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二战之鹰击长空(校对)第15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8/165

  在欧洲东线,虽然德国人一如既往的不断地胜利,但是赢着赢着,不知不觉的就赢到家门口来了。而且德国军队也越赢越少越赢越弱,苏联军队却越输越多,越输越强了。可以说,德国人虽然撑过了44年,但无论如何,就连德国人自己都明白,他们撑不过下一年了。
  在太平洋上,美军同样是节节胜利,虽然遭到了东京电台的迎头痛击,几乎全军都被“吹毁”。但美军还是撕碎了日本人的绝对国防圈,并在事实上摧毁了日本海军仅存的力量。当这一年过去的时候,曾经辉煌一时的日本海军作为战略性的力量,对今后的战局已经没有什么影响力了。
  只有在中国战场上,盟国才不曾表现出即将胜利的情态。虽然罗恩的二哥描绘了他所在的游击区的节节胜利,但在正面战场上,中国战场却表现出了近乎崩溃的情态。日军发动了打通大陆交通线的“一号作战”,结果大批的KMT军队已经换上了美式装备的军队,被已经明显被削弱了的,大批使用补充兵,尤其是使用未成年补充兵的日本军队打得屁滚尿流,失地千里,丧师百万,几乎又一次上演了1937到1938年的情景,尤其是驻守河南的大德鲁伊汤恩伯司令(此人在河南,与自然系的水灾、旱灾、蝗灾并称为第四灾——汤灾)手下的部队,几乎没有做任何像样的抵抗,就溃不成军了,将一个又一个满满当当的仓库完好无损的留给了小日本,在那些仓库里摆满了美国人刚刚给他们送去的全美式装备和他们自己从河南老乡手里劫掠来的粮食。为了将用粮食堆满这些仓库,他们让无数的河南老乡被活活饿死,还对采访此事的外国记者说出了这样的一番“道理”:如果饿死了军队,那土地和农民就都变成日本人的了,如果饿死了农民,只要军队还在,土地就还是中国的。然而,在他们饿死了大批的农民之后,日本人一打来,不但土地,就连盟国送来的武器,饿死农民攒出来的粮食,全都变成日本人的了。
  不过现在,中国战场的情况已经不是美国人最为关注的了。因为这个战场已经不具备决定性的意义了。现在已经是1944年底了,到了这个时候,就算常凯申投了降,日本人难道还这能把根基从日本列岛上搬迁到中国大陆上面去吗?
  菲律宾战役还在进行之中,但是胜负却早已成为了定局。一个海岛,在失去了海军的支持之后,是很难继续坚持的。为了对付美军的燃料空气炸弹,日军现在很少依托工事进行顽抗了,他们更多是利用小分队和美军纠缠,对付这样的小目标,动用燃料空气炸弹就太不方便了,或者日本人还会依托还居住着当地居民的城镇对抗美军——以“菲律宾解放者”自居的美军很难对还居住着菲律宾人的城镇投掷燃料空气炸弹,因为这会带来灾难性的政治后果。所以,日本人在菲律宾现在还能进行一定的顽抗。但是,在燃料空气炸弹的阴影下,日军几乎无法组织大规模的野战行动。这意味着美军有更多的机会来以多打少。在菲律宾,日军已经无力回天了。
  现在美军已经将重点指向了下一个目标——硫磺岛。
  早在1944年10月份,也就是罗恩离开欧洲战场回到美国,而菲律宾战役刚刚开始的时候,美国海军方面就制定了攻占硫磺岛的计划。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有一个设置非常的有意思。那就是太平洋舰队的机动舰队有两个交替使用的指挥官和舰队编号。
  太平洋舰队的主要机动力量轮流由哈尔西将军和斯普鲁恩斯将军指挥:在哈尔西将军担任舰队司令的时候,这支舰队就叫做第三舰队;而在斯普鲁恩斯将军指挥这支舰队的时候,这支舰队的编号则变成了第五舰队。这样做一方面是用来迷惑日本人,但更重要的是这样准备起两套指挥系统之后,当一套指挥班子带着舰队去执行作战任务的时候,另一套指挥班子就可以在后方研究下一次的行动计划。就像1944年10月份,哈尔西带着第三舰队去打菲律宾海战了,斯普鲁恩斯将军则带着第五舰队的指挥班子在珍珠港研究下一步的攻击目标。在综合了各方面的需求,尤其是陆军航空队对靠近日本的战斗机机场以及B-29轰炸机备降机场的需求之后,美国海军确定了硫磺岛将成为下一个攻击目标。
