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之第三帝国(校对)第58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89/735

  这实际上就是在替斯大林解套!
  另外,在苏俄革命期间和革命军事委员会相辅相成的还有全俄肃清反革命及怠工非常委员会,简称就是契卡!
  现在革命军事委员会恢复了,那么法力无边的契卡自然也要恢复——相比内务人民委员部,当年的契卡可拥有更加无边的权力。
  而契卡组织,当然也是要由斯大林的心腹贝利亚或是别的什么斯大林完全信任的人来控制!
  有了革命军事委员会和全俄肃清反革命及怠工非常委员会这两个强力机构,斯大林对红军和苏联剩余领土的控制就能变得比较牢靠。
  那么请他离开莫斯科就成为可能了。
  虽然让斯大林离开莫斯科会让每一个政治局委员感到如芒在背,但是为了共产主义事业的前途,参加今天会议的所有人都在第一时间表态支持恢复革命军事委员会并且请斯大林担任主席的决议。
  在政治局通过该决议的当晚,赫鲁晓夫就冒险乘坐一架加拿大生产的蚊式夜间特别运输机(其实就是一架经过改装的夜间轰炸机),飞到了被欧洲联军重重包围的莫斯科。
  下了飞机后,赫鲁晓夫马上就换乘神秘的“莫斯科地铁2号线”抵达了斯大林在莫斯科内的地下指挥所。
  此时的莫斯科城内几乎没有平民存在了,吸取了之前列宁格勒被饿垮的教训。莫斯科城内的平民在44年4月之前就被彻底疏散了,大部分人去了中亚——“古拉格”在哈萨克斯坦建有规模巨大的劳改营,有许多现成的设施和农场,可以用来安置莫斯科人……
  而留在莫斯科坚持斗争的战士们,平时也都藏在地下。莫斯科市内有大量位于地下的国防工程,在城市外围的防线上也遍布地下掩体,完全可以为莫斯科的保卫者们提供最安全的居所。
  因此1944年5月下旬的莫斯科,如果从低空俯瞰,几乎就是一座没有什么人烟的空城。不过在莫斯科的地下,却藏着一百二十万全副武装的共产主义战士!
  然而拥有莫斯科坚城和120万战士的斯大林,却一点都感觉不到安全。因为现在保卫莫斯科的大军比原本计划中的要少80万——按照原来的计划,莫斯科城的守军会多达200万!另外在莫斯科州外围的弗拉基米尔州、梁赞州、雅罗斯拉夫尔州还会有100万人以上的机动部队负责打配合。
  可是在“莫斯科外围会战”结束后,斯大林身边却只剩下120万人,另外在加里宁市还有不到70万军队在绝望中困守。而在莫斯科州外围的弗拉基米尔州、梁赞州、雅罗斯拉夫尔州等地,只剩下了归属预备方面军指挥的不到50万残兵败将,根本不可能对包围莫斯科和加里宁市的德军(联军)构成任何威胁。
  而更加让人感到绝望的是,原本计划应该用于防守莫斯科的大部分JS-2坦克、T-34/85坦克、A-19加农炮等重型反坦克武器,都在莫斯科外围会战中丧失了。
  没有它们,苏军几乎拿不出可以威胁E-50A坦克和猎豹坦克歼击车正面装甲的武器。连装甲“缩水”的虎式H型坦克,现在也足够在苏军最坚固的反坦克防御阵地前横行了。
  所以斯大林此刻非常清楚,莫斯科的防御远远没有原本计划的那么坚固。只要敌人有足够的决心,准备付出几十万条生命,就能拿下莫斯科和自己的生命了。
  不过现在,还不是斯大林离开的时候。
  一边吸着烟,一边一言不发地听完了赫鲁晓夫传达的政治局决议,斯大林沉默了许久,才点点头说:“作为一名布尔什维克党员,我当然服从政治局的决定,担任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
