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白(校对)第47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5/655


姜小白头也不回,眯着眼睛淡然说道:“老将军的意思是,不同意我大齐放弃江北?”
田沛犹豫了一番,还是开口说道:“雍王殿下,虽然我军无法得知启国那只军队在江北伤亡几何,但是他们接连打下江北四五座城池,不可能全然没有伤亡,而且他们合兵一处,显然是兵力不足,这样看来这支南启军队至少伤亡过半,咱们只要继续固守,就可以把他们给耗死在江北,末将想不通,朝廷为什么就直接要放弃整个江北。”
姜小白回过头,冷眼看向这个出身燕都田氏的老将军。
“老将军也知道林青打下了我江北四五座城,那老将军可知道这四五座城加在一起,我大齐死了多少人?”
田沛无言以对。
北齐死了大概多少人,他自然是知道的,毕竟这四五座城池的军报,都是由他亲自送到燕都去得,不过在这个时候,他自然不会说出来自讨没趣。
姜小白心中怒气不减,继续说道:“林青手下这支军队,满打满算也不会超过十五万人,可就是这十多万人,每一次都可以轻而易举的破城杀人,让我们连支援的时间都没有,如果不能找出应对他们那种火炮的方法,再这样跟他们在江北耗下去,你说我大齐到底要在江北死上多少人?”
从王霜带领的滁州城之战开始,一直到林青在江北肆虐,从头到尾北齐已经莫名其妙死了近三十万人,如此庞大的人数已经快要接近南启的军队总和,即便是家大业大的北齐,也已经伤了元气,如果再不壮士断腕,再这样跟启国耗下去,江北就会成为北齐的一颗致命丹丸。
现在不死,但是迟早会死。
别的不说,在凉州落败的西楚,还在虎视眈眈的要夺回凉州,一旦南启跟西楚联合起来,北齐说不定就要被拖垮在江北。
此时选择撤出江北,只是一时之痛而已,只要北齐能够搞明白南启那种火炮到底是个什么东西,那他们只要休养生息几年,就可以轻而易举的夺回江北。
这个决策,是北齐的天子姜无忌亲自点头的。
田沛沉默下来,老将军知道,此时无论他说什么,都没有办法挽回江北的局势了。
姜小白望着江北大地发呆了许久,然后回头看向田沛,肃然道:“老将军跟南启作战也有半年时间了,这半年时间里,可曾弄到一两门南启的火炮?”
田老将军摇了摇头,开口说道:“没有,不过在巢县的城郊,末将发现一根铁铸的炮管,这根炮管内壁已经被烧融,没有办法再用,似乎是那些南人遗留下来的。”
“很好。”
姜小白拍了拍田沛的肩膀,深呼了一口气:“老将军,你把这根炮管送到燕都去,或许陛下会饶过你身上的些许罪过,让你免受牢狱之灾。”
这场江北战事,如果是北齐任何一个将军指挥,那这个将军回到燕都都是必死无疑,偏偏田沛在北齐军中威望很高,又是燕都田家的嫡系,姜无忌轻易还真没有办法动手杀他。
不过一场牢狱之灾是免不掉的。
以田沛这个岁数,只要进了大牢,估计就很难再出来了。
老将军闻言,有些感激了看了姜小白一眼,低声道:“多谢殿下给老夫指路。”
姜小白淡然一笑,并没有回话。
他只是目视着江北大地,语气幽幽。
“赵长恭,你想了一辈子都没能做成的事情…”
“你儿子做成了…”
第624章
张狂
姜小白撤兵的速度很快,短短四五天之内,真个江北的北齐将士包括尚在北齐势力之下的官署衙门的官吏,都在姜小白的指挥下迅速撤到了淮河岸边,然后由北齐朝廷安排渡船,接引到淮河以北去。
这段时间里,林青的斥候军也已经把江北的情况打探清楚,得知北齐大规模退兵之后,林青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而是命令麾下将士在历阳城休整,然后把江北的情况详细写在信里,托付赵慨带回临安。
赵慨自然知晓这份信件的重要性,这位宗卫外府的大统领,连自己带来的那些姑苏大营的将士都放下不管,就直接快马赶回临安。
从历阳城渡江之后,距离临安就不算太远了,也就是两天工夫,日夜兼程换马赶路的赵慨就回到了临安,他也顾不得自己风尘仆仆,骑马赶到清河坊的肃王府门口之后,也不通报,就直接闯了进去。
负责守门的都是宗卫府的人,自然认得这个临安城新近崛起的红人,他们不敢阻拦赵慨,只是跑在赵慨前面,去通报了肃王府的亲卫队长赵希。
所以,等到赵慨赶到肃王府书房门口的时候,赵显已经站在书房门口等着他了。
还不等赵慨开口,赵显就直接拉着他的衣袖问话。
“江北有信了?”
赵慨神色激动,扑通一声跪在赵显面前,声音颤抖:“王爷……北齐从江北撤兵了!”
