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战隼(校对)第2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550

  与怕鸟一样,战机同样很怕被雷劈。
  三个架次组成了一个纵队大编队飞行,与单机双机飞行完全的不同,飞行员的注意力更要集中,首先要避免发生的是碰撞。此时的编队距离较大问题不大,若是密集编队飞行,飞行员是连眼都不敢眨一下的,也许只是一秒的失神,碰撞事故就发生了。
  很顺利,引导远航警巡编队回到航线上,李战按照程序向南指移交了指挥权,接下来却不是漫长的等待,因为五团今天会转场过来两批两架歼-8。一想到八爷那著名的“空中美男子”外号,李战就忍不住嘴角露出一丝笑意。
  对八爷,他还真的不太熟悉。
第029章
八爷进场
  五团今年主要在桂西场站驻训,他们的本场是粤东场站,同样留了一些战机,而今天转场过来的就是从他们本场粤东场站过来的。
  三个飞行团,五团和六团在三个主要场站都驻训过,唯独四团例外——他们没有在桂西驻训过。考虑到二师所处的是一线前沿,而歼-7的航程实在是太短,到桂西场站驻训的话,恐怕看见大陆领空线就得返航了,更别说出海。
  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在包括李战在内的大多数中国空军飞行员对歼-8都有同一种复杂的心理和情感。
  2009年了,F-16都服役三十年了,直到今天,在技术水准战斗性能方面能够媲美该机的国产型号歼-10的装备数量也不过三个团。
  你有选择,A或者B,歼-7或者歼-8。那到底是选七爷还是八爷呢?当兵的没有选择权,哪怕有,结果也差不了哪里去——这两种机型的装备数量是最大的,可想而知要多努力才能拿九百块每小时的拉杆费。
  SU-27和歼-10的拉杆费差不多一样,九百块左右。
  至于更加先进的SU-30,就更加的不要痴心妄想了。此时此刻仅有一个团的SU-30,能开这个飞机的几乎都是空军中的精锐——没上千小时的飞行时间,碰都别想碰。
  于是,歼-8成了许多飞行员瞧不上却又想飞的型号,因为你没有第二个选择了。
  至少开歼-8的拉杆费要多一些。
  由此可见,当初李战放弃留在北空开歼-10的机会选择回家开歼-7是下了多么大的决心。
  提前轮流吃了午饭,塔台值班人员全部回到岗位上。气象员是最忙碌压力最大的了,紧张地汇总气象站发来的实时气象报告,并且要进行最后的分析,提交正指挥员。
  两批两架转场是家常便饭,这几年二师经常搞,而且次数越来越多,因此大家是越来越熟练了的。若是十年前,类似的转场是要惊动空司的。
  李战在等待着广指移交指挥权的时候,突然像起一个传闻,犹豫着,不知道该不该向方成河提出疑问来。
  “想问什么就问。”方成河说。
  “是。”李战说道,“听说歼-8不能进行两机以上的编队,因为机载雷达会产生严重的互相干扰?”
  方成河看了李战一眼,问,“你见过歼-8两机以上编队吗?”
  “没有。”李战回答,“我们训练基地没有歼-8,不过有一次到胶东半岛的海航场站参观过,他们的确没有两机以上的编队战术。”
  此传闻已久,对歼-8的了解,李战并不比军迷多多少,他连歼-8的座舱都只是草草的看过一眼。据说因为电子设备会产生严重的干扰,两架以上的话会导致电子设备无法正常工作,以至于歼-8无法进行两机以上的编队飞行。
  在李战的印象中,西县场站起降的歼-8,的确没有两机以上编队。他家在城东县机械厂,刚好在西县场站的起飞航线上,小时候经常昂着脖子看飞机,看的时间长了也就能分辨出歼-8和歼-7来,从未见过两机以上的编队,倒是歼-7会经常出现大编队飞行。这个方面他倒也算是有发言权的。
  方成河说,“那是老黄历了,歼八的早期型号的确存在这个问题,当时我国的航电技术还比较落后,互相干扰的情况比较严重。但不是你所说的雷达信号互相干扰,是整体的航电系统。”
  顿了顿,他说,“到了二型,也就是五团装备的两侧进气的型号,其实这个问题已经解决了。大编队飞行少见主要是因为战术变化。”
  他似笑非笑地看着李战,问,“你说,未来大编队空战还有可能吗?”
