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白(校对)第6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23/655

第911章
犹豫
赵延宋,成为大启有史以来,第一个没有住在大凰宫的皇帝。
接下来一段时间,临安城都是异常繁忙,整个朝廷机构全力动作了起来,主要的方向是接收北齐旧臣,以及如何吸收北齐这么一片巨大的国土,为了这些事情,政事堂的首辅谢康,连续好几天睡在政事堂里不曾归家,谢康的夫人甚至以为自家的老爷出了什么事情,跑到肃王府里来要人。
与此同时,北齐灭国的消息也传遍了整个大启,自然是举国欢庆,朝廷也下旨大赦天下,免除隆武七年下半年的所有赋税。
在举国上下都一片欢腾的时候,肃王府仍旧没有放松下来,犒军三天刚结束之后的第四天一大早,两位已经获封国公的大将军,齐聚在肃王府。
现如今,他们两个是大启开国以来,地位最高,功勋最重的两个大将,没有之一,哪怕是当年的战神苏定边,光在功勋上也没有办法胜过他们两个人,此时此刻,能召唤的动他们的,也就只有赵显一个人了。
本来他们两个亲自前来,应该是由赵显的嫡长子赵延宋在门口迎接,不过现在赵延宋的位置不同往日,自然不可能在门口迎接旁人,此时站在门口的,是刚刚五岁出头的肃王府世子赵延康,这位小世子身着常服,对着两位大将军弯身行礼:“见过两位大将军,父王已经在书房等候两位大将军许久了。”
两个人连忙对赵延康还礼,声音恭敬:“世子殿下客气了。”
赵延康虽然无缘皇位,但是他已经是肃王府的世子,将来是要继承肃王爵的,而且他是当今皇帝赵延宋的亲生弟弟,也是目前唯一的一个弟弟,将来是必然会受到重用的,因此不管是林青还是王霜,都对这个年仅五岁的小家伙颇为客气。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有些人从一出生就注定会成为一个大人物,就像是赵延康这样,他还未出生的时候,赵显就已经成了临安的摄政王,有了这个前提,他这辈子便注定大富大贵了。
赵延康在头前带路,领着两个大将军走到肃王府门口,然后脆生生的说道:“两位大将军请。”
小世子赵延康是高雅儿的儿子,高雅儿出身世家大族,本就是知书达礼的人,赵延康的性子很高雅儿很像,从小就很懂礼数,此时虽然才五六岁的年纪,但是言行举止已经颇有些风范,让人觉得很是舒服。
两个人都是对着赵延康抱拳,轻声道:“谢世子殿下带路。”
赵延康还礼,然后慢慢退出了书房所在的院子里。
王霜神色淡然,没有什么表情,反倒是黑脸林青,笑呵呵的轻声道:“这位世子殿下,将来也不是池中之物。”
王霜一边朝着书房走去,一边淡然道:“一家子里头,出了太多人物,怕也不是什么好事。”
说罢,他对着书房低头抱拳:“末将王霜,求见王爷。”
林青也低头抱拳。
书房里面一个身穿常服的少年人,被缓缓打开,这个少年人对着两位大将军笑道:“义父,林大将军,父王已经等了你们许久了。”
两位大将军都是脸色微变,屈身半跪下来。
“末将叩见陛下…”
赵显平时不喜欢手下人对他叩拜,所以林青和王霜平时都对着赵显鞠躬了事,但是这个时代,跪拜是很常见的礼数,赵显不喜欢,不代表这位新君不喜欢,毕竟以后这座天下,是要把在这个少年人手里的,因此不管是林青还是王霜,都毫不犹豫的躬身下拜。
赵延宋刚刚登基,面对这种情况多少还有些手足无措,他连连摆手,伸手虚扶:“两位快快请起,这是在家里,不是在宫中,两位都是我的长辈……”
林青和王霜对视一眼,从地上起身,躬着身子走进了书房里,进入书房之后,他们才看到赵显坐在书房里头,正在翻看桌子上厚厚的文书。
而身为大启新君的赵延宋,则是乖乖的回到赵显身边,帮着赵显打打下手。
见到两个大将军走进来之后,赵显也站了起了,微笑道:“两位国公来了,本王应该亲自迎接才是。”
相对于赵延宋,林青和王霜显然对赵显更熟悉,面对赵显的玩笑,他们都是弯身行礼:“王爷说笑了。”
赵显指了指书房里的椅子,微笑道:“两位请坐,至于宋儿,在崇政殿上,他自然是大启天子,但是他现在在肃王府里,跟在本王身边学东西,两位就仍旧把他当晚辈就是,不必这么拘束。”
“末将遵命。”
两个人都坐下来之后,赵显也回到主位上坐了下来,轻声道:“如今北齐国灭,二位都是功勋无限,光芒加身,可有什么感受?”