这一句话,如同霹雳一般,在赵显心里炸响。
江北一事,是他来到这个世界以来,投入心血最多,谋划时间最久,也是过程最困难的一件事,这件事困难到他甚至一度有了想放弃的想法。
毫不客气的说,如果不是林青坚持,赵显可能在半个月前就下令让林青所部撤回江南了。
毕竟南启国小,每一个将士的性命都弥足珍贵,这一次打不下江北可以等几年之后再来,如果在江北死太多人,那么将会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办法恢复元气。
可现在,这一年多的谋划,大半年的鏖战都有了个结果,最终大启还是拿回了失落六十余年的江淮大地!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赵显不算是一个纯粹的启国人,所以他内心对这种国家的面子问题并不太看中,他看中的是里子,也就是实打实的利益。
他在另一个世界的老家就在淮河边上,没有人比他更了解江淮沃土的平原有多适合种地,事实上这块地方包括了后世豫皖两省的大部分土地。
在另一个世界,由于是商品社会,沿海城市相对内陆城市来说要繁华的多,可是在古代,能种粮食的地方才是宝地,后世那座如梦如幻的魔都,在这会儿还只是一个小渔村!
在这种农业社会,能种粮食的地方才是宝地,有了粮食才能养活更多的人,有了人才能有底气去跟别国去争,去抢!
国富只是一方面,国大才有用。
赵显愣在原地许久,一直到表情都僵硬在脸上,这位肃王殿下才回过神来,一把把赵慨从地上拉了起来。
“所言……属实?”
赵慨从衣袖里取出林青的书信,双手捧在赵显的面前。
“从数日前开始,北齐就开始大规模从江北撤兵,一直到两日前卑职离开江北的时候,整个江北的齐军已经撤出了七七八八,王爷请看,这是林大将军写给王爷的书信,江北的详细情况林大将军统统记在了里面。”
赵显接过书信,并没有急着拆开,而是拍了拍赵慨的肩膀,轻声道:“一路往返奔波,你也辛苦了,先下去歇着吧,让阿绣就在王府里给你找间客房歇着,回头本王有什么要问你的,再让人去唤你。”
赵慨两天两夜没有合眼,此时已经是疲惫交加,而且现如今的临安城,能够在肃王府里留宿,跟以前留宿宫中一样都是一种荣耀,这位外府大统领闻言连忙低下头:“卑王爷体谅下属,卑职铭感五内。”
“下去吧。”
赵显伸手拆开林青的书信,转身走进了自己的书房。
过了大约半个时辰,书房里才传出赵显爽朗的笑声。
从启国与北齐开战以来,已经整整大半年时间,肃王殿下都没有这么爽朗的笑过了。
这大半年以来,赵显每天查阅江北军报资料的时间,比他处理朝廷政务的时间还要多得多,付出如此之多的心血,如今终于收获满满,他自然很是开心。
“赵希,去拿着本王的玉牌,把政事堂两个宰辅,禁军大都统王霜还有宗卫府的赵炳,都给本王唤来肃王府议事!”
“是。”
赵希推开书房房门,走进去双手接过赵显的玉牌,恭恭敬敬退出了肃王府。
就在赵希出门通知朝堂大臣的时候,项樱端着一盏熬了半日的鸡汤走进了书房,把鸡汤放在赵显桌面上之后,她轻轻瞥了一眼赵显。
“什么事这么开心?”
人逢喜事精神爽,此时赵显甚至觉得自己胃口也开了不少,他伸手端起项樱递过来的鸡汤,仰头喝了一大口之后,对着项樱咧嘴一笑:“媳妇儿,咱们孩儿的皇位稳了!”
江北失落在齐人手里,是所有启国国人之耻,如今江北在他赵显手上收回,无论如何,肃王府的地位在临安城都已经不可撼动。
这场江北之战,从头到尾都是肃王府在运作,跟那个年仅十岁的小皇帝几乎没有半毛钱关系,等到收复江北的消息传遍整个启国,哪怕赵显不登基称帝,他在启国人心里的重量,也不会比小皇帝差到哪里去。
对比赵显的激动,项樱反而显得平淡的多,她从袖子里掏出锦帕,把你赵显擦了擦嘴角的汤汁,轻声道:“北齐放弃江北了?”
赵显笑道:“北齐在江北前后死了三十万人,终于吓破了胆子,现在北齐所有的兵力,都退回了淮河以北,整个江淮,又重回了我大启怀中了!”
这是天大的好事,项樱本不想打击赵显,不过小两口平日里互相打趣的多了,项樱见不得赵显这般得意,所以淡然道:“拿回江北固然是好事,可是莫要忘了,淮河比起长江来说,可要狭窄得多。”
她这话的意思是,南启跟北齐的国境线从长江拉到淮河,固然是一件开疆拓土的好事,可是对比起长江天堑来说,并不是很宽阔的淮河,是很难防守的。
赵显脸上露出了一个略显张狂的笑容。
“这个问题,现在不应该由我大启来考虑,而是该他们姜家忧心了!”
项樱有些意外的看了自己的夫君一眼。
难道自己这个丈夫,还想往北打不成?
第625章
江淮经略使
所谓议事,其实要说的也就是那么几件事情而已。
第一件事,自然是编户齐民,这是关键之中的关键,你占领一个地方,最先开始就是要统计人口,因为只有统计完人口,才可以征税。
好在江淮之地民风还算平和,不会有边蛮那种动辄杀人的性子,只要前期派一些士兵协助,不在当地乱杀人,这第一步应该不会很难。
第二步就是重新整军。
在跟王霜谢康等人仔细商议之后,赵显决定把江北军更名为淮南军,命令驻扎在江宁的江宁军与淮南军合兵一处,暂且驻扎在淮河以南,防范北齐反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5/6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