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战隼(校对)第40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1/550

  “是,我记得,当时你在二师,夜航遭遇座舱断电。你这个飞机一直是我跟踪提供厂家服务的,我记得。”郁念东连忙说,“维修记录我都带过来了。”
  厂家有一本,部队机务有一本,就跟汽车的维修保养记录一样。
  故障已经发生了,故障原因没有找到,这是比较让人蛋疼的。找不到故障就没办法进行维修,甚至即使找到故障原因了进行维修了也不一定能那么快复飞。总而言之最不希望出故障的是李战——其实谁也不想。
  又和郁念东谈了一阵子自己的分析,李战才和唐磊磊离开维修机库,徒步前往不远处的拱形半封闭停机棚。
  机务大队的官兵正在挑灯夜战,连夜对三架来自海空雄鹰部队的歼-11A进行检修,尤其是防腐这一方面。李战今天遇到的两起险情导致飞鲨部队全面停飞一天进行检查,压力直接到了机务这一块。
  张雪阳和曹复飞在跟着机务的人检修飞机。机务的任务是天亮之前完成所有战机的检修,天亮之后司令部会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是否恢复训练的决定。
  暗舱着舰训练才开始就遭遇了滑铁卢,李战和唐磊磊这两位在西部破烂王师待过的人承受能力要强一些,张雪阳和曹复飞就不太行了,非常的紧张。
  大多数人一生也遇不上一起一等险情,李战则不然,他但凡遇上的不是一等险情就是特等险情,以至于不止他,连他身边的人都形成习惯思维了——就是个特等险情嘛,唐磊磊就是如此。
  08号歼-11A是分给张雪阳的,看见他想插手又不知道从哪上手的样子,李战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想开点。”
  张雪阳:“???”
  “这话应该是我对你说吧?”张雪阳说道。
  “都一样。”李战爽朗一笑背起手来,领导一样踱步巡视起来,气沉丹田问道,“情况怎么样啊雪阳同志。”
  张雪阳无言以对,跟上去说道,“老李你就别强颜欢笑了,说说,查出原因了吗?”
  “还没有。”李战摇头。
  灯光下张雪阳注意到李战嘴角带笑,当下心里暗暗感到奇怪,皱眉问,“我怎么看你好像还挺开心?”
  唐磊磊笑道,“又一个一等功啊,当然开心。”
  ……
  张雪阳这才回过神来,苦笑着说,“是啊,又一个。”
  他想要继续说点什么但是却发现不知道从何说起,难道说李战立功跟抽烟一样容易吗,这话不合适,当时是什么情况大家都清楚,换成谁谁都不敢说保证能把飞机开回来。可是要说不容易嘛,他好像也不是那么回事——再来一个他都九个一等功了,这是何等的WDNGF!
  “想多了,组织不会再给我一等功的。”李战说,看见两人要发问,他摆摆手继续说,“如果真的给了,那,那我就只能接受了。”
  WDNGF啊!
  气得张雪阳脑袋都要冒烟了。
  “你不会真是为能立功高兴呢吧,除了拉杆费还有别的东西能让你笑开颜?”张雪阳不满地说。
  李战笑了笑,随即慢慢收起笑容,抬头望着歼-11A鹰嘴式的机头,沉声说,“我现在基本上可以肯定洞三拐这次故障和厂家无关。洞三拐这个飞机你们都熟悉,当时在二师的时候就出现过一次座舱断电。后来我查阅了歼七战机服役以来出现的故障类型,座舱断电只出现过一次。”
  “多年前中原某场站的一架早期型号的歼七出现过座舱断电情况,不过当时大白天,飞行员很顺利的把飞机开回来了。故障原因和洞三拐第一次座舱断电是一模一样的,都是线路故障。我怀疑这是一个先天性的缺陷。我刚刚问过郁念东处长,他说洞三拐的线路没有全部改动,依然是有一些部分是保持不变的。”
  他说道,“洞三拐座舱断电既不是机务的锅也不是厂家的责任。”
  张雪阳和唐磊磊都陷入了沉思,后者不解问道,“可是那么多歼七,一千多架呢,服役几十年了拢共加上这一次才出现过三次座舱断电,如果是先天缺陷的话故障率应该不会这么低吧?”
  “不。”张雪阳摇头说,“恰恰因为故障率低所以才没有引起重视,如果频繁出现座舱断电现象,反而会引起重视得到全面的改进。”
  李战点头,“没错,所以只能说我运气好,这么低的故障率一大半让我给遇上了。”
  唐磊磊明白了,又不解的问,“一哥,刚才你怎么不把你的这个判断告诉郁念东处长?”