林青抱拳笑道:“这都是王爷的功劳,末将只是跟在王爷身后混一些汤水而已,哪里称得上什么功勋,真要说什么功劳,也就是末将等早年还算耳聪目明,跟定了王爷。”
王霜也低头道:末将与林青论本事远不及恩师,润肺王爷,我们就算能够做到今天这个位置,至多也就是位大启守住西北两个门户,连收回江北也无从谈起,更别提如今这个局面了。”
赵显呵呵一笑:“两位过谦了,若非两位,本王多半也做不到现在这个样子。”
“好了,这些互相吹捧的话就不用多说了,现在咱们说正事。”
赵显伸手敲了敲桌子,声音严肃起来:“现在北齐已经没了,九州之内只剩下西楚这一隅之地,以咱们大启现在的国力,拿下西楚最多也就是一两年的时间,现在的问题是,咱们要不要打西楚,还有该什么时候去打西楚?”
林青和王霜闻言,都是微微一愣。
现在,事到临头就差最后一哆嗦了,怎么王爷会问要不要去打西楚?
林青皱着眉头,没有第一时间说话。
王霜则是断然开口:“王爷,百多年前,姜家,项家还有我大启的太祖,都是出自前周,如今九州将在王爷手中一统,天下将再复前周旧观,在这个端口,王爷万万不能……半途而废!”
赵显现在,心里多少是有些犹豫的。
人无近忧必有远虑,现在已经没有人能够摆在南启身边了,但是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赵显很担心以后的大启能不能长久,一个没有外敌的国家,显然是很危险的。
所以,在之前的一段时间里,他很想把西楚当成一个问题留下了,留给他的儿子赵延宋去处理。
毕竟,论血缘,赵延宋身上有一半的姜家血脉。
可是现在,两位大将军的意见出奇一致,让他心里有了一些犹豫。
第912章
伐楚
很快,赵显就做出了决断。
不管以后怎么样,现在这个当口是大启最好的机会,错过了这个机会,以后再想要一统,就会极为困难,毕竟火器这个东西,是藏不住的,用不了多久,就会被西楚学去。
赵显轻轻咳嗽了一声,看向林青,声音尽量平静:“林叔也是这么以为?”
林青躬身低头:“王爷的意思,便是末将的意思,不过此时正是我大启将士气势如虹的时候,也是我大启统一天下的最好时候,因此末将也同意王大将军的意见,望王爷能够一鼓作气,替后人扫清摆在面前的阻碍。”
说到这里,这个黑脸将军偷偷看了一眼赵显身边的新帝赵延宋,低声道:“毕竟再过一代人,谁也不知道临安城里是个什么样子,大启上下还会不会一心,趁现在王爷能够指哪里打哪里,最好是把这些阻碍统统解决了。”
赵显心中一动。
林青说的很对,现在的临安城,全在他的指掌之间,可以让他任意拨弄,但是一代人以后,谁也不知道临安城会是个什么样子,到时候临安城里错综复杂的势力相互制衡之下,坐在皇位上的那个人,未必就能够像赵显这样随心所欲。
历代王朝都是这样,第一代开辟者自然可以乾纲独断,但是到了后世手里,往往皇权就会被一层又一层的框架束缚住,到了最后,就连坐在龙椅上的那个人,都会身不由己。
赵显虽然不是大启的缔造者,但是他现在的地位,与当年的赵太祖其实并没有什么两样,如果单从功勋还有实力上来说,他比赵太祖还要耀眼不少,比如说当年赵太祖的时候,大启的那些开国重臣还能对赵太祖造成一些束缚,而现在的临安城,则是任由赵显施为。
不管是谢康这种文臣,还是林青王霜这类的武将,都没有办法影响到赵显本人的意志。
肃王殿下闭目沉思了片刻,最终缓缓睁开眼睛,沉声道:“二位说得对,谁也不知道下一代的临安城会是个什么模样,趁现在咱们还能提得动刀剑,便把能做的事情,都替后人做了。”
赵显把目光看向林青,声音肃然:“林叔,此次伐楚就按照咱们之前的安排,由你来统兵,整个西陲一带包括西陲军在内的十几个州府,全都由你节制,除此之外,林叔还需要什么东西,都可以报到本王这里来,能安排的,本王现在就安排下去。”
林青心中一喜,躬身道:“王爷,西楚比起北齐,孱弱无比,伐楚用不着别的东西,只要王爷把西陲军交给末将,再让军器监备足锱重,末将再带上左营禁军的火器,有了这些,末将便可以担保,明年的这个时候,王爷便可以带着王妃,去郢都探亲了!”
