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白(校对)第2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1/655


两个人推开庵堂木门,谢康特意盯了这个姓楚的老宫女一眼,赵显微微摇头,示意他放心。
谢太妃是个很精明的人,她指派的人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
两个人一路朝着静心斋正门走去,走在路上,谢康有些不确定的问道:“今日初一,陛下应当在祭天贺岁才是,怎么有空到姑母这里来?”
赵显平静说道:“表叔放心,我来给祖母拜年,你来给姑母拜年,陛下挑不出我们的错处的。”
谢康看了云淡风轻的赵显一眼,咬牙说道:“七郎你放心,谢家跟你是血亲,无论如何谢家都会站在你这一边。”
这话虽然感人,但是赵显却并不怎么放在心里,要说血缘,自己的父亲老肃王跟谢建谢康两人是姑表兄弟,肃王府落难,自己在肃王府中疯疯癫癫的时候,怎么不见他山阴谢氏出手相助?
归根结底,还是要有自己的力量,只要赵显一日不失势,谢家自然是他的亲戚,如果有一天肃王府再次倒霉,该树倒猢狲散还是要树倒猢狲散。
毕竟山阴谢氏家大业大,谁也没有义务陪着他赵显一起去死。
赵显微微一笑:“表叔放心,我不会走父亲的老路的——”
……
两个人一路走到静心斋正门,只见身穿正装的皇帝赵睿正在跟谢太妃说着话,赵睿满脸笑容,对着谢太妃说道:“可有些日子未见了,太妃娘娘身子依旧健朗啊。”
谢太妃不卑不亢,含笑道:“有劳陛下挂心,老身这身子总算又熬过了一年,还要多让陛下费一些钱米供养。”
“太妃娘娘说笑了,朕巴不得您老长命百岁,也给这宫里添一些喜气——”
按照辈分,谢太妃该是赵睿的“奶奶”才是,但是皇宫之中,除了那位正牌的太皇太后以及赵睿的生母太后娘娘,其余的妃嫔就跟皇帝没有什么亲了。
真要让赵睿给谢太妃磕头,谢太妃也是不敢承受的。
赵显跟谢康走的近了,纷纷在赵睿面前跪下,恭声道:“见过陛下,陛下新岁吉祥。”
“起身吧。”
谢太妃望着自家的侄儿和孙儿微微一笑:“这外面怪冷的,进去说话吧?”
赵睿微微摆手:“大寒天的,太妃娘娘快进屋去吧,朕跟七郎说几句话便走,就不进去了。”
谢太妃微微颔首:“既如此,陛下莫怪老身招待不周。”
说完她瞥了赵显跟谢康一眼,微微叹了口气,转身走进了静心斋。
谢太妃走远之后,成康皇帝转过身子,看向了眼前的两人。
此时他头戴金色明珠冠,身穿衮龙皇袍,一身祭祖用的正装,显然是刚刚进行过祭祀之事,他看了看赵显和谢康,然后故意板起脸孔,闷声道:“二位是在给太妃娘娘贺年?”
谢康恭声说道:“微臣来给姑母拜年。”
赵显跟着说道:“臣弟来给祖母拜年。”
“怎么不见你们来给朕拜个年呐?”
赵睿声音要去,谢康跟赵显被吓了一跳,两个人对视了一眼,最后还是身为礼部尚书的谢康开口回话:“今日新春,该是陛下祭祖的日子,午后陛下才该接受百官贺岁,因此不曾打扰陛下——”
按照启国的规矩,年初一这天早上该是皇帝一家拜祖宗的时候,拜了祖宗之后,大约到了中午,皇帝还要赐发春联。一直到下午傍晚时分,皇帝才会大凰宫普庆园里大摆筵席,宴请赵家宗室以及朝廷上的一些重臣。
届时,百官要在宴会上向赵睿献贺表,然后君臣互相吹捧一番,再大吃大喝一顿,这个年就算是过了。
眼下是巳时初左右,按理说赵睿现在应该是刚从太庙里出来,要去赐发春联才是,怎么会出现在后宫这座不起眼的静心斋里?
谢尚书辩解完了之后,赵显只能跟在他后面说道:“本想着与祖母说完话之后,就要去给皇兄贺岁,谁知皇兄你这就来了——”
说着赵显抬头看了看天色,疑惑道:“眼下该是皇兄最忙的时候,怎么会有空到这里来?”
赵睿眨了眨眼睛,微笑道:“朕躲了个懒,让你那侄儿去给他们发春联去了,朕听说你进了宫,特意来瞧瞧你。”
赵睿拍了拍赵显的肩膀,呵呵笑道:“在家歇息了几天,心情可好些了?”
赵显点头:“好多了。”
“晚上普庆园的宴席,朕昨日让李怀给你递了帖子,你说你病了不来,今日朕看你身体好得很嘛——”
赵显闻言脸色一变,伸手捂住了肚子,不多时额头冒出汗水,蹲在地上艰难说道:“皇兄,臣弟——肚子疼……”
赵睿被他拙劣的表演气个半死,上前踢了一脚赵显,嘴里骂道:“今日既是国宴,也是赵家的家宴,你身为赵家亲王,必须要来!”