  赫鲁晓夫原本拧成一团的眉头马上就松了开来,满脸欣慰的笑容:“这可太好了,这下苏联就有救了。那您什么时候能去高加索?我来莫斯科之前听说德军的一个庞大装甲集群已经进入了罗斯托夫州,显然是在向高加索进军。”
  目前正在向罗斯托夫州的是隶属于德军南方集团军群的第2装甲集团军。该装甲集团军的目标是就是北高加索(指高加索山脉以北),进攻路线就是顿涅茨克-罗斯托夫-斯塔夫罗波尔和克拉斯诺达尔。如果从顿涅茨克开始算路程,大约就是450公里,沿途全都是大草原,是坦克装甲部队运用的绝佳战场。
  按照德军的计划,刚刚从中央集团军群那里得到了4个装甲师(原有1个装甲师和3个装甲掷弹兵师以及4个摩托化步兵师)的第2装甲集团军会先扫清北高加索的草原,然后才是第20山地集团军和第1伞兵集团军进入高加索山区。与此同时,隆美尔大将指挥的中东军团也会派兵北上伊朗和苏联阿塞拜疆的边境,准备从南面进行入侵。
  斯大林吸了口烟,轻轻点了下头:“赫鲁晓夫同志,我会在适当的时候去高加索的,不过在这之前,我需要先稳定住莫斯科的形势。要让这座城市变成德军和白俄反动派的坟墓!”
第1044章
肯尼迪副总统?
  美国驻瑞士的大使,约瑟夫·帕特里克·肯尼迪是在5月16日搭乘瑞士航空公司的福克42型客机,从伯尔尼飞到华盛顿的。在机场的贵宾室里面,他先是被人在胳膊上用注射器划了几十下,还见了点血——这是在接种鼠疫和炭疽疫苗,种完疫苗后,他才见到了总统高级顾问霍普金斯。
  看到还挽着袖子的肯尼迪,满脸病容,看上去有点萎靡的霍普金斯苦苦一笑:“几天前在弗吉尼亚州又发现了一例鼠疫,现在整个东海岸都紧张起来了,每个人都要打疫苗,虽然不一定有用,但至少可以安定人心。”
  虽然在第二次夏威夷之战开始后,日本人的细菌战就暂停了,但是之前投在美国境内的各种细菌还在发挥威力。哪怕是南加州疫区之外,也时不时会出现感染了炭疽和鼠疫的患者。特别是鼠疫传播的尤为广泛,全美已经有三分之二的州报告发现鼠疫病情了。
  而美国政府的应对举措,除了疫区和患者隔离之外,就是给美国人民大面积注射炭疽和鼠疫疫苗了。前者使用的是苏联提供的无荚膜减毒株疫苗,效果居然不错(是1939年由苏联第比利斯疫苗和血清科学研究所生产的)。
  可是鼠疫却没有什么有效的疫苗可以对付,目前可用的疫苗效果差,预防时间也很短,需要经常注射。而且鼠疫疫苗还有颇多禁忌,比如不能给孕妇和授乳期妇女使用。总之让美国政府非常头疼,也让美国人民很恼火。
  肯尼迪大使摇了摇头,把自己的袖子撸了下来,扣上扣子,然后又套上了西装。然后才叹了口气说:“德国人也没有拿到效果良好的疫苗……希特勒和赫斯曼都发了怒,可是日本人就是不肯给,所以欧洲那边也没什么好办法。”
  设法从欧洲搞到鼠疫疫苗和特效药也是肯尼迪大使在欧洲的工作。他在欧洲有很多朋友,其中包括鲁道夫·赫斯和弗兰格尔公爵(俄罗斯帝国首席大臣)还有罗马帝国的那位新恺撒,如果德国人手里真有疫苗和特效药,肯尼迪是肯定能搞到的——钱当然不是问题了。
  可是他从欧洲搞到的疫苗却和美国自己生产的鼠疫疫苗类似,都是效果不佳的减毒株疫苗,对付不了肺鼠疫。
  “真是该死!”霍普金斯咳嗽了一声,就和肯尼迪一块儿往贵宾通道走去。
  此时的华盛顿机场是很小的,出了贵宾通道就是机场出口,一辆凯迪拉克汽车就停在路边,司机兼保镖站在车子旁边抽烟,看见霍普金斯和肯尼迪,就连忙掐了烟头替他们拉开车门。
  两人进了汽车,不用担心对话被外人听见,总算可以畅所欲言了。
  “约瑟夫,总统这次招你回来,主要是想问你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霍普金斯顿了顿,问道:“我想你知道正在进行的莫斯科大会战的情况吧?”
