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之第三帝国(校对)第68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81/735

  “坐。”海耶大将并没有让小赫斯曼离开,而是让他再次落座。
  “现在可以告诉你一些机密了。”海耶大将说,“第20特遣舰队最快将于1945年4月1日离开卑尔根附近海域,前往纽芬兰附近海域作战。”
  “纽芬兰?”小赫斯曼吃了一惊,他也以为欧洲联军的主攻目标是特立尼达岛呢!
  “是的。”海耶大将继续说,“第20特混舰队的任务有三个,一是以航空兵力配合远程重型轰炸机打击纽芬兰岛和新斯科舍半岛起飞的美国截击机群;二是以航空兵力争夺纽芬兰岛上空7000-11000米空域的制空权;三是以航空兵力打击增援纽芬兰岛之美国海军舰队。”
  居然要登陆纽芬兰岛!小赫斯曼心想:这回可真是出乎所有人的预料了!
  海耶大将看了眼脸上显出惊讶表情的小赫斯曼,笑了笑,接着往下说:“为了达成上述三个目标,第201航母大队必须在执行纽芬兰附近作战任务的中期进行一次舰载机部队更换,用9-10个Me410中队替代至少9个Me262中队。”
  阿道夫·希特勒级开工了4艘,都将在1945年上半年服役。因此与它们配套的航空团也有4个,而且早就开始训练了。这4个航空团下属总共有20个飞行中队,其中10个中队装备Me262T,另外10个中队装备Me410T。根据计划,到4月初,这20个飞行中队应该全部准备完毕。但是阿道夫·希特勒级航母却只有2艘交付。因此在高奇堡计划中就有了20个飞行中队轮流上航母参战的方案。
  “指导计划你去找克里斯蒂安森少将拿。”海耶继续说,“至于具体的作战计划,由你和舰队航空参谋利普·威森菲尔德王子还有空军的赫尔穆特·波勒上校共同制定。波勒上校现在已经上了阿道夫·希特勒号航母,所以现在就可以开始制定方案了。我希望在2月15日前看到制定完成对方案。”
  “明白了,大将。”
  ……
  鲁道夫开始参与制定最机密的作战计划的时候,他的弟弟,另一个“小赫斯曼”莱茵哈特正坐车穿过冰封的大地,前往彼得格勒报到。根据命令,他将在俄罗斯皇家“圣安娜斯塔西尼亚”近卫重坦克营任职,担任一个装备了E-50坦克的重坦克排排长。对于一个从来没有上过战场的新人而言,这可是个不错的起点。
  但是坐在车厢里面,看着一车厢金发碧眼的德国军官,作为战场新人的莱茵哈特·冯·海因斯贝格·赫斯曼少尉很有一些奇怪:登陆特立尼达岛的白俄军队现在怎么还没有开往贝伦港?难道自己要前往的是一支后备部队吗?要真这样就惨了,说不定到了战争结束的那天都轮不到上战场。而作为一个没有任何战场经验的军官,日后在军队中的前途就可想而知了。
第1200章
莱茵哈特
  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在彼得格勒这个俄罗斯首屈一指的大城市的完全欧化的街道上,萧条的景象仍然随处可见,商店大部分都关了门,车辆很少,无论是汽车还是马车。即便有那么几辆在街道上奔驰,往往也是属于俄罗斯远征军的德国制造的车辆。
  莱茵哈特现在就坐在一辆装上帆布顶篷的大众82桶车里面,胸前挂着一枚闪闪发亮的圣安娜斯塔西尼亚勋章——据说这是一枚级别相当高的勋章,用奥丽加女皇的小妹妹,殉教圣人安娜斯塔西尼亚女大公的名字命名,授予曾经为罗曼诺夫王朝的复辟做出杰出贡献的外国贵族。
  虽然莱茵哈特实在想不起自己对罗曼诺夫王朝的复辟有什么贡献?但是俄国女皇奥丽加还是在半个小时前亲自授予莱茵哈特勋章,还在冬宫的宝座大厅内宣布自己是莱茵哈特的教母,又授予莱茵哈特俄罗斯帝国伯爵爵位和陆军少校军衔……在莱茵哈特自己看来,俄国女皇给予他的荣誉和地位完全是胡闹,哪怕他的父亲是赫斯曼帝国元帅也不能这样啊。
  “莱茵哈特,俄罗斯这里的规矩和德国是不一样的。”陪同莱茵哈特去觐见女皇的是他的上司鲁道夫·冯·里宾特洛甫少校(俄罗斯帝国陆军上校),他告诉有些懵懂的莱茵哈特,“在这里女皇陛下可是一言九鼎的,她看中的人就可以飞黄腾达,而她和你父亲……嗯,是有很多传言的。”
  “传言?什么传言?”
