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二战之鹰击长空(校对)第13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5/165

  除了反坦克炮外,最重要的反坦克手段就是“铁拳”了。大约10名反坦克射手携带着“铁拳”埋伏在战壕锯齿状战壕更外面一点的散兵坑里。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些士兵和“铁拳”火箭筒一样,都是一次性的。
  另外在更远一点的掩体里,还有四门迫击炮。
  美军正在渐渐逼近。比尔将自己的毛瑟98K伸出战壕,尽力地对准了一个隐隐约约的目标。
  这个时候,从比尔身后传来了大炮开火的声音。首先开炮的是那几门迫击炮。它们射出的照明弹将支撑点前面的一段距离照亮了。借此机会,比尔清楚地看到,在他们面前的敌军比刚才他看到的更多。他来不及多想,就朝着一个美军士兵开了一枪。这一枪打中了没有,比尔来不及仔细看,他迅速的将头缩到战壕里,然后拉动枪栓,将下一颗子弹上膛,然后再次小心的露出头来射击。
  这个时候,那门PAK-40反坦克炮也开始射击了。它的第一次射击就相当的准确,这一炮直接就命中了一辆M4坦克。那辆坦克燃起了火焰,看起来已经被击毁了。而那几挺MG-42机枪也开始向着被照明弹照亮了的美军士兵猛烈开火。好几个反应慢了一点,没能及时卧倒或是找到隐蔽点的美国兵被击倒在地。
  不过美国人的反应也很快。而且非常的特别,完全超出了德国人的预料。当比尔第三次将头伸出战壕去搜寻目标的时候,他却发现眼前一片雪白,什么东西都看不见了!
  在打头的几辆坦克后面,还有两辆探照灯车,他们迅速的打开了探照灯,强烈的灯光顿时将德国人的阵地照亮了。在灯光的干扰下,美军步兵的身影完全从德国士兵的眼前消失了。许多德国士兵的眼睛猛地被这样的灯光一照,甚至出现了短暂的失明。原本还在准确射击的德军立马就陷入了困境。
  “该死的!打掉那两盏灯!”德军支撑点中的指挥官沙恩少尉高喊道。
  PAK-40反坦克炮朝着那两盏灯开了几炮,却都没能命中。
  “你们在搞什么!”沙恩少尉冲着炮长卢瑟中士喊道,“怎么还没有命中?”
  “光线太刺眼了,我们无法完成精确测距!”卢瑟解释说。
  这个时候另一种声音响了起来。这是一种类似于“希特勒电锯”MG-42那样的分不出点的机枪声。不过这枪声却比MG-42要低沉得多。刚刚让眼睛适应过来的比尔正要直起身开枪射击,就看见战壕前用土堆积成的胸墙上腾起了一阵的烟雾,紧接着好几个躲在胸墙后面的士兵被打倒在地上。
  “这一定是大口径机枪!”比尔明白,由于修建得仓促,这些胸墙的厚度是不太够的,挡住美国人的7.62毫米或是英国人的7.7毫米步枪弹是没问题的,但在大口径机枪的穿甲弹面前,这个胸墙太薄了。
  开火的是一辆M16防空战车,这是一种架设在半履带车辆上面的4联装高射机枪。4挺.50的机枪一齐开火,暴风雨般的火力立刻压制住了还在战壕里的德军士兵。而同时剩下的几辆M4坦克也开始向着德军的支撑点猛烈的开火了。
  部署在侧面一点的那门PAK-38反坦克炮并没有受到探照灯的影响。于是这门炮开始向着那两盏灯开火了。不过现在他们距离探照灯还是远了一些。所以第一炮并没能命中。但是也许是美军的注意一都被吸引到另一边去了,这一炮似乎并没有引起美军的警觉。于是那门PAK-38抓紧时间,又向着那两盏探照灯连开了几炮。这几炮还是没能命中探照灯,但却鬼使神差的击中了那辆M16防空战车。PAK-38作为反坦克炮到了44年早就已经显得威力不足了,但所谓“威力不足”指的是打坦克的时候威力不足。自用来射击半履带车这样的轻装甲目标的是时候还是相当有威力的。那辆M16防空战车立马就燃烧了起来。
  这个战果,也让美国人发现了这个目标。两盏探照灯立刻就熄灭了。不过探照灯的熄灭对于德国人而言却并不是好事情。人的眼睛要适应光线的变化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在刚才直接面对着探照灯的强光的时候,德国人的眼睛好不容易才调整到强光工作状态,探照灯却关掉了,这使得所有的德国人眼前一下子就变成了漆黑一片。而背对着强光的美国人受到的影响就小得多。他们趁机就冲了上来……
第二百五十五章
临时飞行员
  几天之后,德国人的五个装甲师总算是集结起来了。其实在原本的计划里,这次反击中只应该投入4个装甲师,但是爱干预的希特勒却担心四个装甲师的突击力量不够,又硬是在反击计划里又加上了一个装甲师。当然这个装甲师也是采用拆东墙补西墙的手法,从至关重要的防线上硬撤下来的。至于撤下这个至关重要的装甲师,防线崩溃了怎么办?希特勒的回答是:“正好让美国人多过来点,然后切断他们,消灭他们!”
