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之第三帝国(校对)第6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9/735

  如果美国人坚持贸易自由,那么就用低价倾销(赔偿物品对英国来说没有什么成本)的办法。如果美国人搞贸易壁垒,那么英国就可以领导欧洲去和美国理论,让美国人在减免债务和接受德国抵债物品之间做出选择……
  ……
  “对于‘实物偿还原则’和‘欧洲代工厂计划’,我们原则上是同意的。”
  在威廉街外交部的一间会议室里,赫斯曼终于听到了他这些日子最想听到的话!
  凯恩斯终于点头了!他是英国最权威的经济学家,他点了头,英国政府一定也会点头。
  “但是我们不能保证法国一定会支持。”凯恩斯说这话的时候表情非常轻松——因为法国是有“精神分裂症”的,他们的大右派政府已经陷入危机了(政府危机在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是最常见的),很快就要换成好说话的左派圣母上台了。
  “如果法国愿意支持,我们将用以下这些方法解决目前的危机。”凯恩斯接着说出了英国政府的条件,“首先,我们必须要监督德国的中央银行和财政部。德意志帝国银行必须脱离政府管辖,变成一家独立的中央银行,其中50%的决策者要由外国专家出任。
  其次,德国发行同英镑挂钩的新马克,新马克的第一笔准备金通过借款从英格兰银行获得——以德国帝国银行手中的少量黄金为抵押。用价值2000万英镑的黄金换取了5000万英镑的贷款。再以这5000万英镑为准备金,发行10.206亿新马克。此后新马克的发行也必须采取这样的原则:德国帝国银行在英格兰银行中拥有多少英镑,才能够发行相应数量的马克!
  第三,为了让德国恢复工业生产,英国政府将会帮助德国以关税、烟酒糖专卖税、铁路收入以及工商企业税为担保,发行最多10亿英镑的长期债券。
  第四,德国的赔款总数最后应当少于1000亿金马克,并且改以英镑计价,大约是49亿英镑。必须以实物偿还,其中煤炭不少于30%,其他工业品占70%,具体偿还计划由德国和英、法、比、意等国协商确定。
  第五,德国在1926年开始支付赔偿物资。支付赔偿物资的第一年需交付价值一亿英镑的物资,逐年增加,到第五年时增至两亿英镑……”
  ……
  货币战争写得有点长了,不过这一段其实是一场真正的战争。而且罗罗认为德国发动二战的原因和输掉二战的原因,其实都是因为货币战争的惨败。另外,后世有些观点都宣称德国是从美国“借”到了多少多少美元,才得以复兴工业的。这实际上就是个抹黑三德子和美帝的说法。美帝借钱给德国并不是为了资助德国复兴,而是以此手段夺取德国的货币发行权,德国拥有在当时来说非常完善且领先的工业体系,根本不需要借助美国贷款就可以实现升级,如果德国拥有本国货币发行权的话。
  但是德国因为20年代初的危机失去了货币发行权,马克被迫和美元挂钩,依靠美国的贷款为货币发行保证。后来德国在1927年后遭遇的经济危机和希特勒的上台,都是因此而起。因为丧失货币发行权后,德国央行就无力通过增发货币刺激经济和战胜通缩。当美元流出德国时,德国只能面对无法战胜的通缩。
  德国在20年代初面对的通胀和20年代末面对的通缩,都可以看成货币战争。在输掉了两次货币战争后,德国实际上也失去了间战期间的大部分时间。战争准备工作当然是非常不充分的。而且在取得了世界货币发行权后,美国在和德国的经济战中,就已经立于不败了。在世界大战中,美国需要从中立国进口的物资,只要刷点纸就行了。而德国却需要支付真金白银或等价的工业品。
