,我们的物资不够用了。”第四天的一早,在一处幽深黑暗的坑道里,一个日军军官正向着栗林忠道报告说。
  在得知这个消息后,栗林忠道什么话都没有说。在了解到美军有这样的大杀器之后,栗林忠道不是没有准备,他做了很多的事情,他对坑道进行了密闭,他为士兵准备了提供氧气的氧气瓶和氧化剂,但是美军的作法实在是太无赖了。他们只是不断地往工事上丢燃料空气炸弹,同时还让那些带着氧气面罩的士兵进行佯攻。是的,这些胆小如鼠的美国佬就是在佯攻!只要皇军带上那些珍贵的氧气开始抵抗,他们就立刻匍匐不前,趴在那里乱放枪,消耗皇军珍贵的氧气。等到十分钟之后,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开始恢复了,美国人二话不说,又是一颗炸弹丢下来!他们哪里来的这么多的炸弹?难道美国的苹果树上不结苹果,专门结炸弹?
  由于消息得到的晚,也由于日本的运输受到了封锁,岛上的氧气储备不足,根本就经不起这样的消耗一天下来,氧气储备就已经告了急。现在日军已经只能让最有经验的士兵优先使用氧气设备,其余的士兵们只能先躲回到严密密闭的坑道里,等到爆炸过后再憋住一口气冲到射击口那里开几枪,然后再在窒息之前跑回到有充足的氧气的密闭坑道里去。这样一来,日军的火力密度就大大的降低了,这使得美军有更多机会逼近到碉堡附近,然后用巴祖卡或者爆破筒之类的东西把日本人的地堡炸掉。
  有时候,狡猾的美国佬还会玩出假撤退的招数,有时候,正打得起劲,突然看到美国人开始向后撤了,同时,耳边也传来了美军飞机引擎的轰鸣声,这个时候,所有的日本人都会条件反射的向着密闭严实的坑道跑去,然后一头钻进去,再把大门关严实。结果这时候,美国人却并没有真的撤退,相反,他们趁着日本人躲空袭的时候,冲了上来,将火焰喷射器架在了地堡的射击口上。
  结果仅仅这一天,日军就在这样的物质消耗的对抗中败下阵来,美军在这一天里攻下了二号机场,并且成功的攻占了折钵山的地面阵地。在原本的历史上,为了达成这些目标,美军付出了数千人战死的代价,因为伤亡太大,美军一度都考虑对硫磺岛的日军使用化学武器了,这一计划最后被罗斯福总统和尼米兹将军因为政治原因而否决了。不过到了战后,有人就这个问题向尼米兹提问,尼米兹的回答是:如果现在再让我做一次决定的话,我想我很可能会支持在硫磺岛使用化学武器。
  不过在这个空间里,就再也没有美国人会去讨论这个问题了,因为,燃料空气炸弹起到了和化学武器相当的作用。自从陆航的飞机开始在岛上起降之后,海军陆战队的进展一下子就顺利起来了,而日本人则陷入了困境。
  “将军,要不我们干脆冲出去,和美国人乱战起来,他们就不能乱丢那种该死的炸弹了。”一个参谋对栗林忠道说。
  “你们都这样想吗?”栗林忠道环顾了一下四周,看到几个作战参谋都站在旁边,于是这样问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9/1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