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之第三帝国(校对)第68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80/735

  在1945年1月30日的白宫内阁军事会议上,战略情报局长多诺万向杜鲁门总统报告:“英国的伊丽莎白正在替15岁的玛格丽特做媒,想把她嫁给一位法国王室子弟,而且还得到了德国总参谋长赫斯曼和俄罗斯女皇奥丽加的支持。”
  “玛格丽特?”杜鲁门没有怎么听说过这个名字,“她是谁?”
  “她是英国王位继承人。”多诺万顿了顿,又补充说,“准确的说,她是加拿大王位的继承人。”
  “加拿大也许不会成为一个王国。”战争部长华莱士插话说,“这取决于加拿大人民的选择。”
  杜鲁门看了自己的战争部长一眼,心中很有些无奈。说实话,他并不喜欢华莱士这个大白左,但华莱士是民主党功臣,而且还有了自己的小派别——民主党新政联盟。属于这个小派别的众议员、参议员加一块儿也有那么七八个,人数是不多,但是对于在国会中本就处于下风的民主党而言,却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杜鲁门没有办法把华莱士这个民主党白左头子从内阁中踢走。
  “乔治六世是我们的盟友。”国务卿爱德华·斯特蒂纽斯是杜鲁门的心腹,明白总统的心意,马上开口提醒华莱士。“美国不能出卖盟友,否则我们的国际信誉将受影响。”
  “盟友?”华莱士嘲讽地一笑,“那他为什么要把女儿嫁给一个被纳粹控制的王子?”
  “不嫁给欧洲的王子还能嫁给谁?”斯特蒂纽斯摇了摇头,“英国女王的配偶必须出自王室,这是传统。而挑选法国王室而不是德国王室,就已经说明了加拿大王国未来的立场不是亲德的。而且……法兰西是共和国,王室是在野派,不代表官方,也不是纳粹分子。”
  乔治六世选择法国王子为玛格丽特公主的夫婿也是考虑到了美国人民的感情——法国王室无论是波旁家还波拿巴家,对美国都是有恩的。前者是美利坚立国时的外援,没有路易十六的支援美国有没有都不好说!后者则把密西西比河流域那么一大片地盘低价出售给了美国,让美国在北美洲做大。而且波旁王室和波拿巴王室现在落魄在野,根本不是纳粹、法西斯一边的。
  “可是德国人支持这门婚事!”华莱士提出了自己的理由,“这一定是个阴谋!”
  “威廉,你怎么看?”杜鲁门把问题推给了情报局长多诺万。
  “这不能算阴谋。”多诺万说,“而是一种多方默契。”
  “默契?”
  多诺万点了点头,说:“德国人很显然不希望加拿大重回大英帝国,这会让英国有可能借助加拿大复兴,并且成为能和德国争夺欧洲支配权的强国。而伊丽莎白和她的丈夫弗里德里希也不希望加拿大重回英国,因为那会影响到他们夫妇在英国的统治。至于乔治六世的想法恐怕和他的女儿伊丽莎白一样,希望留在加拿大为王而不是返回欧洲。因为他一旦返回英国,就会失去权力成为德国人的囚徒,同时也会造成加拿大脱离温莎王朝的控制。”
  他的分析头头是道,在座的美国政府和军方的头头们听得也是频频点头。等到他说完,杜鲁门就补充道:“我想这样一个加拿大王国也是美国所乐见的。”他看了眼华莱士,“要不然还能怎么样?把加拿大变成美国的几个州吗?”
  华莱士摇了摇头,把加拿大变成美国的几个州当然是不行的。如果世界大战打赢了或许能让美加完全一体化,可是现在美国自保都是问题,哪有余力去扩张?
  “但我们还是必须防备加拿大落入德国之手。”华莱士想了想说,“纽芬兰岛上一定要有我们的大量驻军。”
  “现在那里就有很多美国军队。”杜鲁门点点头,说,“多达二十几万人!这么多军队够用吗?”
