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白(校对)第53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33/655


心机城府这种东西,固然有先天因素,可是后天环境也同样重要,七年前赵显在西陲的时候,还只是一个没有太多实权的王爷,就可以把聂依依耍的团团转,现如今赵显已经做了六七年的“实君”,天知道变成了一个什么模样。
姜璇轻轻点了点头:“说起来,本宫也有六年时间没有见过赵七了。”
第735章
攀亲戚
小半个时辰之后,马车在清河坊肃王府的正门停下,两个青衣卫跳下马车,对着里面的姜璇轻声道:“公主殿下,肃王府到了。”
姜璇气度雍容的走下马车,淡淡的打量了这个年轻的宗卫一眼,瞥见他胸前绣着的一尾白狐之后,姜璇淡然一笑:“初进青衣卫不久?”
这名宗卫微微低头,语气不卑不亢:“在下是宗卫府宗卫,不是什么青衣卫。”
青衣卫这个名字,是坊间的叫法,临安台面上都是叫做宗卫府,从没有青衣卫这个说法。
姜璇淡然一笑,一边朝肃王府走去,一边轻声道:“如果你在青衣卫待的久了,应当知道,该称呼本宫为帝姬才是。”
说着话,她已经越过了这名青衣卫,朝着肃王府的大门走去,这时肃王府中门并未大开,只是开了左侧的侧门,一个面色白皙的高挑女子,正站在左侧,等待着姜璇。
姜璇抬头看了一眼肃王府的中门,微微皱了皱眉头,但是现在并不是计较这些礼数的时候,她也只是想了一瞬间,就继续朝着肃王府走去。
站在门口高挑女子,有些怯怯然的对着姜璇行了一个礼数。
“见过姐姐。”
这话听起来糯脆可人,不过说的并不是官话,而是并不太标准的燕都口音。
“姐姐?”
姜璇停下脚步,有些诧异的问道:“你是?”
“小妹姜珞,兄长让小妹在这里,迎姐姐进去。”
这女子正是在临安城待了六七年时间的北齐郡主姜珞,姜珞自小虽然在雍凉一带长大,但是她的父亲姜小白确实地地道道的燕都人,因此姜珞从前是会说燕都话的,不过到了临安之后,从早到晚跟在高雅儿身边,就被带了一些临安口音,燕都话也不太标准了。
姜璇认认真真的上下打量了一遍姜珞,此时姜珞浑身穿着,都是高雅儿还要项樱给她挑选的临安城最上等货色,论起衣物,盛产丝绸的启国比起北齐自然要强上不少,风华正茂的姜珞看起来格外出尘,看起来这个流落临安的郡主,居然姜珞比起姜璇这个正牌公主还要像公主一些。
“原来是雍王叔的女儿。”
姜璇淡淡一笑,不再理会姜珞,迈步朝着肃王府里面走去。
姜珞急忙跟了上去,三两步追上姜璇,轻声道:“姐姐慢些走,兄长他在南边偏厅等你,这宅子有些大,你一个人走找不到路的。”
姜璇回头,怒视了姜珞一眼。
“赵七他正在马踏我大齐领土,你身为我姜家血脉,居然喊他兄长!”
姜珞被姜璇这么一瞪,有些畏惧的缩了缩脖子,开口想要说些什么,但是终究还是没有开口说话。
她虽然是个北地女子,但是这几年跟在高雅儿身边,倒也养成了一副大家闺秀的温婉脾气。
最后,还是肃王府的大管家阿绣出了面,亲自带着姜璇找到了正在偏厅喝茶的赵显,这时偏厅里不止赵显一个人,肃王妃项樱正好也在,小世子赵延宋站在项樱的手边,跟自己的母亲说着悄悄话。
姜璇快要走到偏厅门口的时候,赵显放下手里的茶盏,笑眯眯的起身迎了上去,见到姜璇之后,赵显笑着对姜璇拱了拱手:“表妹好几年不来临安,为兄甚是想念,方才听手下人说你进了临安城,为兄就让他们去把你接来肃王府一会,家里的下人已经去备菜了,今日为兄请表妹吃一顿好的。”
面对着很是“热情”的赵显,姜璇站在原地不为所动,只是冷冷的看向赵显。
这会儿项樱也抱着小世子,从偏厅里走了出来,见到姜璇之后,曾经差点跟姜璇在奉贤殿上大打出手的项樱微微一笑:“这不是姜家表妹吗,咱们是远亲,可难得走一趟亲戚,表妹可要在肃王府里,多过一段时日,做嫂子的可要好好招待你才是。”
姜璇看看的看了一眼项樱,不屑的撇了撇嘴。
“楚蛮子。”
项樱心中大怒,放下孩子就要跟姜璇“理论”,不料这位北齐的太康帝姬说完这句话之后,并没有搭理项樱的意思,而是死死地看向赵显,咬牙道:“赵七,本宫有事情与你商谈。”
赵显伸手虚引,微笑道:“帝姬怎么一身火气,有什么事情,不妨坐下来再说嘛。”
姜璇轻哼一声,越过赵显跟项樱两个人,径直走进了偏厅里,她身后的聂依依对着赵显跟项樱行礼之后,也匆匆跟在姜璇的身后走了进去。
项樱有些着恼的看了姜璇一眼,怒道:“一个姜家派来求和的丫头,态度还这般嚣张,再过一段时间,看你还有没有嚣张的本钱!”
