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之第三帝国(校对)第65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52/735

  他的意见代表了太平洋战场上美军将领们的意见,而且在美国国内也很有市场——如果德国可以从南美洲撤离,或许可以赔个几百亿美元结束大西洋方向的战争。
  但是日本必须彻底打败!
  “我们应该同日本讲和!”罗斯福对威廉·莱希说,“只要他们肯把夏威夷群岛和阿留申群岛还给美国就行了。”
  威廉·莱希点了点头,“是为了集中力量对付德国吗?”
  虽然日本鬼子比较遭人恨,但是许多“理性”的美国人还是认识到德国统治的欧洲共同体才是美国最大的敌人。所以威廉·莱希并没有对“和日”感到太大的惊讶。
  罗斯福摇了摇头,说:“这次我恐怕要让很多人失望了,因为我既不打算毁灭日本,也没有能力打败德国……美国现在需要的是完全版的和平,同所有国家都处于和平之中,直到我们拥有了可以自保的原子弹和导弹。”
  罗斯福的算盘是很精的,因为百慕大群岛战役的结果已经表明,美国根本打不过德国。
  而打不过德国,那么打败日本就没有意义了。因为日本人根本不可能换掉自己的黑头发和黄皮肤,他们怎么都不可能变成金发碧眼的雅利安人!
  在日苏爆发战争的时候,德国控制的白俄立即同苏俄议和,也说明了德国对日本的态度——日本人在德国领导的世界格局中的地位还不如斯拉夫人。
  所以在未来的世界上,日本和美国实际上是有共同敌人的!因此留着一个占有东南亚,还拥有强大海军的日本会是德国的麻烦,而不是美国的麻烦。
  罗斯福看了眼眉头微皱的威廉·莱希,接着说:“再过几天墨索里尼就会到访,届时我会当面和他讨论美日和谈以及美欧和谈的问题。而在这之前,我希望能够用B-29轰炸机对冰岛和爱尔兰岛发起空袭。”
  “什么?”威廉·莱希愣了一下,“总统先生……您刚才说要和谈,同时还要轰炸爱尔兰?”
  “是的。”罗斯福点了点头,“对欧洲本土的空袭是和谈能够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会吗?
  威廉·莱希愣了好一会儿,才吞吞吐吐地对罗斯福说:“总统先生,从纽芬兰岛到爱尔兰岛有3200公里左右的直线距离。B-29的航程虽然能够飞个往返,但是却携带不了多少炸弹,而且爱尔兰也不是德国本土……”
  “我知道。”罗斯福打断了威廉·莱希,“但是对欧洲本土的轰炸可以为我们带来和平。”
  威廉·莱希摇了摇头,他也觉得罗斯福的脑筋很可能糊涂了。
  “总统先生,对欧洲本土的轰炸不大可能带来和平,能够带来的恐怕只有德国的疯狂报复!我们的大城市,很可能会变成各种德国导弹袭击的目标!会有遮天蔽日的导弹向纽约、波士顿和华盛顿飞来的!”
  罗斯福无可奈何地一笑,说:“上将,如果没有遮天蔽日的导弹飞过来,美国人民和华尔街会同意支付大约2000亿美元的赔款吗?”
  “总统先生……”威廉·莱希几乎被罗斯福的言论给惊呆了,只是愣愣地看着这位美国总统。
  罗斯福缓缓的继续往下说:“上将,我想你一定比我更了解美国现在面临的处境,只是你不愿意承认而已。
  美国正在失败,而造成美国失败的原因不是美国的士兵不够勇敢,也不是美国的将军们不会指挥,而是科学技术的落后!由于德国统治了欧洲,进而掌握了欧洲大部分的科研实力,使得他们的研发能力在目前远超美国。所以我们和德国的差距,现在不是在缩小而是在扩大。”
  美国总统叹了口气:“上将,在1942年德国人的遥控飞弹还拖着根电线,只能攻击几千米外的目标,而且也飞不了太快。可是现在,德国人已经有了可以打几百公里之遥的火箭推动的导弹了。而我们……却连真正能用无线遥控的导弹都没有造出来!
  你难道还不明白吗?战争的拖延不会给美国带来转机,只能进一步拉大我们和德国之间的差距。所以及早求和,才是真正对美国有利的!”
