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之第三帝国(校对)第65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53/735

  不过格陵兰岛太靠近北极,气候寒冷,而且经常会挂大风,还存在极夜现象,不大适合布署大量的作战飞机,但是如果真的有必要,这些困难也不是不能克服的。
  赫斯曼和古德里安讨论了很长时间,一直到接近中午的时候,才被推门进来的凯塞林元帅给打断了。
  “路德维希,海因茨,出了点意外。”凯塞林一进门,还没有来得及坐下就对赫斯曼和古德里安说,“在爱尔兰丢炸弹的不是我们的人。”
  “不是我们的人?”赫斯曼问,“英国人?法国人?”
  现在英国皇家空军也有少量的轰炸机,而法国空军的规模不小,在欧洲仅次于德国和罗马帝国。
  “不,都不是。”凯塞林说,“空军司令部的人查了一个上午,所有的轰炸机和战斗轰炸机中队都没有在昨天晚上飞去爱尔兰西部的梅奥郡。”
  “那它们是……美国人的飞机?”赫斯曼瞪圆了眼珠子问。
  凯塞林点点头,“我想这是最大的可能。”
  “那它们为什么要炸梅奥郡?”古德里安有些奇怪,“梅奥郡有什么?土豆?”
  凯塞林摇摇头,“目标应该不是梅奥郡的农田,它们可能想去炸科克,但是在夜间没有找到目标,所以就随便扔了炸弹返航了,在夜间轰炸中这是常有的情况。”
  夜间轰炸的导航一直是个问题,找不到目标把炸弹随便扔在野外是家常便饭。
  “真是该死!”赫斯曼忍不住骂了一句,爱尔兰的土豆田是不值钱的,但是这场轰炸在政治上还是能够造成不利影响的。
  至少能说明美国有能力威胁德国统治下的欧洲!
  “必须在爱尔兰西部布署雷达站和截击机了,必须要快……”赫斯曼想了想,“还是先调几艘SP级巡洋舰去爱尔兰西部沿岸当移动雷达站吧,另外再调一些He219去爱尔兰。”
  “不可能百分之百安全。”凯塞林提醒赫斯曼,“夜间轰炸机很难拦截。而且……”
  看到凯塞林有些吞吞吐吐,赫斯曼追问:“而且什么?”
  “而且美国人还拥有细菌炸弹!”凯塞林脸色凝重地说,“他们在瓦胡岛就大量使用了炭疽炸弹和鼠疫炸弹,给日本人造成了巨大的伤亡。”
  赫斯曼吸了口气,脸色一下难看起来了,美国人对爱尔兰岛的轰炸显然是一个“警告”,表明美国并不是没有任何反制原子弹的能力。
  “路德维希,轰炸爱尔兰的飞机应该是从纽芬兰岛起飞的。”古德里安提醒赫斯曼说,“如果我们占领了纽芬兰岛,美国人的B-29就只能从新斯科舍半岛起飞,这样它们到爱尔兰岛的距离就接近4000公里了。而且我们一旦控制了纽芬兰岛,从新斯科舍半岛或是美国、加拿大东部起飞的B-29就很难飞到欧洲了。”
  “什么?要占领纽芬兰岛?”凯塞林有些惊讶地看着古德里安。
  赫斯曼点点头,接过话题说:“海因茨的一个设想,阿尔贝特,我们应该要认真研究占领纽芬兰岛的问题了。哪怕损失大一些,我们也要打下那里!”
  说着话,赫斯曼已经站了起来:“我要去一趟总理府了……爱尔兰的土豆田挨炸可不是小事,估计得大动干戈。空军必须要有准备,也许马上就要出动Me264去放导弹了。”
第1149章
罗斯福之死(十)
  “什么?美国的轰炸机飞跃大西洋把炸弹丢到爱尔兰了?”
  总理府内,刚刚在柏林滕佩尔霍夫机场和准备飞往华盛顿的“和平使者”墨索里尼聊了个把钟头世界和平的希特勒被赫斯曼报告的消息惊了一下。
  “美国人有可以跨洋轰炸的超远程轰炸机了?”希特勒连忙追问。
  “应该是B-29,有可能是某种加大航程的改进型号。”赫斯曼说,“不过它们把炸弹丢在了爱尔兰梅奥郡的农田里,说明其航程可能不足,无法支撑其在爱尔兰岛上空长时间活动以寻找更有价值的目标。
  另外,发现的弹坑数量也不多。这说明飞机的载弹很少,也许只带了几百公斤炸弹,构不成什么威胁。”
  阿道夫·希特勒看着赫斯曼,轻轻叹了口气:“帝国元帅,我想您知道什么是外交谈判的筹码吧?”
  “当然。”赫斯曼点点头,“我当然知道!美国人是在像我们展示能力,而我们也有必要还以颜色!”