  “目前是够了。”华莱士回答,“从我们掌握的种种情报来看,德国人应该不会入侵加拿大。不过我们也必须保持警惕,驻防纽芬兰岛的陆军地面部队无论如何不能减少。”
  陆军地面部队不能减少的意思是布署在纽芬兰岛上的陆军航空队的飞机可以适当减少一些。原本应该是兵力宽松的美国陆军航空队到了1945年初的时候,已经有些力不从心了。特别是美国陆军航空队开始承担起向特立尼达岛和多巴哥岛空运补给的任务之后,大量的P51被用于昼间护航。
  因为特立尼达岛和多巴哥岛距离德国控制的圭亚那太近,所以德国的福克636可以直接飞到特立尼达岛和多巴哥岛附近打击美国运输机。不得已之下,美国陆军航空队只得投入大量的昼间战斗机进行护航。而P51的中低空性能又不如福克636(C47的实用升限只有8050米,而且要降落在特立尼达岛和多巴哥岛上肯定得先降低高度,所以它们往往会在5000米以下遭到福克636的攻击),必须投入大量的P51才能保证飞往特立尼达岛和多巴哥岛的C-47运输机的安全。可是美国陆军航空队又发现他们的P51数量不够了,因为拦截攻击美国东海岸的德国飞弹也需要大量的P51。所以不得已之下,美国陆军航空兵只得一方面努力扩大P51机队的规模(就是让飞P47的飞行员去改飞P51),一方面从纽芬兰岛和加拿大东北抽调P51去增援加勒比海。
第1198章
高奇堡计划(二十四)
  美国陆军航空队将大量的P-51战斗机调往加勒比海作战的行动是瞒不过德国大总参谋部的,从2月1日送到措森总参谋部的空军第1航空队的形势统计表上就能得出结论。
  这张图表上用着色的曲线和纵线显示出各型战机的损失情况以及可确认的战果、飞机的出动情况、遭遇敌机数量的增加或减少情况,以及损失飞行员的数字的情况。通过这张图片,赫斯曼和德军的其他最高层人员就能一目了然地了解美军在加勒比海战场上空中兵力的变化情况。
  “很显然,我们已经成功调动了美国人的空中兵力。”空军元帅凯塞林在2月1日的总参会议上说,“从第1航空队提交的统计图表上看,1月21日到1月31日间,用于攻击美国运输机群的福克636的损失直线上升,同时被我方击落的P-51战斗机的数量也直线上升,而击落的C-47等型号的运输机数量则大大减少。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美国人正将大量的P-51战机调往加勒比海。”
  “纽芬兰岛方向的情况呢?有没有新的变化?”赫斯曼问。
  在换装了射程更大(700公里)的死神1B-2型巡航导弹后,德国空军在1月下旬就恢复了对波士顿、费城、纽约等地的导弹袭击。而这也意味着Me264和美国截击机的较量再次展开——因为有Bv-138E型远程水上雷达预警机的存在,拦截变得非常困难,同样需要美国人投入大量的兵力。
  “有一些变化。”雷德尔说,“美国人不敢出动驱逐舰在纽芬兰岛-百慕大群岛之间巡逻了。不过他们的P-61和P-47还是能经常靠近Me264,很多次都逼得我们的Me264胡乱发射了导弹然后逃命。”
  Me264是一款以高空、高速保命的轰炸机,一旦扔了导弹,就能轻松飞出650-690公里/小时的极速,可以很容易逃脱P-61和P-47的追杀。
  “他们也有雷达预警机了。”赫斯曼马上就明白怎么回事了,历史上最早的雷达预警机可是美国人鼓捣出来的。他想了想,又问:“阿道夫·希特勒号和伯恩哈德·冯·比洛号什么时候可以投入使用?”