  因此要改变二战的结局,主角就必须从间战期间的货币战争入手,通过“实物赔偿”保住和扩大德国的工业优势,然后再推出欧洲共同体和共同货币的概念,为以后发现欧元做好理论和舆论基础。
第147章
中国朋友
  凯恩斯提出的所有条件,立即就被德国政府毫无保留地接受了。这五项英国人提出的条件,加上德国人提出的“实物偿还原则”和“欧洲代工厂计划”合在一起变成了所谓的《凯恩斯计划》。在1923年底就被英国、比利时、意大利和卢森堡等要求德国支付战争赔偿的国家所接受。
  而法国人则在1923年12月原则上接受了《凯恩斯计划》,因为法国大右派政府在11月底下台——由于法国在鲁尔问题上的孤立程度超过了原本的历史,所以“民族集团”也比历史上早了6个多月下台。
  新上任的“左翼联盟”政府的外交部长就是阿里斯蒂德·白里安,在他的主持下,法国很快就接受了《凯恩斯计划》,法国和比利时的军队也在从《凯恩斯计划》正式实行的4月1日开始撤退(一年内撤完)。
  鲁尔问题至此,算是有了一个比较圆满的结果。
  但是货币战争还远远没有结束!由巨额对德索赔引起的只是货币战争的第一轮较量。最后以德国的“有条件投降”和英镑暂时压倒美元而告终。
  可是美元和美国仍然拥有巨大的优势,英镑的胜利仅仅是暂时性的。
  而英镑和美元的斗争,暂时和赫斯曼上校无关。他在“德国专家委员会”中的任务非常短暂,在鲁尔问题结束时就已经退出了,仿佛就是个过客。
  而在鲁尔问题终于有了一个比较圆满的结局之后,赫斯曼和克洛伊两人,就带着他们3岁的儿子鲁道夫踏上了前往莫斯科的旅程。
  他和克洛伊是去探望他们的老朋友列宁的——列宁已经病入膏肓,很快就要永远离开他的国家和人民了。
  “在第一次中风后,列宁同志的健康就每况愈下,在1922年5月发生了第二次中风,右侧部分偏瘫。到了去年3月又发生了第三次中风,此后就一直卧床不起,也不能说话。到了去年年底,情况有恶化了一些,看来是不长久了……”
  在飞往莫斯科的一架属于汉莎航空公司的容克J.23客机(是包机)上,瓦西里·黄用异常凝重的语气介绍着列宁的病情。他也是赫斯曼在1917年和1918年间结识的“中国红军”,曾经在1919年就读于专门传授游击战知识的“特种技术学校”,后来又参加了匈牙利战争,在战场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布达佩斯陷落后,他又被苏联红军派到波罗的留学(是苏德军事交流项目),在里加军官学校(原旦泽军官学校)接受训练,同时还在军官学校的航空训练班学会了飞行。之后一度返回苏联担任工农红军军事学院教官(后来的伏龙芝军事学院),在24年1月初又回到了柏林,给赫斯曼带来了列宁将不久于世的消息。
  实际上赫斯曼早就知道个消息了——在实行了新经济政策后,苏联没有以前那么密不透风了。史塔西的特务多少可以搜集到一些情报,其中就有列宁同志的病情。
  这在苏联可是一件大事!而且在列宁病重期间,苏联布尔什维克党内部就已经出现了权力斗争的端倪……
  “他是不是快要离开人世了。”克洛伊刚刚把小鲁道夫哄睡着了,就走过来参加讨论了。
  瓦西里·黄点点头,叹息道:“是啊,就快要离开了。而我也要离开了……”
  “你?”克洛伊看了看眼前这个中国人,气色很好,没有得病的样子。
  “你要离开苏联了?”赫斯曼仿佛想到了什么。“是回中国去吗?”
  转眼的功夫,他已经在这个世界生活了快有7年了。现在已经是1924年……中国正在引来一个惊心动魄的大时代!
