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战隼(校对)第28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1/550

  反而从二师政委岗位上调过来担任旅长的方成河平时的工作作风有政工干部的风格。
  二位主官的风格对换了。
  包冠华这么说,外事领导多少就放心了。相对而言他还是比较相信包冠华的话的,毕竟包冠华前前后后在北库场站干了十二年,从团副政委到团政委再到旅政委,对这支部队的情况再了解不过。
  “既然二位有信心,那就按照计划来进行吧,不过一定要注意安全,安全第一演练第二。”外事领导说。
  方成河说,“带队的大队长很有经验。”
  低气象条件下的战训是鹰隼大队先搞起来的,他们没有经验的话其他人更不用说了。回顾李战调到北库这边来的将近两年时间,一提到训练就一定和“高强度”、“零高度差”、“低气象条件”、“超低空”这样的恐怖字眼有着密切联系。他们的训练总结报告里这些关键词出现的频率是最高的,以至于鹰隼大队为首的101旅的空勤地勤官兵们的肤色比从事同样工作的战友要黑几分。
  晒的。
  飞行简报室里,双方的参演飞行员都在等待着命令,他们早准备好了,一声令下就冲出去,哪管你洪水滔天先打了仗再说。
  李战这边可谓是精锐齐出了,聂剑锋、唐磊磊和韩红军,分别代表了鹰隼大队三届飞行员的最高水准,加上李战,四架歼-11B重型战斗机组成的打击小队大概是可以用力怼中亚不少国家的。
  俄方这边的实力也不俗,除了康斯坦丁·格奥尔基耶维奇·帕乌斯托夫斯基这样的超级老鸟外,其余二位飞行员也都是俄空军里面经验很老道的战斗机飞行员。
  “康斯坦丁·格奥尔基耶维奇·帕乌斯托夫斯基同志,眼前的气象你们起飞作战应当是没有问题的吧?”李战关切地问,“我听说你们经常在很大的雨雪天气下进行作战训练。”
  康斯坦丁·格奥尔基耶维奇·帕乌斯托夫斯基说,“战,请叫我瓦西里好了,尽管你的俄语已经讲得不错,但是在念我的全名时依然显然有些生涩难懂。”
  “好的,康斯坦丁·格奥尔基耶维奇·帕乌斯托夫斯基同志。”李战说,“好的,瓦西里。”
  瓦西里说,“是的,我们经常在大雪天气下进行作战训练,当然前提是有足够的航油,你知道我们的物质比较短缺。”
  毛子的一线军官还比较实诚,他指了指另一名胡子拉碴的飞行员说,“达瓦列夫驻西伯利亚,他对相关的情况比较清楚。”
  李战微微点头,“达瓦里夫中校。”
  “是的,李战少校。”达瓦列夫说,“大雪天气虽然看上去很可怕,但是只需要克服起降困难飞了上去一切就都很好处理的了。今天的天气比较复杂,比大雪天气还要严重一些。云层很厚风力很大。”
  这个话很客观了。北库冬季的雨雪天气也蛮多,看着比较吓人,其实在气象等级里很多时候雨雪天气不是什么难以克服的客观困难。当然,那种鹅毛大雪雨夹雪加大风人站都站不稳的天气不在其中。
  瓦西里摊了摊手说,“我们已经习惯了坏天气,你们所处的纬度比较有优势,届时如果按计划进行演练,那可得小心。”
  “呵呵,是的。”李战和身边的战友对视一眼,呵呵的笑了起来。
  外面的漂泊大雨不见有丝毫的减弱,反而风力和降雨量有增大的趋势。当飞行简报室里能够听见雨水砸在地面上的哗哗声的时候,瓦西里和达瓦列夫还要另外一名俄军飞行员脸上轻松的神情都没有了。瓦西里也不再笑着说天气没问题了。
  他们也不是什么都不在乎的,一旦要在超出临界线的气象条件下进行演练,搞砸了他们回去也会挨批,更何况他们当中一些上年纪的人心里面是把中国军队的飞行员视为徒弟的,在徒弟面前丢了脸面那才叫没面子。
  中午11时过五分,裴磊跑过来找李战,站在门口那里打眼色。
  李战走出去,裴磊低声说道,“大队长,旅长让我问你,现在的天气上去有几分把握?”
