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二战之鹰击长空(校对)第13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4/165

  比如说现在,如果卡梅隆躲到坦克里面。坦克内部对外观察只能靠潜望镜,视野非常狭隘,而且完全就没有向上的视角。根本就不可能靠视觉发现敌机;而坦克内部的噪音也很大,在自身噪音的干扰下,坦克乘员也不可能听到来自敌机的声音。这样的话,就只能在毫无察觉的情况下,被敌人的攻击机打个稀烂。
  “停车!快,伪装!”卡梅隆下达了命令。
  所谓的“伪装”,并不是扯上伪装网之类的。这东西在这一片无遮无拦的田野上没太大的用。但是卡梅隆有另一套他们刚刚总结出来的伪装方法。卡梅隆一早就把坦克炮塔的后半边,以及发动机散热窗口都漆成了黑色的。看上去就像是后部中弹,起火燃烧后被烧黑了一样。
  几辆车立刻就歪到一边,炮塔也歪斜过来,炮管低低的斜指向地面。几个坦克乘员从坦克里跳了出来,将一个小盒子放到了炮塔后面,于是一股黑烟就冒了起来。接着几个乘员就歪歪斜斜的倒在了坦克的旁边。
  显然,卡梅隆演练这个动作不止一次了,完成这样一些列动作,卡梅隆属下的乘员们仅用了不到一分钟而已。
  一会儿之后,四架“台风”式战斗机从他们的头顶上飞过。
  “台风”式战斗机原本是英国人研制出来的准备替代“飓风”战斗机的先进战斗机。但是在使用过程中英国人发现它的爬升率和高空速度并不理想,尤其是在高速俯冲时空气动力特性恶化,不容易从俯冲中改出。而执行地面攻击和战场遮断任务时因为它较大的平飞速度和武器携带量,反而表现出色。因而“台风”执行地面攻击任务越来越多,甚至成了英军对地攻击的主力。
  飞行员马修斯警觉的扫视着地面,几辆正在冒着黑烟的德军坦克出现在他的视野里。那些坦克横七竖八的歪在哪里,看起来好像是刚刚被击毁了的。马修斯很遗憾的摇了摇头,自己如果早到几分钟,这几辆豹子说不定就是自己的战果了呢。
  ……
  看着那几架“台风”从头顶掠过,躺在地上装死的卡梅隆长长地出了一口气。自己的这一招总算起作用了。他耐心地等着英国人的飞机飞远,直到这些飞机远远的消失之后,他才从地上爬了起来。其他的乘员也纷纷爬了起来,他们抛掉炮塔后面的发烟罐,钻进坦克了。接着这五辆坦克就又上路了。
  几分钟后,卡梅隆又遇到了一群美国的Pa-47攻击机。正当他如法炮制,用装死的办法骗过了美军的攻击机之后,好死不死的,一队美国步兵却正好从这里经过。于是,离开了坦克,没有多少像样的武器的德国坦克兵们就只能老老实实地当了俘虏。
  这个战例被上报上去之后,罗恩不得不给第21攻击机联队的飞行员们发出了这样一条指令:“任何攻击机,在返航的途中,如果发现有正在冒烟的疑似已经被击毁的敌军坦克,而战机上还有没有消耗完的弹药,就对它发起攻击。”
  ……
  德军指挥部,克鲁格元帅办公室。
  “元帅,元首的回电。”克鲁格的副官将一份装在档案袋里的电文递给元帅。
  克鲁格元帅接过档案袋,却没有将电文掏出来,而是随意的将他放到了一边。
  “元帅,你不看看元首给您的回复吗?元首有新的命令。”副官提醒说。
  “看不看有什么两样吗?”克鲁格元帅反问道,“难道希特勒还会同意我们的撤退计划?我敢肯定,他一定是否决了我们的计划,然后一个劲的告诉我们,一步也不能后退,就像在斯大林格勒那样!”
