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战隼(校对)第28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5/550

  杨静山倒是没什么怨言的,坐地起价副团提整团一个大坎过来了,往后的路只会越来越顺,至少顺顺当当干到大校副军是没问题的,要扛将星不但要看能力还要看气运,这倒不是谁都能奢望的了。那么多大校副军,能跻身将军行列的三五下就能数清楚。
  而这一切是怎么来的杨静山很清楚,可不就是眼前这位年轻的大队长带来的,在此之前他还是鹰隼大队的飞行员呢。
  说起来应该有怨言的是李战,论功劳论贡献,方言全军出其右的人屈指可数,可直到现在还是少校正营大队长。说起来也没有什么不妥的,毕竟只是下部队三年的年轻干部,进步已经够快的了。
  可杨静山却是知道,上次李战顶撞林主任那件事情是对李战的晋升产生了一些不好的影响,尽管林主任替李战把事情给圆了过来。
  也恰恰如此,李战越发的受旅里的官兵们尊敬和爱戴了,威望甚至比杨静山这个参谋长还要高一些。大队长这个职务称呼在101旅里已经成为李战的专属。官兵们聊天的时候提到大队长指的肯定是李战,若是其他大队长,必定是全名加职务。潜移默化的转变更能体现真实情况。
  因此,杨静山这么一说,几位首长都看向了李战。也许他们等的只是一句话或者一个态度,而有一点是一致的——他们都愿意相信李战能够给予他们以及这支部队更加强大的信心。
  这就是榜样的力量标杆的影响力。
  李战似乎早有准备,他吐字清晰地说道,“各位首长,我有信心有能力在一天之内完成这些科目的试飞,但我不能保证安全落地。”
  这个话就是废话,哪一次飞行能保证绝对安全落地?
  他明知道是废话还要讲出来意在提醒首长们无人能够保证每一次飞行都安全落地。天上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现。
  他说,“试飞的科目我认为不能改变。我要飞的这些科目全部都是我军作战战术的支撑性科目,苏三五如果不能游刃有余地飞出最好成绩来,那么我认为这个飞机是不值得采购的。”
  非常有力的理由,试飞的目的不就在于此吗?
  方成河心里有了决定,左右看了一眼,问,“有别的意见吗?”
  “我同意李战的方案。”刚才说话的副旅长举了举手。
  紧接着其他副旅长副政委也都纷纷表达了同样的态度,包冠华最后说,“我同意,但我还是要强调安全问题,我们毕竟是作战部队不是试飞院。”
  方成河说,“好,马上以旅党委的名义向上级请示,准备工作连夜展开。俄方后天离开,我们只有明天一天的时间。箭在弦上不得不发,错过了这次机会恐怕很难再有这么好的机会。”
  作为原二师政治委员,方成河对Su-35的关心甚于其他人。那毕竟是他工作了十来年的老部队,感情是非同一般的。
  散了会,方成河把李战留下来,直接问道,“你对苏三五怎么看?”
  李战明白方成河的意思——我军是否应该装备Su-35。
  “应该买点。”李战给了一个模糊的答案,看见方成河拿出了点上抽,就详细说道,“苏三五是苏两七的完全体,就是冲这个完全体的平台也应该买个十来架。其次是发动机,我听瓦西里说苏三五的动力系统有两种选择,具体型号他没说,但我能感觉到应该是俄罗斯的最高水准了。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我们缺战机,尤其缺先进的长航程战机。”
  方成河依然在抽烟没有发言。
  好一阵子他才问道,“你认为应该装备在哪个方向?”