  李战打量了一下已经显得有些乌黑的天空,隐隐约约能够看到深厚的云层里有闪电。客观地说,当前的气象条件已经超出了鹰隼大队搞的低气象条件训练的界限了,但是并没有超出很多。
  “你告诉旅长,我有把握安全上去安全回来,但是演练的质量可能要打一些折扣,具体的情况要上去才知道。”李战沉声说,“原话向旅长报告。”
  “是!”裴磊转身就跑。
  李战返身回来对瓦西里说,“瓦西里同志,气象有些超了,你看是否需要把演练的时间推迟一天?”
  瓦西里和达瓦列夫低声交谈了几句后,他说道,“中国的同志什么意见?”
  “我们没有很大问题,随时可以起飞。”李战笑着说。
  开玩笑,当前这种场面怎么能说有问题呢?
  宁死也不能服输的。
  瓦西里笑道,“我们也没有问题,战,随时出动吧,风雨交加之中战斗才是真男人的选择。”
  “我同意。”
  双方飞行员就都笑着你来我往地打肿脸充胖子,首先气势不能输了。
  半个小时后,塔台上的双方大佬终于统一了意见,协同演练开始的命令下达到了飞行简报室这里,双方飞行员提着飞行头盔狂奔出去跳上通勤车往半开放式机库去。
第360章
一脚油门下去不惧风雨
  李战看得清清楚楚,达瓦列夫坐进座舱里之后拿出了一条毛巾放到了一边。
  难道座舱盖漏水?
  这个猜测把自己给吓出了一身冷汗来,这要是上了高空岂不是要爆开?
  俄方出动三架战机,两架Su-27SM和那架编号为03的Su-35,他们还有一架Su-27UB留在那里。那架双座战斗教练机是他们带队的上校坐的,上校不参加演练,因此没有出动。
  中方这边出动的是四架歼-11B,全部是单座战机。
  协同演练的内容很简单,全称应为空中联合反恐作战演练,制空战机掩护,攻击战机对地面目标进行火力打击。重点在于双方的作战通讯和战术动作的配合,其实是一个互相熟悉了解的这么一个演练。
  演练内容简单,但双方飞行员都非常的重视。李战这边恨不得提前集中了三天的时间来进行了反复的练习。这种协同演练的政治意义大于军事意义,输赢不重要但是面子很重要。
  所以从冒着大风大雨起飞这个环节开始,双方就开始了暗中的较劲。
  Su-35先起飞,李战看见瓦西里仅仅在湿漉漉的跑道上滑跑了三百多米就猛然拉起垂直爬升,发动机喷口喷出来的热浪把跑道上的水分全都蒸了起来,形成一道壮观的雾墙。
  李战目瞪口呆,这飞机的动力也太猛了。
  滑跑三百多米拉起离地不算什么,歼-11B也能做到,歼-10也能做到,但是拉起后直接最大仰角垂直爬升片刻之间就消失在了云层里面,李战自问自己家现役战机里没有任何一款能做到。
  “老李你看见了吗,那三五的动力也太猛了,什么鬼发动机?”无线电里,聂剑锋忍不住惊叹道。
  方成河的声音冷冷地出现,“注意通讯纪律!”
