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白(校对)第59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95/655


赵希跪地叩首:“老师,王爷待弟子有莫大恩德,如今临安城里不知道多少人要害他,弟子实在是放心不下,再说,如果王爷在临安城里出了事,老师在前线的功业必然戛然而止…”
王霜嘴角露出一个笑容,伸手把这个弟子扶了起来,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你有忠义之心,很是难得,你说的不错,王爷才是我大启关键之中的关键,你这些年功夫大有长进,有你在王爷身边,为师也能放心一些,你…这便回临安去罢。”
说到这里,王霜声音沉重了起来:“只是,今日是你自己放弃这份军功,将来征北军中同僚高升的时候,你可不能埋怨为师没有给你前程。”
赵希低头道:“老师,赵希本就是宗卫府里头一个普通的宗卫,没有想过建功立业,父亲自小教导弟子要知恩图报,弟子这便回临安报恩去了…”
王霜笑了笑:“你回去吧,见了王爷之后,记得替为师与王爷问好。”
赵希轻轻点头,然后转头离开帅帐,接着策马朝着临安城飞奔。
王霜一路送他到大营门口,一路上有些军中的将领看着远去的赵希,心中很是好奇,于是对着王霜开口问道。
“大将军,大战将起,您这弟子怎么走了?”
王霜轻轻一笑:“家中有事,回家探亲去了,不必理他,我们去议事去吧。”
说罢,这位大将军抬眼看了一眼赵希远去的方向,心中颇有些感慨。
“一个从来都不会钻营的人,偏偏不知不觉做了最为钻营的事,还真是大巧若拙啊…”
第851章
赤衣天子
修整了一个冬天之后,征北军继续开始动作,十几万大军声势浩荡,在黄河上游选了一个相对狭窄一些的地方,准备渡河。
奇怪的是,这一次渡河,没有受到齐军的半点阻碍,那些对岸的齐人,仿佛没有看到这十几万人一样,对征北军渡河的动作视而不见。
这让王霜大皱眉头。
本来这黄河天险,算是北齐最后的依仗之一,就算有肃武炮的火力掩护,齐人只要聪明一些,还是可以给征北军带来一些麻烦的,但是眼下,那些据守在黄河北岸的近二十万齐人,居然对征北军的动作视而不见!
事出反常必有妖,王霜历来是一个谨慎的人,于是当征北军主力渡河之后,他并没有急着动作,而是在黄河北岸就地找了一个适合扎营的地方,然后派出大批斥候朝北方探查消息。
王霜从军以来,原先是在老肃王军,后来又到了赵显麾下,无论是在哪一位肃王手底下做事,他都很少有败绩,甚至说从无败绩,如果是一个平常人有这种战果,必然多多少少会生出一些傲气,可是王霜却保持了这份难得的谨慎,这跟他的性格有关,也跟老肃王的教导有关。
兵者死生之大事也,不可不察。
于是,征北军就地扎营,一百多门肃武炮威风凛凛的摆在大营门口,而斥候营将士几乎是全体出动,开始朝北进行地毯式的摸索。
时间一点一点的过去。
王霜坐在征北军大营的帅帐里头,默默的看着桌子上这份九州地理图,从赵显把这份图赠给他之后,王霜便一直视如珍宝,也就开集体会议的时候,会拿出来给军中将领们看上一看,平日里都不舍得拿出来见风,更是用绢布时时擦拭。
没有人知道,这么一份精细的地图在这个时代对武将的意义有多么重,从前将军带兵,眼光只能着眼在一城一地,很难从格局中跳出来,但是有这份地图之后,便可以轻而易举的着眼全局,甚至着眼天下。
正当王霜在琢磨如何继续北上的时候,淮南军主将秦干戚掀开帐门,对着王霜弯下了身子:“回大将军,斥候营的斥候有消息传回来,从黄河北岸朝北五十里之内,没有发现任何异动!”
