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战隼(校对)第34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7/550

  类似的天气8Y1771航班的机组人员是经常能遇到的,尤其是夏季、冬季以及季节转换的时节。机长常年飞这条航线对山区多变的天气是早有准备的,应对恶劣天气的经验也非常的丰富。
  但是机长从来没有遇到发动机熄灭,尽管只是四台发动机中的一台。
  如果仅是如此那问题不会很大,距离旅游机场不过二十分钟航程了,三百多公里的距离。依靠剩下三台发动机是完全可以在旅游机场既定的跑道上来一次完美的三发降落的,也许会因此获得公司的奖赏。
  然而一号发动机熄火似乎只是一连串问题的开端。
  一分钟后机长发现二号发动机的推力也出现了衰减,随即在短短的五秒钟之内完全失去了推力继而熄火。
  也就是说8Y1771只剩下两台发动机了。
  该航班搭载了17吨货物,包括精密电子器件、航空邮件、奢侈品、电子设备等,都是很重要和附加值很高的商品,价值超过二百万元。对机长来说他不管飞机上装载的是哪个王八蛋的奢侈品,他只关注货物到底有多重。
  飞机的最大商载为15吨,也就是说8Y1771多装了2吨的货物,但这并没有违反规定,因为这条航线允许运-8F-400最多装在20吨的货物。问题在于前提是四发正常,靠三个发动机也依然可以顺利飞抵目的地安全降落。
  但是在失去两个发动机推力之后,一切都变成了不可能了。
  左翼外侧是一号发动机,内侧是三号发动机,右翼内侧是二号发动机,外侧是四号发动机。
  机长感到庆幸的是失去的是一号、二号发动机的推力,这样左右两翼都依然有一台发动机正常工作,保证了推力的平衡。如果失去的是同一侧的两台发动机,事情恐怕就非常麻烦了。
  一边加大三号和四号发动机的推力,机长一边把因为推力降低而掉了一些高度的飞机重新拉到了空管分配的航路上。随即经过短暂的商量,他们决定重新启动一号、二号发动机。
  使用APU(辅助动力装置)启动发动机需要时间,大约需要六十秒。
  推力的减少导致飞机在下高度,两台还在正常工作的发动机已经全负荷运转,但是显然很难支撑载重无限逼近最大载重量的飞机在原定的高度飞行了。
  好在他们有六千多米的海高,而且此时刚刚进山,最少也有三千米的地高。
  向管制中心报告了情况下,他们前方的空域都被清理干净了,因此不必担心会发生空中碰撞。
  机组人员屏气凝神的等待着APU的绿灯亮起,终于亮起的时候,机长的大拇指按在一号发动机的启动键上,“启动一号发动机!”
  摁下,一号发动机的转速表有了动静,和平时的启动没有什么两样。随即又一个六十秒过去后,机组成功启动了二号发动机。
  “两个发动机空中开车成功,我们大概创造了公司的纪录。”机长终于松了一口气。
  副驾驶紧张得脸色苍白,此时好歹有了一些血色,说,“两个发动机空中停车肯定是创造公司纪录了。”
  飞行工程师擦了把额头的汗水说,“今天的天气比预报里的更坏。”
  “是啊,没想到这边的天气这么差。”机长左右看着外面昏暗的天空,能见度很差。
  机长随即向中南空管中心报告,“中南空管,我排除故障了,一号、二号发动机成功重新启动,请求继续前往旅游机场,8Y1771。”
  中南空管的管制员一颗跳起来的心也放下去了,笑着说道,“8Y1771,继续前往旅游机场许可,联系中南进近,再见。”
  “明白,联系中南进近,再见。8Y1771。”
  就在机长结束和空中管制员的对话后五秒,一号、二号发动机的火警报警灯突然亮起!
第447章
收起起落架着陆
  满载情况下无论如何也无法仅靠两台正常工作的发动机完成正常降落,机组人员对此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
  “切断一发二发供油!”
  “已经切断!”
  “关闭一发二发!”
  “已经关闭!”
  机长和副驾驶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发动机着火后应当采取的处置办法,但是他们发现一发二发的火警灯并没有熄灭,这说明发动机火灾依然在持续。机长能够看到一号发动机,有浓浓的烟雾喷出来,也许火焰是在发动机舱里。副驾驶却看不到靠近机身的二号发动机,只能通过指示灯来进行判断。
  “高度在下降!”副驾驶提醒机长。
  机长把三发四发的功率调整到最大,“最大功率。”
  他希望两台发动机能够带来奇迹,但是却失望地发现显示爬升率的仪表给出的是负数,也就是说飞机依然在下降。
  副驾驶大喊,“飞机太重了,我们没办法维持高度!”
  “中南中南,这里是8Y1771,我两台发动机停止工作伴有火灾,呼救呼救,我需要紧急救援!”
  中南空管迅速进入紧急状态,负责空管员呼叫道,“8Y1771,能看到机场吗,就在你前方二十公里处,你可以使用任何一条跑道!”
  “我能看到机场!”机长能够从正常工作中的仪表台看到机场的位置。
  副驾驶在紧张计算飞机的最远航行距离,他紧张地告诉了机长答案,“我们到不了机场,到不了,飞机太重了!”