  这话里充满了对希特勒的讽刺,让他的副官也为他紧张起来了。
  “元帅,在现在的局面下,我觉得您说话的方式要注意一点。”副官提醒说。“最近秘密警察部门非常活跃。”
  “这帮子除了整自己人啥都干不好的败类!”克鲁格愤愤的嘟囔了一句。他坐了下来,想了想,又重新把那个档案袋拿了起来,将里面的电文抽出来认真的读了起来。
  “这个波西米亚下士!他居然还想让我们进攻!该死!我真是低估了他的疯狂和愚蠢!、真不愧是个学艺术的文科生!”
  自从几天前在爆炸中死里逃生之后,希特勒的神智就越来越成问题了。早在很久前,希特勒就有一种预感,有人会采用暗杀手段来对付他。在他看来,几天前的袭击证实了他的直觉的准确性,这使得他越发的相信自己的直觉而不是理性了。同时,叛乱者来自军队,大批的高级军官参与了至少是默许了这种行动,这使得希特勒越发的不相信军队,尤其是不相信那些容克军官了。在这种情况下,希特勒更倾向于将这些军官们对他的意志的任何违抗都视作是对他的权力的挑战。任何人只要敢于质疑他的“直觉”,他就会怀疑这个人是否有反叛的意图。想要说服现在的希特勒取消他的明显无法执行的命令,要比任何时候都更艰难了。
  而另一方面,险死还生的经历却又使得希特勒极端的自信起来了。在他看来,这是上帝没有抛弃他的明证。上帝之用他的手将自己从必死的局面中拉出来,正说明上帝对自己的眷顾。有了上帝的眷顾,他还有什么奇迹不能实现呢?他现在的局面的确很困难,但是这个局面难道能比当面腓特烈二世在七年战争中面对的局面更令人绝望吗?腓特烈二世都已经做好了自杀的准备了。但是上帝救了他,上帝让他的敌人中最强大,最可怕的俄罗斯女沙皇伊丽莎白·彼得罗芙娜突然死了,并且让一个白痴——彼得三世即位,成了俄国沙皇,让原本是敌人的俄国,一下子变成了自己的盟国。从而改变了整个的战局。有了上帝的眷顾,什么样的奇迹是不能发生的呢?也许,只要勇敢的发起一次进攻,在上帝的帮助下,他就能一举击溃敌人,挽回战局呢。就像当年的鲍德温四世国王在蒙吉萨之战一战中,靠着上帝的眷顾,仅凭着80位圣殿骑士击败了由名将萨拉丁率领的多达4万人的异教徒大军。(按,事实上这一战中,鲍德温四世的麾下不仅仅只有80圣殿骑士。还有三百多名世俗骑士和近3000名步兵。不过在传说里,这些人都被忽略掉了。)
  昨天,克鲁格元帅给希特勒去了一封电报,在哪封电报里面。克鲁格元帅表示,为使德军两个集团军避开威胁着他们的合围,并为挽救在布列塔尼半岛防守的那些师,应立即撤出这一半岛和其他危险的阵地,同时毫不迟延地放弃法国整个西南部和南部。这样也许还能在塞纳河或塞纳河东南阻止住同盟军的推进,使局势仍能勉强过得去。
  其实在发出这份电报的时候,克鲁格元帅对希特勒的反应就已经有所预料了。说服处于现在这样的状态的希特勒并不比击退美英盟军更容易。克鲁格的这份电报只不过是尽人力,听天命而已。
  希特勒没有批准他的计划,这一点也算是完全在他的意料之中。但是希特勒在这份电文里却提出了一个异想天开的反攻计划。这个计划的大胆和荒谬绝对是出乎了克鲁格元帅的预料。
根据这一命令,德军必须扼守布列塔尼半岛,或至少扼守它的几个港口,“C”集团军群应留在法国西南部和地中海沿岸地区,同盟军在阿夫朗什地域打开的缺口应通过反突击予以封闭。为此,他下令从正面无条件地撤出所有坦克师(这是防御的支柱),以这些师编成由坦克第五集团军司令指挥的突击集团,并把它集中于莫尔坦地域,任务是:向阿夫朗什实施突击,切断突进的美军第三集团军同其后方的联系。