  紧接着是聂剑锋起飞,双方按照你一架我一架的顺序这么穿插着来,从安排上就能看得出有浓浓的比拼之意。
  李战排在最后,即是压阵也是担负对地攻击的主力。瓦西里这么猛,李战自然不能让他独得风头,这会儿塔台上双方大佬都在看着,尽管下雨,但这么近的距离要看清楚战机的动作细节并不难。
  然而老天爷似乎给中国空军飞行员出特别难题了——雨势突然增大,从塔台看过去瞬间只能看到个朦胧的战机轮廓。
  能见度剧降带来的是危险的剧增。
  当前的天气是完全超出了大纲里的最低气象要求的,然而此时此刻不会有人想着去叫停。哪怕下刀子也得继续往下走。
  “洞幺,地风七米了,东北不变,有没有把握?”方成河屏气凝神摁下通话键问道。
  已经带上氧气面罩的李战紧了紧白色劳保手套,沉着冷静回答,“塔台,我没问题,完毕。”
  就剩下他没起飞了,如果无法起飞那么这场协同演练己方的表现将会大打折扣。连出动率都比不过人家还谈什么作战过程中的表现。
  方成河知道李战到了北库之后有了一个广为人知的外号:好运来。在二师服役的时候夺得拉杆小王子这个绰号,于三河抗洪期间开始传遍全军——命都要没了还牵挂着拉杆费。
  到了北库后倒是没有很频繁的遭遇险情了,于是摘得好运来这一外号,甚至都成了模拟蓝军的时候的无线电代号。
  可是眼前的情况看来,好运来是名不副实的,偏偏到你起飞就倾盆大雨强烈侧风。平时也就算了,偏偏是关键时刻。
  “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李战心里默默念叨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名句来给自己打气。
  他是有丰富极难气象环境下飞行的经验的,但是此时的气象条件是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恶劣一些了。
  01号歼-11B停在起飞线那里李战都能感觉到战机有明显的摇晃,这种状况下起飞的难度和危险性可想而知。
  油门杆推到了加力位置,发动机喷口喷出来的炙热尾焰使跑道的积水迅速变成了水蒸气,在战机后方变得氤氲。
  李战非常冷静的选择了顺着战机的动力趋势松开了刹车,战机的起落架轮胎碾压着湿漉漉的跑道,在大雨磅礴之中的战机轮廓朦胧,若有作家诗人在定能灵感大发作散文一篇吟诗一首:略。
  速度二百节的时候李战才谨慎地抬轮,前起落架一离开跑道,战机的脑袋就往左翼歪了过去,李战似乎早就有心理准备。他的办法是降低右发的输出功率,似的两发的推力呈左高右低状态,以此来抵挡从二十度方向过来的强风。
  从塔台看过去,01号歼-11B的机头先是向西偏移,随即顽强的向东北偏移迎向了强风方向,斜对着塔台。
  俄方带队指挥官安德烈夫科斯基上校由衷的竖起大拇指对方成河说,“方将军,拉杆小王子很棒!他的代号非常的形象!”
  俄军没有大校军衔,他们认为大校等同于他们的准将,因此称方成河为将军。实际上如果没有很大意外,方成河戴上将星只是时间问题。包冠华的年龄到点了,没有很大机会迈入将军行列。
  方成河的笑容有些僵,只能呵呵的笑。
  这个安德烈夫科斯基能听懂一些普通话,偶然之间听兵们说话提起“拉杆小王子”这个自建词汇当时就问是什么意思,为了掩饰尴尬就随口解释说这是咱们鹰隼大队大队长的无线电代号。
  结果安德烈夫科斯基当真了,又问拉杆是什么意思,当时的飞行员就比划着操杆的动作解释说就是驾驶战机的意思,就是开飞机的王子。当然是飞机开得好的才能称为王子了,安德列夫科斯基想当然地认为——也的确如此。
  你怕不是有什么误会吧?此拉杆非彼拉杆。
  于是安德烈夫科斯基就记下了这个代号,越想越觉得很好听。此时指名道姓进行表扬,却是让在场的101旅官兵们不知道应该露出一个什么表情。你总不能解释说我们那个大队长有点小财迷思想觉悟一般化拉杆小王子的意思是指这个方面。可是安德烈夫科斯基的理解也并没有错——李战的飞行技术可不就是鹰隼大队乃至101旅最靓仔的吗?
  01号歼-11B摇摇晃晃的三条腿都离地了,上高度之前都有可能出现危险。世界航空史上起降阶段出现的意外应当是最多了。飞机要飞起来依靠的是高速,恰恰起降阶段要求的是速度越低越低,你能做到每小时六十公里着陆那才叫牛逼呢。
  所谓力大砖飞,前提是你的力气要足够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1/5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