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战隼(校对)第39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1/550

  咦,双菊花版本的歼-10?
  唐磊磊没有开过歼-10,但是他见过啊,所以并不妨碍他在脑海里形成了这样一个画面:双发歼-10的机身粗一些,进气道也从单变双,还是在机腹下,而且可能是全新的DSI进气道,两个硕大的发动机喷口则是最大的变化……
  “鸭式气动布局配双发,总感觉怪怪的。”唐磊磊心有所思直接说了出来。
  李战一愣,顿时笑道,“法国的阵风,欧洲几国联合研制的EF-2000,都是鸭式气动布局,而且都是双发。你有这种感觉是因为习惯了歼十现在的样子,要加个发动机自然不是随便加上去就行,整体的气动外形是要重新设计的。颜值相信不会太差。”
  “颜值?”张雪阳却是关注到了这个新名词,“嗯,这词儿用得好。”
  “言归正传。”李战收起笑容,道,“陈总给我下了一个死命令,一个月之内追上训练进度。所以你们二人要帮忙,我现在是两眼一抹黑。”
  “一个月?陈总可真看得起你。”张雪阳微微倒抽了一口凉气。
  李战说,“实事求是地说,海航垂涎我已久,终于到手了那肯定是往死里用,可是我没想到会这么狠。一个月三十天,哪怕每天都是飞行日按照每天飞五个小时算也就一百五十个小时。一百五十个小时里完成你们需要用半年的时间完成的训练是个很大的挑战。”
  “等等等等,你是不是对训练有什么误解?”张雪阳一听就坐不住了,说道,“一个月飞一百五十个小时?你穷疯了吧?”
  唐磊磊没忍住笑出声,看见李战瞪眼看过来,连忙忍住,一本正经地说道,“大队长,这里不是北库,飞鲨也不是鹰隼,而且这边的训练和以前咱们搞的很不同。可以这么说,用高强度飞行训练的方式堆训练量这个办法不可行了。”
  高强度飞训是李战的拿手好戏,也是他一贯的解决战斗力提升瓶颈的办法——就是烧航油,一吨不够烧两吨,一直烧一直烧直到把战斗力烧出来。有人想研究鹰隼大队战斗力猛增的技巧,结果到了北库调查一番后发现根本不存在什么技巧,就是简单粗暴的增加训练量。
  往往越简单的办法越有效。
  可是此时唐磊磊说这个办法行不通了。
  张雪阳给疑惑的李战解释道,“我这么跟你说,哪怕陈总照顾,你一个月能飞下来三五十个小时就算是非常非常不错的。现在学员的平均月飞行小时是二十八,小唐上个月飞了二十五个小时。”
  “是的,实操的时间很有限。”唐磊磊说。
  李战问,“为什么?”
  “飞机不够啊!”张雪阳没好气地说,“几十号人拢共就六架飞机,常年有两架在检修保养,实际上能用的就四架,而且只有一架歼十五S。”
  李战眉头跳了跳,“双座歼十五?出来了?”
  飞鲨集训的要求极高的其中一个因素是因为之前没有双座型歼-15,也就是说学员要在没有教员带机的情况下单独驾机进行起降实操。同时这也对飞鲨集训的进度形成了限制,海航隔三差五就给沈飞去电要求尽快拿出飞机来,沈飞压力山大,总算在年初完成了一架原型机的试飞,部队等不及了直接要过来,通体的黄色底漆连战术编号都没有。
  谁能想象偌大个飞鲨部队就一架歼-15S双座舰载战斗机。
  “上个月到位的,还是原型机,重点保障改装训练,所以你基本上没有机会接触那个飞机。”张雪阳说。
  他所说的改装训练是指没有驾驶歼-11系列战机经验的学员要接受的训练,像李战、唐磊磊这些有丰富歼-11系列战机使用经验的学员,直接开歼-15单飞几个小时就能进入正常训练状态。
  张雪阳说,“飞机不够不是唯一因素,合理安排的话飞行时间还是有保障的。限制飞行小时的关键原因是实操一次非常的繁琐,天上一小时地下三整天。”
  在张雪阳和唐磊磊的介绍下李战搞清楚了情况。
  原来起降飞行不是塔台指挥飞行员开着飞机就开始模拟舰上起降这么简单,而是从头到尾所有部门的联动,每飞一次就有大量的技术保障人员展开分析研究,不断的开分析会,可以说是把每一次实操都利用到极致。
  唐磊磊说,“学员队几十名飞行员,但是相关保障部门和技术人员有一千多人。我们要练起降,他们也要练保障,飞一次不容易。所以才有天上一小时地下三整天这个说法。”
  李战叹着气说,“科研式实操啊,难怪飞行小时上不去。”
  张雪阳说,“等于是把场站搬到了航母上,那么小的地方那么多的部门,这本身就是一个对配合要求极高的系统,我们飞行的是大家看得见的一方面,其他很多看不见的方面也非常的重要。不说其他的,单单是飞行甲板上的调运就是很头疼的事。”
  三百米长七八十米宽的飞行甲板上要塞进去一个能保障一个团的战机作战的场站,可想而知难度有多大。光是如何有效地调运飞机就是一门大学问。
  “好在我们是后来者,可以跟着前面的人走过的路摸索。”李战说,“老张,依你看我应该从哪里开始?”