  这明显是在担心Su-35列装到其他部队去。
  李战说出了自己的判断,道,“二师,可能性非常大。”
  “理由。”
  李战笑着说,“二师是使用苏两七经验最丰富的部队。三百师虽然早一年多装备苏两七,但是他们的实际使用时间没有二师的长。另一方面则是二师的地理位置以及我军的国土防空纵深。南海三百多万平方公里的海域,西县起飞到曾母暗沙近两千公里,世界现役战斗机里除了苏两七系列其他的都没有办法做到巡航曾母暗沙。瓦西里透露,苏三五的最大作战半径达到了一千八百公里。只有装备二师才能完全的发挥出苏三五的作用。”
  “再一个,二师用了十几年的侧卫,老飞们的俄语、对原装苏式战机的了解等等都不是其他部队能比的,形成战斗力我估计也就是三两个月的时间甚至会更短。”
  方成河说,“四代机出来了,有不少人认为采购苏三五已经没了必要。”
  “不买苏三五也得继续装备歼十歼十一,我们缺三代机,缺很多很大。三五年之内四代机很难服役,即便服役了也需要一定时间数量才能上去。而且,按照针尖对麦芒的部署原则,四代机服役后肯定是要优先装备三百师的,他们对阵的是强敌的猛禽,苏三五没有还手之力。南海周边这几个小国家的飞机能升空都够呛,苏三五其实都算是牛刀了。”
  说完李战就呵呵的笑了。
  方成河也忍不住笑。
  李战说,“我唯一不太相信的是,苏三五真的有他们说的那么好吗?旅长,可惜时间太短,不然多试飞几天我肯定能把这个飞机的所有优缺点都飞出来。”
  “你这么看,再好也是三代机,隐身能力不说,航电系统我看也没有他们吹嘘的那么厉害。”方成河说。
  微微愣了一下,李战一拍脑袋,“我中毒了。”
  “中什么毒?”方成河不解问。
  李战苦笑,“中了沈霍伊的毒,我本心向成洛马的。”
  ……
第364章
高强度试飞超侧卫
  不知道从何时开始与死神共舞成了生活中的一部分,是从参军入伍的那天起还是从加入空炮艇部队的那个晚上起,还是向军旗宣誓为国防事业奉献终身不惜以生命为代机去践行革命军人价值观的时候起。
  李战记得很清楚,他第一次写遗书的时候根本没有想过真的会有枪林弹雨炮火连天的那一天,可如今这些已经是生活的一部分了。
  偶尔几个深夜里无眠时也常常在想,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安安生生的当个部队干部把小日子过好了不比什么都强?无一例外得到了一个并不是很能说服自己的答案——革命军人守土有责。可现在是什么社会,都在过自己的小日子,谁又曾多往他们这些人身上多看一眼。当李战偶尔与军外人员通个电话对方的关注点在收入上面的时候,他就越怀疑这个答案。
  想起俄军飞行员坐进座舱里拿出吸水毛巾的场面,他却又坚信答案没错了。
  “我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人,我宣誓,服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全心全意……”
  “战,你说什么?”
  李战扭头一看,是站在登机梯上的瓦西里。
  “哦,我在背诵决胜法则。”李战笑道半真半假地说了一句。
  瓦西里指了指仪表台,说,“所有的信息都显示在这两块超大彩色屏里,你再熟悉熟悉,你一定会喜欢这个飞机的。”
  此时在03号Su-35的座舱里,李战已经就位,瓦西里在与他做最后的确认。毛子的确是神经大条得很,他们根本不担心李战会把飞机开坏掉。李战却是知道他们巴不得飞机坏了留下来,用一架飞了几年的原型机换一个亿美元的外汇,这生意傻子才不做。
  塔台指挥中心里已经是严阵以待。
  从早六时到现在的八时,最后的准备工作已经完成,接下来就全看飞行员的了。连夜请示汇报连夜进行准备工作,两方的机务保障人员对03号Su-35进行了长达五个小时的检修保障,与此同时参谋人员根据试飞的科目编制飞行计划,气象部门提供未来二十四小时内的准确天气预报,各应急分队连夜展开演练编制针对性预案……
  从天上到地下,所有的准备工作全部在五个小时之内完成。早上六时,上级的命令到了,同意对Su-35战机进行试飞,连同下来的是批准了101旅提交的试飞科目。显然,上级领导机关肯定是连夜进行了研究权衡了利弊之后做出的决定。
  无论地面的准备工作做得再好,最终都是要看飞行员,一切系于飞行员身上。当飞行员变成试飞员,一切又显得更加的崇高和深沉了。
