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之第三帝国(校对)第56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66/735

  所以弗拉索夫和阿巴库莫夫并不担心这些签了“投名状”的人再反水,也没有趁热打铁马上率部投降。而是又找上了被囚禁的库兹涅佐夫,想拉着他一起上贼船。
  “那么多人都和我们站在一起了,你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呢?”弗拉索夫扶了夫自己的眼镜,注视着满脸都是怒容的库兹涅佐夫,“而且你也知道,斯大林不会放过我们的,哪怕苏联最后赢得战争,我们还是会因为列宁格勒大部地区的陷落而遭殃,我们这些列宁格勒方面军和集团军的高层一个都跑不掉的。”
  弗拉索夫也没瞎说,斯大林在肃反问题上一直做得比较过头。别说列宁格勒方面军和市委、州委出了那么大的纰漏,就算那些没犯什么大错的干部,也都战战兢兢过日子。
  至于普通老百姓,随便顺点什么公家东西比如一个线团或是一株麦穗都能按个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罪名当政治犯抓起来判个几年。
  一个公家的线团都能惹出反革命的官司,弄丢了大半个列宁格勒,而且手下还出了至少200万叛徒的库兹涅佐夫要是不打成反革命,那还有天理吗?
  库兹涅佐夫没有马上回答,只是吧嗒吧嗒抽着香烟,一根烟抽完才开口道:“给我一支步枪吧!”
  他的意思是和列宁格勒围城内的共产主义战士们一起去死——现在可不是1991年,虽然相信共产主义马上可以实现的人不多,但是愿意为了共产主义事业而献身的人还是有一些的。哪怕是弗拉索夫和阿巴库莫夫认定的“不坚定分子”中,都有一百几十个人选择了慷慨赴死!
  库兹涅佐夫也想成为他们中的一员,而且他还想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号召更多的人一起去为共产主义事业而献身。
  “库兹涅佐夫,你这是何苦呢?”弗拉索夫摇摇头,一副惋惜的表情。“白白送死是没有意义的。”
  “不是白白送死。”库兹涅佐夫看着弗拉索夫,目光满含着怒火,“我们的牺牲将会激励一代又一代的共产主义战士为了人类的解放事业而斗争!现在我们的事业只是遭遇了暂时的挫折,但是在将来,共产主义的红旗必然会插遍寰宇!
  对此,我无比的坚信,没有一丝怀疑!
  我们将会高唱着国际歌死去!
  我们的鲜血将会染红未来革命的旗帜!”
  弗拉索夫听了他的话,居然赞同地点点头,作为一名最初从事神学的人,他当然知道信仰的力量。耶稣也被钉死在了十字架上,早期的基督教领袖人物大多被罗马人从肉体上消灭了。但是他们的信仰传承了下来,最终让整个欧洲都臣服在了十字架之下。
  所以库兹涅佐夫等人的牺牲,甚至斯大林的牺牲都不意味着苏联和共产主义事业的失败。
  只要他们能将共产主义的信仰传承下去,说不定也能复制基督教的胜利。
  ……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
  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
  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
  要为真理而斗争!
  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
  奴隶们起来,起来!
  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
  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
  3月30日清晨,悲壮的一幕出现在了彼得格勒市中心的维杰布斯克火车站附近。
  大约有1000名穿着红军军服的人,唱着高亢悲壮的《国际歌》,高举着鲜红的党旗,肩扛着上了刺刀的步枪,列队出现在了成为两军对垒前线的宽阔街道上面。
  在他们这些人的对面,是一排刷着双头鹰标记的4号H型坦克——它们属于俄罗斯帝国皇家近卫军坦克团。在这些坦克背后,还有一道用沙袋和机关枪火力点组成的阵地。在附近的几幢高楼上,同样也架着机关枪。
  “如果1991年的苏联布尔什维克党人能像他们一样……”
  在戒备森严的维杰布斯克火车站大楼内看到这一幕的赫斯曼忍不住就想到了另外一个时空的1991年8月23日和24日,如果那时候能有那么多共产主义战士挺身而出,高唱着《国际歌》赴死,苏联未必没有续存的机会吧?
  可惜那是信仰已经破灭,苏联就在劫难逃,无论谁当总书记,都无法挽救。
  想到这里,赫斯曼就忍不住皱眉。
  作为亲眼目前苏俄诞生,又和苏联打了二十多年交道的人,赫斯曼太了解苏联了。
  苏联不是一个民族国家,它的基础不是俄罗斯民族,从来就不是,也不可能是!苏联是一个建立在共产主义信仰上的国家。信仰不灭,红旗就不会真正落地。
  哪怕占领了莫斯科,哪怕占领了苏联全部的土地,只要还有千万人信仰共产主义,苏联就永存在人们的心目之中,或有一日将会再起。
  现在仅仅在彼得格勒一地,就有数以千计的共产主义战士高唱着《国际歌》慷慨赴死,这说明现在的共产主义信仰并没有真正破灭,相信共产主义一定会实现的人,在苏联全国还不知道有多少呢!
