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战隼(校对)第5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18/550

  朱晴莹说了那么多一大通目的何在李战心里非常清楚,尽管没有一句话是针对牛军负伤这件事的,但是每一句话都是围绕着这件事来讲的。彼此太熟悉了,一个眼神一个表情一句话,其后的含义不言而喻。
  再继续喝的时候李战的情绪就没那么低沉了,不知道喝了多少不知不觉的居然喝晕了,李战直接倒在桌面上不省人事,反观朱晴莹,虽然脸色潮红脸色迷离但至少意识还是基本清醒的。
  朱晴莹叫过来服务员帮忙把李战抬到房间去,等服务业离开后关上门露出了深有其意的微笑。
  这一觉睡得那叫一个天昏地暗,李战做了一个很奇怪的梦。那个梦起初是很吓人的,把梦里的李战吓得屁滚尿流,然后突然意境一转却是温和柔美的风格让人感到非常的舒畅。关键是这样的梦重复了好几次,具体几次李战已经搞不清楚了。
  等醒来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早上了,李战一觉居然从下午三点多睡到了第二天早上六点多。
  他爬起来的时候看到那边茶几上摆着早饭,朱晴莹精神奕奕的坐在那里慢条斯理地喝着稀饭,说,“洗个澡喝点稀饭,大醉之后就得喝点这个暖暖胃。”
  李战掀开被子发现自己身上的衣服完整,心里暗暗松了口气,又有点小失望,赶紧的去洗澡了。
  洗浴室里有朱晴莹准备好的新衣服,干干净净的,李战冲了个凉舒舒服服的换上,精神头一下子回来了,饥饿感更加强烈了。走过去坐下,李战神色犹豫,还是问出口了,“师姐,昨天下午,我是怎么过来的?”
  “服务业给抬过来的啊,我可扛不起你这大个。”朱晴莹说,递给李战一碗稀饭,还热乎着。
  李战接过,扒了几口,又犹豫着问,“昨晚……昨晚你……”
  “隔壁,我房间就在隔壁。”朱晴莹毫无犹豫地说,眨了眨眼睛。
  “哦。”
  李战哗啦啦的扒了半碗稀饭,又犹豫着说,“昨晚做了一个很长很奇怪的梦……”
  “做梦么,梦能当真?你现在还做白日梦呢?赶紧吃,吃完了去看牛军,看完跟我走。”朱晴莹打断李战的话,说。
  “好。”李战答应一声,突然愣住了,抬起头问,“跟你走?去哪?干什么去?”
  朱晴莹皱眉说,“你不会是断片了吧?你休假了啊,跟我去长安,带我见见弟媳,完了到几个飞机厂转一转,其他地方也转一转。想什么呢,还真让你休息啊,休假了你也不能休息,去给几个厂家提提意见。”
  李战这才松了口气,他真有些断片了,从来没喝过那么多的酒。两个人前后估计干了有四斤多了。他撑死了就一斤多点的量,昨天绝对是超常发挥了,没吐算是厉害的。
  这会儿要是让他开飞机,他绝对能突破人类飞行的极限。
  吃完早饭两人退房走人,果真是两间房,李战彻底松了口气。朱晴莹没敢让李战开车,她开了那霸道往空军医院去。牛军的情况有相当喜人的变化,醒过来之后各项指标都在向好发展,专家组都有些意外,他们也就算是完美完成给任务了。
  和牛军聊了一个多小时,已经调整好心态的李战再没有昨天那副要死要活的样子,这让牛军感到很欣慰,心情都好了不少。
  从空军医院出来回到场站那边报到,李战也不再回沃土海军飞训基地了,带了几套朱晴莹买的便装就和朱晴莹坐上了公务机直飞长安。那公务机居然是朱晴莹开过来的,整架飞机就他们俩,李战第一次坐在了副驾驶的位置。
  要让李战彻底放下心结是不容易的,但起码朱晴莹有她的办法。如果是刘国坚,那么就是几句话的事,而朱晴莹需要绞尽脑汁说一大堆的话。但是好歹让李战恢复了平常心。
  部队还在和模拟蓝军部队搞对抗,若是以往,李战是怎么都不愿意离开前线的,眼下他更加明白了刘国坚在部队撤编最后一天说的那句话——人不可能经历所有的热闹。
  李战要给应婉君一个惊喜,应婉君也给他准备了一个惊喜,或者说惊喜和惊吓。
第671章
革命工作有了接班人
  “一个月了啊!”
