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白(校对)第47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9/655


高雅儿一脸惶恐的放下手里的碗筷。
“王…王爷,妾身的父亲怎么了……妾身这就给家里去信……”
“没事。”
赵显负手朝着自己的书房走去,临走之前亲昵的拍了拍高雅儿的脑袋:“随口说一说而已,不过你下次要是见到岳父,替为夫跟他说句话,好生管好吏部,不要生出什么别的念头,更不要做一些让大家都不开心的事情……”
高通自打从地方经略使的位置回京成为吏部尚书以来,虽然没有像李宴清那样大肆敛财,但是从他完全执掌吏部之后,就开始用他吏部尚书的身份勾连官员,渐渐有了朋党之势。
按理说高家上有宰相高明玉,下有他这个天官尚书,其实并不缺权势,高通也没必要在朝中结成什么朋党,平白惹赵显不高兴,可高家有一个高雅儿,高雅儿将来是要给赵显生儿子的,高尚书想的很是清楚明白,他现在已经在给他那个尚未出世的“外孙”铺路了。
这种局势还是项樱从宗卫府的情报里发现的,也是项樱有意无意跟赵显提了一下,所以赵显才借着高雅儿敲打敲打自己那个岳父。
许多人说“最是无情帝王家”,也有人说皇家不存在亲情,这两个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毕竟皇家的事不是家事,而是天下事,就拿肃王府来说,赵显现在还没有成为皇帝呢,肃王府的一顿寻常家宴里,就已经隐藏了许多政治味道。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赵显也想安安生生的跟家里人吃一顿普普通通的饭,可是有些人偏生不让他安生。
高雅儿是个聪慧的女子,自然能从赵显的话里听出许多不一样的味道,此时这位侧妃脸色有些发白,她从餐桌边上站了起来,对着赵显的背影说道:“王爷……不管父亲他做了什么,妾身都毫不知情……”
此时,赵显已经离开偏厅,朝着后院的书房走去,高雅儿的声音不大,也不知道赵显听没有听到。
等到赵显的身影远去,高雅儿才颓然的坐在自己的椅子上,她知道自己的父亲肯定做了什么让赵显不开心的事情,她现在不知道自己以后在肃王府的命运到底会是什么。
一直跟在高雅儿身边的小姜珞,伸手拉着高雅儿冰冷的手掌,用带着雍凉口音的方言问道:“姐姐…你怎么了?”
这个姜小白的大女儿来到肃王府已经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了,比起初来的时候已经没有那么怕生,不过她只跟带她的高雅儿亲近,虽然称呼高雅儿为“姐姐”,却没有喊过赵显一句“兄长”。
高雅儿此时心神大乱,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愣愣发呆,并没有回答小姜珞的话。
一旁的项樱叹了口气,轻轻挥了挥手。
“你们都下去吧。”
瞬间,偏厅里所有人都退了出去,只剩下项樱,姜珞,以及坐在椅子上发呆的高雅儿。
项樱叹了口气,在高雅儿身边坐了下来,轻声道:“妹妹不用这般忧心,王爷虽然对高尚书有些不满,但是并没有生妹妹的气…”
高雅儿回过神来,看向项樱。
“姐姐……我父亲他到底做了什么?”
项樱的回答很简单。
“朋党。”
原本项樱跟高雅儿是竞争对手的关系,她不该跟高雅儿说这么多,但是项樱骨子里是一个飒爽的女子,她本不想参与这种类似“宫斗”的剧情。
此时之所以跟高雅儿说清楚,也是想大家以后在一个屋檐下,好好过日子。
所以她说话很直接:“高尚书最近在临安城里大肆结交大臣,这种情况让王爷有些不太高兴,高家已经有一个宰辅,一个吏部尚书,还在朝中这般行事……到底要做什么?”
