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之第三帝国(校对)第6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7/735

  赫斯曼也站起身,和阿道夫·希特勒握了下手,“阿道夫,我们远不会忘记纳粹党为这个国家所做的贡献……最后我还要提醒一点,虽然驻扎巴伐利亚的防卫军肯定不会出动,但是慕尼黑的警察并不受我们控制。所以请千万小心。”
  在布置好了慕尼黑革命的相关事宜之后——不仅是给纳粹党传达造反的命令,还要给驻慕尼黑附近的陆军部队下达不许干涉革命的命令——赫斯曼就乘坐火车返回了柏林。在这里还有一场政变要他去参与。
  虽然兴登堡、鲁登道夫和塞克特等人,都一致同意了“和平政变”的大方向,但是动武的准备还是要做的。这是施莱彻尔上校和赫斯曼中校的任务。
  施莱彻尔负责以短期培训的名义,将一批“最可靠”的防卫军军官和士官从各个部队集中到了柏林军事学院,大约有300多人。而赫斯曼则从波罗的秘密调来了更多的米乌塔特种兵,驻扎在一座位于措森的兵营里面,人数也在300左右。靠这600人要去控制整个柏林是不可能的,但是用他们去占领总统府和总理府却绰绰有余。
  如果艾伯特政府在慕尼黑革命发生之后,仍然不肯引咎辞职,那么施莱彻尔和赫斯曼就要去“劝说”艾伯特了。
  “父亲,慕尼黑出了些状况!”
  1923年6月3日夜。艾伯特总统的儿子,实际上是布尔什维克的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和老子同名,历史上当过几天东德的部长会议主席)快步走进了总统办公室。
  “什么状况?”
  “似乎是一场法西斯暴动!”弗里德里希·艾伯特说,“社会民主党慕尼黑党部刚刚打来电话。纳粹党的主席希特勒指挥他的冲锋队,把古斯塔夫·冯·卡尔、汉斯·冯·赛瑟尔、奥托·冯·洛索夫扣押在HB皇家啤酒馆里了……”
  “什么?”艾伯特从一堆让人沮丧的文件中抬起头,看着儿子,“他们几个怎么会在一个啤酒馆里面?”
  那三个人是巴伐利亚邦总理、防卫军驻巴伐利亚的军区司令官和巴伐利亚邦警察总监。
  “不知道。”弗里德里希·艾伯特摇摇头,“不过现在慕尼黑市内到处都是冲锋队,我们的党部已经转移……父亲,我想这极有可能是一次法西斯政变的开始!”
  “法西斯……”艾伯特总统皱起眉头,“你说的是国会议员希特勒?”
  希特勒是个非常讨人厌的国会议员,虽然只是一个小党的领袖,但是却目中无人,特别喜欢骂人,从来不把总统当回事。
  “是的!”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吸了口气,“父亲,我认为军方很有可能参与了慕尼黑的事变!这是一场有预谋的法西斯政变!我们一定要采取针锋相对的斗争手段!”
  “什么手段?”
  “把柏林的工人都武装起来!”
  “武装工人?”艾伯特瞪了儿子一眼,他其实知道儿子是列宁的崇拜者,“你让他们去打谁?”
  肯定是去打某个滥发马克的反动政府了!
  现在印钞厂里面最新版的马克,面值已经是1000万、500万和100万了,工人阶级的日子根本没法过,每天到手的工资连面包都买不起。
  艾伯特站起身,对儿子说:“快去让人准备汽车,我要去总理府。”
第143章
货币战争(十三)
  “总统先生,慕尼黑已经被纳粹党完全控制了!”
  艾伯特总统刚刚抵达威廉街的总理府,就从看守政府总理维尔海姆·古诺的口中听到一个很坏的消息。
  “一个以鲁登道夫上将为首的全德临时政府已经成立!他们宣称要发动全国革命,推翻十一月罪人的政府……”
  这其实是一个假消息。希特勒并没有控制整个慕尼黑,他只是将巴伐利亚邦的几个大人物扣在一个很大的啤酒馆里面,然后发表了一些蛊惑人心的演说,表示要不倦不休地努力奋斗,直到十一月罪人政府被推翻,直到在今天德国的悲惨废墟上再次建立起一个强大的自由的光荣的德国。
  但是离控制整个慕尼黑还差得很远,更不用说什么全德临时政府了。不过防卫军总参谋部却把事态往大了说,好以此为要挟向艾伯特总统施加压力。
  “外交部长知道慕尼黑的事情了吗?”艾伯特总统显得非常镇定,似乎一切早在他的预料之中。
  “已经通知了。”维尔海姆·古诺回答。
  “那好吧。”艾伯特拉过把椅子,在总理办公室里坐了下来,说,“我就在这里等候消息,如果到明天中午,英国人仍然不支持我们的话。那我就提出辞呈……就让他们去和鲁登道夫讨论赔款的问题吧!”