  小里宾特洛甫嘻嘻一笑,压低了声音:“据说她和帝国元帅是情人。”
  “情人?这不可能。”莱茵哈特认真地说,“我父亲和母亲的感情很好,他可是个模范丈夫。”
  小里宾特洛甫耸耸肩,然后用古怪的目光看着莱茵哈特:“这个我知道,但是在彼得格勒,人人都知道他们的女皇和帝国元帅关系暧昧,据说还有私生子。”
  “私生子?”莱茵哈特瞪圆了眼珠子,“这怎么可能?这怎么能乱说?”
  小里宾特洛甫点点头:“对,在俄罗斯谁也不敢诬蔑女皇陛下的……而且俄罗斯人在这方面非常自觉,除了这个传言之外就没有别的女皇陛下的负面传闻了。”
  “这不可能……”莱茵哈特高叫道,“必须要澄清!”
  小里宾特洛甫只是笑了笑:“莱茵哈特,你以为帝国元帅和女皇陛下都不知道这种传言吗?他们难道没有办法澄清这事儿吗?”
  “……”
  “他们都不出来澄清,还任由这个传言传播,必然是有原因的。”小里宾特洛甫说,“我想你还是当这个传言不存在吧。”
  这个传言当然不是真的,只是奥丽加当时为了让自己的后台看上去硬一点让人编造出来的,在德国的容克圈子里面没有人相信——即便有人相信也不会让赫斯曼的声誉受损,因为和一位俄国女皇有“特殊友谊”是不能用常理待之,那是有利于俄德友谊的外交活动。
  彼得格勒市区的马路宽阔而空旷,两人乘坐的大众桶车很快驶出了市区,到了波罗的海南岸靠近彼得宫城的一座大兵营。这地方原来是苏联红军的一处驻地,有整齐坐落的营房,有显得非常宽广的操场,有几排高高大大的车库,有到处都是油污的车辆修理工棚,还有屋顶上面有个红星的司令部大楼。在一些建筑物的墙壁上偶尔还可以看见没有完全铲掉的俄文标语的痕迹,这说明这儿原是苏联红军的一处营地。现在已经换了新主人。
  “莱茵哈特,你现在是少校了。”车辆停在那栋司令部大楼模样的建筑前的时候,小里宾特洛甫说。“我可以给你安排一个新的职务,到师部来当参谋吧。”
  小里宾特洛甫是俄罗斯皇家“奥丽加”近卫坦克师的参谋长,辅佐米哈伊尔·阿列克谢耶维奇·罗曼诺夫伯爵中将。
  这个姓罗曼诺夫的伯爵并不是奥丽加的亲戚,至少在罗曼诺夫王朝的家谱上没他,他甚至不是“老白男”出身,而是原苏联红军的一个少将。在苏德战争爆发时官拜师长,对共产主义事业那是忠心耿耿,随时准备献身理想。
  可是没想到奥丽加女皇突然跳出来复辟罗曼诺夫王朝,结果连累了红军里面所有姓罗曼诺夫的干部——得查清楚他们不是沙皇家的亲戚啊!可是查起来就没完,直到德军攻占罗曼诺夫少将所在的城市都没查清楚……后来还是奥丽加女皇翻出了古老的宗谱,确认了罗曼诺夫少将属于罗曼诺夫家族的一个旁系分支,还顺便封他做了伯爵。
  而知道自己拥有罪恶的家庭出身的罗曼诺夫少将也因此放弃了原来的理想,不再奢望被革命队伍所接受,拜倒在了女皇脚下,成为了白俄军中的一位“皇室将领”。现在还爬到了近卫坦克师师长的位置,算是奥丽加女皇的宠臣之一。
  “莱茵哈特,你还是到师部来当参谋,或者给我当副官也行啊。”穿着笔挺的军服,长相英挺,一副胡子修剪的非常整齐的罗曼诺夫中将也提出了类似的建议。
  早在莱茵哈特到部队报到的时候,他就想让德国帝国元帅的儿子给自己当副官,可是莱茵哈特却坚持要下部队——这个想法是可以理解的,没有带兵的经历在将来的晋升过程中会吃亏的。所以罗曼诺夫中将在当时并没有坚持,但是现在情况不同了。
  “我们师要上战场了。”罗曼诺夫中将毫不隐瞒地说,“3月底-4月初开拔。”
  “上战场?”从圭亚那前线调到彼得格勒没多久的小里宾特洛甫一听见要上前线顿时兴奋了起来,“整个坦克师都去?”