  “首先是确保欧洲本土的绝对安全!”希特勒严肃地指出,“这关系到德国的威望。”
  “总理,没有绝对的安全。”赫斯曼可不敢承诺不让B-29再来。
  他告诉希特勒:“我已经命令海军向爱尔兰西海岸派遣SP侦察巡洋舰了,同时还让空军在爱尔兰西部布署防空警戒雷达。”
  德国在爱尔兰岛上早就布署了雷达,不过德国摆在爱尔兰的雷达都集中在爱尔兰岛的西南部,主要是为科克基地提供防空预警的——对德国而言,整个爱尔兰岛上也只有科克湾的基地有点价值,所以也就没布署太多的雷达和战机。
  而且由于欧洲大陆特别是西欧的战事已经随着英国本土的投降而结束了。所以德国国防军就没再往西欧的防空警戒体系上投什么钱——军费有限,得花在刀刃上嘛。要打造一个从冰岛一直覆盖到直布罗陀的防空警戒体系可得花不少钱。有这点钱还不如投在空军上多造几架能打死神1B导弹的Me264呢。
  再说了,从军事角度分析,爱尔兰没多大价值,用远程重型轰炸机炸爱尔兰完全是一种浪费。
  至于美国的舰载机是不可能靠近的,因为从冰岛岛亚速群岛之间有一道由海军舰艇、侦察机和潜艇构成的封锁线,根本没有被美国海军航母舰队悄悄突破的可能性。
  “必须要进行报复!”希特勒并没有显得格外恼火,他说,“罗斯福派B-29轰炸爱尔兰的目的应该是为了在和谈中争取有利条件,这说明他是真心想和我们谈判了。”
  “我明白。”赫斯曼也认可了希特勒的猜想,“一个大队的Me264F远程导弹轰炸机已经布署到了亚速尔群岛,最快9月20日晚上就可以向波士顿发射死神1B导弹。”
  在500公里外空射死神1B导弹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作为载具的飞机和导弹本身之外,还会有侦察潜艇和伪装无线电导航船参战。
  为了确保空射的死神1B导弹可以准确命中目标城市,Me264必须在特定的阵位发射导弹——特定的阵位包括飞机的高度、机头对准的方位和飞机所在的位置。高度和机头方向都容易确定,但是要给飞机本身的位置定位就不容易了。这年头可没有GPS定位,所以飞机在夜航中偏离方向是非常多见的。
  为了帮助空中的Me264在夜间找准导弹发射阵位,德国空军和海军就采取了X波束导航的方式。派出10艘无线电导航船(2艘导航船是不够的,因为洛伦斯波束传输的距离有限,必须要多艘导航船连续发射波束)在指定位置发出两道在某个位置相交的洛伦斯波束,而两道波束相交汇合点就是Me264发射导弹的阵位——飞机会先沿着一个波束飞行,通过飞机上的接收装置听到一串特定的声音。而当飞机到达交汇点时,则会听到两串特定的声音。这个时候就可以找对方向和高度,然后发射导弹了。
  而导弹则会由简单的导航系统引导,飞行500公里后命中波士顿市。同时,大型观测潜艇U-4001号会秘密潜行到波士顿附近,派出几架缴获的美制OS2U“翠鸟”水上飞机,冒充美国海岸警备队的飞机从超低空接近波士顿进行观瞄。
  现在一个大队的36架Me264F远程导弹轰炸机已经布署到了亚速尔群岛的英雄港机场,不过负责导航的两艘伪装无线电导航船(伪装成中立国罗马帝国的商船)和U-4001大型侦察潜艇还没有到位,因此波士顿的美国人民还需要再耐心等待几天,才能领教到德国巡航导弹的厉害。
  ……
  1944年9月18日下午2点。
  英雄港空军基地的大型机场的停机坪上,36架庞大的Me264F远程导弹轰炸机早就排列整齐,等待出击了。隶属于德国空军第1导弹航空团的地勤人员驾驶着炸弹/导弹牵引车,将放在平板车上的死神1B空射巡航导弹拖拽到了机腹下方。再将平板车的平板升起,然后把导弹固定在电动导轨发射架上,又拔掉了导弹上面的安全插销,将用来传输点火信号的线路插在了专用的电气插口上面,最后才把一跟特制导管插入导弹上的一个插口——这是用来输送飞机发动机产生的废气以预热导弹的。
  由于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空射巡航导弹的实战运用,所以德国空军非常重视,总司令凯塞林元帅和参谋长耶顺内克大将还有新成立的导弹航空兵司令官科尔腾上将一起提前抵达了英雄港。
  这个时候,他们三人正在和第1导弹航空团团长赫尔穆特·波勒上校交谈。
  赫尔穆特·波勒上校是老资格的轰炸机飞行员,还参加过世界大战爆发初期的斯卡帕湾大轰炸,当时他是一个Ju88中队的上尉中队长,亲自驾驶飞机把一枚500公斤重的炸弹投在了英国人的战列舰上。
  不过作战经验丰富的赫尔穆特·波勒上校对自己将要领导的导弹攻击却觉得有些无趣。