  克鲁格元帅望着电文,他知道,不久前,隆美尔元帅曾经违抗希特勒的命令,私自将几个被希特勒勒令必须坚守阵地的步兵师撤向了后方。希特勒并没有做出太大的反应。不过此一时彼一时,那时候的希特勒或许会容忍手下的将军玩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而现在,他恐怕绝对不会再容忍这样的情况了。那么自己该怎么办?难道自己真的要执行这样的,几乎和送死没什么区别的命令吗?这个国家怎么就变成了这幅样子?克鲁格元帅渐渐地陷入了沉思。
第二百五十三章
抉择
  服不服从希特勒的命令,这是个问题。在德国并没有“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的说法,但是一直以来,在德国的传统中,至少是在第二帝国的传统中,打不打仗,以及和谁打仗的事情固然由政治领袖决定,但在具体的如何作战的事情,总参谋部和前线指挥官总是有非常大的权力的。一般情况下,国家元首是不会干预具体的指挥的。而且,即使受到上面的压力,前线指挥官和总参谋部传统上也还是能顶住这些压力,做出职业军人们认为的,最符合战场情势的决定的。
  第三帝国刚刚建立的时候,根基还不稳固的希特勒还是遵守了这条传统的。但随着希特勒的地位日益稳固,他对军事的干预也越来越多。不过,一开始德国总参和军官们还是能顶得住希特勒的压力的。但后来,随着直属于纳粹党,或者说得更明白一些,直属于希特勒的党卫军在德国军事机器中的分量的日益增加,以及德军的不断的失败,总参谋部和前线指挥官说话的声音越来越小,而希特勒的调门却越来越高。可以说,每一次军事上的失败,都使得希特勒对于军事问题的发言权得以加强。
  在这种情况下,又加上刺杀事件,到现在,希特勒已经可以随心所欲的清洗军队中任何胆敢反抗他的人了。即使是以前不把希特勒放在眼里,甚至还轻蔑地给他取了个“波西米亚下士”的外号的老元帅龙德斯泰特,现在也只能向希特勒低头,公开表态,任何参与刺杀的人,不管他是谁,都该处死。甚至还出任军事法庭的主官,在那些枪毙名单上老老实实地签字。
  在刺杀希特勒这件事情上,克鲁格元帅可不是个没缝的蛋。他虽然没有直接参与这件事情,但是如果说这件事情他完全不知情,那也是不符合事实的。再发动刺杀行动前,反叛组织和克鲁格元帅接触过,克鲁格元帅的表态方式其实和隆美尔元帅很相似,他并没有表示支持,但也没表示反对,总的来说,他对这件事情是抱着乐观其成的态度的。要说他和隆美尔的出别其实也就两点:动手的人不是他的老部下,反叛者的计划里没有打算让他来担任新政府的元首。
  但是,知情不报就是叛逆!克鲁格元帅知道,只要愿意查,希特勒的秘密警察部门绝对能查到自己和反叛分子接触的事情,也肯定能拿到证据。希姆莱在对付俄国或者美英间谍的时候,吃瘪的时候居多,但要调查他,还是一点难度都没有的。现在的问题不是希特勒能不能查到自己的问题,而是他愿不愿意追究这个问题。
  现在如果克鲁格元帅公然抗命,希特勒会怎么想,他会怎么做?克鲁格元帅觉得自己哪怕用膝盖想一想,也能推断出希特勒的反应:
  “元首,克鲁格元帅公然抗命,他没有按您的命令发起反击,甚至连守住阵地都没有做到。他主动放弃了阵地,将那些部队直接撤到了塞纳河东岸。”