  “理论啊,先把理论……”
  “我已经搞掂了。”李战打断他的话,“过去一年多里我没闲着,托人要了飞鲨的培训教材自学了,理论方面没有问题,这一块可以跳过。”
  张雪阳被噎了一下,果然优秀的人之所以优秀是有理由的,起码他之前就没有自学。其实张雪阳面对李战的时候内心是十分复杂的,谁敢、谁会像训龟儿子一样训他?除了李战没别人了,但是他却丝毫不生气,反而有种“能被李战训斥是一种荣誉”的感觉。
  三十岁出头的上校正团,看着多牛逼啊,别人家里有好几辆车他家里有好几架飞机,别人加油几百块钱加满他们家加一次油几百万,这理应是一个非常有理由自豪的王牌飞行员,可是面对李战这么一个小少校小正营,却是一点优越感都没有。
  许多人都看到了李战那些光辉的战绩,那华丽到能让人无尽感叹的功勋表,可是许多人看不到的是李战背后的努力。比如他提前一年多自学了飞鲨培训教材,过去一年多里他忙成什么样大家都知道。
  没有人可以随随便便成功,顶天立地的男子用一丝不苟整整齐齐的正面去面对上司、家人、朋友,可谁成想到他的后背也许早已经千疮百孔。
  用一句时髦的话来说,这样的飞行员活该百万拉杆费。
  微微叹了口气,张雪阳说,“既然理论没问题了那就直接飞,先上模拟舱再实操。先练习起飞,然后是模拟触舰着陆,最后才是阻拦降落。”
  唐磊磊出主意说,“大队长,其实你有一个很大的优势,一个月内赶上训练进度应该是没问题的。”
  “什么优势?”李战问。
  张雪阳也疑惑地看向唐磊磊。
  唐磊磊咧嘴笑道,“洞三拐啊,其他人要排队等飞机你不用啊!”
  咦,对啊!
  “对对对,我怎么没想到。”张雪阳一愣,随即眼珠子转了几下就欣喜起来,道,“老李,对啊,洞三拐可以用。陈总是你老首长,你找他说一说申请一下,完全可以单独划出来搞起降训练。我也好用你的飞机加强一下阻拦降落的练习。”
  李战迅速想了想,微微摇头说,“不太好办吧?再说场地也没有啊。”
  “有,你降落的时候不是观察过吗,第二陆基模拟甲板已经基本完工,相关设施安装完毕后马上就可以投入使用了,训练场地没有问题的。”张雪阳说。
  李战摸着下巴缓缓点头,“那倒是可以试一试。但是在此之前还有一个问题,你会开歼七吗?”
  张雪阳愣住了,是啊,他不会开歼-7。
  他是“高富帅”飞行员,当年特招入伍直接改装Su-27SK。事实上张雪阳不会开任何一款二代机,这家伙“出生”就开三代机,比李战这个苦哈哈顺利多了。
  这都什么时候了还摆脱不掉037号歼-7EGG——再怎么改也是二代机,准三代也不算是三代。
  唐磊磊兴奋的举手,“我会开!”
