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战隼(校对)第1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8/550

  “我们根本没有办法打到他!别说火控雷达能不能锁定,就算能完成锁定,他的高度也完全低于地空导弹的最小射高,根本没办法打到。”渠红波瞪着眼睛大声说道,“他是人吗?他是怎么做到的?太不可思议了!”
  可以想象赛车在九曲十八弯的勉强能容下一台轿车的巷子里以每小时三百公里的速度狂奔。
  无名峡谷的后段相对平直,但左右却变窄了。最窄的地方,两侧山上的树林距离战机两侧的翼尖仅有二十余米。这是一个疯狂至极的距离了。李战握杆的手只要稍稍有一点颤抖,他就会撞到山上去。
  况且还有强气流!
  地空导弹有最小射高,哪怕是近程地空导弹,最小射高也超过了百米,基本不可能对飞行高度仅有百米的目标产生威胁。陆军部队的近程野战防空系统,比如弹炮合一防空系统和野战防空导弹系统,可以威胁到李战,但空军没有那个装备。
  实际上,就算是陆军部队的弹炮合一防空系统或者野战防空系统、高射炮什么,对空速近八百公里的战机能够产生的威胁也是极其有限的。
  低空突防为什么会被认为是世界性难题科目,首先要做到这一点很困难,其次是产生的效果是非常显著的,尤其是战区战术打击方面,一旦被敌人从低空突入纵深,己方基本上没有多少还手之力。
  高风险,高回报。
  李战此时不是低空突防,而是接近极限的山区超低空突防!
  说句难听的,此时如果出事,李战根本连跳伞的机会都没有,就算跳出来也难逃一死。他提交的飞行申请里只是提到了尽可能在最低高度以尽可能大的空速飞行,薛向东批准了,师里也批准了,是因为谁都不可能认为会是现在这样的极限高度极限速度。谁能想象在山区峡谷里百余米的相对高度以每小时近八百公里的速度飞行是能够实现的?
  没有人会相信这是事实,当这个事实血淋淋地呈现在了27号雷达站的官兵眼前的时候,他们不疯狂了才怪。
  留给27号雷达站的时间并不多,这么快的速度下,李战很快就能飞出峡谷,他一旦转向东南,就会出现在北库山脉的南侧,到了这个阶段,27号雷达站已经没有机会再进行锁定攻击了,只能等待李战拉起攻击的时候利用那短暂的一两分钟窗口时间。
  渠红波说,“副站长,唯一的希望是峡谷西边出口处的陆军野战防空部队了,我原以为不会用到这个杀手锏,至少我们之前的所有部署会产生一些效果,现在看来咱们面对的这个飞行员实力远超想象,我敢保证他不是101团的人,101团作弊了!”
  “马上询问一下101团飞行员的情况,搞清楚是怎么回事,他们如果作弊,我立即请示站长找他们打官司!”王东阳指了指身边的参谋士官,道。
  参谋士官立即给北库场站打电话,得到的答复确凿无疑。
  “上次对抗后我们应该详细了解飞行员的情况的,你发现没有,这个飞行员的作战风格与上一次的很相像。”王东阳冷静地说道。
  渠红波摘了帽子抓着寸头说,“副站长,我现在是既担心他撞山也担心陆军的野战防空部队没法收拾他!七十三师的领导的胆子很大啊,居然让他做这么危险的飞行动作!”
  “具体情况对抗结束了再打听,你马上协调陆军野战防空部队。”王东阳指了指呈现在雷达显示屏上正在沿着无名峡谷后段快速移动的目标信号说。
  27号雷达站的合成化搞得很好,机动雷达车搜索到的信号几乎可以同步显示在指挥站这边的显示屏上,目标的具体参数也会实时的显示出来。这大概是空军雷达部队数据链的雏型了,未来也是要和三百师正在试验的真正的空军战术数据链融合在一起,形成体系作战能力。
  可是,27号雷达站的目标参数没有办法实时传输到与他们配合作战的陆军野战防空部队那边去。各军种之间至今尚未有能够联合起来的三军战术数据链,并且可以预见未来十年也不一定能过建设完善真正意义上的三军战术数据链。
  相比看得见的装备更新换代,看不见的信息化建设其实更加的重要。要把所有的作战单元都整合起来,必须得依靠数据链系统。而建成属于自己的战略战术数据链系统,则需要完成最基础的建设——北斗卫星系统的全面建成。
  难道你要用美国佬的GPS来组网?