  “什么!他怎么敢这样!他到底想干什么……啊,我想起来了,他和那些反叛分子有过接触,他没有揭发那些叛徒,他和他们就是一伙的!那些叛徒可耻的失败了,但他们的同党还在,甚至还占据着重要的位置,继续干着叛国的勾当!我真是太仁慈了,我居然相信这些家伙会有所收敛。这些家伙就应该淹死在自己的血泊里!(七万个嫂夫人)给我接希姆莱……”
  是的,希特勒一定会暴跳如雷,他会立刻把自己召回去,然后逮捕自己,然后以叛国罪枪毙了自己,说不定还会连累自己的老婆孩子。
  可是,自己如果一切都按希特勒的安排来做会怎么样呢?显然,那会有一场惨痛的失败,如果对面的家伙的指挥水平有自己的水平,自己手里的两个集团军的大部都会被包围歼灭。这简直就是一个翻版的斯大林格勒,甚至是一个翻版的基辅战役。到那个时候,元首又会怎么做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克鲁格元帅一样很清楚。希特勒以前也有过不少强行干预指挥导致失败的先例。在这些失败后,希特勒总是责怪下属们没有完全依照自己的命令来执行,去从来不管自己的命令其实根本无法执行。如果这次又失败了,如果这次出现了灾难性的后果,那么希特勒的反应估计也会是这个样子。正常情况下,自己也许会像那些打了败仗的将领一样,被撤职,然后等到其他将军也被撤了,前先缺人了在起复吧。不过,在现在,希特勒会不会对他还这样客气就很难说了。换了自己是希特勒,说不定也会借这个机会,清洗掉那些明显不忠于自己的人。
  这真是个两难的选择。怎么办呢?如果自己抗命,多半会被枪毙吧,如果顺着希特勒的意思,倒是还有一点保全的希望。只是这样做,就简直是对士兵们的背叛了。可是自己真的能违抗希特勒的意志吗?别的不说,希特勒只要一声令下,自己手里的那些最为重要的党卫军装甲师就绝对不会听自己的。而如果国防军听自己的,党卫军听希特勒的,那结果会比听希特勒的更坏。再说了,现在自己抗命,希特勒第二天就能丢一个愿意跟着他胡闹的人过来接替自己,而那样的人,胡闹出来的后果肯定更糟糕。
  于是克鲁格元帅合上了文件夹,将这份电文无力地抛在办公桌上。
  “卢克,你去召集参谋人员,我们要开始制定新的攻击计划。”克鲁格元帅对副官说。
  副官愣了一下,但他什么也没说,然后他默默地向元帅行礼,然后轻轻地离开了,只留下疲惫至极的克鲁格一个人呆在办公室里。
  ……
“诸位,我军这几天的攻势非常顺利,巴顿将军的第3集团军也已经投入到战场上了。现在我们已经形成了有效的突破。前面的阻力已经骤然减小了。因此,司令官决定进一步加快攻击节奏,不让德国人有机会重整防线。为此,我们计划在夜间继续保持攻势作战。另外,我军的航空侦察和地面侦查都发现德军装甲部队似乎正在转移……”一个参谋人员正在给参加会议的军官们讲解战场的局势。
  “好了,大家对现在的情况都有所了解了。现在打击都来说说自己的队伍的情况吧。”布莱德利将军说。
  “我的军虽然一直以来担任着主攻任务,损耗不小,士兵们也有些疲惫。但是由于敌军抵抗强度的急剧下降,我们第7军的攻击能力不成问题。我们也已经为夜间的攻击做好了准备。另外,罗恩将军给我们提了一个建议,在夜间攻击那些坚固支撑点的时候,可以用防空探照灯来照明。这东西会让敌人什么都看不见。我们实验了一下,效果好像很不错。所以,我们已经紧急准备好了50部装在车上机动的探照灯。希望能够收到好的效果。”第七军的军长柯林斯将军首先发了言。