  从回电中看到希特勒这样的豪言壮语,克鲁格元帅真是哭的力气都没有了。不过这个时候,自身难保的克鲁格元帅也无力再抵抗希特勒的压力了。
  “算了吧!反正这个帝国是他的,就随他折腾吧!”克鲁格元帅一边在心里对自己这样说,一边在希特勒御制的反攻计划上签了字,然后将它交给自己的参谋长,“将命令下到各个部队,明天一早就发起反击。”克鲁格无力地说。
  本来,考虑到盟军的空中优势,攻击原本应该选择在美军的攻击机难以发挥作用的夜间进行。但是在二战的时代,暗夜对攻击方也会带来非常多的麻烦。突破的速度可能会慢很多。而相比德国人,美国陆军地面部队的一大优势就是超高的机械化水平。
  由于战争早期德国人的闪电战的成功,使得一般的军事爱好者对德军的机械化水平都看得很高。但事实上,德国陆军并不是一支真正的机械化的部队。德军最多不过是让一些精锐部队实现了机械化而已,从总体上来说,德国陆军还是一支骡马化的部队。尤其是到了后期,由于战略轰炸的影响,燃油和其他的物资都变得日益紧张,加上战场上损失越来越严重,德军的机械化水平甚至开始下降,到了44年后期,德军的机械化水平甚至已经低于苏联军队了。
  但是美军和英军就不同了,美国刚刚参战的时候,陆军的总人数甚至都不如德军的一个集团军群多,装备的坦克中甚至还包括雷诺FT-17坦克这样的,早就应该被送到博物馆里去了的东西。当苏联人已经在用T-34/\76,德国人已经在用长管4号坦克的时候,美国人居然才来得及研制出采用车体主炮和铆接装甲的M3格兰特坦克。
  然而,美妖的开挂一样的工业能力,一旦投入到战争状态,美国陆军的膨胀速度就快得惊人,陆军地面部队不但迅速在人数上超过了德军,在装备上也迅速的赶上甚至在除了重型坦克的其他区域全面的超过了德国人。就在诺曼底的美军而言,他们的步兵师所拥有的各种车辆甚至比德军的装甲师都多。美国陆军地面部队也成为了二战中少有的真正的架在车轮上的陆军。
  这样一来,相比德军,美军的地面机动能力就强得出奇,哪怕是美军的步兵师,他们运动的能力也不亚于德军的装甲师。这样一来,一旦战线上出现了危险,美军的地面部队就可以迅速的做出反应。突破的速度稍微慢一点,美军的增援部队就会迅速赶到。所以,在夜间攻击,一旦突破速度跟不上,美军的援军就会迅速的赶到,然后,反击就会被迅速的制止。所以,为了能保证效果,攻击必须在白天进行。
  为了保证白天的攻击不过多的受到美军的空中力量的干扰,德军必须拿出一种能干扰,至少是能暂时的干扰美军的制空权的办法。希特勒也知道这一点,于是他找到了空军司令戈不灵。
  当希特勒的电话打过来的时候,戈不灵正在欣赏他的下属帮他收集来的一些古代艺术品。
  “帝国元帅阁下,这是我们刚刚找到的一幅拉斐尔的真品杰作,您看……”一个架着单片眼镜瘦子正在向戈不灵介绍这批艺术品中最为珍贵的一幅。这时候,一位军官走了进来。
  “元帅,元首有电话找您。”
  “啊,我失陪一下。”戈不灵站了起来,顺手拿起了自己的元帅节杖,向围在他身边的几个人点了点头,就跟着那个军官走了出去。
  “元首,我诚实地向您保证,我的空军可以在短时间内干扰美国人和英国人的制空权,我可以派出1000架战斗机,只要您能为我们提供足够的燃油……是的元首,我向您保证……”
  戈不灵当然知道,自己的这个保证是靠不住的。自己的手中的确有不少于1000架的战斗机,甚至更多也有。但是,自己手上已经没什么像样的飞行员了。不要说那些老手,现在,就连在正规的航校里按照正常的流程毕业的飞行员也没有几个了。但无论如何,戈不灵知道,这个时候可绝对不能对希特勒说不。至于飞行员的问题,总还是有办法的吧……
  ……
  攻击开始的前一天,位于巴黎近郊的某机场的德国空军战斗机部队得到了命令。明天一早出动全部的100架战斗机,为突击行动提供空中保护。
  “该死的!上面的人都疯了吗?100架战斗机?这怎么可能?整个基地,有一百个能开飞机的人吗?”当任务通知给飞行员之后,飞行员们立刻乱成了一团。
  “就是呀,难道让我们一个人驾驶两架飞机吗?”