王霜轻轻皱眉:“齐人先前在齐州一带抵抗的如此顽强,现在咱们越过黄河,距离燕京只有一千多里的路程了,按道理说,他们应该不惜一切代价拦阻我们才是,不可能这样风平浪静。”
这位大将军低头沉吟了片刻,然后抬头看向秦干戚,沉声道:“传令下去,让斥候营将士继续朝北查探,一路上碰到村落县城,可以进城问一问消息,必须要掌握住北齐的大概动作,在没有具体消息传回来之前,大军就地驻扎,一律不得妄动!”
秦干戚低头应是,然后沉声开口:“大将军,末将以为咱们不必这般谨慎,历年以来,北齐在咱们手里屡屡吃亏,这些齐人心中多多少少也会畏惧我们一些,再加上淮水之战的先例在前,他们不敢拦阻我们,也是理所应当的。”
王霜轻轻摇头:“秦将军不必这般心急,现在该着急的是姜家人,不应该是我们,你照本将说的去办就是了。”
秦干戚低头抱拳:“末将遵命!”
从前征江北的时候,王霜是孤军深入,如今虽然也是孤军深入,但是在修整的这几个月时间里,王霜派人占了黄河以南几个相对富庶的州府,现如今可以说是钱粮富足,并不担心粮草问题,因此现在的王霜并不着急,他只要稳扎稳打,就可以一路推到燕都城下,完全没有必要急功近利。
带兵行险有时候固然可以收获奇效,但是如果稳着来也可以取胜,那么没有一个将军会行险路。
……
北齐,大名府。
这座府城是北齐距离黄河最近的府城,大概只有两三百里的样子,不过南启兵马渡河,并不是在大名府正南,因此大名府距离王霜征北军的距离,大概在五百里左右。
此时的大名府,四门紧闭,城中的大半百姓,已经被官府向北方迁移,只留下小半走的,仍旧在大名府里生活。
除了这些百姓之外,大名府里头几乎全部都是兵甲森严的将士!
数量超过三十万人!
这些将士,大多都是来自于燕都禁军,一小部分是就地征募的大名府本地人,北齐百多年来屡战屡胜,因此官府的公信力还是有的,很容易便招到了十多万人的新兵。
现如今,整个燕都禁军所有人加在一起,也就是三十多万人,现在光在大名府里头,就有超过二十万禁军还有十万新兵,也就是说,现在大名府里的这些齐军,是北齐最后的元气,也是姜家最后的力量。
如果这些齐军死完了,那么北齐就亡了。
此时大名府里的府衙里,一群甲胄在身的将军,还有一群身着二三品文官服色的文人,正规规矩矩的站在一个赤衣年轻人的下首,其中一个武将对着这个年轻人低头抱拳。
“陛下……南人已经越过黄河,不过他们过河以后,并没有急着动作,而是派出了大量斥候向北查探,王霜的主力部队原地驻扎了下来。”
整个北齐,能够被人称之为陛下的,当然就只有宣武帝姜无忌一个人,这位少年皇帝,终于在燕都坐不住,亲自带兵离开了燕都。
当然,他离开燕都的时候,遭到了燕都群臣的剧烈反对,不过这位宣武皇帝力排众议,强行出京御驾亲征。
他只跟那些官员说了一句话。
“难道要等赵家的兵马推到燕都城下,朕才能有所反应吗?”
于是,再没有人敢出言反驳。
现在,这位宣武皇帝到了大名府,他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把王霜的主力引进大名府里。
大名府是北齐在黄河以北第一个比较重要的府城,按照道理来说,南启的兵马绝不会放过这么一个城池。
宣武帝身着赤衣,面目阴冷。
“王霜还真是难缠!”
“传朕命令,等南人的斥候营来到大名府之后,决不能让他们进入大名府来,守城门的将士脱下禁军衣衫,只穿上厢军服色。”
说到这里,姜无忌顿了顿,然后继续说道:“最好能够让那些南人认为,大名府里有两三万的守军。”
第852章
北齐的用心
北齐尚赤,但是天子负责仍旧是赤色与黄色并用的,不过现在姜无忌这身衣衫,就是一身全红,红色里透着一些猩红,显得有些骇人。
他在大名府的作战计划很简单,尽量把南启的主力引进大名府里,然后用这三十万人与南启的兵马巷战!