  李战看着报告满脸都是奇妙的不可思议,应婉君怀孕了。他记得很清楚,唯一一次没有上炮管套就是上次过来长安招飞的时候,搞了半天,谁知道一次就中了靶心。
  “要当爸爸了。”朱晴莹笑得很开心,指了指坐在李战身边的应婉君认真地说,“婉君,前面三四个月最关键,不要干重活,不要剧烈运动,不要吃杂七杂八的东西,总而言之任何动作怎么慢怎么来。”
  李战总算是反应过来了,“对对对,师姐说得对。是了,家里知道没?”
  应婉君脸上有淡淡的红晕,肚子里酝酿着小生命,那种感觉很奇妙,有些担忧有些害怕有些激动,还有一种叫做奇怪的念头——为了肚子里的小生命可以豁出去一切。
  “不知道,我谁也没敢说。”应婉君害羞地说。
  李战立马拿出手机打电话。
  这下家里都疯了,老爹老娘都激动哭了,当即表示马上过来长安把人接回去养着,坚决不能待在学校了。这个决定让李战犯难了,应婉君学业还没完成,而且还参与了研究科目。
  把事情一说,应婉君考虑了一下,说,“我申请休学,生完孩子再说。”
  朱晴莹微微点头,这是个知轻重的姑娘,很懂事。
  “这,会影响到你的学习吗?”李战有些不忍,他当然知道应婉君要放弃很多。
  应婉君斩钉截铁地说,“重要的是孩子。”
  朱晴莹说道,“李战,这事听你爸爸妈妈的,他们过来人有经验。婉君的决定很对,生完孩子再继续学业,大不了多花点心思,问题不大。”
  “好,那就这么办。”李战说。
  朱晴莹笑道,“别让你爸妈过来了,这几天办完休学手续我陪你们回家,我也正好到那边转转。咱们开飞机回去。”
  “那敢情好。”李战笑得嘴巴都要裂开了。
  这师姐也不知道是怎么搞的。有飞机的富豪要飞行还得提前申请航线什么的呢,师姐不用,随时可以起飞随时可以落。这待遇简直无情。
  应婉君却是有些不太好意思的样子,说,“师姐,麻烦你了。”
  “不说客气话,我是你姐,知道吧。”朱晴莹站起来,道,“走,现在回学校找你们领导,这个事我来办。”
  雷厉风行的办事风格,不带拖泥带水的。
  还是师姐开车,开了一辆民航牌照的老霸道带着二人就往西交大去。这几年民航牌照的车辆还能在非隔离区行驶,朱晴莹和李战落地后这辆车就停在那里等着他们了。
  一路上朱晴莹打了一个电话,说了不到一分钟就把事情给安排好了。到了学校办公楼,校长助理已经在楼下等着,客客气气的请到校长办公室。这待遇叫应婉君惊讶不已。
  和校长热情握手告别的时候应婉君还晕乎乎的,那可是校长,不是二级学院的院长,平时也就开大会的时候能见到。朱晴莹看上去和校长并不认识,但是校长非常的热情非常的客气。
  李战说,“为了孩子,我也特权一把了。”
  朱晴莹说,“这算什么特权,只是加快了办理手续的流程节约了一些时间。婉君,去收拾行李,咱们马上就走。”
  “哦,好,好。”应婉君显然还没习惯这样的节奏。
  立马到寝室收拾行李,正是周六,寝室的人都在。一看应婉君的丈夫如此的英俊潇洒,姐姐如此的美丽气质,顿时觉得彼此不是一个层次的人了。而且人家丈夫是飞行员,是开飞机的,高大上有没有。
  行李很简单,直接打了一个大行李箱拖走。从决定回家到达到机场前后不到三个小时,速度可谓是飞快。
  登上公务机后,应婉君终于能和一些影视剧嫁入豪门的情节对上号了,跟做梦一样。
  起飞起前给家里去了电话后,家里顿时鸡飞狗跳起来。老爹老娘各自打电话,亲朋好友说了一圈,那喜悦和激动无法言表。继而就是赶紧的做准备,孕妇要吃什么要注意什么,俩人没少吵架,最后还是老妈占了上风,到老姐李龄赶过来,家里的一切就俩女人主导了。
  老爹左思右想实在是没发挥的余地了,马上让女婿邱国豪把帕杰罗开上早早到机场候着。