  “他们那么多人大老远跑过来,如果我上来就给他们卸了压力那不白折腾了。让他们先好好的查找一番吧,对我们部队也算是一个交代。”李战说。
  张雪阳忍不住笑道,“咦,不愧是政工小王子,很有局面嘛。”
  李战淡淡笑道,“老子在北库是大队长教导员一肩挑,老聂过去之后我才卸任教导员的。”
  “你厉害,你是真厉害。”不是反讽,是真心实意的佩服,张雪阳说,“没看出来你是个多面手,你好像是华清的?什么专业?”
  “思……”李战下意识的回答,猛地刹住改成:“嘶……飞行员班啊。哦,你是特招的没上过学。”
  张雪阳一愣,瞪眼,“什么我没上过学,我正儿八经的空航本科。”
  李战呵呵笑,差点说漏嘴。他总是不太好意思让别人知道自己所学的专业,当时那一届华清飞行员班里就他与众不同。
  曹复飞从隔壁的停机棚跑过来,“老李、小唐你们也在,正好,陈总通知开会,马上机关楼大会议室集合。”
  话音落,一辆陆地巡洋舰通勤车就呼啸着过来了,四人连忙跳上车,陆地巡洋舰就迈开大长腿狂奔向机关楼。
  张雪阳问曹复飞,“连夜开会,知道是什么事吗?”
  “不知道,教员队、学员队全部集合,估计是大事。”曹复飞凝重地说。
  李战心里有一丝不太好的预感,坐在副驾驶上的他看向窗外,深夜的沃土飞训基地依然能够让人感受到北方地区冬天独有的荒凉,南边远处连在一起的几座山黑乎乎的比较瘆人。
  很有可能不是今天险情的事。
  到了机关楼大会议室,部队已经集合完毕全部入座,老陈头等领导也都已经在主席台上就座,李战四人是最后到的。一进门就感受到了凝重的氛围,每个人的神情都十分的严肃。打报告迅速到学员队那一块坐下挺直腰板标准坐姿,心里不免有些嘀咕。
  感觉要开战了一样。
  一般会议流程全部省略掉,老陈头直接讲话,“十分钟之前海司下发了一份紧急通报。今日上午十点三十分,齐空一架Su-27UBK战机突发电传故障坠毁,两名飞行员牺牲。经过初步调查,认为是纵向电传系统故障导致战机失控。当时战机是在海上训练,返航越过海岸线进入城区上空不久故障,飞行员为了避开人口密集地带在沙滩上迫降,但是失败了。”
  李战心里一紧,低头看了眼时间——23时55分。
  老陈头讲道,“海司命令所有的歼十一A型战机停飞检查,事故调查结果出来之后,排除安全隐患之后复飞。我们刚刚借了海空雄鹰三架歼十一A,原本计划用于暗舱着舰训练的,现在只能暂停下来。厂家的技术人员明天到位,机务这一块配合好。”
  Su-27SK、Su-27UBK、歼-11A用的是同样的飞控系统。
  全是坏消息。
  “同志们,今天下午我们也遭遇了一起特等险情,上级特别配发的歼七轻型舰载试验机在暗舱飞行训练中出现座舱断电供氧故障,厂家的技术团队已经到位展开了检修。今年开训以来安全问题很突出啊!我们海航,空军航空兵,出现了多起空中机械故障。前不久我们海航和空军联合搞的歼十六试飞因为天气原因出现了尾舵失灵的情况。今年的训练安全形势十分的严峻。我再次要求大家一定要打起十二分精神来,尤其是机务这一块,工作一定要做仔细。我们用的歼十五还没有完全定型,相对于其他部队安全飞行压力更大,所以大家一定要统一思想把本职工作做好做扎实……”
  老陈头点到的险情一多半是李战遇到的,可是李战的心思却不在这方面,满脑子都是齐空牺牲的那两位Su-27UBK飞行员,痛惜战友之余心情既沉重又复杂。
  既然是UBK,那么可以肯定牺牲的是教员和学员,老师和学生都牺牲了。迫降失败说明他们直到最后一刻都在想保住战机,尽管那是一架服役了整整十年的Su-27UBK!
  李战多么希望所有的险情都发生在自己身上!