  “呵呵,这你也知道!”瓦西里·黄笑了笑,“是的,我是要回中国了和红军里面一位中国师长任辅臣(因为赫斯曼提贩卖了许多武器给红军,使得红军在早期的伤亡较小,任辅臣也得以幸存,还从团长一路升到了师长)一起回国。路德维希,你知道吗,中国革命家孙逸仙博士已经决定要同中国布尔什维克党合作了。他准备在广州开办一所军校,培养革命军官,我会去担任这所军校的副教育长,任辅臣同志会担任副校长。”
  黄埔军校副校长和副教育长?听上去很有前途啊!赫斯曼微微点了下头,“瓦西里,你需要我的帮助吗?教官和武器,如果数量不多,我可以想点办法。”
  赫斯曼说这话的时候,已经在考虑向广东派出军事顾问了。德国历史上一直有输出军事顾问的传统,在一战战败后,这项特殊的“劳务输出”业务也没有停止。外派军事顾问不仅可以解决一些退役军官和士官的再就业问题,还可以趁机锻炼队伍,让总参可以时刻掌握最新的战争模式。
  不过德军现在的行事却谨慎了不少,“劳务输出”被分成了合法和非法两个部分。合法部分由总参政治处负责,向外国合法政府派遣军事顾问。非法部分则由情报处负责,设立了“民间劳务输出机构”——条顿武士公司,专门向外国的“非法武装”派遣军事顾问。而孙中山的军队不归中国合法的北京政府管辖,自然是非法武装力量。派军事顾问去支持孙中山的业务,当然是赫斯曼管辖的。
  “教官我们会派的,武器……枪炮弹药我们有的是,也有办法运去中国。”瓦西里·黄思索着说。
  这个时代的中国正在遭受武器禁运,是美国人发起的。据说是为了防止中国人用进口的武器打内战,不过真的想把武器运往中国的国家,总归是能找到路子的。
  “或许你们可以弄些飞机过去。”瓦西里·黄想了想,又说,“孙博士也有一支小小的空军,还有一个飞机作坊,不过没有什么先进的飞机。另外,你们也可以派几个飞行教官去中国。”
  现在苏联已经从德国(波罗的)引进了几条飞机生产线。FK-BF公司还根据苏联的实际情况,开发了三个款军用飞机。不过这些飞机要优先装备苏联红军,瓦西里·黄根本搞不到手。而且苏联红空军总局飞行员培训任务非常重,目前根本抽不出教官去中国。
  “这好办。”赫斯曼笑着点点头,“一些飞机而已,算是交个朋友……我会让经济促进公司的代表去向孙博士推销CL-5吧。至于教官,就让民航飞行学校派人吧。”
  CL是一战中德军对地支援攻击机的代号,在战时一共生产过两个型号,汉诺威公司的CL-3和容克公司的CL-1。
  而FK-BF公司在BMW101式星形发动机投产后,又开发了一款双翼双座木质机身的轻型攻击机,命名为CL-5,不仅有陆军型的CL-5A,而且还有海军型CL-5B。
  这种飞机是FK-BF输出给苏联的三款军用飞机中的一款,性能谈不上卓越,只是比较实用而已。
  其中陆军型的CL-5A可以挂载4枚25公斤的小型炸弹,还有三挺机关枪,最大平飞航速超过220公里,最大航程可达420公里。而海军型则可以挂载两枚50公斤重的炸弹,在不带副驾驶的情况下,可以选择挂载一枚150公斤重的穿甲炸弹!
  赫斯曼让经济促进公司弄个十几架去广州,卖多少钱都无所谓。主要就是结个善缘,将来或许有机会展开进一步的合作——历史上魏玛共和国政府就和中国国民政府有过合作的。
  而这位瓦西里·黄和任辅臣的中国之行,却产生了一个让赫斯曼始料未及的后果……
第148章
深化合作
  在莫斯科河畔的一个刚刚开放的民航机场,风刮得很大,天气也更冷。机场的停机坪上摆放着大约10架福克.F5和容克J.23,有客机型号,也有运输机型号的。
  这些飞机不是属于苏联民航总局,就是属于德国汉莎航空公司——这家航空公司是由米尔希创立的劳埃德航空公司和容克公司下属的容克斯航空公司合并而成的,在德国政府和军方的支持下,这家航空公司的规模扩张很快,哪怕是在马克飞速贬值的岁月中,它也不遗余力扩大机队,现在已经拥有了超过180架各类飞机,航线更是遍布欧洲。
  赫斯曼一家这次就是乘坐着汉莎航空的飞机抵达莫斯科的,在新落成的非常气派的机场航站楼的一个特别通道出口,赫斯曼一眼就看见身穿着绿色毛料外套、戴着小圆帽,身材高挑而且丰满的娜塔莉·列辛斯卡雅。
  “娜塔莉,你是来机场迎接我们的吗?”赫斯曼说着,朝前迈了几步。“我听说你被调回国了,现在是在外交人民委员部工作吗?”