赵显冲着自己的媳妇儿翻了个白眼,没好气的说道:“她现在有些沉不住气了,才这样气急败坏的,你跟她置什么气?好了,这里交给我,你带着宋儿先下去吧。”
项樱瞥了赵显一眼,牵着小世子朝着后院去了。
而赵显则是站在原地思考了片刻时间,然后脸上挤出一个“真诚”的笑容,朝着偏厅走去。
他心里很清楚,这个姜璇这个时间点到临安城里来,就是要替北齐求和来的,而且现在北齐这个状态,这位太康帝姬,基本上可以全权代表北齐的那个宣武皇帝。
走进偏厅之后,赵显才发现姜璇已经毫不客气的坐了下来,他微微一笑,也施施然在主位上坐了下来,对着姜璇淡然一笑:“表妹可有一段时间没有来临安了,为兄听说你在燕都也嫁人生子了,怎么嫁了人还一个人到处奔波,你夫婿怎么不带来给为兄看一看?”
“赵七,你少要跟本宫嬉皮笑脸的!”
姜璇声音冰冷,怒道:“你现在趁早把你们南启的兵马撤回来,看在你我都是姜家血脉的份上,本宫可以代表我大齐陛下既往不咎,不然真拼起来,我大齐固然有可能吃亏,可你们南启也讨不了好!”
这就是姜家人的讨厌之处了,赵显来到这个世界以后,也算见过不少姜家人,可除了那个姜小白还算有点礼貌之外,其余的姜家人每一个都是眼高于顶,目中无人。
甚至是那位一面之缘的元庆皇帝姜堰,虽然把赵显摆在平等位置,但是说话的时候,也隐隐有些高高在上的味道。
之所以这样,就是过去百年时间,相对懦弱的赵家给惯出来的毛病。
赵显淡淡的看了姜璇一眼,声音平静:“帝姬殿下,本王现在跟你攀交情,还可以看在亲戚的份上接待你几天,如果你非要上升到国事的层次上……”
“那就请回吧,本王没有什么要跟你们北齐沟通的。”
第736章
翻旧账
此时,肃王府的偏厅里,只剩下姜璇跟赵显两个人,单纯从血脉上来说,他们两个是有血亲的表兄妹,可是国家层面是要永远大于血脉层面的,在这个时刻,他们只能是启国的肃王殿下和齐国的太康帝姬。
哪怕赵显刚才一副笑呵呵攀亲戚的模样,但是在内心里,他也很清楚面前的这个相貌娇好的女子,真正的身份只是北齐的使臣而已。
姜璇从椅子上猛然站了起来,盯着赵显注视了许久之后,终于狠狠的喘了几口气,咬牙道:“赵七,你知不知道你现在在做什么?五年前你仗着火器占了江北,我大齐还没有做出反应,现在你又要出兵北进,两国真正打起来,最后只会是一个生灵涂炭的下场!我大齐子民足有千千万,你的火炮再厉害,又能杀多少人?”
每一个国家的常备军都是极为有限的,现在北齐的兵力的确不够,但是他们可以就地征兵,以北齐近两千万的人口基数来说,哪怕十丁抽一,也可以很快拉起一支近百万的军队出来,这种新征的军队战力固然不高,但是只要发一把刀就可以上战场,死了也不会心疼。
更关键的是,这种新兵一般都是消耗品,在战场上存活时间很短,而以北齐的国力,短时间之内还是能够供应军粮的。
一旦两国交兵到了这种境界,那就是真正的动摇国本,到时候北齐就要用自己的多年积攒下来的国本,去对抗赵显的大军,直到北齐朝廷真正坚持不住,或者燕都失手政府不存的时候,才算是结束。
棘手的问题在于,对于这种半类似于敢死队的新兵,火炮什么的几乎没有什么用处,就算赵显有再多银钱,也不可能能用火炮杀几十万人,就以军器监火炮现在的水平,能直接杀伤五万人就顶了天了。
而姜璇所说的“生灵涂炭”,就是指这一个情况,如果北齐真大规模征兵,那么赵显还真没有办法直接拿下燕都,说不得就只能先行退回淮河以南,再图将来了。
见到赵显沉默不语,姜璇神情振奋了一些,继续开口说道:“肃王殿下,你莫要忘了,你母亲也是我大齐的帝姬,你身上流淌着一半北齐皇室的血脉,咱们两国大可以和平相处,为什么非要闹到你死我活的地步?”