第526章
低调中的战斗机
  一连几天都在搞安全检查,基地的氛围相当的沉重,尤其是飞行员队伍。
  又正逢新一股冷空气南下带来大面积的降雨降雪,风呼呼雨潇潇夜里小降雪,使得基地的氛围更沉重了几分。
  飞鲨的教员学员们全部都是很有经验的飞行员,他们非常清楚部队的现状。单从装备而言,无论是空军还是海航抑或是陆航,战机数量极度短缺,尤其是缺第三代教练机,尤其是配属给部队使用的双座战斗教练机。
  齐空某部所使用的SU-27UBK是三百师移交过来的二手货,在此之前三百师在过去的十年时间里超高强度使用该机,而且经常外接给其他部队搞训练。结果是导致机体寿命提交消耗,到了今天已经开始出现机身结构强度引发的故障了。
  饶是如此部队依然舍不得把它们淘汰,因为飞机不够!
  歼-10有四个版本,分别是白板的歼-10、歼-10A、歼-10B、歼-10C,这四个型号是按照“小-大-小-大”这样的规律来进行生产的。白板的歼-10作为定型后的第一批战机仅极少数装备部队,经过技术沉淀和改进后形成成熟的歼-10A,然后歼-10A大批量生产。歼-10B是在歼-10A的基础上进行的包括发动机、航电系统、机载雷达、进气道在内的大改型号,生产了两个团形成了成熟技术后,到了歼-10C就开始大批量生产。
  这是歼-10系列战机的发展规律,一小步一大步一小步一大步的稳稳推进慢慢形成一个家族。
  可是有一个特别的地方是,在歼-10C进入大批量生产时期,歼-10S(歼-10A的双座型)却从来都是在开足马力生产。
  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现象?难道等不及歼-10C的双座型出来了吗?部队真等不及了,一些部队的新训工作已经严重的青黄不接,老飞退役新飞跟不上,主要原因就是没有足够的双座机,极大的制约了训练进度!
  双座型号的三代机开足马力生产的同时部队还对老旧的Su-27UBK、歼-10S进行寿命的延长继续高强度使用,由此可见这些战机的数量是多么的短缺。
  齐空某部那两位牺牲的飞行员一定非常清楚部队的实际困难,因此他们竭尽全力想要保住战机,到了生命的最后也没有放弃……
  海司派了一个技术工作组下来飞鲨部队调研。逢重大安全事故机关调研组下部队是常态,狠抓安全教育是必然措施。
  调研组组长是钟鸣大校,他与老陈头有过几面之缘,到达当天顾不上休息就对老陈头道出了此行的目的,“老陈啊,我这次下来一来是看看你们‘三一’险情的调查结果,二来主要是找李战同志了解一些情况。”
  “齐空的‘三一’事故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海司首长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拿出整改措施来。”
  老陈头说,“整改是厂家的事吧,找李战能有什么用?钟处长,我丑话可说在前头,你找他谈没问题,但是如果你要挖人我是坚决不答应的。”
  “瞧你这话说得,我要他干什么,把这么一个尖子放在机关那是浪费了。”钟鸣心里微微一惊,这老陈嗅觉很灵敏啊。
  老陈头眯着眼睛说,“你钟处长管装备测试验收的,南航有一个大队专门干这个工作,那个大队是你直接分管的吧?”
  南航某部有个飞行大队专管装备接受测试,是海航设置给厂家的最后一道标准线。
  “是,但是我没有挖人的意思。李战这个同志什么情况你很清楚啊,上上下下都盯着,希望他在你们飞鲨发挥更大的作用。我挖人海司首长也不答应啊,呵呵。”钟鸣笑得多少有些勉强的。
  摆了摆手,钟鸣沉声说道,“齐空‘三一’事故出事的是早年间引进的双座苏两七,接到空军通报后我们马上进行研究,发现李战同志有非常丰富的苏两七战机使用经验,单座双座都很了解。”
  “你直接说他在使用这款战机的时候遭遇的险情多就是了,没什么好顾及的。”老陈头说着点起了一根烟,给钟鸣续上一杯茶。
  钟鸣笑着说,“的确如此,空军传言李战同志是险情处理专家,一开始我觉得有些夸张,深入研究了他的履历后发现一点都不夸张。我这次来是想看看他有什么建议意见。你知道我们有不少歼十一A型战机,有两个团的苏三零,齐空‘三一’事故这个前车之鉴必须重视。”
  他感慨地说道,“八个一等功,不到四年的时间里经历六次一等、特等险情,加上这一次是七次了。海司首长甚至怀疑基层作假,结果一看档案,原来是空军那边调过来的,这才信了八分。昨天夜里海司首长亲自给空司去电询问李战的情况,今天就派调研组下来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1/5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