  “对!整个坦克师都去!”罗曼诺夫中将说,“所以为了方便和友军联络,师部需要增加几个能流利使用俄语和德语的参谋。莱茵哈特,你这次必须要到师部工作,这是命令!”
  “明白了,中将。”莱茵哈特这回不能再推脱了,只能放弃了亲临第一线杀敌的想法去当师部参谋了。
  皇家“奥丽加”近卫坦克师可是白俄军中的精锐,是个编制相当充足的装甲师,是按照德国的装甲师为蓝本组建的,武器装备也大多德式装备——并不是俄罗斯的军工惨淡到了无法提供任何装备的地步,而是德国目前正在推行欧共体武器装备标准化和一体化进程。
  而德国作为欧洲共同体的核心和领导者,自然要把他们自己的装备作为整个欧共体的标准加以推广。因此俄罗斯现在还在运转的兵工厂大多在德国的帮助下升级了装备,开始根据德国提供的图纸和样品进行生产。所以产出的武器弹药也都是德式装备。现在装备皇家“奥丽加”近卫坦克师的武器弹药,就有许多是俄罗斯生产的德式装备。
  另外,也不是所有装备欧共体军队的武器都是德国人设计开发,法国、英国和苏联的武器血统同样进入了欧共体的标准装备当中。
  比如,被戏称为“奥丽加小锤子”的奥丽加式坦克歼击车就战胜了德国的“追猎者”坦克歼击车,成为了欧共体步兵师的标配。
  还有号称“斯大林之锤”的B4型203mm榴弹炮也成为欧共体陆军203mm重炮的标准。
  苏联红军中烂大街的ZIS-3型76.2mm加农炮也成为了欧洲共同体标准炮兵武器——这主要是因为这门大炮的存量实在太多,而且俄罗斯军工拥有的产能也太大,不充分利用就太浪费了。不过德国和英国的技术人员还是帮助俄国人重新设计了弹药,大大增强了ZIS-3型火炮的反坦克能力。
  俄罗斯继承自苏联的各型飞机中也有一款入了凯塞林元帅的法眼,就是大名鼎鼎的“黑死神”伊尔-2强击机。这种飞机在经过一定的改进后成为了Hs123型攻击机的继承者,和Hs129以及Br.800(Br.810的岸基版)形成了高低搭配,大大加强了欧共体空军的对地攻击能力——大量的叛变革命的原苏军飞行员也和伊尔-8(伊尔-2改进后的名称)强击机一起,成为了欧共体空中力量的一分子。
  当俄罗斯帝国最强大的坦克师接到了准备开拔的命令的同时,由伊尔-2强击击改进而来的伊尔-8型强击机已经出现在了南美的圭亚那-特立尼达前线。
  由于伊尔-8对机场和维护保养的要求很低,在条件恶劣的圭亚那前线的临时机场也可以安全起降,所以就有超过20个中队的伊尔-8到了圭亚那-特立尼达前沿,并不是用来攻击特立尼达岛,而是用来支援欧洲联军的丛林战部队进攻阿马库罗三角洲——从1944年底开始,欧共体联军就在这片委内瑞拉和圭亚那接壤的雨林地带展开攻势,在伊尔-8的支援下,联军进展顺利,到了1945年2月中旬,阿马库罗三角洲大部分有价值的据点已经全部落入了联军之手。
第1201章
天哪,海啸弹是真的!
  “轰轰轰……”
  随着一阵阵沉闷的轰响,距离西班牙港附近的海滩不到2000米远的海面上突然升腾起了几个十几米高的水柱,与此同时水柱附近的海面上也涌起了几个两三米高的巨浪,以极快的速度冲上了滩头,拍打在了金色的沙滩之上。
  “该死的!”看到巨浪拍打沙滩的一幕,身材高大,穿着笔挺的军服,头上的钢盔上赫然镶着四颗金色五角星的小乔治·史密斯·巴顿上将就忍不住骂了一句。
  “上将。”巴顿的参谋加菲少将也皱着眉头,今天的这场海底炸弹爆炸试验就是他让人组织的,目的就是要验证“海啸弹”的可能性。“海啸弹是完全可能的,我们只使用了2000公斤炸药就炸出了这样的威力,如果爆炸威力再大10倍,产生10-20米的巨浪是完全有可能的。”
  “我都看到了!”巴顿上将咬着牙齿,“德国佬真他妈有了个好东西,我们的滩头防御工事能顶住10-20米的海啸吗?”