  阿道夫·希特勒号和伯恩哈德·冯·比洛号是4艘以H41型战列舰的舰体为基础建造的大型航空母舰中的1号舰和2号舰。这一级航空母舰将以德国历史上有突出贡献的总理的名字进行命名。首舰称“阿道夫·希特勒”号,因此这一级航母也是阿道夫·希特勒级,而另外三艘则分别命名为伯恩哈德·冯·比洛号、霍恩洛厄-希灵斯菲斯特侯爵号和列奥·冯·卡普里维号。
  这一级航母的标准排水量高达65000吨,超过了日本的大和级战列舰和在建的美国蒙大拿级战列舰,毫无疑问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作战舰艇。而该级航母的满排,更是高达74500吨,简直就是一座漂浮在海上的浮动城市。
  而为了驱动这样一条庞然大物,德国的造船工程师为这一级航母安装了18座瓦格纳式高压重油锅炉和6座布洛姆·福斯式蒸汽涡轮机,最大功率输出高达24万匹马力,设计最高航速29节。
  另外,在设计阿道夫·希特勒级航空母舰的时候,根据赫斯曼的要求,设计师们还给航母预留了核动力改造的空间——只要船用核动力反应堆被开发成功,阿道夫·希特勒级航母就能通过改造,变身成为一级核动力航母。
  当然了,核动力航母对于1945年的世界而言实在太过遥远。所以阿道夫·希特勒级航母真正的亮点还在其特殊的甲板布局上。这艘航母采用了斜角甲板布局。
  这样的布局对于最常见的单发活塞式舰载机而言并没有太大意义,因为斜角甲板最大的作用是可以让一次着舰失败(没有勾住阻拦索)的战机复飞。如果不采取斜角甲板的话,在航母甲板的着舰区域前方会摆放已经完成着舰的战机。这样不存在复飞的可能性,只能依靠阻拦网挡住没有勾住阻拦索的飞机。
  不过对于着舰速度较低,自身重量也比较轻的战机而言,用阻拦网拦截不是问题。但是Me262T型舰载喷气式战斗机和Me410T型双发舰载战斗轰炸机这样的个头大、着舰速度又快的飞机用一张网去阻拦还是不大靠谱的,所以在没有斜角甲板的航母是降落是很危险的,因此就需要可以复飞的斜角甲板了。
  因为阿道夫·希特勒级航母搭载的是大型的Me262T和Me410T,而且还要为初次上舰队喷气式飞机准备检修场地。所以这级航母虽然有65000吨的标准排水量,但是可搭载的舰载机数量却不多,常用舰载机最多搭载80架(通常是72架),后备飞机最多带18架。
  也就是说,2艘阿道夫·希特勒级航母最多可以搭载160架Me262T型舰载战斗机!
  “帝国元帅,两艘阿道夫·希特勒级目前已经完成了海试。”海军元帅雷德尔说,“从今年1月开始就在进行舰载机飞行员的训练,这项工作有点难度。”
  有点难度的意思就是摔死了不少能飞喷气式舰载机的王牌飞行员!和驾驶福克636这样的活塞式飞机在航母上着舰相比,飞喷气式舰载机的难度大了可不是一点半点。
  “4月1日前能有130名能飞Me262T的飞行员吗?”赫斯曼当然知道喷气式舰载机难飞,不过要确保高奇堡计划的顺利实施,喷气式舰载机是个必需品。而且投入的数量还不能太少,至少需要130架。
  “有点困难。”海军航空兵司令官胡伯特·威斯空军大将回答。