  接着其他部队,以及后勤方面的军官也都介绍了自己的部队的情况。最后轮到陆航了。
  “我们的侦察机发现了德军装甲部队的异动。他们都是在夜间机动的。按照我们的侦查,他们似乎是在向着摩尔坦一带集结。我们怀疑德军可能打算从这里发起一场反击。在我军的夜间攻击中,我们的重型轰炸机很难给友军提供直接的火力支持。所以我建议将轰炸的重点放到轰炸摩尔坦附近的目标和它周围的公路上面。”李梅首先代表轰炸机部队发了言。
  “夜间我们的攻击机也无法和地面部队进行有效配合。所以,我建议,我们的攻击机部队将主要力量放在对摩尔坦附近公路的夜间游猎上。另外,如果德国人真的打算发起一次反击,德国空军也许又会冒出来一下的。就我们所了解的情况,德国空军不缺飞机,只是缺少燃油和有经验的飞行员。不过炮灰还是不少的。德军至少把4个装甲师从我们攻击的正面撤了下去,转移向摩尔坦方向。如果他们真的打算反击,那这应该是个孤注一掷的大行动。德国空军一定会倾巢而出,来拖住我们的空中力量的。所以第九航空军也要做好空战方面的准备。”罗恩紧接着说。
  “嗯,不错,其实我们的情报部门也有一些收获。”布莱德利将军说,“肯佩斯,你把情报部门的报告给大家读一下。”
  “好的,将军。”布莱德利的副官站了起来,摊开了一份文件,读了起来。
  按照这份文件的说法,依据他们破译的德军电文,德军将集中其全部的装甲力量,发起一次大规模的反击,以消除美国在眼镜蛇行动和随后几个星期所取得的成果,并且从阿夫蓝士推进到科唐坦半岛海岸地区,以切断已在向着布列塔尼推进的美国军单位。
  这个消息立刻引起了一场讨论。
  “这个胃口很大呀,他们不怕吃崩了?”
  “克鲁格的指挥水平没这么差吧?这怎么可能?”
  “兄弟,你怎么看这件事情?”
  “将军,我觉得此事必有蹊跷。”
  “依据另一份电文的破译,克鲁格元帅对希特勒的计划提出了质疑,但这一质疑被驳回了,希特勒甚至又派遣了一位高官去监督这一计划的实施。”
  “希特勒这不是胡闹吗?”
  “希特勒做出这样的事情还真不奇怪。”罗恩说,“我在俄国佬那里呆过一阵子。有一次和俄国人聊天的时候,俄国人就提起过,他们俘获的一些德军军官都提到过希特勒喜欢瞎指挥。按他们的说法,那些德国佬总喜欢不服气的抱怨,要不是希特勒瞎指挥,我们就不会输什么的。”
  ……
  “不管德国人的这个计划是不是真的,我们都要做好准备。如果这个计划是真的,那对我们来说可真是个好机会。我们要认真研究一个计划,给希特勒也个惊喜。”布莱德利将军最后说。
第二百五十四章
夜间突击
  夜已经很深了,但是属于夜晚的宁静却并没有到来。相反,在现在的法国,到处都是喧嚣。美军第七军的进攻并没有因为夜晚的到来而结束,为了趁着德军防线被突破之后的混乱获得更多的战果,第七军正在连夜进攻。科林斯将军将他的攻击部队分成了几个批次,依照时间,滚筒般地投入到攻击之中。虽然美军的装甲部队在攻击中并不像德军或者苏军那样习惯于大胆的切入到敌人的身后。但是在敌人的装甲部队已经不再主动地投入战斗的情况下,甚至还尽量避免和美军装甲部队交战的情况下,美军的进展速度还是非常快的。
  比尔中士蹲在临时挖成战壕里,这是一个临时建成的反坦克支撑点,在装甲部队开始退出战场之后,防御的事情就只有靠步兵了。单靠步兵是无法阻止敌人的突破的,德军步兵们的任务只是迟滞敌人的攻击,从而给正在准备中的进攻争取时间。