  渠红波的杀手锏是驻扎附近的陆军野战防空部队,是一个炮兵旅下面的地空导弹营,装备的是进口的“道尔”野战防空导弹系统,具有很强的野战防空作战能力,也是陆军野战防空部队中装备最好的部队。
  是杀手锏,同时也是最后一招。
  为了能得到道尔营的协助,渠红波多次跑过去协调,王东阳也跑了两趟,最后通过上级领导机关促成此事。道尔营埋伏在无名峡谷西侧的山口附近,等待着27号雷达站的通知。
  渠红波非常的不愿意用道尔营,一旦用到了这一招,说明27号雷达站已经黔驴技穷了,就算赢了也没有多少光彩可言。可是对于急于扳回一局的27号雷达站来说,哪怕是惨胜,也比再次失败强!
  道尔营所属的炮兵旅,乃至炮兵旅所属的集团军领导机关,实际上都很愿意和空军雷达部队试着搞一搞协同作战,这是他们的首次协同防空作战训练,为以后的联合作战积累一些经验,对双方都是有好处的。
  因此道尔营很重视此次协同作战训练,直接整营拉过来,十几台发射车组成了一张火网,等待着李战的出现。道尔野战防空系统的优点在于将导弹、雷达和制导集中在一个装甲平台上面,没有单独的发射车、雷达搜索车等。一部道尔车就是一个高度集中的基础作战单元,机动灵活展开速度快甚至能够在行进间作战。除此之外就是指挥车和保障车以及运弹车,整个野战防空系统得到了高度的精简。
  最关键的是,道尔野战防空系统的理论最小射高仅有十米,导弹速度能达到2.5个马赫。
  李战除非钻地里去,否则一旦被道尔野战防空系统锁定,基本上是难逃一死的了——道尔野战防空系统过去的单发实弹射击毁伤率达到了百分之九十八,双发实弹射击毁伤率是百分之百!
  那就是一种专门对付低空高速、低空低速目标的野战近程防空系统!
  道尔营接到了27号雷达站的目标通报,十几个火控雷达不断的以山口为中心对外搜索,主要方向朝向了东北面的无名峡谷深处。道尔营的营长经验非常丰富,他没有把全部力量都集中在一起,而是把四个发射连摆成摆成了椭圆形,每个连相距十公里,以导弹最大射程十二公里来算,是构成了一张密不透风没有空白的防空火力网的。
  第一次和空军部队协同作战,陆军老大哥自然是会使出浑身解数来教小老弟做人的。
  渠红波那边把敌情向道尔营做了通报后,就什么也做不了了,唯有等待。部署在山顶的机动雷达车的搜索距离有限,此时也失去了目标。李战再一次消失在所有人的视线里。
  李战十分确定一点,就算被27号雷达站给发现了,与他们搭配作战的固定防空部队以及地空导弹部队也没有办法对他进行模拟攻击。
  在国土防空体系里面,空军地面防空部队主要针对的是大型的中高空目标,比如战机、导弹导弹等,是打入侵国土的飞行目标的。因此,固定防空导弹部队属于空军,中远程地空导弹部队属于空军,一些空军地空部队装备便携式防空导弹的目的是用来保护己方部队的,与陆军的使用原则有一些区别,而陆军则以近程防空装备为主,主要是野战防空、战场防空,是伴随地面作战部队作战的。
  因此,李战笃定,只要他能保持这个高度这个速度在峡谷里穿行甚至在大漠戈壁上飞行,27号雷达站就拿他没办法。
  他怎么也想不到27号雷达站居然会把陆军老大哥的道尔营给找来了!
第159章
真打啊!
  “二连锁定目标,两发攻击!”
  037号歼-7E从山口里夹带着一股风,火箭一般冲出来。道尔营埋伏在山口正面的二连第一时间捕捉到了目标,火控雷达迅速完成锁定,发射长在报告的同时就摁下了发射按钮!
  道尔防空导弹的作战流程大致为目标搜索雷达捕捉到目标,随即向将目标信息传给制导雷达,制导雷达稳定跟踪目标后给出发射准备的信息,在五秒之内完成战车和导弹的功能检测。
  接收到发射指令后,弹上电源启动,起爆弹射器将导弹弹上大约二十米的空中,导弹点火加速飞向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制导雷达始终保持对目标的锁定跟踪。
  通常来说,从确认火控雷达锁定到发射导弹,整个过程不超过二十秒。
  目标肯定完蛋了,没有人会怀疑这一点。
  两枚9M332防空导弹分别从两台战车的垂直发射筒里被起爆弹射器弹了出来,点火后根据转弯指令直扑向037号歼-7E。
  此时,不管是指挥车里的营长连长还是作战车里的成员,都并不知道他们要攻击的是一架有人驾驶的歼-7E,而不是无人靶机!