  大队长林德伯格皱起了眉头,说实话,这个命令让他也很不满意,但是命令就是命令,他必须把命令执行下去。虽然这道命令中,后面的部分,嗯,后面的部分确实荒谬得出人意料,但是命令他喵的就是命令。
  “飞行员不足的部分,由机械师来承担。”林德伯格继续宣布命令。
  这一句话一出口,喧哗的声音就更大了,几乎要把屋顶都掀翻了。原本在一旁看着飞行员们提抗议的地勤人员也立刻加入了进来,而且嗓门比飞行员还大。
  “这不是胡闹吗?我们从来都没有接受过飞行训练,让我们上天,这不是送死吗?”
  “这怎么可能!我觉得我们应该再向上面问问,是不是搞错了……”
  “这不是在扯淡吗?这是哪个王八蛋想出来的?”
  局面一时间几乎都要失控了,有些人甚至都想要冲上来看看命令的原文是不是这样的了。
  “呯!”林德伯格拔出他的P-38手枪,朝天放了一枪。这声突如其来的枪响一下子压住了人们的喧哗。大家都停了下来,望着林德伯格。
  林德伯格不慌不忙地将P-38手枪插回到腰间的枪套里,然后开口了:“这道命令的确有些超长,但是,我还是为你们的行为感到羞愧!第三帝国的存亡就在此一战了!你们中有些人也和我一样,在东线和苏联人战斗过,41年42年的时候,苏联空军也在这样的条件下战斗过!在斯大林格勒,他们连娘们都派上战场了!难道我们德国的爷们还比不上劣等的斯拉夫娘们吗?在斯大林格勒,那些斯拉夫娘们驾驶着木头造的双翼飞机,都敢出来和我们拼命。她们在飞机被击中后,甚至敢驾着着火的飞机去撞击我军的地面目标!正是靠着这样的牺牲精神,俄国人挺过了最危险的时刻。现在,帝国已经到了危急关头,作为帝国军人,为国牺牲是我们的天职!明天一早,包括我在内,所有的61名飞行员都要驾机升空,我现在还需要39名地勤人员来担任飞行员。我希望大家能主动报名。”
  ……
  林德伯格讲完了话,他用期待的眼神看着这些地勤,但是,过了好久,都没有一个地勤人员主动站出来。地勤人员的损失率一直不像飞行员那么高,或者说地勤人员普遍比飞行员活得长。而这样一来,他们反而比很多新飞行员对空战的残酷性知道得更多。他们都知道,没有经验的新手在空战中生还的几率有多低,他们自然明白,让他们升空,几乎就和自杀没什么区别。他们可不像那些刚从飞行学校里粗制滥造出来的,才在初级教练机上飞了十多个,顶多几十个小时的年轻菜鸟那样,对空战还抱着不切实际的幻想。所以,他们谁都没有动。
  林德伯格知道,即使他再等下去,估计也不会有谁主动站出来了。战斗机部队就是这样,在德国空军中,他们受到的优待最多,但论战斗意志,他们却一直不算太好。
  “既然大家都不愿意站出来,那么就抽签吧。”林德伯格说,“各安天命吧!”