  说起来,干对付敌人的装甲部队这种活,比尔还真不是新手。事实上自从库尔斯克一战之后,面对着不断成长的苏联装甲部队,德军步兵的反坦克压力就一天大过一天。因此,德军步兵部队的反坦克武器配备,以及相关的训练也得到了空前的强化。仅就步兵反坦克能力而言,德军步兵的反坦克能力在当时所有的国家里都能算是顶尖的了。
  在战壕前面堆起来的土堆上,放着四枚“铁拳”火箭弹。这是德国步兵最常用的反坦克武器了。比尔很喜欢这种武器,虽然这种东西相比“坦克杀手”,或者是美军的“巴祖卡”颇有点粗制滥造的味道,而且和它们相比,“铁拳”的射程未免太短。仅仅50米的射程使得使用者在攻击敌人的时候,要冒的风险要比使用“坦克杀手”或者“巴祖卡”更大。但是它优异的偕行性和巨大的威力却弥补了这个不足。
  的确,“坦克杀手”火箭筒也拥有巨大的威力,像铁拳一样,它足以摧毁任何一种盟军坦克,哪怕是IS-2M这样的铁乌龟。但是“坦克杀手”可不像“铁拳”这样轻便,一个人可以带着几支到处跑。“巴祖卡”相对于“坦克杀手”要轻便不少,一个人就能扛着跑,再加上一个被火箭弹的,两个人组成的反坦克小组也相当灵活。但是这东西的威力就比不过“铁拳”了。尤其是现在是晚上,“铁拳”最主要的缺陷——射程太短也不再是大问题了。这让比尔对执行反坦克任务更有信心了。
  很快,阵地前方就响起了坦克和各种车辆的引擎声。相比俄国人的T-34坦克,美军的M4坦克由于使用的是汽油机,并且采用了挂胶履带,所以行驶的时候噪音要小得多。不过噪音再怎么小,那也是坦克,不可能真的无声无息的靠近目标。所以比尔还是在老远就发现了他们。
  由于夜间的视线问题,坦克在夜间几乎就是个瞎子。所以在夜间的攻击行动中,坦克并不是冲在最前面,而是跟在步兵后面。靠着位置比较低,能运用天空作为背景的优势,比尔隐隐约约的看到那几辆坦克的前方,有大约一个排的步兵正成散兵队形展开着,一路逼近过来。而在坦克的后方,还有一些车辆。看得出美国人很小心。他们总是等着步兵先前进一段距离,确定已经比较安全之后,坦克再跟进一段。然后步兵们又在坦克炮的直接保护下再次前进。
  “发现敌人,坦克5辆,步兵至少一个连。”比尔压低声音,通过有线电话和支撑点其他位置的德军士兵进行联络。
  这是一个典型的反坦克支撑点。在支撑点的正面有一道锯齿形的战壕,在哪里布置有几挺用于压制步兵的MG-42机枪。稍微靠后一点是两个火炮掩体,德国人在哪里部署了两门反坦克炮。其中的一门是PAK-40反坦克炮,被部署在正面偏右一点;另一门则是要小一些的PAK-38反坦克炮,它被安置在相当的偏左的位置上。这两门炮都被埋在地下,只将炮管露在外面。不过,夜间射击时的炮口焰非常容易暴露目标,所以为了掩护这些火炮。在德国人的阵地上还设置了一些装有火药的爆炸点,它们将在火炮射击时被引爆,以制造类似火炮炮口焰的效果,以迷惑敌军。
  美军的坦克事实上已经进入了PAK-40反坦克炮的有效射程。但是另一门PAK-38反坦克炮的口径则只有50毫米,在现在的距离上是无法击穿M4坦克的正面的。所以德军将它放在更便一点的地方,它将在美军坦克向着右边攻击时,射击美军的侧面装甲。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4/1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