  在距离波士顿500公里的空中发射导弹,打完就走,既看不到波士顿市挨炸的模样,多半也见不到一架敌机。这样的任务根本不是实战,而是一场训练飞行。
  “上校,知道该怎么做吗?”凯塞林元帅问。
  “知道。”赫尔穆特·波勒上校说,“起飞,然沿着洛伦斯波束飞行,在到达两道波束的交汇点时降低高度到2000米,然后瞄准95.86度方向射出死神1B型导弹,就可以返航了。”
  “空军元帅,这是一次非常安全的任务,发射导弹的位置距离美国本土有500公里,距离加拿大的新斯科舍半岛也有200多公里。基本上在敌方防空预警雷达的侦测范围之外,有洛伦斯波束导航也不可能迷航,所以不必编队飞行。”
  不编队的原因并不仅仅是作战行动非常安全,还有增加作战半径的目的。
  因为从英雄港机场到发射导弹的“X”点有3200多公里的距离。对于挂载了一枚2.5吨重的死神1B巡航导弹的Me264F而言,绝对是非常遥远的距离。如果Me264F的目标是-纽约,那么“X”点距离英雄港更是达到了3400公里。
  所以Me264F必须节约每一滴汽油,不仅编队飞行被省略了,连飞机上的机枪和机炮也全部都拆除,机枪手当然也不必上机。飞机使用的发动机也不带涡轮增压器,这样又能减少上千公斤的空重。
  而节省下来的重量,则全部用来携带汽油,不仅机内油箱全部加满燃油,而且还在机舱里面放了十几桶汽油。这样就能保证飞机有足够的燃料可以往返“X”点了。
  “Me264F的巡航速度可达400公里/小时,大约3200公里的航程需要8个小时。”赫尔穆特·波勒上校接着说,“死神1B导弹的速度很快,达到900公里/小时,发射大约20分钟后就能抵达波士顿上空。”
  凯塞林元帅点了点头,然后扭头对导弹航空兵司令官科尔腾上将说:“也就是说,最多在第一架Me264F起飞后8个半小时就能知道导弹是否命中了。”
  “空军元帅。”科尔腾上将非常自信地回答,“还有30分钟就能起飞第一架Me264F了,所以在9个小时后,您一定会得到导弹命中波士顿市的消息。”
  “百分之百?”凯塞林问。
  “是的!”科尔腾上将点点头,“死神1B导弹的可靠性极高,几乎达到了100%无故障率,而且它的飞行速度很快,高达900公里/小时,几乎不可能被拦截。”
  “好!”凯塞林笑了起来,“那么我和汉斯(耶顺内克大将)就在英雄港等待捷报了!”
第1150章
罗斯福之死(十一)
  美国东部时间,9月18日上午,白宫。
  “总统先生,车队已经准备好了,随时可以启程。”
  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面朝窗口坐在轮椅上,仿佛没有听见总统副官卡顿上校的话,只是愣愣地看着窗外宾夕法尼亚大道上抗议的人群。
  自从真心热爱美国人民和黑人兄弟的罗马帝国恺撒墨索里尼第一次访问美国时起,白宫门前的宾夕法尼亚大道就经常会聚集起抗议的人群。通常是布尔什维克党的拥护者,人数也不太多。同时还会有美国国家法西斯党的拥护者来和他们唱对台戏。
  但是今天却是个例外,聚集在宾夕法尼亚大道上的抗议群众人数暴增到了超过10万!而且也没有看到国家法西斯党的鹰帜。
  罗斯福总统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因为就在昨天上午,他在白宫的内阁会议室同美国共和党的领袖胡佛(前总统胡佛,共和党保守派领袖),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杜威,民主党国会领袖阿尔本·巴克利,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杜鲁门,国家法西斯党总统候选人林德伯格和布尔什维克党总统候选人福斯特举行了一次开诚布公的会谈。
  在会谈中,罗斯福将自己打算在任期内结束战争,并且不惜向德国支付巨额战争赔款,放弃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南美洲的部分利益的打算告知了众人。同时也将美国目前面临的巨大困难告诉了他们,最后还恳求得到他们的支持。
  而这些美国政坛上的头面人物在听到罗斯福的决定和请求后,并没有显得太过吃惊。但是也没有给出任何答复就匆匆离开了白宫。
  结果今天白宫门外的宾夕法尼亚大道上就到处都是抗议的人群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53/7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