  娜塔莉·列辛斯卡雅本来是作为柯伦泰夫人的助手,常驻在波罗的共和国首都里加。苏联在那里设立了一家很大的外贸公司,除了和赫斯曼控制的经济促进公司合作,还和英国、美国的贸易公司做生意。不过它的主要业务就是出口石油、木材和粮食给德国,用来支付德国出口给苏联的机器、设备、零部件和技术图纸以及苏德合作企业的利润汇回。
  根据早先赫斯曼和苏联方面达成的协议,苏德之间的贸易及合作尽可能不产生国家间的现金支付,全部按照以物易物的原则进行结算——而对德国的私人企业而言,它们在苏联取得的销售收入和利润,会变成对经济促进公司的应收款,在经济促进公司变卖了从苏联取回的原材料后,就能得到现金。
  而为了顺利出手从苏联得到的原材料(主要是石油),经济促进公司在过去几年间,还和德国的化工巨头巴斯夫和拜耳化学合作,在德国开设了几家专门提炼巴库原油的大型炼油厂,还计划在德国和波罗的境内数千家加油站。
  因为在苏联推行新经济政策后经济实力迅速增强,特别是粮食、木材和石油产量都显著提升,有了较强的对外支付能力,使得苏德合作的规模迅速扩大。
  这当然也是因为愿意和苏联做生意的国家并不多,主要就是德国和美国。英国、法国等国,则因为和苏联之间存在债务和投资纠纷(苏联的国有化政策让英法损失惨重),所以对苏联实行了一定的贸易制裁。
  或许是因为在外贸活动中取得成功,娜塔莉·列辛斯卡雅在1923年底就被调回了苏联,听说还升了职。
  不过今天的娜塔莉·列辛斯卡雅看上去还是显得有些忧愁,可能是在为列宁而伤心,看见赫斯曼才勉强挤出一些笑容:“不,我还在对外贸易公司工作,我现在是负责汽车和飞机业务的副总经理。”
  “娜塔莉,见到你真让人高兴。”克洛伊拉着小鲁道夫走了过来,和娜塔莉拥抱了一下,然后把三岁的儿子介绍给了娜塔莉,“这是我和赫斯曼的儿子鲁道夫……现在整天缠着我,只好带他一起来苏联了。”
  “真是太可爱了。”娜塔莉摸了摸小家伙的脸——他长得像克洛伊,非常漂亮,有些害羞地看着娜塔莉——然后有些感慨地说,“我也想要个孩子,可惜一直没有机会。”
  没有机会?这个女人看上去可不像嫁不出去啊。赫斯曼望了娜塔莉一眼,发现对方也在看自己。两人的目光碰了下,然后又各自转开。
  “列宁怎么样?”赫斯曼不动声色地问。
  娜塔莉看了看四周,没有发现民航的工作人员。
  “大部分时间昏睡不醒,医生说他时日无多。”她说,“生命已经到了最后时刻,所以才把你这样的老朋友请来,看看能不能在他苏醒的时候见最后一面。”
  “是这样啊……”赫斯曼想:自己在苏俄领袖们心中的地位还不低,这对以后双方的合作很有好处。
  娜塔莉又说:“这次安排你们住民族饭店,那里刚刚装修过,非常漂亮。”
  那是为了列宁同志的葬礼而装修的……预计会有许多外国友人和兄弟党的领导人来苏联。所以必须要给他们留下一个好印象——莫斯科必须在各个方面都显得蒸蒸日上。
  机场的航站楼外,三辆黑色的奔驰6轿车依次停在路边。司机穿着黑色的制服,站在轿车旁,看见娜塔莉走来,立即拉开了车门。
  “上车吧。”娜塔莉笑着对克洛伊说,“您不介意和瓦西里·黄同志坐一辆车吧?”
  “当然,当然不介意了。”克洛伊笑着抱起儿子,冲着赫斯曼点点头,然后就和瓦西里·黄上了排在最前面的一辆车。
  娜塔莉和赫斯曼的关系一直很亲近,在她在苏联对外贸易公司工作的时候,就经常会去柏林拜访赫斯曼。如果赫斯曼去里加,他们也会在见个面吃个饭啥的。而这种交往,克洛伊全部都知道,她并不介意,因为她知道赫斯曼是个很正派的男人,也非常爱她。和娜塔莉交往,只是工作上面的需要。
  赫斯曼则和娜塔莉一起钻进了第二辆奔驰车的车厢,他的副官保卢斯上尉则拎着两大箱行李上了第三辆车。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9/7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