赵显低头思索了片刻,然后敲了敲桌子,沉声道:“那就这么办。”
“林青听令!”
已经贵为国公的林青,毫不犹豫的半跪在赵显面前,声音恭谨:“末将在!”
“令你为伐楚大总管,从即日起着手准备一应伐楚事宜,尽快赶往夔州城备战!”
林青恭敬低头,声音肃然:“末将遵命!”
这一刻,虽然朝廷没有任何文书发下来,但是赵显亲口说的话,比什么文书都管用,林青知道,自己这场天大的功劳是跑不掉了。
下达命令之后,赵显把林青扶了起来,眯着眼睛笑道:“林叔,西陲军现在是本王的那个妹婿在带,这一次伐楚,林叔便带着他一起,他是个毛头小子,没有什么经验,林叔要多多照顾他一些,有什么脏活累活,就交给他去做。”
人都有私心,赵显自然不例外,顾平生是他妹子长生公主的夫婿,他自然不能不放在心上,要知道顾平生现在虽然封了候,但是也只是一个三等候,而且还是一个终生爵位,也就是说到了他的儿子那一辈,便不再是侯爵了,如果想要在临安城成为一个可以传家的候门,那么至少要混到一个可以世袭的一等侯爵才行。
从前临安城的三大候门,李候府,严候府还有司空候府,包括王霜还有林青两个人之前的淮南侯和淮安侯爵,都是世袭侯爵,所以才能称之为候门,而顾平生在军中资历浅薄,想要到达他们这个高度,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如果是那种势均力敌的战争,赵显自然不会多这么一句嘴,但是此次伐楚,双方实力悬殊,说白了就是一个刷功勋的大好机会,当初赵显提前把顾平生安在西陲军主将的位置上,为的便是这一天。
本来赵显不说,林青也会多加照顾顾平生,现在赵显说出来了,意思也很明显,就是想让林青分一些军功给这个长生公主的驸马。
毕竟伐齐一战,功劳算是林王两位将军平分的,最多就是王霜稍多一点,此时林青身上的功勋,已经足够沉重,如果他一个人吃下伐楚的功劳,赵显反倒会有些不放心。
林青会意点头,低头微笑道:“王爷放心,末将上了年岁,许多事情已经做不动了,末将之前也听王霜提起顾将军这个人,从来不夸人的王大将军,称其为大启猛虎,这一遭伐楚,末将还要多有倚仗顾将军。”
听到林青这么说,赵显才注意到,林青头上已经多了许多白发,不知不觉,林青已经不是那个赵显记忆中的,刚过四十岁的军中猛将,而是成了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将军,赵显伸手拍了拍林青的肩膀,轻轻叹了口气:“这些年,林叔替本王东奔西走,着实辛苦了,只是这种国战需要一个镇的住场面的大将,非林叔去不可,林叔放心,此战之后,大启将再也没有大的战乱,林叔可以放心在临安纳福了。”
林青低头,黢黑的脸庞露出一个笑意:“跟在王爷身后这十年,是末将这辈子过的最爽利的十年,等伐楚结束以后,末将便向朝廷告老,在临安的城郊乡下开几亩田,种种地。”
赵显心中微动,忽然想起了什么,开口笑道:“算算年纪,林叔家里的两个儿子,也都不小年岁了,这样罢,回头本王给政事堂去个条子,让林家的两个兄弟,去禁军里头打磨几年。”
说到这里,赵显顿了顿,然后微笑道:“便安排在禁军……右营如何?”
禁军右营,是王霜在带。
林青站直了身子,对着赵显躬身。
“镇国公一身本领远超末将,能够让犬子进右营禁军做事,末将求之不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23/6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