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白(校对)第2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2/655


赵显下跪的动作停止,三两步坐在赵睿身旁,轻声叹了口气:“皇兄你多心了,臣弟没有想要干什么,臣弟只是什么都不想干了而已,”
“臣弟生性本就惫懒,原先去江宁臣弟都是不想去的……”
赵显摇了摇头:“后来一件件事情,或者是因缘巧合,或者是皇兄你推波助澜,再加上一些些运气,臣弟才能得以立下一些功勋。”
兄弟俩都是席地而坐,几乎是肩并肩的模样,赵显微微一笑:“好在上天庇佑,加上皇兄你运筹得当,事情总算是往好处走的,眼下咱们大启不再风雨飘摇,既然如此,臣弟也就没必要继续呆在临安城了。”
赵显直视赵睿,轻声说道:“皇兄,就让肃王一脉再功成身退一次吧。”
“把你从西陲唤回临安,是陈静之的意思,后来临安大街小巷疯传你要造反,也跟朕没有关系。”
赵睿闭着眼睛,轻声说道。
赵显咧了咧嘴,露出一口雪白的牙齿:“皇兄你不必解释,臣弟明白,这件事情跟你没有多大关系,都是陈静之那老货看臣弟不顺眼而已。”
赵睿默默的看了一眼赵显,轻轻叹了口气:“陈静之做的事,是朕默许的,但是朕没有想到他会做的这么过分,”
赵睿呼吸粗重起来,他狠狠喘了几口粗气之后,这才涩声说话:“把你从西陲唤回来,是朕的意思不假,但是朕没有恶意。”
“朕是想给你留一条后路,朕不想你以后走到封无可封,赏无可赏的地步,”
赵睿苦笑道:“朕想让你帮朕照顾太子,给太子留一些封赏你的余地。”
“臣弟没有怪谁的意思。”
赵显微笑道:“臣弟姓赵,能为赵家为启国做点事情,也是分内之事,眼下事情已经做的七七八八了,臣弟有些累了,不想在临安城里待了。”
“朕为了让你立功,一年之内先是伐齐,后是伐楚!耗费了不知道多少银粮,你现在告诉朕你要撂挑子不干了?”
赵睿脸色发白,转脸怒视赵显。
赵显怡然不惧,掰着手指头数道:“伐齐一战,江宁军打掉了大半淮军,江宁一代至少可以安稳十年,至于伐楚,如果操作得当,更是可以让我大启西陲太平两代人甚至更久!无论从哪里看,皇兄你这两仗都是赚的。”
赵显说完之后,起身跪在赵睿面前,语气诚挚:“皇兄,现在你把我放回藩国去,说不定赵宗显以后还能得个好下场,可以当一个逍遥王爷,如果臣弟继续待在临安,就会被太多人当成眼中钉肉中刺,每天不知道多少人要置我于死地而够快。”
“臣弟心思有限,迟早有一天,会被人算计,死在这座临安城里。”
赵睿咳嗽了一声,气道:“亏你还是恭皇叔的儿子,怎么这般胆小!有朕在,有谁能够害得了你?是陈静之还是黄晋?”
父王又怎么样?他胆子不小,又是个什么下场?
赵显直视赵睿,轻声道:“如果是太子殿下呢?”
“太子?他今年才九……”
赵睿说到一半,猛然止住声音,明白了赵显的意思。
是啊,太子迟早有一天会长大成人,会接过皇位,那时赵显就会成为他最大的敌人,一如赵长恭之于赵睿。
那时候,两方就会产生不可避免的矛盾。
赵显跪伏在地上,诚恳说道:“臣弟已经身负双亲王,再无什么封赏的余地,如果再待在临安京,就会成为众矢之的,恳请皇兄开恩,给肃王府一条生路,放臣弟回藩国去吧。”
赵睿默然无语。
赵显等了片刻,见赵睿不说话,只能继续说道:“臣弟已经向政事堂辞去包括宗卫府大统领在内的所有职位,依祖制,宗藩在京无职司者不得羁留京城,因此臣弟已经把行装收拾的差不多了。。”
这是赵家历代先皇吃了藩王造反的亏,定下的死规矩,就连赵睿也不好反驳。
他张了张口,又实在想不出什么挽留的借口。
赵显说的句句属实,即便陈静之等人伤不到肃王府,下一任幼主还是会跟肃王府起冲突。
这位成康皇帝思索了片刻,只能叹了口气:“罢了,强留你在京城,你心里也会不舒服,眼下京城情势太急,你离京散散心也好。”
“准备什么时候走?”
