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战隼(校对)第32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5/550

  没想到对抗演练最重要的一环竟如此轻松就取得了胜利。
第417章
连环回马枪
  直到天完全的亮了李战都还没能接受任务顺利完成这个事实。这对抗演练最关键的一场戏就是开岛上空的较量,怎么就搞成这个样子了呢?对方好像不设防一样任由你拍写真,顺利得都让李战怀疑里面有阴谋了。
  于成林也来到了驾驶舱和刘长喜、李战二人商讨对策。
  原本以为要耗费航油经过一番斗智斗勇各种大过载机动之后才能完成的任务以想像不到的顺利完成了,反而出现了一个比较尴尬的情况——燃油余量比预计的要多不少而且时间也很充足。
  把飞机的操纵权交给白必图,刘长喜稍稍活动着四肢,不无激动的说,“好嘛,顺利得让我不敢相信啊。按原计划的话我们可以提前两个小时返航。二位说说吧,有更好的建议吗?”
  于成林笑着说,“老刘我知道你想什么。有几个地方距离不是很远,捎带脚的过去转转也算顺路。我认为可以算是计划内远航训练,你如果有这个想法,我是表示支持的。机会难得能去转转就去转转。”
  刘长喜笑着朝于成林竖起了大拇指,“知我者于团长也啊,是啊,出趟远门不容易,既然出来了那就多转几个地方。西太空域这么大,光是绕个圈子显然是不太够的。”
  舱顶的各种显示灯映衬下,刘长喜那张因为长途飞行而有些疲倦但又受到任务超乎顺利的刺激而有些亢奋的脸显得色彩斑斓。
  得到了一个胜利就想着下一个胜利而且希望是更大的胜利,这是人之常情,对此李战表示非常的赞同。
  “我同意。”于成林自然也是高兴得很的。
  此番对开岛岛屿群的侦察还要另一个重要意义——知道了模拟蓝军这处基地平时是什么样的,比如平时的警戒状态如何反应水平如何。得出的结论无疑是极具参考值的。
  于成林说,“燃油和时间都足够顺道去转转,我建议以指挥组的名义请示后方指挥所批准我们的行动。”
  刘长喜振奋起来,问李战,“小李,走一遭?你小子肯定敢。”
  李战的胆子比他们的加起来都大当然是敢的。
  然而李战却是笑着说道,“那几个小岛有什么好看的,既然主动权已经彻底掌握在我方手里,不如玩大点。”
  “嗯?你这是另有想法啊,来,讲讲讲讲。”刘长喜一下子来兴趣了。
  李战带来了意想不到的胜利,刘长喜自然希望他继续带来更大的胜利。什么霉运体质那是扯淡,这分明是如假包换的好运来,绝对的好运气与好本领的有机结合体完美得不行。
  “说说。”于成林也换了个舒服一些的坐姿笑着指了指李战。
  李战却是突然严肃起来,拿出航图摊开,手里的铅笔在上面某个位置画了个圈,颇有些咬牙切齿地说道,“再杀一个回马枪。”
  二人伸头看过去,李战圈起来的地方是开岛东南三百公里处的海域,那里无遮无挡同时也不是什么具有重要意义的区域。
  但是!
  此时此刻模拟蓝军部队的特混舰队就在那里!
  于是于成林和刘长喜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他们先是惊讶,然后是惊喜,再然后就是兴奋了。他们同时发现残酷的事实——真的跟不上李战的思维啊。你还在为刚刚取得的胜利沾沾自喜然后小心翼翼地犹豫着是否搞点捎带脚的战果,可是李战已经想到了杀模拟蓝军特混舰队一个回马枪了。
  这真真的是有仇必报而且绝对不隔夜啊!
  刘长喜疑惑地问道,“小李,你之所以不是很开心是因为心里想着报蓝军特混舰队的一箭之仇?”
  “是的。”李战无奈地摇了摇头苦笑着说,“我这人毛病不少,最大的毛病就是没有什么城府,脾气也比较急,谁让我难受了我一定要让他更难受而且不愿意多等一分钟。不把被全频段强干扰的场子找回来我总觉得眼前的胜利还不算彻底和完美。”
  于成林沉声说,“好办法倒是好办法,估计又能打蓝军一个措手不及。问题是后方指挥所会批准吗?还有一个问题,再折向东去侦察蓝军的特混舰队往返六百公里,咱们的油料是否足够?”