  看来……共产主义的幽灵还得在俄罗斯甚至欧洲的土地上徘徊很久啊。
  “雅科夫。”赫斯曼突然扭过头,看着早就激动的泪流满面的雅科夫·朱加什维利,“看来你们还没有失败啊……未来的世界,未必不是红旗的天下。”
  雅科夫·朱加什维利这段时间一直呆在瑞士,由德国保安总局的特工保护。虽然受到监控,但还是有一定的自由,至少可以了解瑞士的劳苦大众是怎么生活的。
  所以他也知道共产主义未必能够实现……或者是,他信仰的共产主义未必可以实现!
  “嗒嗒嗒嗒……”
  机关枪的声音这时响了起来,《国际歌》的歌唱声被熄灭了。慷慨赴死的人们,全都倒在了血泊之中,无一生还。
  “我也应该和他们在一起!”雅科夫低声说道。
  赫斯曼看了眼雅科夫,“雅科夫,你还有大好的未来……不必和他们一起赴死的。回莫斯科去吧,回到斯大林身边去吧,把彼得格勒已经发生和将要发生的事情告诉他。”
  “彼得格勒将要发生的事情?”雅科夫一愣,“什么事情?”
  “一场假的战争。”赫斯曼说,“并不所有的人都信仰共产主义的,至少在彼得格勒这里,大部分人是不相信的。但是他们因为家人被扣成了人质,不敢公开投降,只能演一场戏了。
  所以苏联的失败是不可避免的,虽然共产主义必将在未来的许多年中困扰欧洲和全世界,但是在这一场斗争中,它的失败不可避免。因为真正的信徒太少了,恐怕还不到布尔什维克党员人数的十分之一吧?靠这点人,是打不赢一场信仰之战的。在未来,你们或许会胜利,但是这一次是我们赢!”
第1004章
一定要活到胜利的那一天
  庄严的《国际歌》在莫斯科的大街小巷上响起,正在赶路或是忙活着什么的人们都不约而同挺下脚步,注视着一个个的高音喇叭,摒住呼吸,等待着《国际歌》结束后的广播。
  “1944年3月31日,塔斯社消息。”一个庄严肃穆的男声在《国际歌》结束后响了起来,听上去仿佛是在播报某个伟大领袖的逝世,“英雄的列宁格勒集团军的斗争,截止昨天下午已经基本终结。列宁格勒集团军的绝大部分的指挥员、战士和政工人员,面对数量和武器装备都占绝对优势的法西斯匪徒,英勇无畏,进行了最坚决的抵抗,给予法西斯匪徒以重大杀伤。但是自身也蒙受了巨大的伤亡,人员和装备损失殆尽,包括列宁格勒集团军司令员、政治委员在内的绝大部分指战员、政工人员,全都壮烈牺牲,有组织的抵抗于昨日下午结束,列宁格勒市全部沦陷……”
  听到这个消息,大街上面所有的人都张大了嘴巴,还有不少人在低声抽泣。
  伟大祖国的第二首都居然沦陷了,英雄的列宁格勒方面军居然覆没了,这到底是怎么了?
  难道……共产主义事业真的要失败了?
  就在所有人都感到惶恐和慌乱的时候,一个让他们感到安心的带着格鲁吉亚口音的声音响了起来。
  “红军和红海军的战士们,指挥员和政治工作人员,男工和女工,集体农庄男女庄员,智力劳动者,在敌人后方,暂时陷在强盗压迫下的兄弟姐妹们!我们那些破坏德寇后方的光荣的游击队男女队员们!