  历史上美国的尖端技术对欧洲实现全面赶超就是源于二战,不仅大量的科学家因为是犹太人而逃亡美国,而且英国还白送了很多技术给美国,德国在战败后的科学技术财富又大部被美国占有。
  而现在,美国人可没有那么好运气了。不仅没有多少欧洲犹太科学家跑到美国,连来自英国的技术也从43年第二季度开始中断了。
  反观德国,因为在43年搞定了英国本土,得到了几乎全部英国掌握的尖端技术——虽然德国也有类似的技术,但是双方所走的技术路线不一定相同,在发展的过程中也产生了相当大的差别。因此英国的技术资料可以给德国的研究部门提供许多有益的参考,从而加速技术进步。
  所以从43年开始,在许多尖端技术领域,美德之间的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越来越大了。而在百慕大群岛战役之后,罗斯福已经意识到了战争的拖延对美国是极为不利的,因此下了决心,宁愿支付巨额赔款,也要在自己的任期内结束战争。
  而要让美国民众和华尔街接受战败的现实,多挨点导弹轰炸是非常必要的……
  完全明白了罗斯福的意图,威廉·莱希上将已经震惊的连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
  罗斯福的病房内一片死寂。
  “上将。”不知道过了多久,还是霍普金斯打破了沉默,“我想您完全理解总统先生的苦心吧?”
  威廉·莱希沉默地点点头。
  “我们打不赢的,是吗?”
  “打不赢,但是敌人也不可能完全征服美国!”威廉·莱希回答。
  在大西洋上战败不等于美国无力在本土击败入侵者。现在的美国是一个已经完全动员起来,拥有一亿多人口和世界最强大工业生产能力的国家。完全可以武装起2000万人以上的军队!
  “他们需要完全征服我们吗?”罗斯福反问。
  “他们……”威廉·莱希痛苦地摇摇头。
  罗斯福苦苦一笑,说:“德国人的目的不是征服美国本土……他们想要的是印钞权,全世界的印钞权!这只能通过打败美国取得,如果我们不愿意交出黄金,他们也可以取得印钞权。只要用原子弹打败我们,轰炸东海岸的大城市,迫使我们用全部的空中力量自保。然后就能轻松夺取加拿大和加勒比海岛屿,也许还会拿下中美洲。
  那时美国就完全被封锁在了本土,全世界都会知道美国被彻底打败。而一个被彻底打败的国家发行的纸币……对全世界而言就是废纸。”
  “我明白了。”威廉·莱希点点头,满脸都是痛苦和无奈。
  罗斯福摆了摆手,“没有什么……早点实现和平没坏处,虽然赔了2000亿美元,但是北美洲还是我们的,所以输得也不是很难看。”他的语气突然严肃起来,“不过能够理解我们的人不多,所以这件事情我们三个人心里有数就行了。知道了吗?”
第1148章
罗斯福之死(九)
  “帝国元帅,发生了一件有点麻烦的事情。”
  1944年9月15日,当帝国元帅赫斯曼刚刚走进国防军总参谋部大楼的时候,就被正好从通讯中心里走出来的第一军需总监古德里安给叫住了。
  “有点麻烦的事情?”赫斯曼眨了眨眼睛,“海因茨,到底是什么事情?”
  “爱尔兰共和国的梅奥郡的农田里出现了许多大坑……应该是弹坑。”
  “什么?弹坑?”赫斯曼愣了愣,“确认了吗?”
  “刚刚确认过。”古德里安摇摇头说,“我亲自和爱尔兰国防军总参谋长通了电话。爱尔兰国防军总参谋部已经派了人去查看,确认是弹坑,似乎是航弹造成的。”
  “航弹?”赫斯曼这下也觉得有点麻烦了,“有没有人员伤亡?”
  “目前还没有接到这方面的报告。”古德里安说。
  赫斯曼的眉头皱了起来:“知道是谁干的吗?”
  “还在查。”古德里安回答道,“阿尔贝特(凯塞林)也知道了,他已经派出了空军的参谋去爱尔兰了,相信很快会查出来的。”
  “查出来一定要严惩!”
  “对!必须严惩!”