“若你我两国当真生死相博,最后得利的只会是那些楚蛮子,肃王兄你是聪明人,这么简单的道理你不可能想不明白。”
赵显淡淡的抿了一口茶,眯着眼睛看向姜璇,呵呵一笑:“帝姬说了这么多,口渴么?”
“赵七!”
姜璇有些气急败坏了。
赵显放下手里的茶盏,轻声道:“帝姬想问本王为什么北进伐齐,不妨听本王给你说一些故事。”
“成康十五年的时候,本王奉先帝之命镇守江宁,那时你们北齐现如今的这个皇帝姜无忌,带兵偷袭我江宁军,杀我江宁军部众两万余,甚至本王也被羽箭射中左肩,险些毙命。”
说到这里,赵显淡淡看向姜璇:“这些你们姜家认是不认?”
姜璇脸色微红,怒道:“你还有脸说这个,元庆十二年那场江宁之战,我大齐死伤五万余,被俘五万余,我大齐当今陛下也受辱被俘,怎么到了你嘴里,还像你们启国吃了亏一样!”
赵显面色平静,继续说道:“当年江宁一战,是姜无忌先动的手,这一点你无法否认,至于是非对错,这么多年过去了,本王不想跟你们姜家再争执,咱们继续往下说。”
赵显语气平缓,但是每一个字都清清楚楚:“成康十三年,北齐淮军越过长江,马踏江宁,当时的江宁军死上数万人,时任宰相的陈静之亲自求和,你们才堪堪退兵,是也不是?”
成康十三年那一场战争,是南启这边完败,是陈静之挺身而出,前往齐军大营里陈述的利害,北齐才堪堪撤兵,临走之前还带走了启国一大笔求和银粮。
这一场仗是启国实实在在的吃亏,北齐那边也没有半点道理,不过那时候北齐比南启强大太多,就算是成康帝赵睿,也完全没有半点想要报仇的心思,此时被赵显旧事重提,北齐的太康帝姬就有些支支吾吾,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过了片刻之后,她才抬起头看向赵显:“赵七,成康十三年的时候,你还在肃州府发疯,这件事跟你又有什么关系?况且那一次我大齐大败你们启军,完全可以兵临临安城下,可是我们还是退回了江北去,反倒是你们启国在五年前,占了江北,这两件事完全可以抵消,现在拿出来说又有什么意思?”
姜璇身为明镜寺寺主,在情报方面天生就有优势,尤其是赵显这些年强势崛起之后,她更是把关于赵显的情报来来回回研究了不知道多少遍,对于赵显这些年的经历,她自然知之甚祥。
“不错,成康十三年的时候,本王是在肃州府发疯,这件事就算帝姬说的有理,咱们先放下不提。”
赵显从主位上缓缓起身,慢慢走到姜璇面前,淡淡的盯着自己的这个表妹,声音低沉。
“帝姬身为北齐明镜寺的寺主,一些陈年旧事应该十分清楚,那么请帝姬告诉本王,成康十二年的时候,本王父兄尽数毙于家中肃州肃王府一夜之间作鸟兽散,又是何人所为!”
当年在长江江面上与北齐元庆帝私会的时候,元庆帝以为他不介意,当时的赵显也的确没有表现的太过激,因为那时候的他刚刚兵变,完全没有对北齐动手的余力,可现在不一样了,赵显已经有足够的能力,好好跟姜家清算这一笔旧账了。
不知道为什么,赵显虽然没有经历过当年的肃王府大变,但是他却继承了赵宗显的那份仇恨,当他知道了当年肃王府真相的时候,就在心里暗暗发誓,迟早有一天要把当年肃王府的仇怨,报到姜家的头上。
因此,说到这里的时候,赵显目光凶狠,眼神之中尽是戾气。
“一夜之间,本王家破人亡,现如今本王想跟你们姜家讨一个说法,不知道帝姬能不能给出一个说法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33/6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