  李战有二十秒的时间。
  如果是他之前驾驶的037号战机,那么他连二十秒的时间都没有。四团这批歼-7E移交过来之前,是得到了一些改进的,航电方面基本比照G型进行了改进。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加装了全向告警器。
  告警器蜂鸣的时候,李战差点被吓尿了。
  在他完全想象不到的情况下,突然被火控雷达锁定,这样的惊吓可想而知。恰恰,他原本就计划在处山口后向东转向,沿着北库山脉的东南侧继续做超低空飞行,如此就可以在进入大漠戈壁之前获得更多的掩护。
  此时,被火控雷达锁定后,他的思维根本跟不上条件反射的动作,下意识的操作动作做出来后,神经中枢才作出相应的反应。这得益于他过去一段时间里获得的战场下意识反应意识。
  如果是其他人,一定会按照正常的规避动作来操作,因为大家都知道只是模拟攻击,并不会真的有导弹飞过来。如此一来便注定出大事了。
  战场下意识反应意识救了李战。
  他认为27号雷达站也许协调了地空导弹部队的便携式防空导弹分队埋伏在了山口,直到他清楚地看到正前方大约八公里外出现了两枚拖着长长尾焰的导弹直扑过来,他才猛然意识到那绝对不是便携式防空导弹。
  那是什么鬼?
  不是模拟攻击而已吗?
  “我顶你个肺啊来真的啊!”李战下意识的破口大骂!
  道尔营锁定目标后两三秒,037号战机就发出了雷达告警,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李战正在做加速飞行,并且稍稍上了一些高度,到导弹发射的大约二十秒时间里,李战的每一个操作动作的选择,其实从理论上都是逃不掉两枚3M332导弹的追杀的。
  此时,037号歼-7E在一千米的高度,速度八百多公里,恰好李战出山口后把油门杆推到了底,也就是说战机正在奋力加速。
  此时,两枚导弹距离李战约十公里。
  对于正在做加速运动并且最终会加速到两马赫以上的导弹来说,十公里的距离大约只需要用掉五秒的时间。
  双方是对向运动,并且都是斜向上。这是道尔导弹最舒服的攻击姿势了,却是目标战机最难以逃脱的飞行姿态。
  李战的第一个动作是打开了加力开关。
  第一个操作动作至关重要!
  哪怕你后面的所有操作动作都选择正确了,只要第一个动作错了,你同样没有生还的机会!
  按常理来说,在十公里的距离上遭遇导弹迎面来袭,飞行员应该立即掉头尽可能地拉开距离,采取耗尽来袭导弹能量的办法规避掉导弹。3M332导弹的最大有效作战距离大约是12公里。如果转向逃避是有很大机会能躲开的。
  问题在于,李战根本不知道来袭的导弹是道尔防空导弹,他也根本不可能在这样的距离上依靠目视判断出导弹的型号!
  战机掉头会损失掉大量的速度,不管你用任何可以实现掉头的机动动作。
  速度是一切,是活命的根本!
  能量决定一切!
  李战第二个动作是让战机呈现出垂直爬升的姿态,已经打开了加力燃烧室的037号歼-7E像是被人从高空用力拽了一把,在短短三秒的时间里,继续获得了六百多米的高度。
  此时,第一枚导弹已经快要进入杀伤距离。
  3M332导弹使用的是近炸引信,探测到目标进入了杀伤范围,引信启动引爆战斗部,利用预制碎片对目标进行杀伤。
  告警器蜂鸣的频率已经连成了一条线,和发动机剧烈的轰鸣声充斥满了座舱。李战猛地蹬舵压杆,战机机头猛然朝下同时疯狂地做滚筒机动,看上去就是有千万吨重一般翻滚着直线的向下掉。在短短的两秒钟内,037号战机掉了一千多米的高度。
  迫近了10个G的过载使得战机的机身结构发出了剧烈的呻吟,机翼表面出现了空气被超音速破开产生的雾状波动。战机的空速没有超过音速,但是李战翻滚的速度太快,翼尖的实际运动速度跨了音速!
  “营长!那是有人驾驶飞机!他在往下掉!”发射二连的连长终于发现不对劲了,瞬间冒了一身冷汗菊花紧缩,狂吼着报告,同时飞快地打开舱门爬到外面去,戴着耳麦往037号战机的方向看过去。看到了037号战机疯狂的大过载机动。
  两枚导弹同时懵逼了,但是依然顽强地执行了制导雷达传输过来的指令,在发现目标向可逃逸区跑之后,导弹进行了急转弯,弹屁股向前跑,弹头顽强地向急剧往下掉的037号战机指过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8/5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