巷战之中,最厉害的就是雷震子,可是南启有雷震子,北齐也有,这一次宣武帝几乎把燕都城里的雷震子,全部带到了大名府里,只要南启主力进了大名府,双方在城里巷战厮杀,哪怕这大名府里的三十万禁军死绝,只要能够拖着王霜的这一二十万人一起死,那么这桩买卖就是赚的!
只要王霜这些人全部死在大名府,那么南启短时间内就不敢再染指北齐的国土,到时候不止是黄河以北的国土,就是淮河以北的国土,南启都要重新吐出来,毕竟这部分地方,南启只占了几个月时间,还没有来得及编户齐民,更没有来得及派驻官兵。
这是一个以伤换伤的打法,北齐也是被逼到了绝境,不然他们也不会用这种不要命的打法。
为了这一次的行动隐蔽,在这个冬天,北齐的明镜寺对燕都进行了一次极为苛刻的清洗,同时,禁军的调动也成为了北齐的最高机密,现如今这二十万禁军的走向,除了跟随姜无忌一起出京的这些文武重臣,别的人可以说是半点都不知情。
也就是说,那些南启埋在燕都城的谍子们,他们或许能知道燕都禁军开拔出京,但是他们不可能知道这些禁军到底去了哪里!
而大名府,就是姜无忌亲自选择的一处决战之地,此战便是北齐真正的国运之战,若北齐能胜,则至少能够给自己争取五年到十年的喘息时间,如果能够与西楚联手,这个时间还要翻倍。
如果战败,那么姜无忌也不准备回燕都了,他已经做好了战死沙场的准备。
这位赤衣天子,与十多个文武重臣商议了具体策略之后,天色已经黑了下来,他用手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然后轻轻挥了挥手:“朕累了,诸卿也回去休息吧,只是记着,不许走出自己的房间半步,明镜寺的寺人会一直盯着诸位,如果有人敢走出房门,莫怪朕下手狠辣。”
没有办法的事情,这一次行动,乃是大齐的最高机密,这些知情人每一个人都必须严加看管,否则一旦泄密,让王霜有所防备,那么北齐就算是亡了。
毕竟,现在北齐对于南启的反制办法,也就只剩下了这么一个,如果在空旷战场上作战,那么北齐没有半点把握面对那些可怖的肃武炮。
这些文武重臣都是心中一凛,当即对着姜无忌叩首:“臣等告退。”
等他们都走远之后,姜无忌一个人孤零零的坐在桌子旁边,盯着桌子上的烛光发呆。
过了一会之后就,一个穿着黑色衣衫的女子,轻轻推开房门,坐到了姜无忌对面。
“陛下,南人的斥候快到大名府了。”
这人自然是帮着姜无忌执掌明镜寺的太康帝姬姜璇了,姜无忌现在有极其强烈的不安全感,而明镜寺作为天子耳目,这种要害机构他是不可能交到外人手里的,而放眼燕都城,这位宣武帝也就只有姜璇这么一个亲人了。
姜无忌点了点头,然后抬头看向自己的胞姐,神色木然:“阿姐,你说我们这一次能成么?”
从计划上来说,姜无忌这一次的计谋并没有什么问题,如果王霜的主力部队当真进驻大名府,那么双方厮并起来,王霜麾下的十七万人,至少要死上十万人以上,不止如此,征北军的肃武炮也要被齐人夺取一部分,这样一来,在战略武器上,南启就不会有任何优势,以后等北齐也制出雷震子,那么南启将不会再有任何统一天下的机会。
姜无忌在内心里,已经把这个计划推演了一遍又一遍,以他的智慧没有想出什么破绽,但是多年以来面对南启屡战屡败,让这位北齐天子内心极为不自信,他不确定自己能不能成功。
姜璇深呼吸了一口气,淡淡的看向自己的胞弟:“陛下,西楚在夔州城大败,我们已经没有了盟友,事已至此,不管能不能胜我们都没有了后路,如今我大齐已经是殊死一搏了陛下,我们必须要胜。”
姜璇声音清冷,但是掷地有声:“若不胜,我大齐姜氏便没了!”
“是啊,我们必须要胜……”
赤衣天子坐在主位上,目光有些飘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95/6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