高家要做什么,项樱心里很清楚,但是她没有说出来。
高雅儿咬了咬牙:“妾身知道了,妾身稍后便回一趟娘家,还请姐姐允准…”
项樱展颜一笑。
“妹妹去就是了,王爷那里我去跟他说。”
“不过妹妹记得早些回来,过几天咱们家要迎萧家妹妹过门,可有的要忙呢。”
第631章
不还你了
开后宫自然是每一个男人心里的“野望”,不过假如你真有一个后宫,那么伴随而来的就会有许多糟心的事情,现在赵显不过娶了两个老婆,外面那些家伙就开始惦记肃王府的继承问题了。
这一度让赵显很是气愤,可是他又没有什么办法,这是伴随他身份地位上升导致的必然结果,现在他还是一个亲王,将来如果他做了皇帝,哪怕后宫选秀送进去的一个普通才人背后,都可能隐藏着几个家族的勾心斗角。
这就是身处权利核心的坏处之一,你身边每一个人都有可能别有心机,哪怕他们没有心机,也有可能被人利用,成为隐患。
对于高通的行为,赵显其实是有些不理解的,高家现在在朝堂的行为已经极高,高通没有道理再这样作死引得自己的忌惮才是,更何况高雅儿现在连怀孕都没有怀上,高通现在就替自己的外孙着想,未免也太早了一些。
不过细想一想,高通今年不过四十岁出头,正当壮年的时候,心里生出一些野心出来也不是很奇怪,赵显想都不用想,自己这个老丈人的所作所为,肯定没有跟高明玉高老头商议过。
高通的事情,远没有到不可阻止的地步,所以赵显也只是略微提点提点,也就到此为止了,他是把高雅儿当成家里人的,他并不希望自己的家里人身上带上浓厚的政治味道。
相信那位进士出身的岳父大人,应该会明白自己的意思,将来一段时间里都不会再有什么别的想法,否则天官尚书这个位置,就该换个人来做了……
处理完高家的事情,接下来肃王府就开始准备迎娶萧铃儿过门,事情进行的很顺利,婚事也举办的很隆重,赵显几乎是用娶正妻的礼数,把萧铃儿迎进了肃王府的大门,当然,进门以后萧铃儿还是给项樱敬了一杯茶,认自己做小。
这桩婚事中,临安城但凡有名有姓的官员,几乎悉数到场,肃王府上下张灯结彩,流水宴席摆了整整三天三夜,等肃王府的酒宴散去,时间也就到了隆武元年的十二月二十八。
距离过年只有两天时间了。
过年的这天,小皇帝亲自站在皇城外城的城门上,与民同乐,这是每一任皇帝的职责,而赵显就没必要这么辛苦,他就乖乖的待在家里,手里抱着自己半岁的孩子,跟自己的三个老婆度过了隆武元年的新年。
与此同时,北齐也度过了自己的元庆十三年,改元宣武。
新的一年,是启国的隆武二年,同时也是北齐的宣武元年,西楚的天元二十九年。
是的,西楚的那位天元皇帝项云都,仍旧坚挺的活在这个世界上,在西楚蛰伏的这一年里,天下间几乎没有什么关于这个国家的消息,哪怕赵显跟项云都在江北打的你死我活的时候,西楚也仍旧蛰伏在西南纹丝不动,似乎没有发现南启跟北齐大战。
但是这是不可能的,江北持续大半年的鏖战,就连远在北边的突厥跟最西边的吐蕃人都收到了消息,同为汉家王朝的西楚不可能不知道,事实上不管是姜无忌还是赵显,哪怕在江北战事最激烈的时候,他们也丝毫没有放弃对西楚的警戒。
江北齐人伤亡最严重的时候,姜无忌也没有调拨哪怕一个凉州守军。
而赵显在江北无兵可用的时候,位于夔州城的西陲军也没有动过一兵一卒。
对于民风彪悍,敢打敢死的西楚,赵显跟姜无忌都极为忌惮。
不管怎么说,隆武元年终于成为了过去,在这一年时间里,赵显完成了赵家从未有过的壮举,也实现了老肃王一辈子为之奋斗的目标,那就是收回了南启失落一个甲子的江淮沃土!