  日本人在硫磺岛上建有两个机场,而且根据侦查,他们还在建造第三个机场。依托着这些机场,日本人甚至能向塞班岛的美军机场发起偷袭,话说,日本人真还发动了几次看起来近乎作死的空袭,结果由于美国人压根都没想到日本人也敢这么作死。结果真还被日本人炸坏了几架B-29轰炸机。
  这样的行为当然会遭到美军的报复,于是,美国第21轰炸机联队组团前往硫磺岛围观了几次,然后,日本在硫磺岛上就没有飞机了。
  因为菲律宾战事进展顺利,哈尔西提前了一个多月就得以带着舰队返回乌利西基地,进行休整了。这是因为在地面上,灰太狼又攻占了三座机场,这使得陆航在菲律宾的飞机的数量上升到了近千架,于是对地火力支援的任务分量越来越小了,而哈尔西觉得,既然已经没什么海上目标好打了,还冒着被神风的危险呆在菲律宾,有点不值得。
  而哈尔西提前回到了乌利西,也使对硫磺岛的行动也有机会提前进行了。而此时,斯普鲁恩斯将军也得到了新的情报,侦察机拍回来的照片显示,日本人正在硫磺岛大搞工事建设,依据岛上的人员的数量、工程机械的数量来判断,斯普鲁恩斯将军和负责指挥这次登陆的第5两栖军的霍兰·史密斯将军都认定,这个岛上有着迄今为止最为严密的防御。史密斯将军估计,要拿上这座岛屿,美军要付出至少两万人的伤亡。这个估计相当的准确,在原来的历史上,美军在硫磺岛伤亡了两万八千多人。这个伤亡人数,甚至比日本人都多。当然,美军的伤亡里面受伤的是大头,日本人的伤亡则基本可以等同与死亡。要是比较一下死亡比的话,嗯,还是日本人死得多得多。
  罗恩因为有过在诺曼底的经验,加上,按照计划,一旦拿下机场,他的部队就会立刻转场到硫磺岛来,所以也被调过来参加讨论。与他一起来参加这次讨论的还有刚刚被调任为第21轰炸机联队司令的李梅将军。
  “就我们所了解的情况,硫磺岛上的日军有着非常系统的防御体系。”斯普鲁恩斯将军开宗明义的就这么说,“陆战队的史密斯将军告诉我,要拿下这个岛屿,需要付出两万人的伤亡。所以,我首先需要了解一下,这个岛屿是否真的如此必要而不可替代。你们知道,我们海军有一种越岛战术,也就是越过那些敌人严密设防的岛屿,攻占位于它们后方的,敌人防御不足的岛屿,然后通过封锁海路来使得敌人控制的岛屿失去作用。”
  “非常重要。没有这座岛屿,我们就无法对日本进行战略轰炸。”柯蒂斯·李梅将军立刻斩钉截铁的回答说。
  “日本人非常疯狂。”罗恩知道李梅并不擅长做解释,于是说,“就像他们会使用自杀式飞机,通过撞击的方式来攻击我们的军舰一样,日军也会使用撞击的方式来拦截我们的轰炸机。而依靠轰炸机本身的机动性是很难避开撞击的,没有硫磺岛,我们的轰炸机就得不到战斗机的保护,这就像是舰队在面对敌人的自杀式飞机的时候却没有舰载战斗机保护一样危险。在这样的条件下作战,我们也许要多付出数万、乃至近十万空勤人员的伤亡。”
  “啊,登陆,要伤亡两万海军陆战队,不登陆要伤亡更多的空勤人员。而且还要少杀死那么多的日本人。”斯普鲁恩斯将军转向史密斯将军说,“史密斯,我想,我们发动这场战役是完全必要的了。”
  “李梅将军。”陆战队指挥官史密斯中将开口了,“我知道在菲律宾的战斗中,燃料空气炸弹对战斗的进程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但,据我所知,无论是在欧洲,还是在菲律宾,这种炸弹却都是由战术飞机携带的。在硫磺岛附近,我们没有可供陆航的战术飞机起降的机场,那么,陆航的重型轰炸机是否能携带这样的炸弹,并保证足够的精度呢?”