  两个没有搞清方向的日耳曼军神一边说话,一边就往赫斯曼的办公室走去——他们压根没想到落在爱尔兰农田里面炸毁了不少土豆的炸弹是来自美利坚的,还以为是驻扎在爱尔兰岛南部科克基地或是法国布雷斯特基地的德国飞机在训练时闹出的事故。
  因为现在是战时,航空兵的训练强度非常高,各种事故自然就多了起来。轰炸机部队在训练中把教练弹投在指定练习区域外的事情也不是没有发生过。
  不过这次居然扔了实弹,真是有点过分了,一定得严肃处理。
  在决定了要严惩乱扔炸弹的德国飞行员后,赫斯曼和古德里安就在办公室里面商量起美洲地面作战的问题了。
  虽然德国现在有了导弹和原子弹,但是地面战争还是省不了的。
  因为德国现在毕竟还没有能装在导弹上打出去的小型化的核弹头。
  而要用传统的地面战争(包括夺岛作战)打败美国,进攻的路线大约有两条,一是走加勒比海;二是走纽芬兰-加拿大东部。
  两条路线肯定都不容易走,加勒比海诸岛和纽芬兰岛都有美军重兵布防,不仅有大量的地面部队,而且还有大量的海空兵力。
  现在德国空军和欧洲联合舰队正在准备的对美国东海岸的导弹袭击,主要的目的其实是为了分散集中在加勒比海和纽芬兰岛的美国海空兵力,以便为登陆作战创造条件。
  “路德维希。”古德里安对于从什么地方发起进攻有着独到的见解,他说,“我认为特立尼达岛并不是特别合适的登陆对象,纽芬兰岛才是最佳的目标。”
  “纽芬兰岛?”赫斯曼摇摇头说,“可是海军和空军都建议在特立尼达岛登陆。”
  赫斯曼并不是一个特别有办法的总参谋长,不过他有“识人之明”,知道古德里安和凯塞林都是比较靠谱的军事家,而德国海军总司令雷德尔的话他就不大相信了。而这一次,曾经长期担任大西洋战线司令官的凯塞林和雷德尔的观点一样,都主张打特立尼达。
  “我知道。”古德里安说,“他们认为打特立尼达岛的损失会远远低于攻打纽芬兰岛的损失。攻打特立尼达岛可能会造成5-10万人阵亡,而在纽芬兰岛登陆很有可能会造成30万-40万人阵亡。”
  “你认为呢?”
  “和他们一样。”古德里安说,“总参谋部参与了兵棋推演的损失评估。但是进行兵棋推演和评估的时候,我们还没有取得百慕大群岛战役的胜利。”
  赫斯曼点点头,不置可否。
  古德里安说:“在那时,攻打纽芬兰岛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伤亡,而是可能失败。而现在,只要我们能够在纽芬兰岛投入8-12艘导弹战列舰/巡洋舰和一定数量的导弹母舰,以及足够的航空母舰,是可以确保胜利的。只要能胜利,哪怕付出30-40万人的生命,也比攻打特立尼达岛划算。
  因为一旦攻占纽芬兰岛,美国实际上就已经战败了。而占领特立尼达岛是不足以迫使美国屈服的,我们还必须占领向风群岛、背风群岛、波多黎各岛等一系列加勒比海岛屿,而每一个岛屿都必须经历血战。最后损失的生命,肯定会超过40万!”
  赫斯曼听得连连点头,古德里安的想法不错啊,走加勒比海是一个个岛打。打纽芬兰岛就是一个岛子,而且纽芬兰岛距离美国东北的精华区域很近,距离波士顿才1200公里。
  如果把Me264布署在纽芬兰岛,那么就能依靠战斗机护航去美国大城市丢原子弹了。
  “想法不错。”赫斯曼思索着说,“等阿尔贝特来了再问问他的意见。”他顿了顿,“地面作战我不担心,只要我们的陆军能上去,美国人根本不是对手。海上嘛,美国水面舰队也不怕,有导弹能收拾它们。可是空中就不好说了,我们只有舰载机可用,而美国人那边有大量的岸基飞机。”
  “我们有格陵兰岛。”古德里安说。“那里距离纽芬兰岛只有一千几百公里,Do217和Ju288只要进行一些改造就能飞过去作战了。”
  格陵兰岛属于丹麦,而丹麦现在是欧洲共同体成员,那里自然就是欧洲的一部分了。在1940年的时候,英国一度占领了格陵兰岛,不过驻兵数量不多,在英国本土屈服后,那里的英军就撤往了加拿大。而德军则在1943年夏季进驻了格陵兰岛,还在格陵兰岛的首府努克修了个小型机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52/7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