收回江淮之后,南启至少需要四五年的时间才能消化掉江北这块肥肉,也就是说,赵显带领下的南启,要消停几年时间了。
不止是南启需要消停,北齐经过江宁一战和江北之战之后,也是元气大伤,他们也需要停下来舔舐伤口,经济几乎崩盘的西楚更不用多说,经历过西南诸藩叛乱之后,西楚不知道要多久才能恢复元气,这三个国家都需要停下来冷静一段时间,也就是说天下将会有一段不短的太平日子。
不过明面上的斗争虽然会停下来,但是暗地里的斗争将会愈演愈烈,可以预见的是,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不管是西楚还是北齐,都会想尽一切办法,从临安城里搞到肃武炮的一切资料,尤其是在肃武炮里吃了大亏的北齐,将会拼尽一切接近临安城南的那座军器监。
隆武元年大年三十的夜晚,赵显和一家人坐在肃王府的正厅里,谢太妃,项樱还有高雅儿,带着阿绣跟笨手笨脚的小姜珞一起,包着水饺,而赵显就懒洋洋的坐在自己的椅子上,等着锅里的水饺煮沸。
小世子赵宋在一旁的摇篮里,学着自己老爹的模样懒洋洋的躺着,半眯着眼睛不愿意睁开。
在这一刻,临安城里的权谋诡计,都被年三十的晚上给挡在了肃王府门外,也是这一刻,来到这个世界接近四年的赵显,第一次感觉到“家”的味道。
所以,他必须拼尽一切守护这个家,守护肃王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
终于水饺煮沸,赵显从桌子上端了一碗,自己独自一人走到肃王府的后院,然后蹲在了地上。
然后他蹲在地上,从碗里夹出三颗水饺,摆在自己的正南方方向。
那里有工部新建成的景陵,大启成康皇帝赵睿,就静静的躺在里面。
赵显望着南方,发了会呆。
“大兄,以前我跟你说我要收回江淮,你还不信,现在我做到啦。”
说着话,他夹着一颗水饺,塞进了自己嘴里,一边咀嚼一边含糊不清的说道:“记得成康十五年过年的时候,你曾经来过我家看我,今天我也准备去景陵看你来着,不过祖母说年三十要一家人聚在一起,所以我就没有去,只能过几天再去看你了……”
说到这里,赵显有些不知道自己想说什么了,他愣了片刻,随即自嘲一笑。
“以前咱们在凌虚阁里说话的时候,都是你问我答,现在你不在了,我一个人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
肃王殿下又塞了一颗水饺在自己嘴里,然后叹了口气:“总而言之,我没有对你不起,你的老婆孩子,现在都还好生生的活着,在可预见的未来里,她们也都不会死……”
“说实话,你留下来的这份家业,我照看的很累……”
赵显说着话,把碗里最后一颗水饺塞进自己嘴里,继续含糊不清的说着只有他自己才能听清楚的话。
“不过赵家这份家业,现在在我手里做大了,接连大败西楚还有北齐,又从姜家手里夺回了江北,现在天下人都不敢再瞧不起咱们启国,也算是实现了你一辈子的愿望。”
说到这里,赵显放下手里只剩清汤的空碗,从地上站了起来,然后对着南边洒然一笑。
“还有就是…为了小弟的一家老小,这份家业就……”
“不还你了。”
第632章
五年后
时光荏苒,转眼间时间到了隆武五年的年底。
这五年里,虽然没有什么特别大的事情发生,但是各地一些小的摩擦不断,譬如西陲军所在的夔州城,这五年里西楚逐渐恢复元气,那位脾气暴烈的天元皇帝项云都,仍旧好生生的活着,于是西楚就又开始把目光放到失落的辰州和夔州等地,想要寻机夺回失地,一雪六年前的耻辱。
不过夔州的主掌西陲军的老将杨敬业很是沉稳,再加上西陈的国主项少阳暂时还需要依附在启国羽翼之下,所以这五年以来西陲虽然略有动荡,不过总体来说还是相对稳固的,最起码没有让赵显花费太多精力。
整个西陲,唯一让赵显有些不放心的,就是这几年来一直很是低调的项少阳,这个人的野心赵显一直都有所提防,不过项少阳这几年表现的很是老实,老实到赵显都没有找到什么由头敲打他。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9/6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