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白(校对)第60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00/655


这个时候,就是考验一个将军的应变能力的,如果是寻常将军,手下在这座大名府里吃了这么大的亏,他一定会想办法从大名府里找补回来,这样一来,最后把“成绩单”交上去的时候,就不会显得特别难看。
但是名将的想法与普通将领,往往是南辕北辙的,在王霜老太,这座大名府里既然充满了危险性,那么就不该在一切还是未知的情况下踏入这座府城,以免重蹈先锋军覆辙。
他先是详细询问了那些从大名府里狼狈逃出来的淮南军“幸存者”,在亲自过问了十几个人之后,王霜总算对当天战争的经过有了一个具体的了解,尽管天色幽暗,还是无从得知大名府里究竟藏了多少敌人,但是根据这些淮南军残部的说法,那些齐军是呈“包围之势”,慢慢朝着淮南军压过来的,而且这些齐人带刀覆甲,一副近身搏杀的姿态,很显然他们早早的就埋伏在了大名府里,静等淮南军主动跳进这个口子。
“我征北军上下加在一起,总共有十七万人,这些齐军敢在这里埋伏我们,也就是说他们的人数必然不会比我们少……”
王霜目光闪烁,轻声呢喃,正在推算大名府里的具体情况,说到这里的时候,这位南启的大将军轻轻摇头,自己否决了自己的推算。
“不对,大名府里不可能藏下这么多齐军之后,还让我们一无所觉,这座城里的齐军未必是想要全歼我们,他们只要把我征北军的主力浩干净,北齐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想到这里,王霜总算想通了北齐前后这些诡异的动作,也大概猜出了一些北齐在大名府伏兵的目的所在,这位南启的淮安侯轻轻掀开帅帐,负手走了出去。
此时,征北军的营帐距离大名府只有数里的距离,在凌晨似亮非亮的时候,可以隐约看到这座大名府府城的轮廓,王霜眯着眼睛看向大名府,脸上的神情有些肃然。
不得不说的是,从前里面的时间里,面对北齐屡战屡胜的战绩,让启国的这些将领的心态多多少少显得有些轻浮,尤其是北齐的姜小白死后,王霜心里已经没有把北齐的将领看在眼里,但是这一次一不留神之下,便在大名府里吃了这么大一个亏。
“传本将命令,全军后撤二十里扎营!”
能进固然是将军们共有的特点,但是在关键时候“敢退”,才是真正的名将表现,在眼下这个关口,天下间十个将军,有九个会继续攻打大名府复仇,就算是王霜本人,起先也是愤怒非常,不过王霜领先常人的地方在于,他很快就冷静了下来。
要知道,他王霜,或者说整个征北军北进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这座大名府,而是为了整个北齐,此时他麾下还有十几万大军,已经全天下最为凌厉的火器,硬碰硬想要拿下大名府,并不是什么难事,最多也就再是死上一些兄弟而已。
可是这样一来,征北军的有生力量将会大损,如果死伤再重一些,征北军这次北进也就止步于大名府了。
这正是北齐最想看到的局面。
敌之所欲,我不取也。
王霜下令征北军全体后撤之后,一个人把自己闷在帅帐里呆了许久,对着帅帐里悬挂的九州地理图发呆,过了不知道多长时间之后,他终于回过神来,对着一旁的亲卫嘶声开口。
“去唤斥候营还有宗卫府的负责人进来见本将。”
这个亲卫恭敬点头。
“是。”
斥候营的将士分属征北军,自然比较好早,只不过淮南军的斥候营在先前的战事中伤亡了太多,现在王霜能够用的,就只能是他从左营禁军之中带出来的斥候营了。
斥候营到齐之后,宗卫府在前线的负责人也恭恭敬敬的站在了王霜面前,这人名字叫赵毅,乃是宗卫府的一个六尾统领,由于临安城那边出了不少事情,原本负责此时的宗卫府大统领赵慨,已经跟随王爷回京去了,因此在前线联系的事情,便交到了这个赵毅头上。
王霜宗卫府与斥候营都到齐之后,王霜伸手敲了敲桌子,声音仍然有些嘶哑:“本将需要知道大名府里齐军的具体数目,二位能够做到么?”