  李战尴尬地笑了起来。的确如此,第一次海湾战争中,美军只出动了十几架F-15制空战斗机组成了所谓的“鹰之墙”,就夺得了战区制空权。
  考虑装备的技术差距是不现实的,应该看到的是美军展示出来的作战方式以及体系作战的威力。萨达姆时代的伊拉克军队可不是泥捏的,而是中东地区实力最强悍的军队。在美军的体系打击之下却如同泥捏的一样,这样的结果给予了中国军人极大的震撼,可以说对中国军队从上到下的打击是全方位的,影响之深远如何形容不都夸张。
  中国军人有强大的自信心,相信终有一天会拥有与美军同时代水平的装备,现阶段技术装备落后,但是作战思想作战战术必须要加快速度跟上。而且,横向对比的话,在三大军种之中,空军的作战思维转变的速度是较快的。
  总而言之,动辄几十架战机混战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未来的空战形式将会是以超视距作战为主,而空军的主要战略使命将会由国土防空向攻防兼备转变。
  方成河并不知道李战从这么一个细节联想到了空军未来的发展方向,以为李战是想起了没能分配到六团开SU-27这件事情,想了想,透露了一个信息,道,“最高上级已经确定,咱们广空飞行部队里,是咱们二师四团是第一个改装歼-11战机的。最晚年底,第一批歼-11就会到。你如果想要第一批改装,那就要抓紧时间把两个阶段的科目飞完。”
  开歼-11和歼-10的拉杆费是同一个档次的。
  闻言,李战顿时兴奋起来,“年底?太好了!参谋长,我没问题,我天天都飞可以!”
  这得多少拉杆费啊!
  “想什么呢,都你飞了其他人怎么办?”方成河戳破了李战的幻想,“如何利用宝贵的飞行时间提高效率才是你要考虑的。”
  李战多少有些失落,点头,“是,我明白。”
  空司对飞行员每年的飞行时间是有规定的,最低不能低于二百小时,想要飞更多也不容易。每年的航油预算就那么多,也可以说每年用于训练的经费就那么多,雨露均沾是原则。
  “西县,这里是广指。”
  扩音器传来广指的呼叫。
  李战连忙回话,“西县收到,请指示!”
  “两批两架,交给你们了。”
  “明白,频率九九八七三点四,重复,频率九九八七三点四。”
  很快,广指把频率转达给了已经接近本场的两架歼-8贰,两名五团的飞行员把频率调整到西县场站指定的频道上,开始呼叫塔台,“西县,三两拐呼叫,接受你指挥,完毕。”
  “三两拐,保持进场,降落方向由南向北,完毕。”李战给出了允许降落的方向。
  军用机场与民航机场不同,并没有使用跑道编号,起降方向直接表述。
  民航机场跑道的编号并不是序号,代表的是磁偏角航向多少度,取前二位数字作为编号。如15号跑道代表的是起飞方向是150度,而09号跑道代表的是90度。
  西县跑道走向大致呈东西走向,常用的起降方向是向东。如果按照民航机场的方式来编号,那么由南向北降落就是使用36号跑道,36代表360度,正北方向。方向的选择与当地的常年风向有关,无论起降都要逆风,因此这个因素基本确定了跑道建设时要选择的方向。
  三两拐报告,“由南向北降落,明白。”
  李战继续向进场对象通报情况,“本场常压八百八,风向一百一,风速每秒六米,地面温度二十二。”
  “明白,我进一转弯了。”
  此时,已经可以看到歼-8的身影出现在机场上空。但凡降落本场的飞机都是要绕场,其实就是大约四个转弯,最后对准跑道。歼-8那独特的身姿绝对极有辨识度。基于歼-7研发而来,动了拉皮手术拉长了机身以便容纳更多的航电设备以及多塞进去一台发动机,一样的气动布局,可以说早期的歼-8就是放大的双发版本的歼-7,只是当时的权宜之计。