  “后方指挥所巴不得咱们这么干。”李战很有信心地说,“至于油料,这个要看刘团长。”
  刘长喜对相关的数据烂熟于胸,道,“问题不大,刨除一千公里的备份油,剩余的燃油可以支撑这个方案。”
  李战却是说道,“不,我的意思是说以超低空突防进入的方式飞行。根据蓝军特混舰队的对海警戒有效距离计算,我们要进行二百公里的掠海飞行。”
  “超低空突防?那油料很够呛。”刘长喜又是一愣,道,“没必要吧?只是一次对抗演练咱们需要冒这么大的风险吗?”
  李战说,“我认为演练要贴近实战,从演练场走向战场这个过程应该完成什么样的转变?部队的战场意识作战思维以及作战战术。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要在未来战争中取得胜利就必须要在每一次演练训练中真枪实弹真打实干地夯实基础捶打作战能力。我们应当把每一次对抗演练都视为实战,把随时准备拉开架势打仗的意识灌入我们的思维里。作为爱好和平的我国军民永远不会主动挑起战争但是从来都不惧怕战争……”
  “跑题了跑题了,打住打住。”于成林知道李教导员上线了连忙的出言打断,不然李战教导员同志能够不喘气的说上十多分钟的。
  李战淡淡笑了笑说,“总而言之我的意思是说,你做初一我做十五,你既然不择手段对我实施了全频段钱干扰导致我迷航那就别怪我从你头上飞过撒泡尿下一下你的面子。来而不往非礼也,于情于理都不能放过任何一丝打击敌人的机会。而后方指挥所绝对乐于看到咱们带回去大量的有关蓝军特混舰队的电子情报。”
  他忽然的嘿嘿笑了笑,“谢欣雨同志大概向我介绍了一下,蓝军特混舰队不开火控雷达则已,只要开了,嘿嘿,谢欣雨说他们起码二等功起步。”
  “哦,原来你都私下沟通好了。”于成林恍然大悟。
第418章
让我开吧
  “蓝军的舰队不在港口里,实际上也是影响了咱们的侦察效果。谢欣雨同志对我说,其实他们的反应越大越好,技术组可以收集到更多的情报数据。”李战解释了一句。
  于成林缓缓点头,“是啊,凡是一分为二地看。对方的老巢空虚了便于我们的侦察行动,可是却又影响了侦察效果。”
  刘长喜说,“既然都没意见,那就以指挥组的名义向后方指挥所请示汇报吧。”
  机长同意了一切就都好说了。
  李战拿出拟定好的方案递给二人看,刘长喜说,“你小子早就准备好了,笃定我们会赞成?”
  “我相信二位团长对胜利都是有更深的渴望的,再说了,技术组那边的战果不漂亮,咱们这次远航训练是有遗憾的,毕竟技术组这一块是最重要的。”李战笑着说。
  于成林和刘长喜表示对作战方案无异议,李战随即把作战方案拿给谢欣雨,由她以绝密电文的方式向后方指挥所进行汇报。李战就站在谢欣雨身边等着,后方指挥所会很快有回复。
  需要后方指挥所备案且为绝密的通讯内容一律要通过谢欣雨向后方进行汇报,李战不行其他人也不行,这方面的通讯只有谢欣雨掌握。而且绝密级的电文翻译也只有谢欣雨才能进行,其他人没有密码。
  通讯纪律是非常严格的,而且分得很清楚。李战这个第二机长兼通讯员负责通讯的一部分,另一部分则是谢欣雨负责,两者相互独立没有交叉,最大限度地保证了信息在最小的范围内流动。
  李战猜得没错,后方指挥所很快有了回电。谢欣雨把翻译好的电文递给李战,“就在这里看,看完还给我。”
  第一次用这样的密钥进行通讯,李战很郑重谢欣雨也很严肃。
  李战迅速看完确保完全理解了后方指挥所的复电后还给谢欣雨,谢欣雨当着他的面把电文装进信封里贴上标签,然而二人分别签字,再放进小安全箱子里。那个安全箱子有安全装置,在需要的时候可以自行启动自毁。
  看着繁琐的程序却是绝对必要的。
  李战马上向于成林和刘长喜进行了汇报,旋即,刘长喜以机长的身份召集了会议,大家挤在电子作战舱里,李战以第一指挥员的身份进行作战部署。技术组很亢奋,以至于他们甚至都不把低空飞跃蓝军特混舰队的危险放在心上了。事实上提前知道是对抗演练,要做到真正的当成实战来看待是比较困难的。
  机组这边同样很亢奋,这样的机会是极其难得的,至少对中国空军来说是从来没有过的。
  把每个人的任务都安排好之后,李战对回到驾驶舱里的刘长喜说,“刘团长,让我开吧,这样能快一点。”
  刚坐下的刘长喜诧异道,“你?”