  “苏联人又被打败了。”肯尼迪叹了口气,“莫斯科已经被包围,看来苏联就快完了。”
  保留半个苏联是德国最机密的国策,只有希特勒、赫斯曼、施莱彻尔等少数军政高层心中有数。肯尼迪自然无从可知,而他现在掌握的情况就是“欧洲大融合”,“德英法俄一体”和“从大西洋到太平洋的千年帝国”云云的。
  不过苏联的存亡并不是罗斯福想从肯尼迪那里了解的,美国在苏联有外交机构和军事代表团,而且还有很多朋友,罗斯福可以掌握第一手的情况。
  “在苏联完蛋后,我们就要面临德国和日本两个帝国的夹攻了。”霍普金斯的语气有些忧愁,“夏威夷的战事进行的很不顺利,而尼豪岛上的作战到现在也没有完全结束,日本人的士兵都是魔鬼,他们根本不怕死,也不会投降,哪怕面临绝境也会选择和我们同归于尽,实在太可怕了!
  而且我们的舰艇还遭到了自杀式飞机的撞击,前前后后损失了6条护航航母和20多艘驱逐舰、运输舰和登陆舰。真是太可怕了!看起来……我们不可能在苏联垮台前打败日本了。”
  就在苏德在莫斯科周围展开大会战的同时,美日在夏威夷群岛的持久血战还在继续。双方的人员损失都非常巨大,美国人的登陆部队在尼豪岛上陷入了可怕的血战,从3月份开始一直战到5月份,虽然美军已经控制了尼豪岛90%的面积,但是岛屿东部的台地仍然被日军控制。而在2个月的血战中,美军登陆部队的伤亡也非常惨重,单是阵亡、重伤和失踪的人员就多达2.4万人。估计拿下尼豪岛的损失连3万都打不住了!
  在登陆部队死伤惨重的同时,美军航空兵的损失也不小。无论是美军飞机对夏威夷群岛各个日军机场的空袭,还是日军飞机对美军舰队的反击,都在大量消耗双方的飞行员。虽然在交换比上美国人并不吃亏,但是美国人损失的大部分是舰载机飞行员,而日本损失大多是岸基飞行员,含金量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在双方都累计损失了两三千名飞行员(驾驶员)后,失去了夏威夷群岛上大部分飞机库存的日军,又在4月下旬和5月初发起了“神风攻击”,虽然没有撞沉埃塞克斯级航母和美国的战列舰,但还是两次重创了正在支援登陆部队作战的第31特混舰队。
  另外,自杀式飞机的撞击也让美军的心理上产生了极大的阴影。而且谁都知道,日本还有强大的联合舰队。
  日本联合舰队随时会出现在夏威夷群岛附近,给予进攻的美国舰队以致命打击!
  所以在夏威夷前线激战了3个月的美军,现在每天都生活在恐惧之中。
  而德国现在眼看又要打败苏联,到时候美国就有可能面临太平洋和大西洋两洋激战的困境。这对美国而言,是非常危险的!
  “总统是想了解和德国议和的可能性吗?”肯尼迪问。
  “不是。”霍普金斯摇摇头,“总统知道和德国议和的难度很大。”他顿了顿,“总统是想知道你有没有成为美利坚合众国副总统的想法?”
  “什么?什么?”肯尼迪愣了又了愣,“副总统……我?”