斥候营的校尉面色凝重,低着头没有说话,在这种战事状态,一个斥候想要潜入进地方的大本营之中,是极为困难的事情,不过宗卫府那边就显得从容的多,这个胸口绣着六尾白狐的宗卫府统领轻轻低头,对着王霜低声道:“大将军,这一点卑职们大概可以做到,只不过卑职们需要时间。”
“本将给你时间。”
王霜面色肃然,声音沙哑:“从现在开始,宗卫府一日没有查出大名府里的具体情况,本将便按兵不动一日,我大启天兵的行动举止,全看宗卫府了。”
赵毅单膝跪在王霜面前,声音肃然:“卑职等定当竭尽全力,辅佐大将军扫平北齐!”
说着,这个出身宗卫府的统领,便低头转身去了。
王霜眯着眼睛回到自己的主位上,盯着帅帐里悬挂着的九州地理图,他心中突然生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这个想法大胆到连王霜这个前线总管兵事的大将军也不敢亲自做主,他取来笔墨,把这个想法大致写在书信里,然后挥手招了招,把这个斥候营的校尉招了过来。
“以最快的速度,这写封信送到临安肃王府去,明白了没有?”
堂堂斥候营,被用来送信,显然是一件不太光彩的事情,不过这个斥候营的校尉,轻轻咽了口唾沫,恭谨点头。
“末将遵命!”
第862章
冒险(除夕夜快乐!)
前线的军情,向来都是大启最为重要的情报,因此这些信使走在路上的时候,用的都是大启各个驿站“特急”,驿站不仅给配备最好的马匹,还要提前准备好吃食,总之要让这种“特急”以最快的速度,送达目的地。
短短一天之内,王霜向临安城寄了两封“特急”的信件,这两封信只用了五天左右的时间,就从黄河边上,送到了远在几千里之外的临安城。
第一封信,是秦干戚重伤垂死,王霜向赵显请求让希夷真人前去救人的信,这信赵显大概看了一遍,他甚至来不及计较前线大败的缘由,就马上派人送到了希夷山上,结果希夷真人并没有动身,而是让他的儿子陈清源代替他动身,前往北齐前线。
陈清源前脚刚走,王霜的第二封书信就送到了清河坊。
相比于第一封信来说,第二封信显得有条理的多,王霜大概说明了这一次大名府落败的缘由,以及战事的过程,最终的结果,以及王霜对此时的处理方式。
简单看完这封书信之后,赵显坐在书房里,闭上眼睛思索了许久,整个征北军北进的过程在他脑海里转了一圈,最终也没能把这件事怪罪到谁的头上去。
这件事,虽然征北军每个人都有过失,但是这毕竟是北齐以有心算无心,再加上征北军的确不够谨慎,才导致了这样一个结果,这件事情里头,最让赵显心疼的,就是死在大名府里的那四万多淮南军老卒,现在的淮南军,乃是整个大启最为精锐的一支部队,这支部队经过无数次磨练之后,哪怕是临安的禁军,也要逊色他们一筹,可是现在,淮南军中最为精锐的这些老卒们,被一口气打掉了大半!
这让赵显的心像是被刀子刮了一样心痛。
更让赵显触目惊心的是秦干戚的伤势,按照王霜在信里头的说法,这一次秦干戚怕是死多活少,一旦秦干戚死在北齐,那么淮南军将会在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主心骨,这样一来,伤亡过半的淮南军,便很难迅速恢复战斗力。
如果不是对王霜了解极深,赵显几乎都要怀疑,这一次征北军大败,是不是王霜在借着北齐的手打压政敌了。
想到这里,赵显尤为头痛,不过头疼是头疼,前线既然出了问题,他就要在临安城想办法替王霜善后,在收到王霜第二封书信之后没多久,赵显就眯着眼睛说道:“赵希,去把大统领叫来。”
守在赵显门外的赵希恭声应命。
他从前线回到肃王府已经有几天时间了,刚刚回到肃王府的时候,赵显还没好气的骂了他一顿,骂他不知道好歹,但是几天时间用下来,赵显还是发现赵希比起赵巨要好用的多,当下也就安心继续把赵希带在身边听用。
相比来说,赵显可以放心在什么场合都带着赵希,但是他却不能在任何时候都带着赵巨。
没过多久,赵希便领着宗卫府的大统领赵慨,来到了肃王府的书房门口,他轻轻推开房门,对着赵炳虚引:“大统领,王爷在里面等您,您快请进吧。”
大统领赵炳盯着赵希的脸看了看,然后轻轻摇了摇头,垂手走进了肃王府的书房。
见到赵显之后,这位宗卫府的大统领恭恭敬敬的半跪在地上,对着赵显轻轻拱手:“卑职赵炳,见过王爷!”