  “B-29能携带任何炸弹。至于精度,如果附近没有我军人员,我们可以靠地毯式轰炸来保证对重要目标的打击。如果附近有我军人员,我们第21轰炸机联队也能在几百米的高度上投弹。”李梅立刻做出了这样的回应。
  “很好,谢谢!”史密斯将军当然知道,李梅承诺让B-29在几百米高度上投弹,这会让B-29冒着怎样的风险,从这个回答里面,他也清楚地感觉到了,陆航对这个机场是何等的看重。
  “很好,那么,我们还有这样的一些战术上的问题需要加以讨论……”斯普鲁恩斯将军说。
第三百零五章
准备
  对于何时向硫磺岛发起攻击的问题,罗恩认为越早越好。
  “燃料空气炸弹并不是在任何时候都能那么管用的。根据在欧洲的经验,只要对工事进行一定的改造,就可以大幅度的降低它的效力。”罗恩解释说,“这种炸弹对地下工事的杀伤力来自于两点,一是燃料气体能够渗透进敌人的地下工事爆炸,二是这种炸弹能造成大面积的严重缺氧,会导致敌人窒息死亡。德国人采取了完善地下工事的气密性,并给士兵准备能支持十多分钟呼吸的氧气瓶,就可以大幅度的降低这种炸弹的效力了。”
  说到这里,罗恩抬起头,看了看史密斯将军,继续说道:“德国人和日本人是盟友,按说日本人应该很容易就可以从德国人那里了解到德国人的这些经验。但是在菲律宾,我们没有发现日本人有采取类似措施的迹象,他们就好像是从来没有得到过相关的预警一样。由此我们判断,日本人并没有得到相关的情报,或是在得到了相关的情报之后并未加以重视。但是,很难想象,在菲律宾一战之后,日军仍然能继续无视这种武器带来的变化。无论是自己研究,还是向德国人询问,他们应该都能很快明白这种炸弹的机理,并拿出相应的措施。不过这些措施的实施是需要时间的。我们的攻击越快,留给敌人的改装的时间就越短,对我们就越有利。”
  对于罗恩的这个判断,史密斯将军和斯普鲁恩斯将军都表示了赞同,不过这样大的战役并不是说发动就能发动的。不过舰队提前了一个月完成了在菲律宾的任务,这就使得舰队有机会提前完成攻击硫磺岛的准备。至于史密斯的陆战队,按史密斯的说法,陆战队总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作战准备的。
  “我们陆战队在任何时候都能上战场。”史密斯将军这样说。
  ……
  美国超强的工业能力在对这次战役的准备中显露无疑。短短一个星期多一点时间,除了一些重伤的军舰必须返回美国本土去进行大修之外,其他的军舰很快就修好了在菲律宾受到的损伤,补足了燃料和弹药除了舰队的水兵们还有些疲劳之外,整个舰队已经基本上做好了准备。与此同时,还有更多的新建成的战舰也加入到了舰队当中。斯普鲁恩斯估计,最多再有一两天,舰队就能再次出击。
  而与此同时,用于运载陆战队员以及各种作战物资的运输船队,也做好了准备。各种作战物资已经开始装船。同时,美军的十余条潜艇也开始向着硫磺岛至日本本土的航线转移,他们将监视这条航线,攻击从这里经过的日本运输船,切断日军的补给。
  太平洋战争是航母的战争,也是潜艇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那些排水量不过千余吨的小家伙们起到的作用并不比航母小多少,在战争中,他们不但击沉了大量的日本运输船,使得日军的海运几乎陷于瘫痪,也击沉了大批的日本军舰,其中也不乏像舰队航母,重巡洋舰这样的目标。就击沉的敌军船只的总吨位而言,他们的战果已经不亚于那些航空母舰了。如今,在日本联合舰队已经基本上被摧毁了的条件下,这样的一支潜艇队伍,已经足以切断从日本到硫磺岛的海上运输线了。
  ……
  正像罗恩预料的那样,硫磺岛的日军正在大规模的改造他们的工事。过去在如何阻止美军登陆的问题上,日本海军和陆军又非常正常的发生了争论。海军认为,应该阻敌于滩头。因为,一旦美军登上了硫磺岛,那么日军是绝对无法将美军赶下海去的。这样一来美军的援军源源而来,岛屿的失守也就成为了必然。所以想要守住硫磺岛,就不能让哪怕是美国大兵的一只大头皮靴踏上硫磺岛的海滩。