  技术不够宣传来凑,于是就有了“空中美男子”。
  如今五团已经全部淘汰掉了早期型号的歼-8,所装备的都是本世纪初生产的最新型号,最明显的区别是,早期型号和歼-7一样,都是使用机头进气,而现在五团用的型号是两侧进气的,腾出了机头用于安装火控雷达。
  相对于四团,五团其实最惨。他们现在的飞机还开不到十年,想要改装,恐怕得再等个十年。除非把现有装备移交给兄弟部队,自己改装新型号。对于二师这样的有“南霸天”之称的一线王牌歼击机师来说,这种操作不算什么。以前四团的老型号歼-7可不就是移交给西部那边的兄弟部队,然后改装了最新的E型。
  问题在于,已经确定四团年底改装歼-11,那么五团就绝对不存在移交现有装备再改装的可能了。
  据说歼-11比原装的SU-27先进非常多,尤其是航电系统,可以说是一代的差距,各方面性能更是大幅提升。届时,二师的王牌飞行团这个帽子,八成是要从六团转到四团了。
  想到这些,李战的心理平衡了不少。
  “塔台,我放起落架了。”三两拐报告。
  观察起落架的上等兵大喊报告:“起落架放下!”
  “起落架放下,可以降落。”李战向三两拐确认。
  空中美男子微昂着机头,气质优雅地缓缓落地,主起落架擦着跑道面溅起淡淡的烟雾,滑行一段后,前起落架落地,油门全收,速度越来越慢,随即在地勤的指挥下开出了跑道,沿着滑行道开往指定的停机位。
  不多时,第二架歼-8顺利降落本场,标志着本场时隔两年零三个月,再一次迎来了八爷。
  至此,西县场站再一次集合了空军主力战斗机的所有型号——歼-7、歼-8和SU-27。
第030章
加工资了
  繁忙的一个飞行日结束,李战离开塔台的时候,方成河告诉他做好飞行的准备。这让他兴奋不已。
  方成河把他留在塔台参与一下塔台指挥工作是存了观察他状态的心思的。从六团的远航警巡编队起飞到五团两批两架歼-8转场抵达本场,再到下午的一个小时的空靶训练,最后迎接远航警巡编队返回本场。可以说是较高强度的工作了,李战的进场离场指挥也很标准,意味着他的状态已经完全恢复。
  想到李战中规中矩的下达各种口令,方成河不由想起前些天情报部门传来的月报上的一条信息——三十七号机飞行员在强敌情报电侦部门里有了一个代号叫“南海疯狗。”
  肯定是因为李战第一次上空情大胆用音爆警告外机那件事情。
  强敌情报电侦部门给所有遇到的中国空军飞行员都取了代号,并且已经有了十多年的时间。我方获知一些情况之后发现,那些代号大多很形象,反映了飞行员的飞行风格。
  可是从李战今天在塔台上的表现看,哪里有半点“疯狗”的痕迹?
  不过,话说回来,无论如何,能上了强敌的关注名单被强敌“授予”了代号,侧面证明了李战这个新飞的能力水平。
  到了晚上的时候,李战才知道,原来从粤东转场过来两架歼-8不是什么驻训,而是为了加强该方向的战备值班力量。交班会上齐宏明确表示,未来两个月,也就是五月之前,新飞行员要完成空靶、地靶射击训练。这对新飞行员来说无疑是压力极大的。
  李战同时嗅到了一丝不同往年的味道,感觉到部队的节奏和效率正在发生变化。
  当然,他为今晚正式宣布的另一个消息感到振奋——加工资了。
  与聂剑锋并肩返回宿舍的时候,他们在低声交谈着,回到了宿舍后,聂剑锋干脆和李战一起进屋,谈一些不太好在公众场合谈起的话。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5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