赵显低眉:“初七初八左右,项樱她听说姑苏的元宵灯会好看,要拉着臣弟去瞧一瞧。”
说到这里,赵显笑了笑:“对了,藩王无旨意不得离藩,臣弟准备四处转转,还要向皇兄请一道旨意才是。”
赵睿瞪了他一眼,从矮桌旁边起身,走到自己常坐的御桌上,在一个锦盒里取出一块金牌,丢给了赵显。
“这是朕的腰牌,你带在身上吧。”
皇帝的腰牌,代表着皇帝本人的身份,拿上这块牌子,就是钦差了。
赵显刚想拒绝,就听到赵睿继续说道:“宗卫府的活你就不要辞了,反正也是阿炳在帮你管着,你挂个名分就行了。”
说着,这位成康皇帝不耐烦的挥了挥手:“赶紧滚,朕不想再看到你了。”
赵显轻轻一笑:“臣弟告退。”
当他走出凌虚阁偏殿的时候,听见身后的皇帝有些虚弱的声音。
“老七,朕活不久了——”
“朕死的时候,你记得回来。”
赵显停住脚步,应了一声:“知道了。”
成康十六年正月初八,在临安城风头无两的肃亲王赵宗显,被众多臣子联名参奏,被迫带着一家老小离开京城。
当日,礼部尚书谢康入政事堂,代替了原本黄晋的位置,成为政事堂的第五位宰相。
第250章
你好卑鄙
一月份是每年之中最冷的一个月,尽管是地处南国的江南地区,仍旧免不了瑟瑟冬风,即便是金色的阳光铺洒下来,也化不开空气中浓重的寒意。
在临安城往苏州的官道上,两辆马车一前一后,木制的马车轮子轧在冻土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
马车是极为宽敞的那种,里面足足有七八平米的地方,第一辆马车里头还摆放了一张小床,此时在这张小床上头,当今的肃亲王妃,在身上紧紧裹了两三床厚厚的被子,仍旧瑟缩不已,浑身有些发抖。
赵显蹲在她的床边,把一块木炭扔进手边的小火炉里,把手伸进被子里,握住了项樱冰冷的小手:“很冷啊?”
项樱只露了一个头出来,艰难的点了点头,委屈道:“今年好冷。”
“不是天气冷,是你身子出了问题。”
赵显微微摇头,从袖子里取出一个巴掌大的瓷瓶,从里面倒出一粒黄豆大小的黑色丹丸,喂在项樱嘴边:“来,吃药了。”
项樱微微皱眉:“这个好苦。”
赵显瞪了她一眼,没好气的说道:“这是希夷先生炼制的参茸丸,原本是他自己用的,从来不给外人,为夫花了好大力气,才从他那里求来的。”
赵显摇了摇手里的瓷瓶,说道:“看到没有,这一瓶就只有四十九粒,为夫在希夷先生那里磨了半天工夫,也只要来十瓶而已。”
赵显掰了掰手指,算道:“你一天要吃三粒,这十瓶参茸丸吃不到半年也就没了。”
这是赵显离京的时候,从陈希夷那里软磨硬泡才搞到的丹药,当时陈希夷还在宫中替赵睿配药,赵显硬是缠了他一天工夫,才要到这十瓶参茸丸而已。
老道士很是小气,说这东西是他自己“保命”用的,一粒也不愿意多给。
吃下参茸丸以后,原本没什么精神的项樱,总算打起了一点精神,从被子里探出一颗脑袋,与赵显说话。
“赵七,你就这样走啦?”
“不然呢?”
赵显翻了翻白眼,突然想起了什么,猛地一拍大腿:“对了!”
项樱无精打采的打了个哈欠,问道:“怎么了?”
“你不说我还忘了,是不该就这么离开临安的,你那个王八蛋老爹对你下毒手,为夫应该把他那个在临安的儿子废了再走的!”
“你神经病啊。”项樱瞪了赵显一眼。
“没出息的东西,就知道跟我们项家人耍横!你那个皇兄,这样欺负你,你一声不吭的就走了。”
赵显本就是为了逗她开心,闻言消停了下来,坐到了她的身边,轻声问道:“你的身子到底是怎么回事?以前你不说臂上能跑马,至少生龙活虎的,怎么一从郢都出来,就变成了这副病怏怏的样子?”
赵显有些疑惑的说道:“当日希夷先生给你把脉之后,与我说你曾经被外邪入体,几乎毙命,才大伤根本,变成了这副样子。”
赵显说到这里顿了顿,语气变得凝重了起来:“项云都到底对你做了什么?”
项樱闻言,把头一缩,钻进了被子里,不准备再搭理赵显。
“你不告诉我我也能知道。”
赵显隔着厚厚的被子拍了拍她的脑袋,冷笑道:“你是郢都的长公主,你在郢都要是出了什么事,不可能悄无声息,我已经让宗卫府在郢都的谍子去查了。”
“赵七……!”
项樱气急败坏的从被子里钻了出来,目光中有些怒意:“你非要知道这些吗?我不是好好的从郢都里出来了?”
“好好的?你好个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2/6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