  两个小时后公务机在南港国际机场降落,飞机停在远端机位上,机场的车直接把他们到到达口。
  李战看老爹激动的样子就知道家里忙成什么样了。他自然是了解二老的心情的,俩儿子都稳定下来了,什么都不缺,抱孙子的愿望就更加的强烈了。难得和李战通一次电话都忍不住拐着弯提醒这个事,李战怎能不明白他们的心情。
  操心完儿子女儿操心孙子孙女,为人父母大抵如此,哪有一刻是放松的。
  到了家后,李战介绍朱晴莹,一知道朱晴莹的级别在李战上面,老两口那个客气劲儿就甭提了。还是朱晴莹厉害,交谈了一阵子后就把气氛给打开了,末了还和李龄、应婉君围绕着孩子聊到了一起,不知道的还以为老朋友了呢,她总是有这种本事。
  李战费解的是,师姐没结过婚更谈不上生小孩,她哪来的那么多育儿经,门儿清啊简直是。
  一连几天都是各种安排,上医院做孕检,完了跟着老爹回老家祭祖求祖宗保佑,然后陪着应婉君回娘家走一遭,然后各种事情,一切围绕着还未出世的孩子准备着。给李战的感觉是比开飞机跑一万多公里的都要累,但是辛福感满满的。
  孩子既然要来了,那就做好迎接的准备,党的事业也要接班人嘛。
  待了一周后,李战不得不走了。厂家长飞厂那边一天一个电话催促,高新-P就是他们造的,他们急需该机的实战数据,主要是飞行员的意见。告别了家里,李战和朱晴莹又开着公务机回到长安,马上就被长安厂的车接走。
  李战便开始了持续时间长达三个月的各个航空制造公司、研究单位的走访任务,该提意见的提意见,该学习的学习,全国这么一圈转下来2013年的春节已经过去了。这个春节他是和朱晴莹在厂家和科研人员过的战斗年。
  最后一站是沈霍伊厂。
  沈霍伊厂对李战是翘首以盼了,因为李战是唯一一位既有丰富的歼-15飞行经验又执行过歼-16实战试飞任务的飞行员,恰恰这两款战机是沈霍伊厂当前最重要的两个型号。
第672章
又是离别时,师姐再见
  沈霍伊厂办公楼的小会议室里,七零八落的坐了十几位两个项目的研究人员,郁念东和易小易都在。郁念东过来协调技术共享工作的,易小易则已经是沈霍伊厂新一代科研队伍的主力人员。
  李战首先看完了歼-16的最新改进方案,递给身边的朱晴莹,抬了抬下巴,看了看郁念东,又看了看沈霍伊厂这边技术具体负责人易小易,问,“所以说现在你们两个厂已经达成了协议,将四代机的航电技术用在十六号项目上?”
  “是我们两个厂为首的研制联合体,相关的研究所也都签署了协议。”郁念东点头说。
  李战微微点头,“我个人是认可的。在试飞过程中我的总体感觉是十六号机比苏三零有了较大的进步,尤其是航电技术方面,但是从长远看,十六号的航电技术先进程度还是存疑的。我的意见是宁可延长服役时间,也要尽可能把已经成熟的先进技术用上去。”
  易小易说,“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部队不能接受服役即落后的情况,我们厂家来说也不愿意把一款不久的将来会落后的战机交付部队。在上级的协调下,兄弟厂愿意共享四代机的航电技术,这解决了我们最大的难题。”
  说了十几分钟后,朱晴莹看完了方案,她放下方案的时候,大家都自觉地停下了交谈,把目光投向她。没有因为她的非现役军人身份而忽视她。
  朱晴莹换了个人一样,非常的严肃,她说,“十六号机未来会是海空军的装备,需要考虑到海航部队的特点,但是我不建议搞平衡。”
  “您的意思是?”易小易问。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18/5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