  “那就克服困难!”赫斯曼加重语气,“至少要训练出130名可以在航母上起降的飞行员,因为我们需要他们去清空纽芬兰岛的天空。”
  因为纽芬兰岛距离德国控制的亚速尔群岛和格陵兰岛距离很远,前者有2000多公里,后者也有1600公里以上。Me264和Ju288的作战半径还能够得着,但是战斗机就基本够不着了。所以只能依靠舰载战斗机去夺空优,而Me262T则是一张打击美国截击机(P47、P61和P38)的王牌——Me262T不必飞岛纽芬兰岛上空去打,可以用Me264把美国人的截击机引出来打。
  现在纽芬兰岛的大部分P-51可能已经被调离,如果再能狠狠打击一下那里的P-47机群,再有个几百架舰载型的福克636,纽芬兰岛的空优基本也就拿下了。
  “好的,好的。”胡伯特·威斯空军大将说,“到时候一定会有130名以上的飞行员可以参战。”
  “Me410T也要准备妥当。”赫斯曼又提出一个要求,“必须有130架以上的Me410T可以上航母。”
  “完全没有问题。”这次胡伯特·威斯空军大将回答的非常干脆。
  Me410T无非就是个头大一些,其实战斗全重和Me262T相比也差不多。用液压弹射器弹射升空没有什么难度,而着舰的速度也不是很快,比Me262T好操作多了。
  而这130架Me410T和Me262T一样,也是高奇堡计划中相当关键的王牌——这些飞机是可以挂载Hs293系列的遥控制导炸弹/导弹的“航母杀手”。
  在欧洲联合舰队的舰载机夺取了纽芬兰岛的制空权,并且开始登陆后,美国很可能出动航母进行反击。届时就需要Me410T出马了,所以在高奇堡计划中就准备了一个航母中途换机的方案,就是在夺取纽芬兰岛制空权后,再将2艘阿道夫·希特勒级航母上的舰载机全部换成Me410T用于反舰作战。
  “水雷封锁呢?”
  赫斯曼又问起了水雷战的准备情况,和对付特立尼达岛的方法相同,在登陆纽芬兰岛的之前也要进行布雷封锁,切断纽芬兰岛和北美洲大陆的海上交通,以阻止美军的增援。
  潜艇司令部司令官乔治·冯·弗雷德堡马上接过问题:“潜艇司令部会集中200艘以上的大型远洋潜艇,其中21型U艇超过150艘,保证可以有效封锁纽芬兰岛。”
  赫斯曼点了点头:“很好!”他站了起来,双手扶着桌子,绷着嘴角看着满室肃然的德军将帅:“高奇堡计划的第一阶段,现在已经顺利完成,美国人的注意力被成功转移到了特立尼达岛。现在……我宣布高奇堡计划第二阶段开始实行!我们将要登上北美大陆,取得永远遏制美国的据点!”
第1199章
阿道夫·希特勒号航母
  全名变得很长的鲁道夫(他现在叫鲁道夫·冯·尤苏波夫·海因斯贝格·赫斯曼)现在已经度完了甜蜜而又短暂的蜜月,奉命飞挪威的卑尔根海军军港,去向刚刚调任第2舰队司令官的赫尔穆特·海耶海军大将报告。他此时正在第20特遣舰队的旗舰“阿道夫·希特勒”号航空母舰上面。
  “阿道夫·希特勒”号航空母舰是鲁道夫生平所见到过的最大的航母,比他在太平洋见过的“大和”级战列舰还要庞大。舰长超过了300米(304.5米),舰宽竟然超过75米(飞行甲板最宽处为75.5米),满载排水量更超过了7.4万吨,舰上的人员据说有近4000人之多。真的可以算得上是一座小型海上城市了!