  当然,从二师四团出来的都会开歼-7,从北库出来的也都会开歼-7……
第513章
海军的“小步快跑”
  给李战定下一个月的期限并非老陈头或者上级组织故意给李战这位超高技术飞行员的特别标准,而是他们剩下的训练时间已经不多了。
  根据上级可靠消息,航母会在九月份入列服役。
  中国海军是绝对不会接受一艘没有舰载机的航母的,因此,在航母服役之前,配套的舰载航空部队必须要完成陆基模拟训练上舰实操。
  飞鲨选拨已经暂停,全力以赴对入选的数十名飞行员进行训练。
  经过了几次延后的李战加入飞鲨比原定时间晚了一年多,他落下的功课太多了,要想成为首批上舰的飞行员就必须要付出数倍于其他人的努力和汗水。
  针对李战的情况,综合考虑了飞鲨训练的实际,老陈头批准了使用037号歼-7EGG开小灶的方案,让部分能够熟练使用歼-7战机的准飞鲨们可以使用该机加强训练。
  李战到达沃土飞训基地的第三天,飞鲨集训一阶段训练结束,进入全新的系统训练阶段。同日,关于他的政审报告送到了海司首长的案头,自此,李战的编制正式划入了海军,成为了海军航空兵部队中的一员。
  也是在这一天,飞鲨集训新阶段开训动员在沃土飞训基地飞行区召开,李战第一次见到了基地的所有人员——近两千人的大动员会。
  随后,各部队带回再开小动员会,航空部门留在飞行区会场,老陈头站到了简易台上,目光如炬地扫视着众人说道,“从今天起你们正式成为了海军航空兵的一员,成为了首批舰载战斗机飞行员,你们当中有许多人是经过数次的选拨选上来的,也有一些人一次过关。”
  准飞鲨们的组成非常的复杂,有快四十岁的上校副师级老鸟,也有二十多岁的年青小伙子上尉,有开二代机的也有开三代机的,甚至有开运输机的。当然包括李战这种从歼-6一路开过来的异类。
  张雪阳这类人高大上,大多数人眼中的精英,但是他的准飞机型远远比不上破烂王师出身的李战这一类人。歼-6、歼-7、歼-8、SU-27SK、歼-10、歼-11、轰-6KZ、运-8……他才二十九岁啊!
  “不管你们以前是干什么的,也不管你是什么级别什么军衔,对飞鲨部队来说你们都是全新的成员,你们是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的。严格地说你们还没资格称为舰载战斗机飞行员,我们所有的训练依然是在陆基上展开,没有在舰上飞到规定认证标准,你们都只是准飞鲨。”
  老陈头严肃地说道,“这几天大家都在讨论上舰名额,我可以肯定地告诉大家,上舰没有名额限制,谁达到要求谁上舰,全部达标全部上舰!”
  这是个重大的好消息。
  关于第一批上舰名单是大家讨论着最多的一件事,第一批上舰啊,开创历史啊,多大的荣誉!这个开创不是一般的开创,而是中国海军有史以来的第一次!
  军人视荣誉为生命,为了荣誉可以牺牲生命。
  现在老陈头亲口说没有名额限制谁达标谁上舰,这无疑去掉了大家心头最担心的那道障碍。不需要和别人竞争,只要努力通过要求达到标准就能首批上舰,这对中下水准的准飞鲨们是好消息。
  但是!
  老陈头话锋一转,“不要高兴得太早。我同时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们,新的标准会比现在的要高很多,你们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现在执行的标准其实严格地说不算是标准,说白了海航现在对如何定义舰载战斗机飞行员还没有完全清晰的细则,一切都还在摸索当中。换个角度来看,标准、细则、规定等等,不正是这第一批准飞鲨们飞出来的吗?
  未来的起飞资格认证、着舰资格认证等,标准怎么样来定,什么样的应为满分什么样的动作又是不及格的,全部都需要从头开始来试验来分析。而这些全部都需要有大量的飞行实操提供支持。
  比如李战定义了低空突防的标准,靠的不就是大量的飞行训练作为支撑吗?
  没有大量的实践不可能形成实用的标准。
  老陈头说,“进入了飞鲨并不意味着你就具备了上舰资格,以后是上舰还是分到岸基部队,全看你能不能通过相关的资格认证。当然,现在说这些为时尚早。我对你们只有一个要求——国庆之前具备上舰实操的能力。”
  非常简单有力的动员会,宣告着全新训练阶段的开始。往后就不再是多部门联动了,而是每一次飞行都完全按照舰上的流程来进行,哪个环节出问题都有可能导致飞行的失败甚至引起事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1/5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