  现在已经是1944年5月了,按照美国国内的选举规则,44年11月美国会举行总统大选,选出下一任的美国总统。
  而在美国总统大选前,则是共和党和民主党的党内初选。由于罗斯福已经放弃了第4次连任美国总统的想法,因此哈里·杜鲁门现在是美国民主党党内初选的大赢家,预计他将会代表民主党去和共和党支持的候选人杜威角逐下一届总统。
  不过杜鲁门现在还没有选定自己的竞选搭档,也就是副总统候选人。
  “是的。”霍普金斯笑了笑,“约瑟夫,你不会拒绝这个机会的,是吗?”
  肯尼迪当然不会拒绝了。华盛顿政治圈子里面的人都知道这位爱尔兰裔的大富翁是个“官迷”,一心想要在政坛上崭露头角。
  而副总统肯定是一个可以让肯尼迪一步登天的职位——只要他帮助杜鲁门选上总统,那么在4年或8年后,他赢得民主党党内初选去挑战美国总统职位的机会是很大的。
  成为美国总统,当然是肯尼迪这个官迷一生最大的梦想了。
  “可为什么是我?”肯尼迪并没有被突然掉下来的“副总统”砸晕,而是问起了缘由。
  霍普金斯耸耸肩,说:“因为你在欧洲有很多朋友,这对美国而言非常关键。我们需要一个可以和欧洲打交道的副总统……这样可以弥补杜鲁门在外交问题上的弱点。而且,这也是大洋对岸的人们希望看到的一个安排,所以你现在就是最好的副总统人选。”
  在欧洲的纳粹和法西斯领袖看来,肯尼迪绝对是一个“好美国人”,是亲欧派。如果他能成为总统或副总统,无疑会大大方便欧美议和。
  当然,在美国国内,许多人也知道肯尼迪是个“亲纳粹”的政治人物。他在美国参战前就因为发表反英亲德的言论被批斗……不过现在看起来,他当时的观点肯定是对的。
  美国干涉欧洲的战争,的确给自己招来了不必要的祸害。
  所以现在美国国内主流的民意就是“退回战前”,就是恢复到战争开始前的状态。让美国当个美洲土霸王就可以了,别的地方美国就不去掺和了。
  因此,1944年的总统大选选情,对于把美国带入战争的民主党非常不利。在1940年大选中曾经主张“孤立主义”的杜威成为了大热门。
  而罗斯福想要帮助杜鲁门赢得总统宝座,就必须为杜鲁门安排一个可以和欧洲人讲和的副总统。想来想去,也就只有肯尼迪这个“亲纳粹”的民主党人能够胜任了。
第1045章
这是文明的对抗
  肯尼迪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中见到的美国总统比他在几个月前见到的人更加衰老了,头发更加稀疏,皮肤也更加松弛,耷拉着眼皮,正在看一份美国驻苏联军事代表团发来的电报。
  总统听见脚步声,方才抬起头,看见卡顿上校领着霍普金斯和肯尼迪进来,他抬起手指了下办公桌对面的两把椅子:“坐下说吧。”
  肯尼迪和霍普金斯坐了下来,都把目光投向了总统。霍普金斯说:“总统先生,肯尼迪大使已经同意作为杜鲁门参议员的搭档参加大选了。”
  罗斯福看着肯尼迪,微微一笑:“那可太好了,约瑟夫,你会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出色的副总统,将来还有机会成为总统。”
  “总统先生……”肯尼迪觉得自己应该说些感激罗斯福的话,可是却突然感到了一股巨大的压力降到了身上,让他的好心情一下子消失不见了。
  “约瑟夫。”罗斯福看见肯尼迪的表情变化,苦苦一笑,“我想你知道这不是一份好差事了……谁让我留下了个烂摊子呢?这下我要成为美利坚合众国历史上最糟糕的总统了。”
  他顿了顿,叹息道:“但是至少不是最后一个!”
  “先生。”肯尼迪问,“我不会成为最后一个副总统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89/7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