  扫了眼方成河,发现这位担任过军政主官的新旅长神情飞出的严肃,包冠华微笑着说,“李战没问题的,他的能力比许多试飞员都要强一些。前段时间试飞院的通过后装部门询问我旅是否可以把他调到试飞中心挂职一段时间。空防基地担心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没有答应。”
  方成河不由笑了,“这小子是有两下子的,搞战训是把好手,谁也舍不得放啊。不过他要飞的这些科目不是一般的试飞科目,我要说不担心政委你都不会信。”
  包冠华一副过来人的神情,说,“我也担心,可是担心没用。这小子就没哪天是让人放心的,这担心多了就习惯了。旅长,他在二师可没少让你们操心啊。”
  一说起这个方成河就是一阵无奈摇头苦笑。
  “还真是邪门了,这小子到了北库之后那倒霉劲没了。”方成河摇着头说,“在二师飞了九个月,前前后后三次特等险情两次任务损失,前无古人恐怕也是后无来者了。”
  包冠华想起散架了的01号Su-27SK以及报废的那三台发动机,一时之间却是无言以对了。他总不能说李战到了北库后也祸害了一些战机和主要零部件。要知道Su-27的价值比二代机的要更大。
  两人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不多时,李战请示滑出。
  方成河拿起送话器,沉声下达了指令,“洞三可以滑出。”
  远远的看到03号Su-35从停机坪滑了出去,依稀可以看见瓦西里和机务人员们整齐列队向滑出的战机敬礼。在塔台在担任副指挥员聂剑锋没来由的心里堵了堵,看着03号Su-35滑出去的时候仿佛是看到了李战踏上了不归路。
  大家都知道今天的试飞的艰险性和意义。
  滑向起飞线的时候李战也在想,但凡多一天的时间都不至于冒着大风险。风险到底有多大李战再清楚不过了,用自己所谓的运气来抵消Su-35量产机所存在的风险显然是无稽之谈。
  归根结底看实力。
  李战抬头看了看天,向塔台报告,“洞三准备好起飞,完毕。”
  天气不算好也不算坏,阴沉沉的但是没有什么风,若是在南方沿海地区,这样的症候一般预示着下午会有雨,而且极有可能是暴雨。可在北库地区就并不是这么回事了,常常一整天都会保持阴沉沉的样子,无雨也无风的酷热的白昼,到了深夜气温却会急剧下降的几度,昼夜温差二十多度是家常便饭了。
  只是这阴沉沉的样子让李战着实是高兴不起来。
  稳了稳心绪,他安静地等待着塔台的指令,一只手已经搭在了油门杆上准备一推到底加力起飞。
  奇怪的是,等了有两三分钟塔台才下达了起飞命令:“洞三检查好可以起飞,完毕。”
  李战非常的慎重,应当说他第一次如此慎重。老飞和新飞最明显的区别在经验上,比如开车,老司机上车挂档踩油门就走,新司机则这里摸摸那里看看好半天都放不下心来。
  现在李战就是新司机的样子,这看看那里看看总是放心不下。
  “飞控系统,动力系统,通讯系统,临时敌我识别代码,雷达系统……”李战一遍检查一遍口头报了出来,塔台那边能够清楚的了解到李战的实时动作。
  方成河和包冠华都看着指挥席上的一台平面显示器,上面有画出了四个同等面积的画面,画面一是正对李战的视角,画面二是第一人称的仪表台视角,画面三是左翼的内容,画面四则是右翼的场景。这是临时安装在座舱里的摄像头,通过民用卫星通讯的信号传输回来。
  此时能够从画面二里看到李战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检查,而画面一里是已经扣上了氧气面罩的李战正面,面罩还没有扣下来,能够看见他炯炯有神的双眼和凌厉的剑眉。
  “很少看见他这么严肃。”包冠华说。
  方成河沉声说道,“他知道今天试飞的分量。上上下下很多人都在看着。”
  扫了眼不远处和副旅长用娴熟的俄语聊天的安德烈夫科斯基,方成河却是没有透露更多了。虽然级别相同,但包冠华的上层消息渠道却是缺乏得很,一些讳莫如深的小消息他是很难了解到的。即便了解到了,包冠华也不会很在意,他在意的东西简单得不能再简单——活着起飞活着着陆。
  03号Su-35起飞了,在中国空军最年轻的王牌飞行员的操纵下以加力起飞的方式碾压了三百多米的跑道后突然的大仰角爬升,火箭发射一般冲向了天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5/5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