  但是驻守硫磺岛的陆军中将栗林忠道却不认同海军的这一看法,他认为,面对美军的压倒性的火力,让部队到海滩上去阻击美国人简直就是送死。海滩上的地质条件使得那里根本就无法建造足够坚固的工事,硫磺岛的海滩全是由松软的火山灰堆积而成的。在那里,不要说建造能够抵挡住战列舰的406毫米炮重达一吨的炮弹的工事,就算是要建造能抵挡美国海军轰炸机的500磅炸弹的工事都几乎是不可能的,建造能抵挡重巡洋舰的203毫米炮,或者轻巡洋舰的152毫米炮的工事也极其困难,甚至就算将防炮的要求下降到防驱逐舰的127毫米炮,也是相当困难的。在那里阻击敌人,那就意味着将自己直接暴露在强大的美国舰队的火力之下。虽然栗林忠道不清楚将来出现在硫磺岛附近的将是一支何等规模的舰队,但他敢肯定,这样一支舰队的火力绝对是强悍无比的。
  最后,靠着更高的军阶,以及岛上大部分的人都是陆军的优势,栗林忠道的意见理所当然的占了上风。于是他决定以折钵山为核心阵地,以两个机场为主要防御地带,在适宜登陆的东西海滩则是设置以永备发射点和坚固支撑点为骨干的防御阵地,在他的主持下,日军的防御工事多以地下坑道阵地为主,混凝土工事与天然岩洞有机结合,并有交通壕相互连接。炮兵阵地也大都建成半地下式,尽管牺牲了射界,却大大提高了在猛烈轰击下生存能力。火炮和通讯网络都受到良好保护。他带着手下将整个的折钵山几乎都掏空了,有些地方的坑道达九层之多!针对美军的作战特点,栗林在海滩纵深埋设了大量地雷,机枪、迫击炮、反坦克炮构成绵密火力网,所有武器的配置与射击目标都进行过精确计算,既能隐蔽自己,又能最大限度杀伤敌军。不过由于时间不够,在原来的历史上,当美军发动进攻时他的工事建设只完成了70%,而且折钵山与元山之间也没来得及用坑道想连接,这给了美军切断他们之间的联络的机会。
  而在这个时空里,由于美军动手的时间更早,栗林忠道得以完成的工事就要更少了。再加上菲律宾一战的消息传来后,栗林忠道立刻就把全部的力量都用到如何去改进工事,以对抗美军的燃料空气炸弹上了。相比历史上,这个时空里,硫磺岛的工事群也就完工了百分之六十左右。而且栗林忠道很快就得到了一个坏消息——他盼望的运输船队出问题了。
  ……
  太和丸号运输船原本是一条普通的4300吨标准排水量的散货船,战争爆发后,这条船连同船上所有的水手就都被日本陆军征用了,这一次,这条船和其他的几条船,在两条驱逐舰的护卫下,出发前往硫磺岛。
  现在的海况不算好,风浪很大,在日本以东的洋面上,浪高足足有两米五到三米。如果是和平时代,船员们一定会痛骂这样该死的海况,以及那些在这样的海况下还让他们出海的船东。然而现在,所有的船员都为此而感到高兴,因为,这样的浪头,也会影响到潜艇的攻击,它能让敌方潜艇发射的鱼雷的航行受到不小的影响。
  “这浪头要是到了4米就好了,那我们遭到潜艇攻击的危险就更小了。”在船长室里,大副松岛对船长木板长人说。
  “现在就很好了。”木板长人回答说,“这样的海况,我还撑得住,浪再大一点,像我这样的老家伙可就有点吃不消了。而且,我们装的那些货可不够安全,晃得厉害了可真不保险。”
  “是呀!”松岛也点了点头,他知道,船上装了很多的双氧水,这东西的可是有腐蚀性的玩意儿,万一摇晃得厉害了点,泄露了可也不是好玩的。再加上船上还有弹药,这些东西和双氧水要是混到一块了,这个……总是让人担心呀。
  “说起来还是那些小一点的船更好,哪怕是那条中国船,他们上面就没这些乱七八糟的玩意儿,也就是一点水泥什么的。虽然他们的船小,摇晃得更厉害,但至少,上面的东西让人省心呀。”松岛说。
  松岛所说的中国船是陆军占领香港后,从那里征用过来的一条还不到800吨的,木质结构的小船。这种船原本最多用来在沿海跑跑,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运输船不断地被击沉,就连这样的船也要用来执行这样的准远洋的运输任务了。