  ……
  德国外交部长赫尔曼·米勒5月下旬的时候就离开柏林去了伦敦,和刚刚上台的英国首相斯坦利·鲍德温讨论解决鲁尔危机的办法——劳合·乔治在热那亚会议后不久下台,换上了保守党的安德鲁·博纳·劳,在5月20日劳首相被确诊出了喉癌,于是提出辞呈,首相宝座就归了财政大臣斯坦利·鲍德温。
  “首相先生,如果您不想让您的内阁在几个月后成为一个战时内阁,就请支持我们提出的方案吧!500亿金马克(比先前提出的300亿又加了码)对我们而言已经是个天文数字了,不可能再多了。如果换成鲁登道夫上台,你们一个金马克都休想从德国拿到手……”
  斯坦利·鲍德温叼着烟斗,一张非常儒雅的长方形面孔上没有一丝惊讶——德国现在的情况,发生革命不奇怪,不发生革命才让人感到奇怪呢!
  而且,由鲁登道夫这样的保皇党发动革命,对大英帝国而言也不是最坏的结果。如果换成布尔什维克,那才叫人头疼。
  “部长先生,您的意见我已经知晓。”斯坦利·鲍德温吸了口烟,慢条斯理地说,“但是政治上的重大决定必须要召开一系列的会议……这是不能贸然决定的。”
  “那就请您赶紧召开会议!”赫尔曼·米勒说,“不过我要提醒您一点,反对社会民主党政府的力量非常强大,如果你们不能在明天之内做出正确的决定,你们就将失去德国了!”
  ……
  “快快快,拿上香肠去总理府抗议!一人拿一根,回来的时候还有面包!大个的面包!”
  天色蒙蒙放亮的时候。在柏林市内的各条小巷子里,突然出现了许多发放香肠的马车,香喷喷的肉肠子堆得好像小山一样!每辆马车边上总有几个穿着旧军装的男子,大声嚷嚷着领取香肠的条件……
  “我们去总理府抗议什么?你们又是谁?”
  有觉悟比较高的群众发问。
  马上就有人回答:“是去打倒十一月罪人,他就是总统艾伯特!他现在就在总理府!我们要求他立即辞职!”
  “可他是合法的总统啊!”德国人还是比较讲法律的。
  “不,他不是合法的!”又有人高喊,“根据宪法,总统应该有人民投票直选,艾伯特不是德国人民选出来的。而且他也不是国会选举出来的,他是在十一月政变中上台的篡夺者!”
  还真没说错!艾伯特的总统真不是民选的,而且也不是国会选举的,而是国民会议选举的——国民会议制定了《魏玛宪法》,又选举艾伯特当了总统,然后等到转年国会选举出来,就中止运行了,但是艾伯特却没有下台。
  “对!艾伯特是非法的总统!”
  “他还是十一月罪人!”
  “1919年1月他还下令军队镇压我们!”
  “他还滥发纸币,是协约国剥削德国人民的帮凶!”
  “打倒艾伯特!”
  “十一月罪人滚下台!”
  有了法律依据,又有香喷喷的香肠,而且所有人都因为这场通货膨胀破了产,各种不满情绪顿时就沸腾起来了。人们纷纷领了香肠,然后从一条条大街小巷汇集起来,挥舞香肠,喊着乱纷纷的口号,就往威廉总理府而去了。
  ……
  “全体,起立,检查武器装备!”
  “完毕!”
  “依次下车!”