  几个宪兵站了出来,让地勤人员站成了一条纵队,然后拿出了一个箱子,箱子全是做好了的签,看来林德伯格大队长对这个情况也是早有预料。
  看着那个要命的箱子,又看着手持MP-40冲锋枪的“链狗”,在排队中排在第一位的卡尔,犹犹豫豫地将手探进了箱子里。他能感觉到箱子里有很多的纸片,他知道这些纸片将决定他的生死!他把那些纸片摸过来摸过去,实在是下不了决心。
  “快点!”一个宪兵催促说。
  卡尔把眼睛一闭,一咬牙,抖抖地摸出了一张纸片。他用发抖的双手展开了纸片,然后卡尔欢喜得跳了起来,眼泪也不受控制的流了出来——这张纸是空白的,这意味着他不用上天去送死!
  十多分钟后,29个人选被选出来了。这些中了大奖的可怜虫要么脸色阴沉,一言不发。要么泪流满面地不停地胡言乱语,还有人甚至用带着仇恨的眼光盯着林德伯格。这幅情景,然林德伯格对明天的行动越发的没有了信心。
  “明天上天,可真的要多加小心!”
第二百五十六章
BF-109K4
  凌晨4点,德军某机场,第一批战斗机正在准备起飞。这是一批刚出场的最新式的BF-109战斗机,这是一款换装了新的发动机的BF-109。在换装了新的DB-605发动机之后,这种BF-109的飞行性能有了一个明显的提升,在7500米的高度上,它甚至可以飞出715公里每小时的速度了。这样的速度甚至已经超过美国人的P-51D了,而且它的高空性能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因为这样的改进,这种新的BF-109也被赋予了一个新编号:BF-109K4。
  不过林德伯格却知道,这并不意味着他手中的这架重新为帝国追回了技术上的优势。且不说相比美国人的P-51,它的航程还是太短。而且它还有着BF-109家族中最高的翼载。231.70kg/m2的翼载也使得这种飞机成为了林德伯格飞过的所有的BF-109中,最笨拙的一种。同时,第三帝国物资紧张的情况也在这种最新型的BF-109身上表现出来了,为了节省铝材,这种飞机的很多部件,比如机尾,就已经开始用木质结构了。
  好在BF-109系列最大的优点还是被继承了下来,并且发扬光大了。它有着BF-109系列中最好的爬升率和速度,在老手手里,它绝对是一种可怕的飞机,只是,现在像林德伯格这样的老手实在是太少了。
  林德伯格启动了发动机,飞机在漆黑的跑道上滑行了起来。为了不至于引来美军的游猎战斗机,第一批的BF-109K4起飞的时候,跑道上面是不亮灯的,只有跑道的尽头,有地勤人员打开两个手电以显示跑道已尽。等老手们都上了天,获得了不错的能量状况,那时候,天差不多也就该亮了,这个时候,菜鸟们的BF-109G和FW-190A也就可以起飞了。
  窗外一片漆黑,林德伯格根本看不到跑道,他只能盯着前方的两个光点,来维持方向。飞机的速度在不断增加,终于到了起飞速度,林德伯格小心翼翼的拉动操作杆,飞机的机头轻轻的抬了起来,然后主轮开始离开了跑道……
  一架又一架BF-109K4战斗机依次完成了起飞。现在天还没亮,除非跑道上开了灯,否则盟军的战斗机是无法在机场附近玩游猎的。这也是林德伯格他们4点钟就起飞的原因。虽然攻击要在天亮之后才真正开始,但是,如果德国人的战斗机打算在天亮后再起飞,那他们多半在跑道上就会被美国人的游猎战斗机打个稀烂。
  当然考虑到BF-109系列战斗机的短腿属性,这个时间起飞,几乎就意味着到攻击发起的时候,它们就需要下去加油了。所以,依照计划,大约到早晨7点钟左右,当菜鸟们大多完成了起飞,另一队稍微老那么一点的驾驶着FW-190D的菜鸟会接替他们,为机场提供保护,而他们这个时候就需要在机场上降落加油,然后再次起飞,去参加战斗。
  林德伯格带着另外的五架BF-109K4开始迅速的爬升。连他在内的这6架飞机里的留个飞行员就是他的大队仅存的6名飞行时间超过了500个小时的老鸟了。飞行时数500小时,这个数字放在一年前,这甚至只能算是刚刚脱离了菜鸟的行列而已。在那个时候,在大队里,只有飞过1000个小时的才能算是老鸟,而现在的大队长林德伯格,在那时候的大队里无论是比飞行时间还是比击落数都是连前20名都排不进去的。但现在,他已经是整个大队里飞行时数最长,击落敌机数量最多的飞行员了。