  这个时候,已经快要入暮了,一轮血红的太阳在这个船队的后面渐渐的沉了下去,船队很快就被笼罩在一片黑暗下了。
  天黑了之后,风浪倒是变小了不少。这使得船队遭到美军潜艇袭击的可能性进一步上升了。为了防备可能存在的美国潜艇,所有的船都执行了严格的灯火管制。但木板长人知道,这种手段其实没什么大用——今天晚上有月光,这使得天空显得很亮。潜艇的位置要比运输船低很多。所以从潜艇的视角看过去,明亮的天空就成了绝佳的背景,能够将那些运输船漆黑的剪影衬托得非常清晰。
  为了防止碰撞,运输船上还是亮着一盏很暗的,只有在很近的距离上才能看得到的红灯的。木板小心的操纵者舵盘,跟着船队在漆黑的海面上成“Z”字形航行。这样可以增加可能存在的敌人潜艇的攻击难度。不过如果这一招真的特别管用,日本也就不会被美国潜艇击沉那么多的运输船了。
  “所以,运输船队的安全,主要还是要靠护航的军舰呀。”木板一边这样感叹,一边将视野转向右边,他知道,在哪个位置上,一条叫做雪风的驱逐舰正在保卫着他们的安全。
第三百零六章
炮击
  就在木板船长将希望寄托在雪风号驱逐舰身上的时候,一个刚刚被分配到雪风号上当水手的叫做原田的补充兵正在老老实实地擦洗军舰的柚木甲板。雪风号驱逐舰是一条幸运的战舰,从战争开始到现在,她从来没有被敌人击中过,在她上面服役的士兵也从来没有阵亡的。要不是有个倒霉蛋在回家探亲时给炸死了,自己根本就没机会上到这条祥瑞上面来。
  擦完了一段甲板,他抬起头来,发现自己现在正站在舰首的位置上。于是他向着远方望了过去:远方是茫茫无边的黑沉沉的大海,天上的半轮月亮将惨白的月光投射到那些起伏的海浪上。在海浪的尖端可以看到月光在闪烁,这使得海面和天空得以被区分开来。
  突然,他看到海面上出现了一条细细的银线,这条银线迅速的向前延伸,笔直的朝着雪风号的舰首射了过来。
  “敌袭!鱼雷!”原田大喊了起来。
  美国人的鱼雷不像日本人的93氧气鱼雷,它们在航行的时候,释放出来的气体并不能融入海水中,所以有着更明显的航迹。不过在暗夜里,水兵们靠着自己的视力,要发现它也不是容易的事情。所以当原田发现它,并狂叫了起来的时候,鱼雷距离雪风号驱逐舰已经很近了,想要再采取什么闪避动作也已经完全来不及了。原田眼睁睁的看着这枚鱼雷就撞击在雪风号的舰首上,然后就是一声巨响……
  巨响过后,原田惊讶的发现,雪风号并没有被炸成两截,甚至连剧烈的摇晃都没有。他有些诧异,不过附近升起的火光还是立刻让他明白过来了,那声巨响并不是雪风号驱逐舰被鱼雷击中的时候发出的。虽然他亲眼看到那枚鱼雷命中了雪风号,但是显然,鱼雷出故障了,并没有炸开。
  但是,敌人的潜艇可不会至发射了一条鱼雷,就在距离雪风号不远的地方,太和丸号正在不断地燃烧、爆炸。就在那枚没有爆炸的鱼雷击中雪风号的同时,另一枚鱼雷也命中了太和丸号运输船,并且顺利起爆。而这条装着双氧水和弹药的船,在遭到这样的一击之后,立刻就引发了火灾。双氧水在大火中迅速的产生出大量的氧气,这使得火势越发的不可遏制,不一会儿,整条船都陷入了一片火海,然后烈火有引爆了船上装载的弹药。这条运输舰就在原田的面前发生了一次巨大的爆炸,然后四分五裂的船体几乎在一瞬间就沉了下去。
  雪风号开始加速转向,朝着鱼雷射来的方向冲了过去——反潜正是驱逐舰的基本任务。而这时候,接二连三的爆炸声又从另外的方向传了过来,显然,在另一个方向上也有美军潜艇,现在的日本运输船队已经陷入了美军潜艇狼群的包围,面对着这样的狼群,区区的两条驱逐舰是绝对不够用的,但日本已经不可能拿出更多的驱逐舰了。
  这是一个漫长的鱼类之夜,当太阳再次从海平面上升起来的时候,原本由9条运输船和两条驱逐舰组成的编队已经只剩下两条船了,一条是雪风号驱逐舰,还有一条就是那艘只有800吨的从中国征用过来的木船。其余的船,包括另一条驱逐舰,都被美国人的潜艇送到海底下去了。
  如今的雪风号驱逐舰上面已经没办法再做甲板清洁工作了,因为甲板上满都是人。昨夜在船队遭到袭击之后,雪风号先是朝着任何可以的位置狂扔了一阵子深水炸弹,然后在估计敌人已经离开后,就开始冒险打开探照灯,搭救在海难中落水的水手。