  助理参谋长盖伊对巴顿说:“上将,我们的大部分工事都很坚固,应该挡住海浪的拍击,但是它们不防水,而且工事的地势都很低,恐怕会被淹没……”
  在“海啸弹”这个概念出现前,谁都不会想到要去修建什么“防水工事”,而且也不知道怎么修,所以美军摆在特立尼达岛滩头和滩头附近的工事都是会淹水的。就算工事不坍塌,里面的美国大兵肯定也成淹死鬼了。
  巴顿心说:幸好苏联和美国的情报部门及时获取了情报,否则海啸弹一响,第三集团军至少要死上好几万人!真要死成那样,战役还怎么打下去?
  “那就在距离一线滩头阵地后方5000米外再修一道额外的预备阵地……”巴顿上将现在可不敢说什么“让敌人去防守,我们来进攻”的大话,只能想办法减少部队在遭到德国黑科技武器攻击时的损失。“在预备阵地前再修一道堤坝,高度……3米,3米够吗?”
  “这个……”
  加菲少将和盖伊上校互相看看,都摇摇头。西点军校和陆军军事学院里面不教海啸啊,美国海军学院里面也未必有关于海啸的课程。
  加菲少将说:“国内应该有这方面的专家,可以把他们请到特立尼达岛来。”
  “那就赶紧请吧!这事儿可不能拖。”巴顿马上下令。
  “上将。”盖伊上校又提醒说,“滩头除了工事外还有大量的障碍物和地雷,在靠近滩头的海面下还有许多锚雷和磁性水雷。如果被海啸一扫,恐怕都会被清除干净。”
  “妈的!”巴顿又骂了一句。不过除了骂,他也没别的办法了。滩头的守军能挪个地方躲躲海啸,地雷、水雷、铁丝网什么的还能搬走不成?而且就算搬走了,等待海啸过后也来不及摆回去了。德国佬的登陆部队肯定不会等那么长时间!
  “还有多巴哥岛!”这时巴顿将军自己又补充了一点,“这个岛屿有300平方公里,岛屿西部有大片平地可以修建机场,首府斯卡伯勒还有很好的港口。一旦落入德军之手,就会变成另一个尼豪岛。那样我们的麻烦可就大了……”
  指挥过夏威夷群岛地面作战的巴顿将军对尼豪岛血战的印象极深,他认为这场血战才是第二次夏威夷群岛战役的关键。美军拿下该岛后就扩建了岛上的机场,布署了大量的P-47和P-51,有了可以和日本航空兵打消耗战的可能。
  而多巴哥岛的情况比尼豪岛更有利于布署航空兵力。岛上拥有天然良港,可以非常容易地运送装备和补给上岛。而且美国人还在岛屿的西部修建了大量的机场,即便遭到了破坏,但是基础还在,修复起来也不会困难。
  “好吧。”巴顿上将摇了摇头,“给我安排一架C-69,我要飞一趟华盛顿……现在必须让五角大楼向我们提供更多的援兵才行。”
  ……
  “海啸弹的验证试验取得成功了?”
  在巴顿上将亲眼观看模拟海啸弹试验的第二天,美国总统参谋长威廉·莱希就在五角大楼内听说了这个“噩耗”,是风尘仆仆赶来的巴顿亲口告诉他的。
  “没错。”巴顿将军在一间布置成地图室的房间内指着一幅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军用地图说,“这种该死的海啸炸弹很可能是真的,第3集团军的工兵试验了几次,都取得了成功,其中一次我亲眼看了,2000公斤的炸药就能炸出两三米高的大浪拍击海滩,要是爆炸威力大10倍……总之,滩头这下很难守住了!”
  “守不住滩头?”陆军参谋长马歇尔也研究过登陆和反登陆作战,守御滩头肯定防守一方的首选,哪怕敌人拥有可以轰击滩头的战列舰!
  “那还能守住吗?”海军作战部长金上将问巴顿。
  “就地面作战而言,问题不是很大。”巴顿回答,“我在特立尼达岛和多巴哥岛上有大量的坦克,多达3000多辆,其中还包括许多足以对抗虎式坦克和E-50坦克的M-36坦克歼击车。因此可以用装甲兵力发起反击,将登陆的敌人赶下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81/7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