  随着一声声口令,全副武装的士兵,纷纷从十几辆停在威廉街总理府外的卡车上跃下地面。然后就在军官的指挥下,在总理府周围布置起了防御。
  然后,一辆漆成野地灰色的奔驰6轿车也嘎的一声在总理府前停了下来。车门打开,就看见赫斯曼陪着塞克特上将从车厢里面钻出来,而后大步向总理府大楼走去。
  他们是来向艾伯特总统、古诺总理报告慕尼黑暴动最新进展和柏林市内发生暴动的情况的。
  “总统阁下,现在的情况非常危险,德国正处在内战边缘!”塞克特上将一脸凝重的大声说道,“不仅巴伐利亚的情况正在失控,连柏林市内也出现了暴动分子!现在的情况和1918年11月非常类似啊!”
  艾伯特端坐在椅子上,冷淡地看了塞克特和赫斯曼一眼,“你们想干什么?你们知道这个国家禁不起任何折腾了吗?你们以为我不知道,现在的事情都是你们在捣鬼吗?”
  “总统先生!”赫斯曼知道艾伯特不是傻子,干脆挑明了说,“我们是为了德意志!希望您也能为德意志的利益考虑,辞去总统职务。我们可以保证您的安全,也能保证《魏玛宪法》继续得到遵守。”
  “遵守宪法就能挽救国家吗?”艾伯特并不怀疑军官团会在表面上遵守宪法。“现在的问题是德国必须要切实遵守《凡尔赛条约》,真正吸取教训,永远实行和平国策,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协约国的信任,德国才有生路!”
  “总统阁下,我想提醒您,现在不遵守《凡尔赛条约》的是您!”
  塞克特上将淡淡地道:“您的政府没有依照条约支付赔偿,还滥发纸币使德国的经济陷于崩溃!真是这样的局面,才招致了法国和比利时的入侵。现在正需要一个真正能负起责任政府来挽救德国!所以希望您可以顺应民意,自动下台。”
  “你们能履行《凡尔赛条约》?”艾伯特只是一声冷笑,“你们以为我不知道,这几年你们都在做什么吗?你们私底下保存了大量的违禁武器!你们和苏俄秘密联手,正在开发新式飞机和坦克!你们还在暗中支持匈牙利布尔什维克的游击队和协约国的联军周旋!这些事情如果让英国和法国知道了,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你们以为我不知道吗?你们现在要取得政权,并不是为了拯救德国的经济,也不是为了鲁尔危机,而是为了更好的在暗中准备下一场世界大战吗?你们的政策,最终将要毁掉德国!”
  “那么,您愿意辞职吗?”赫斯曼微笑着发问。
  “不!我现在不会辞职的!”艾伯特顿了顿,咬着牙说,“今天中午12点以前不会!”
  塞克特和赫斯曼互相对望了一眼,同时笑了起来。赫斯曼说:“总统先生,英国人不会给米勒外长任何令人满意的答复的。因为沙赫特博士正在说服了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先生!”
第144章
货币战争(十四)
  凯恩斯是历史上著名的经济学家,在1920年代就赫赫有名,大约是这个时代最出名的经济人物。他不仅是英国政府的重要经济顾问,还是全国互助人寿保险公司的董事长。其对股东的年度报告一直都是欧洲金融界人士必读而且是抢先收听的新闻。
  此外,在1919年他还作为英国财政部的首席代表出席巴黎和会。在巴黎和会上,他所持的立场比较亲德,因为德国的赔偿数目过于巨大而辞去和会代表职务。稍后他出版了一本《和平的经济后果》,对战后的欧洲进行了相当悲观的预期。在此书出版的时候,英国媒体因为他的亲德态度而称其为叛徒,当时的财政大臣奥斯丁·张伯伦还指责他辜负了祖国的信任。
  但是到了1923年时,这本书上悲观的预言正在成真!欧洲的经济非但没有从惩罚德国中获益,反而正因此走向崩溃——德国在战前就是欧洲经济的重要引擎,失去德国就意味着欧洲经济失去了至少三分之一的增长动力。而且德国经济和法国经济、英国经济还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
  在法比两国占领鲁尔区引起的总罢工不仅让德国经济陷于崩溃,同样也让法国和比利时的经济因此蒙受损失——莱茵河和德国铁路系统是欧洲国际贸易的重要通道,来自德国的焦炭也是法国和比利时钢铁工业的重要原材料,现在全都失去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7/7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