  哪怕失去全部发动机,运-8也是能够凭借气动布局的设计滑翔一段距离的,这与战斗机截然不同。在高度足够的情况下,滑翔区区二十公里并非什么难事,那么机组人员需要面对的最大困难会是无动力降落。
  但是,8Y1771处于最大重量状态,机内燃油还有一大半,因此尽管依然有两台发动机在提供推力,但是根据目前的下降率和飞行高度进行计算,副驾驶得出的答案是无法到达二十公里外的旅游机场。
  别忘了他们已经进入山区了,净空高度不足两千米。
  机长显然十分清楚当前的处境,他迅速作出了决定,“找块平地,我们要迫降!中南,我们到不了旅游机场,我要找块空地进行迫降!”
  中南场站是空军的备降机场而不是民航的,因此民航的备降机场目录里没有这个机场,大多数飞行员也都不知道这个机场的存在,包括那些经常飞这条航线的飞行员。
  在寻找空地的时候副驾驶第一个发现了中南场站,他指着两点钟位置的平头山惊喜地说道,“跑道!看!那里有跑道!就在两点钟方向!是跑道没错!”
  曾在空军地勤部队服役的飞行机械师突然说,“我记得附近有个空军场站,对,是有一个!我们可以在那里降落!”
  机长迅速目视测距,不过七八公里的距离,柳暗花明又一村。
  他迅速联系中南空管,“中南!两百二十一度有空军机场,距离大约七公里,我要在那里迫降!重复,两百二十一度有空军机场,距离大约七公里,我要在那里迫降!”
  中南空管的主任席没有丝毫的迟疑,马上联系了空军地区管制中心请求帮助,得到了迅速的肯定的回应。
  8Y1771迅速转向对准了中南场站。
  此时,正是李战准备离开中南场站飞行塔台的时候。
  李战举着望远镜朝北面看过去,一架拖着两股黑烟的民用运-8中型运输机穿行在大雨之中往本场飞来。得亏中南场站这几天都在搞评级,因此跑道两侧的跑道灯此时是亮起来的,否则这样的能见度下机组人员很难看到数公里之外的中南场站跑道。
  “两台发动机着火了,他们的情况不妙。”李战说着把望远镜递给张威。
  张威仔细看了看之后,道,“进场速度太快了,他们会冲下谷底的。”
  值班指挥员尽管没有大场站的那么经验丰富但是绝对是训练有素的,而且现在他看到险情专家李战同志也在,自然是更加的放心更加的有信心了。
  他迅速联系8Y1771,“8Y1771,中南塔台呼叫,你的进场速度太快了,我们跑道只有一千二百米,尽头是悬崖,你必须降低进场速度!”
  “中南塔台!我的襟翼卡住了!重复!我襟翼卡住了!”机长的声音十分的紧张,刚刚看到了一些希望却又出现了一个致命的故障。
  通过调整襟翼改变飞机的俯仰角来增加受力面是空中减速的主要手段,襟翼卡住意味着8Y1771失去了主要的减速手段。
  值班指挥员却是下意识的看向李战,后者没有丝毫的犹豫,说道,“发动机都关掉,与其坠入悬崖不如砸在跑道上。”
  “8Y1771,建议你关闭剩余的两台发动机进行减速!你必须把进场速度控制在两百一十公里之内!”值班指挥员说道。
  部队的指挥员下命令习惯了,因此用的是命令式的口吻。如果是民航管制员,那么他们会充分尊重机长的主观意见,因为机长才最熟悉飞机的最新情况。但是在部队就完全不是这么回事了。
  李战刚刚看过民航空管部门传真过来的8Y1771货运航班的信息,他发现这个货运航班装载了太多的货物和燃油,根据所观察到的飞机姿态,他注意到8Y1771的下降率远远超过了两台发动机运转情况下的正常下降率,因此佐证了飞机重量太大严重制约了飞机的性能这一判断。
  别忘了,他对运-8这款飞机非常非常的熟悉!
  因此他非常果断的给出了建议。
  关闭另外两台正常运转中的发动机会让降落变得非常困难,机长尽管在模拟座舱里进行过无动力降落的训练,但一切依然显得险象环生。
  可是与坠入上千米的山下相比,飞机无论以什么方式留在跑道上都是更好的选择,至少机组人员有更大的生还几率。
  李战甚至有另外一个猜测,也许襟翼是因为结冰导致卡死。他很了解运-8系列飞机的各个型号,直到邮航使用的那批运-8运用了许多先进的飞行技术和器材,但那已经是十年前的事情了。而飞机上所采用的那一套防冰系统并非万无一失。
  今天的天气十分的诡异反常,在很短的时间内从中高空到低空,气温的骤然变化冷热的快速切换很容易让防冰系统失灵。
  塔台所有人都站了起来往北看,盯着以交代仰角下降高度的8Y1771。显然机长也不是浪得虚名,而且是个很有胆量的人。他知道最好的结果是在跑道上停下来,哪怕是砸上去。刻意增加仰角以达到尽快减速的目的,同时又不能超过限定仰角,否则飞机会失速。通常来说这个角度不能超过十五度。
  命运掌握在机长的手里了。
  “速度还是太快了,三百零五!”张威扫了一眼测速雷达显示屏,微微叹着气摇头说。
  李战说,“但愿阻拦网能够发挥一些作用。”
  可是连他都知道阻拦网很难拦住近五十吨重的8Y1771。
  正常情况下运-8降落的滑行距离已经达到了一千米,而此时失去了主要制动手段的8Y1771要在一千二百米的跑道上降落,也许这二百米的差距会成为夺走机组人员生命的关键因素。
  8Y1771触地了,主起落架齐齐落在跑道上,李战注意到触地的位置是在跑道北头相当靠前的位置,这意味着机长有意识的尽量为自己争取到了更多的可用跑道长度。
  “着陆速度二百六十公里!”值班指挥员大声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7/5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