  没过多久,林德伯格的BF-109K4就飞出了大地的阴影,金红色的阳光照进了他的座舱。在他的后面,五架BF-109K4飞机排着松散的队形,跟在他侧后方。这样的队形能让每一架飞机在做动作的时候都更自由,也能增加每架飞机的视野。这曾经是德国战斗机的经典队形,但现在,能够使用这样的队形的德国空军部队却不多了。因为现在,老鸟们基本上都死光了,至于那些菜鸟,队形过密了,他们会撞上;而保持这样的较为松散的队形,他们又会掉队,甚至都不需要有敌机攻击,只要在天上转两个圈,他们就会出现长机找不到僚机,僚机找不到长机的情况。
  现在,太阳就快要升起来了,美国的那些游猎战斗机也差不多该到了。林德伯格睁大了眼睛四处张望。就像他预料的一样,一架飞机出现在他的视线里。
  那是一架英国人的蚊式侦察轰炸机,它飞得很高,拉出了长长的航迹。林德伯格知道,这架飞机的作用就是监视机场。如果任由它在那里呆着,机场上的飞机一出动,就会招来大群的美英战斗机。于是林德伯格留下四架BF-109K4继续在四千米的高度警戒,自己则带着僚机,开始加速爬升,去驱逐那架蚊式侦察轰炸机。
  林德伯格将节流阀推到了尽头,发动机咆哮起来,BF-109K4开始以惊人的爬升率向上爬升。
  在蚊式侦察轰炸机上,皇家空军飞行员撒切尔上尉早就已经观察到了那6架BF-109战斗机。
  “一共六架飞机,很少在一个机场上看到这么多的战斗机在巡逻了呀。看来德国人真的是要有所行动了。”撒切尔对副驾驶布莱尔说,“向指挥中心报告,在敌人……机场上空发现6架BF-109战斗机在巡逻。敌机有出动迹象。”
  布莱尔立刻开始向总部发报。这时候,撒切尔上尉注意到有两架BF-109脱离了编队,开始迅速的向上爬升——看来他们打算来驱逐自己了。
  对于德国人的BF-109战斗机,撒切尔并不是太担心。蚊式侦察轰炸机可不是那么好对付的。它虽然没有自卫火力,但却有着很多战斗机都难以达到的640公里以上的最高速度。再加上现在他的这架蚊式侦察轰炸机的飞行高度高达7500米,而那两架BF-109的高度才四千米,中间还有整整三千米的高度差,虽然,BF-109的爬升率不错,虽然新一点的BF-109G系列的极速也要比蚊式稍微高那么一点点,但是,任何飞机都不可能一边大爬升率爬升,一边还能维持很高的速度的。所以,如果自己转身离开,这两架BF-109是无论如何追不上自己的。事实上,除非拦截战斗机事先得到了情报,爬升到了足够的高度,或者是无论是爬升率还是速度都相对于侦察机有着压倒优势,否则,他们肯定是追不上侦察机的。
  后世的一些日粉,常常喜欢拿某次格鲁曼的F6F战斗机没有追上日本人的“彩云”侦察机来证明日本飞机标称的速度虽然低于美国飞机,但实际航速更快。很快这些智商有缺陷的家伙就发现,“彩云”标称的速度就比格鲁曼的F6F快,“身后已无格鲁曼”说明不了任何问题,于是他们又自作聪明的把格鲁曼F6F换成了速度更快的P-51。然后宣称最高速度超过700公里/小时的P-51追不上最高速度610公里/小时的“彩云”。却不知道,处于低空的飞机追赶处于高空的飞机天然就很困难。如果没有高度优势又会如何呢?嗯,速度低于P-51的F4U在二战中击落的最后一架敌机就是“彩云”。
  现在,林德伯格的BF-109K4虽然在努力的逼近,但是,想要追上来可没那么容易。看到BF-109越来越近了,撒切尔开始推节流阀加速。
  这个时候,林德伯格猛地打开了发动机加力系统,这个系统开始向气缸内喷射MW-50添加剂。DB605DC发动机暴增到2000马力,飞机的速度猛地一下子加快了。
  德国人的突然地加速超出了撒切尔的估计,那架BF-109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一边爬升一边追了上来。虽然蚊式侦察轰炸机已经在加速了,但双方的距离还是在不断地接近,眼看敌机似乎马上就要逼近到射击距离了。蚊式侦察轰炸机没有自卫武器,事实上依靠着高航速,所有的蚊式飞机都没有自卫武器,这意味着如果敌人能追得上来,他们就可以毫无顾忌的在六点钟方向开火。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5/1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