  开会时白必图坚守岗位,此时闻言也是一愣,“你会开轰炸机?”
  “中型机准飞资格我有啊,轰六虽然没开过但是这个飞机很好开,模拟机我上过几次。”李战说。
  白必图说,“开什么玩笑呢,你没飞过怎么能让你开,这个坚决不行的。”
  刘长喜却是知道李战不会信口开河的,他问道,“小李,我相信你能开,但是你得说服我。”
  “超低空突防我擅长,我们可以更快更顺利地完成任务。”李战直言不讳没有丝毫的客气,哪怕这样的话实际上是在贬低刘长喜的作用,这还没完,他说道,“第二点,我希望白参谋长也把副驾驶的位置让出来,让于团长上。迄今为止你们已经连续飞行了八个小时,你们必须要进行休息了。”
  刘长喜和白必图不说话了。他们基本上是靠意志力在支撑着的了,连续八个小时的精神高度紧张状态下来精神状态已经大受影响了,所带来的是机能动作的迟缓。若是返航是没问题的,可要进行极其危险的超低空突防飞行是够呛得了。
  李战毫不客气的指出两个事实让刘长喜和白必图无话可说,但刘长喜依然有些顾虑,他说,“小李,我知道你以前在一些实战部队服役,对中型飞机的使用很有心得,但这毕竟是你没有接触过的轰六。”
  闻言,李战花了三分钟的时间迅速讲出了轰-6K的优缺点、飞行特征以及一套很具有代表性的险情处置方案,把刘长喜和白必图唬得一愣一愣的。
  李战笑说,“我平时比较喜欢看险情处置预案,不仅限于我飞的机型,基本上所有机型的我都比较熟悉。”
  “你这个真是久病成医了。”刘长喜感慨着说,考虑了一下,道,“让你飞没有问题,但是你要答应我不能冒险。”
  李战满口答应,“我保证。”
  “好,飞机的操纵权交给你。”刘长喜干脆利落地起身让出了机长的位置。
  于成林接到通知过来,坐在了副驾驶的位置上。刘长喜和白必图则洗漱了一番后在领航员和通讯员的位置就坐,一边休息一边对李战二人的飞行进行监督,是准备随时要回飞机的操控权的。
  刘长喜相信于成林没问题。到了于成林这个级别的飞行员已经不存在不会开的飞机了,而于成林本身就有轰-6的准飞资格,这也是上级让于成林随行的原因之一。
  但是李战毕竟名声在外,刘长喜是不可能完全放心的。可是眼下却没有选择了,一方面他和白必图的确已经到了体力精力的极限边缘,另一方面在超低空突防这一块李战的确是资深的。
  在北库的时候李战曾经去过一次长安飞机厂,是轰炸机师请他过去做个战术性背书的,但是当时李战坚持了原则无情地拒绝了为轰炸机师背书,直接点出了飞豹无法弥补的缺陷,也点出了轰炸机师未来不同的方向。
  就是那个时候李战参观了长安厂并且对轰-6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同时也用了几次长安厂新搞出来的模拟训练座舱,就是眼前的K型。没有这个底气他还真不敢提出接替刘长喜的请求。
  刘长喜看着李战轻车熟路的往下压杆下降高度的动作,感受着飞机极稳的姿态,顿时放心了不少。看着绝不是新手,比好多老鸟的处理都要老道。
  “继续下高度到三百。”李战说。
  于成林重复他的操纵指令,“下高度到三百。”
  “两发慢车。”李战完成操作。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5/5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