赵显伸手虚扶,声音平静:“大统领客气了,身上的伤可好一些了?”
赵炳轻轻点头,语气恭谨:“多谢王爷挂怀贱躯,卑职身上的伤已经好的七七八八了,只是右手仍然不如从前稳便,想来多练练也就好了。”
“好了就好。”
赵显面色漠然,声音平静:“有些事需要宗卫府下手去办,可能还要大统领替本王背负一些黑锅。”
赵炳语气恭谨:“宗卫府的活计,便是替主家背锅,王爷吩咐就是。”
赵显轻轻眯了眯眼睛,声音涩然:“王霜在前线吃了败仗,而且是大败,这件事估计很快就会传回临安城,到时候会发生什么,大统领应该能够猜的出来。”
赵炳脸色变得不太好看,他轻轻点头:“王爷的意思是,临安城里可能会有人借着这件事做文章?”
“不是可能,是一定。”
赵显闭目道:“这件事传到临安之后,那些朝臣必然会借着这个事情做文章,将王霜骂的一无是处,甚至有些人会在朝堂上弹劾王霜,想把他从北边参回临安。”
“还有民间的说法,多半也会被这些有心之人加以利用。”
说到这里,赵显摇了摇头:“这些都是可以预料的事情,因此需要提前想出应付的法子。”
赵炳轻轻点头,闷声到:“卑职会派尽快把宗卫府的人撒出去,民间或者那些所谓名士,如果坊间有人刻意传播,卑职便把他们拿进诏狱里头……”
舆论,是必须要加以控制的,否则天下还未定下来,自己内部倒提前乱了,就做不成任何事情,因此赵显从兵变以来,就极其看中临安城里的舆论问题,向来都是让宗卫府的人加以调控。
赵显轻轻点了点头,然后声音低沉:“不止是坊间的这些人,如果朝堂上有官员言辞激烈,大放阙词,大统领不妨把这些人也丢进诏狱里头,吃几天牢饭!”
赵炳躬身拱手:“卑职知道了。”
赵显又开口交待了赵炳一些具体的处理方式,然后轻轻拍了拍赵炳的肩膀,声音低沉:“大统领,这些事都是本王不方便自己出面去做的事情,暂时只好让大统领的宗卫府去顶着,大统领放心,有启一日,那些读书人的权柄就会越来越弱,他们奈何不得大统领的。”
赵炳低眉道:“替王爷做事,是宗卫府的本分所在。”
赵显点了点头,声音平静:“那大统领便提前去准备准备,本王就不耽搁大统领了。”
赵炳恭敬弯腰:“卑职告退。”
等到赵炳走远之后,赵显再次打开王霜寄回来的第二封书信,神色有些挣扎不定。
他这一辈子,做过许多大胆的事,比如说当年带领几万人回临安兵变,比如说在西楚的头上割裂出一个西陈,但是王霜这封信上提出来的想法,未免也太大胆了一些。
过了良久之后,赵显终于咬了咬牙。
干了!
第863章
一家三口
征北军虽然伤了,但是并无大碍,充其量也就是伤筋动骨的程度而已,不过秦干戚重伤垂死,却是肃王府的一大损失,这个秦干戚,虽然统兵的本事没有到达林青还有王霜这样的高度,但是在普通将领里头却称得上是佼佼者,这样一个将军,已经可以勉强挤进“名将”的行列中了,而且秦干戚这个人,在赵显的后续战略安排里,有些极为重要的作用,如果征北军能够拿下北齐,以后赵显是准备让这位秦姓将军在北地驻军的。
一旦北齐国灭,北齐广袤的土地将会成为一个硕大的蛋糕,到时候临安城里的勋贵将会变成苍蝇,争相分食这块硕大的蛋糕,这个时候,北地就需要一个既能够镇的住场子,又对肃王府忠心耿耿的大将来镇守,而秦干戚无疑是最佳人选,有秦干戚在的话,北地就不会出什么大问题。
现在,秦干戚生死不知,倒让赵显犯了难为,他独自坐在肃王府的书房里,盯着书房里悬挂的这份九州地理图默默发呆。
这个时候,一身常服的肃王妃项樱,领着肃王府的世子赵宋,缓步走进了书房,本来这书房重地,平日里就算是小世子也是不能够随便出入的,但是在项樱的带领下,自然没有什么问题,小世子也是第一次进入这座书房,不由左顾右盼,显然很是好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00/6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