  雪风号并不是一条大船,在捞起了一百六十二个落水的水手之后,她原本就很小的甲板上已经挤满了人,简直连站立的地方都没有了。舰长曾经提出,要将一部分水手转移到幸存的那条小木船上去。但这个决定却受到了几乎所有被救起来的水手的反对。他们纷纷表示,绝不离开雪风号驱逐舰,就是死,也要死在雪风号上面。开来关于雪风号是“祥瑞”的传说,都已经传到这些陆军的水手的耳朵里去了。
  寺内正道舰长摇了摇头,他知道在海军内部,已经有了雪风号会吸走队友的运气的传说,传说雪风号受到了一种奇怪的力量的保护,无论如何都不会被击沉,但是和雪风号在一起的其他友舰却都会成为雪风号的替死鬼,说的有鼻子有眼的,而且这种说法还真不是完全没有根据,至少寺内正道就从来没有想到过最近以来,还有哪条船能和自己出去打个转然后还能安安全全的回来的。寺内正道自问,要是现在处在这些海员们的状态下,那绝对也是打死都不离开雪风号。
  “算了吧,就让他们呆在舰上吧。”寺内正道想,“反正硫磺岛已经不远了。”
  ……
  这一次的船队根本就没能运上来什么东西,仅存的那条木船上装载的只是些粮食而已。而在现在的硫磺岛上,粮食并不是最紧缺的物资,可以用于制造氧气的氧化剂和用于修建工事的钢筋和水泥才是最至关重要的。然而这些东西,全都在路上沉没了。
  “只有靠小船一丁点一丁点的运过来了,船队直接送过来的机会太渺茫了。”栗林忠道这样想着,不过,他也知道,小船的运力是非常有限的,在美军舰队到来前,能有多少物资被运到岛上来还真是个大问题。
  栗林忠道只能指望那些执行运输任务的那些小舢板,这些东西太小了,小的整条船加上上面的物品都不一定比鱼雷贵多少,所以美国人的潜艇可舍不得用鱼雷对付它们。但他们的运力实在是太少,还没等栗林忠道攒起够做一个碉堡的物资,美国人的轰炸机群就出现了,然后紧接着出现的就是美国人的舰队了。
  新年才过了三天,斯普鲁恩斯的舰队就袭击了日本本土。这是自杜利特空袭以来,美国舰载飞机第一次空袭日本本土。这次攻击的目的是打击日本本土的日本航空兵,让他们无法在美军攻占硫磺岛的过程中起太大作用。
  事实上,舰载航空兵对机场的打击力度是很有限的。因为在任何时候,飞机总是容易找到新的,如果不能消灭敌人的飞行员,就算不上真正解决的他们对硫磺岛附近的美军舰队的威胁。所以斯普鲁恩斯也根本就没把主要精力放在对地的攻击上,他真正的目标是在空中将日本的飞机连同飞行员们一起消灭掉。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也为了降低敌人的“神风”飞机对舰队的威胁,谨慎的斯普鲁恩斯改变了航母上的舰载机的配比,在他的十二条舰队航母中,每条航母平均只带了30架轰炸机,其余几乎全部都是战斗机。
  不过这个圈套的效果并不好,日本人的反击来得非常的弱。以至于斯普鲁恩斯最后做出了这样的判断:继续留在日本本土附近纯属浪费时间。
  就在斯普鲁恩斯在日本本土附近挑逗日本人的时候,威廉·布兰迪海军少将率领由6艘战列舰、12艘护航航母、5艘巡洋舰、16艘驱逐舰组成的火力支援编队也到达了硫磺岛海域。
  ……
  1945年1月6日晨,比起历史上早了一个多月,美国人的炮击编队逼近了硫磺岛。
  这一天的天气很好,能见度非常高,所以,在很远的距离上,设置在折钵山上的观察哨从很远的距离上就发现了美国舰队。并发出了警报。
  栗林忠道来到折钵山的一处工事的射击口,举起望眼镜向着海面望了过去。他看到,数十条美军军舰正成纵队从远方高速驶来。他可以看到那些军舰的舰首掀起的雪白的波浪,以及美军军舰上的那些巨炮的黑洞洞的炮口。
  “终于来了!”栗林忠道放下望远镜,喃喃的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8/1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