  而这艘巨大的航空母舰除了巨大和奇特的外形,还有三个引人注目的地方,一是几架放列在飞行甲板上的Me262T型喷气式舰载机;二是在飞行甲板中段边缘的一个平台上安装的一面巨大的镜子;三是安装在右舷两台升降机(从B41型航舰开始德国的大型航母就采取了舷侧式升降机的布局)旁的2座双联装W-10“瀑布”导弹发射架。
  小赫斯曼之前也飞过Me262T型喷气式舰载机,不过没有在真实的航母上起降过,只是在建在地面上的“阿道夫·希特勒”级航母飞行甲板的高仿平台上进行过起降。所以他知道那面大镜子是一面航母助降镜,能以一定角度向空中射出几层不同颜色的光柱,以帮助飞行员准确着舰。至少在降落平台不会晃动的陆地上,这面助降镜是非常好用的。
  至于W-10“瀑布”导弹,小赫斯曼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就见识过,知道它的厉害。现在这种最新式的防空武器终于被装上了航母。
  除了这两具双联装W-10“瀑布”型舰空导弹发射架之外,“阿道夫·希特勒”号航母上还安装了18门单联装128mm高平两用炮,28门双联装40mm高射炮和32门20mm单管机关炮。防空火力之强,在德国海军的水面舰艇中也算是首屈一指了。
  小赫斯曼按照一份他在卑尔根海军基地司令部内领到的“阿道夫·希特勒号交通图”的指引,找到了位于舰艉的司令部甲板。在通往司令办公室的一扇舱门外,一个满头金发的水兵好像座钟打点时那样迅速利落地向他举枪敬礼。
  “报告长官,鲁道夫·冯·尤苏波夫·海因斯贝格·赫斯曼海军航空兵少校奉命向您报到。”鲁道夫在门外大声通报自己的名号。
  “是鲁道夫啊,你现在的名字可真长啊,请进吧。”
  赫尔穆特·海耶的声音从门内传来。小赫斯曼是第一代舰载机飞行员,而海耶则是德国海军第一代航母舰长,所以两人早在1939年就认识了。
  鲁道夫推门走了进去,看见赫尔穆特·海耶坐在一张办公桌后边,穿着一件深蓝色的呢子军装,看上去很有一些绅士风度。在这间朴素的办公室的舱壁上仅有的点缀是嵌着镜框挂起来的威廉三世皇帝的戎装像——因为复辟了霍亨索伦王朝,现在德国国防军军人,除了一小部分党卫军之外,都只向皇帝陛下宣誓效忠(党卫军是同时向皇帝和领袖希特勒效忠)。因此在大部分需要挂照片的场合挂出来的也都是德国皇帝的像片。在海耶大将的身后显得非常宽大的舱壁上则挂着一幅很大的大西洋航海图。
  “大将。”鲁道夫行了德意志礼,然后在海耶大将的示意下坐在了一把椅子上。
  “我看过你的履历,非常完美,是我见过的最完美的履历。”海耶大将用赞赏的口吻说,“我的参谋长克里斯蒂安森少将也极力推荐你担任第201航母大队航空作战官,我想你一定能够胜任这个职位吧?”
  201航母大队是第2舰队下属的主力航母大队之一,在百慕大群岛战役中装备的是齐柏林级和普鲁士级航母,现在换成了2艘阿道夫·希特勒级。而航母大队航空作战官则类似于后世美帝航母编队中的超级飞行联队指挥官,负责制定空中作战计划和进行空战指挥(乘坐在Bv138E水上预警机进行指挥)。军衔虽然不高(因为德国空军/海军航空兵成立年头短,资深军官不多,所以校官也能担当师、团一级的指挥官),但是权力和责任都很大。
  “是的,长官,我能够胜任这个职位。”小赫斯曼没有谦虚——一根筋的德国人不大会谦虚,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没有谦虚的必要。
  而小赫斯曼的确也是担任第201航母大队航空作战官的不二人选。首先他是“养成”的精英军官,10岁不到就穿上了军装,这个经历使他在德国空军系统中高人一等(德国海军没有少年军校);其次他是资深海军航空兵舰载机飞行员,飞过福克零式、福克99、福克100、Fw190和Me262,还是拿过蓝色马克思勋章的王牌;再者他拥有极其丰富的海上作战经验,参加过地中海、太平洋和大西洋上的多次重要海空作战,而且他还在百慕大群岛战役中发挥过重要作用,还因此得到了一枚银像叶佩剑骑士铁十字勋章(这可是一种极高的荣誉)。
  “好,从现在起,你就是201大队的航空作战官了。”海耶大将说话的时候,又将一个天鹅绒包裹的盒子和一份抬头上有鹰徽标记的文件一起递给了小赫斯曼。“另外,你还被提升为了海军航空兵中校,恭喜你了。”
  “谢谢您,长官。”
  小赫斯曼站起身行了个抬手礼,然后双手接过了晋升他为中校的文件和装有军衔的盒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80/7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