  我代表苏维埃政府和我们布尔什维克党向你们发出呼吁:为了我们伟大的苏维埃祖国和共产主义理想,团结起来,克服困难,在所有的战线上,包括前线、敌后、海上、空中和劳动生产的战线上努力奋斗,战胜一切困难,给予敌寇最沉重的打击……
  最后胜利必将属于我们,这是毋庸置疑的。因为我国有过比现在的处境更加危急的时日。回忆一下1918年时的情况吧。当时我国四分之三的领土都落在外国武装干涉者手中。我们暂时失去了乌克兰、高加索、中亚细亚、乌拉尔、西伯利亚和远东等地区。当时我们没有联盟者,没有红军——我们才开始创建红军——粮食不足,武器不够,被服缺少。当时有十四个国家围攻我国。可是我们不曾灰心,不曾丧气。当时我们在战争的火焰中组织了红军,并把我国变成军营。当时,伟大的列宁精神鼓舞了我们去进行战争反对武装干涉者。结果怎样呢?我们击溃了武装干涉者,收回了一切失地,并争得了胜利。
  我国现时的状况要比二十六年前要好得多。我国比之二十六年前,无论就工业、粮食或原料方面来说,都要富足许多倍。我们现在有同盟国与我们结成反对德国侵略者的统一战线。我们现在有陷入纳粹暴政压迫下的欧洲各国人民的同情和拥护。我们现在有精良的陆海军挺身保卫祖国的自由和独立。我们无论在粮食、武器或被服方面都不感严重的缺乏。我们全国,我国各族人民都一致支援我们的陆军和海军,帮助他们粉碎德国法西斯的侵略匪军。我们的人员后备是无穷无尽的。现在伟大列宁的精神和他胜利的旗帜,也如二十六年前那样,鼓舞我们去进行卫国战争……”
  “啪嗒”一声轻响,克里姆林宫内斯大林办公室里面的一台美国赠送的收音机被关上了。
  斯大林转过身,看着刚刚从彼得格勒绕道土耳其回答莫斯科的儿子雅科夫。轻轻叹了口气,说:“我在敌人眼里大概快变成了个笑料了吧?居然真的以为列宁格勒集团军战斗到了最后……”
  “父亲……”雅科夫·朱加什维利想要劝说,但是又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斯大林摆了摆手,阻止了儿子的话。给列宁格勒集团军“风光大葬”是必须的!
  否则列宁格勒集团军就会变成一块动摇人心的骨牌,华沙集团军、克里米亚集团军和明斯克集团军都会一个个跟进。
  不过即便斯大林捏着鼻子认了列宁格勒集团军的“烈士”身份,真相也隐瞒不了多久。至少被围困的华沙集团军、克里米亚集团军和明斯克集团军的将领很快会知道真实的情况。
  特别是华沙集团军被困太久了,补给品行将耗尽。到时候即便华西列夫斯基决心当烈士,下面的几十万官兵也不可能跟着一起活活饿死。
  华沙集团军的崩溃只是时间问题……而且不会太久。
  另外,列宁格勒集团军一旦投降,德国北方集团军群和白俄军队的主力就完全被解放出来了。
  如果这些军队全都投入到加里宁州前线,那么计划中的“赤色卫兵”反击,就少了许多胜算了。
  想到这里,斯大林又叹了口气:“雅科夫,你马上去美国,我会指示李维诺夫替你安排,把妻子和孩子一起带去吧。”
  “父亲,那您呢?”雅科夫看着这个和自己谈不上有多亲近的伟人爸爸。
  斯大林摇了摇头,冷冷一笑:“我不能离开莫斯科……共产主义事业必须要用鲜血浇灌,敌人的鲜血和烈士的鲜血!”
  他捏了捏拳头,压低了声音:“哪怕苏联暂时覆没了,我们的事业也没有失败。因为希特勒和赫斯曼或许可以利用资本主义欧洲强大的军事力量打败我们,但是他们绝对没有办法解决因为欧洲统一而激化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
  斯大林顿了顿,又说:“德国人把大半个欧洲的人都装进了一个共同体,想要把他们变成一个统一国家的公民。可是他们却忽略了因此而产生的各种矛盾……雅科夫,你能想象在未来贫穷的俄罗斯工人、西班牙工人、乌克兰工人还有欧洲其他不发达地区的工人自由的去柏林、巴黎、伦敦打工吗?这会夺走多少就业机会啊?到时候资本家一定会利用这个机会大幅压低工资。这样生产过剩和经济危机就会出现。无数一无所有,饥寒交迫中的欧洲工人阶级将会最终成为共产主义的信徒!只要我们的信仰不灭,未来必然会有红旗插遍欧洲的一天!
  你明白了吗?你一定要活着看到这一天!”
  ……
  斯大林和儿子交代“后事”的时候,赫斯曼正在刚刚收复的位于冬宫附近的俄罗斯帝国总参谋部大楼内,同俄罗斯帝国陆军总参谋长尤苏波夫亲王进行一场有点艰难的会谈。
  会谈的内容是关于乌拉尔山脉以西战局的——依照赫斯曼的说法,和布尔什维克的战争应该分成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是把布尔什维克赶到乌拉尔山脉以东,收复俄罗斯帝国在欧洲的全部地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66/7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