赵睿甩了甩明黄色的袖子,怒哼道:“你进京才不到一年时间,朝里的许多大臣,以及家里的很多族老你都不认识,晚间朕让你认认人,以后你做起事来,也会容易不少。”
“呃……”
赵显抬头看了一眼赵睿,有些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轻声说道:“皇兄,那个……臣弟不想做事了。”
“嗯?”赵睿没怎么听清楚。
赵显深呼吸了一口气,轻声笑道:“这段时间臣弟想清楚了,眼下咱们大启,北疆的江宁军据长江而守,给他们一些雷震子,北面一条船也过不来,因此北疆没有什么大碍了。”
“至于西面的西楚,项云都和项云深两兄弟内乱,即便皇兄你不想搭理那个新立的“陈国”,让它自生自灭,西楚也会大伤元气,一二十年之内西陲也会平安无事。”
“眼下外患已经消弥,朝中又有陈相这种大才辅佐,有没有臣弟都无关痛痒,因此臣弟想……回肃州去了。”
赵显的话语气并不凌厉,声音也很平淡,但是话里的味道却让赵睿觉得有些刺耳。
冬天的寒风吹拂在他的龙袍之上,一时之间因为成康皇帝竟然有些不知所措。
赵显见赵睿不答话,继续笑着说道:“实不相瞒,臣弟家里已经在收拾行装了,只等年节过完,就准备跟皇兄辞别,回自家藩国去了。”
这下不仅是赵睿,就连谢康也有些发愣,他站在赵显身后,拉了拉赵显的衣角,低声道:“三思。”
赵显不为所动。
赵睿有些艰难的开口说道:“七郎,你……要回肃州去?”
“嗯。”
赵显微笑道:“肃州府才是臣弟的封国,臣弟在临安住了大半年,已经不合祖制了,眼下既无外患,亦无内忧。好歹臣弟也姓赵,皇兄您总该让臣弟过几天好日子不是?”
“不瞒皇兄,臣弟以前在肃州府里办了个戏班子,家里还养了不少花鸟,闲来无事就教教学生,每日里悠闲自在,比现在不知道舒服多少。与其在临安城里给人戳脊梁骨,不如自己卷铺盖回家潇洒一些不是?”
说到这里,赵显再次跪在地上,沉声说道:“恳请皇兄看在臣弟有些微薄功劳的份上,放臣弟回肃州府去。”
“臣弟……以后只想好生过日子。”
“不想被那些文官,用笔戳死在临安城。”
谢康顺势跪在赵显身后,目光里是掩饰不住的失望。
这小子刚才还说不会学他爹,现在他的所作所为,跟当年的赵长恭有什么区别?
第249章
是退还是进?
凌冽的寒风吹拂在赵睿原本就苍白的脸上,在他脸上显露出一些阴晦的青色。
如果他赵睿还能再活十年,或者说他的儿子赵寿此刻已经成年了,此时赵显的退避,赵睿会毫不犹豫的答应,并且是欣然答应。
可问题是赵睿没时间了。
早在成康十三年的时候,太医院里就有一名老太医隐晦的告诉赵睿,他的寿命已经不足三年。
成康十五年年初,他的身子更是每况愈下,一度在朝堂上咳血,当时的赵睿感觉自己随时都有可能撒手人寰。
直到药道人陈希夷的到来,才把赵睿的身子调理好了一些,可陈希夷毕竟不是真的神仙,老道士私下里不止一次跟赵睿说过,他命不久矣。
龙驭归天大约也就是这两年的事情了。
此时此刻,赵显万万走不得,赵睿需要赵显镇守在临安,让赵家的皇位能够顺利顺递下去。
成康皇帝勉强压制住了自己激荡的心情,深呼吸了几口气,对着谢康勉强一笑:“谢尚书,今日初一,宫中诸多礼法要办,你身为礼部堂官,该有许多事情才是,这就去忙去吧——”
谢康瞥了赵显一眼,随即躬身抱拳:“是,臣告退。”
赵显面带微笑,对着谢康挥了挥手:“表叔保重。”
谢康刚走,赵睿的脸色骤然阴沉下来,对着赵显低声道:“去凌虚阁说话。”
说罢他转身踏上龙辇,十几个小太监抬起龙辇,晃悠悠的朝着凌虚阁的方向走去。
赵显摸了摸鼻子,转身走进静心斋里,跟谢太妃还有项樱赵灵儿等人打了个招呼,自己徒步朝着凌虚阁方向走去。
凌虚阁赵显已经去过许多次了,距离静心斋并不是很远,事实上因为大凰宫不是很大的原因,宫中的任何一座建筑距离另一座建筑,都不是很远。
赵显轻车熟路的摸到凌虚阁门口,大太监李怀等在门口,给赵显递了一个暖手用的水袋,赵显接了过来,迈步走进了凌虚阁。
凌虚阁里,几尊巨大的青铜炉子,银骨炭正在不温不火的燃烧着,让这座不大不小的宫殿温暖如春。
凌虚阁的偏殿里,赵睿并没有坐在主位,而是在一张矮桌旁边席地而坐,无比贵重的帝冠帝袍被他随手丢在一边,散落在地上。
赵显踱步走了进来,正准备下跪行礼,赵睿带着怒意的声音传来:“你到底要干什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1/6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