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之第三帝国(校对)第54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42/735

  而且除了不到1000架B-17、B-24、B-25(有近300架B-25被改装成了夜间战斗机,代号为PB-25K)和B-26之外,剩下的4000架飞机都是最新式的P47、P51、P38和P61(夜间战斗机,数量并不多)。几乎把美国西海岸防守的好像铜墙铁壁一样!
  “1000只以上。”参谋回答的语气非常轻松。
  现在发现这些气球炸弹的是美国海军撒在太平洋上的“驱逐舰侦察线”和B-24,所谓“驱逐舰侦察线”就是排除大约100艘安装有雷达的驱逐舰和护航驱逐舰,在美国西海岸外太平洋上拉出一条虚线,组成一个前哨防空/反潜警戒网,以便增加美国陆军航空兵和海军航空兵的反应时间。
  另外出于同样的目的,在空中还有用B-24改装的侦察机进行24小时不间断的巡逻飞行。
  虽然不可能做到100%的发现,但是日本的大机群和数量众多的炸弹气球是不可能躲过这些飞机和驱逐舰的雷达的——从这个角度而言,如果日本人听信了赫斯曼的主意,用Me264去偷袭圣迭戈,即便在200公里外发射“银色死神”,100%的成神率还是很有保障的!
  “让P51去吧。”杜立特中将开始下达命令,“先出动500架,应该够了……另外再通知海岸防空队,让他们准备好高射炮。无论如何,都不能让一枚日本炸弹落在人口稠密的地区。”
  “明白了,中将。”陈纳德站起身行了个军礼,立即带着轻松的心情去作战指挥中心坐镇指挥去了。
  无非就是1000个或者更多的气球而已……就当打靶吧!
  不过接下去的几天,杜立特和陈纳德都觉着不大对头了——每天都是将近10000只挂着炸弹的气球从太平洋上慢悠悠飘过来!
  虽然这些气球不过是挨打的靶子,但是数量多到10000,谁也不能保证100%击落了。
  而且这些气球并不都是白天飞来的,还不少是半夜里面飞过来,这样P51、P47和P38就都没用了,只能用PB-25K(夜间战斗机)和P61升空拦截。但是这两种飞机的总数还不到400架,而且还夜战的效果毕竟不如白天。
  到12月24日的时候,已经有超过5000只漏网的风船爆弹落在人口比较稠密的地区了。
  ……
  “总统先生,日本人的炸弹气球数量太多……”
  威廉·莱希和陆军航空队的司令官阿诺德上将,还有海军作战部长欧内斯托·金、陆军参谋长马歇尔在圣诞节清晨的时候,都被招到了白宫讨论对策。
  “是啊,每天至少有10000只!”阿诺德上将一脸无奈地说,“而且一半是晚上飞到美国国土上的,我们的夜间飞机数量不足啊。”
  现在P-61刚刚投产,还在试用阶段,需要一定的时间爬升产量。至于PB-25K这种客串的夜间飞机,战斗力是非常有限的。
  “每天一万只……”罗斯福吸了口骆驼牌香烟,“会不会现在只是个开始?”
  10000只气球中至少有20%是落在人口比较稠密的地方——这个“比较稠密”当然不能和东京市中心比了,但是多少还是造成了一些死伤。
  从12月22日起,每天都有几十例死伤报告,截止24日圣诞夜,死亡的人数已经超过了100人。
  几乎每天都有50多个美国公民死在这种要命的气球之下!
  另外,包括西雅图、波特兰、旧金山、洛杉矶和圣迭戈在内所有美国西海岸的大中城市,从22日开始每个晚上都是高炮轰鸣。
  “每天1万只气球,一年就是365万……”马歇尔马上做了个算术题。
  “他们能够生产那么多。”阿诺德上将马上说,“我见过那些气球,都是纸糊的,10个女工一天就能糊一个。如果有100万个日本人在糊气球,我们的麻烦就大了。”
  一天10万个!
  气球是肯定能糊出来的,不过那些炸弹气球上面还有一套复杂的机械控制装置,还有许多炸弹还有氢气,这些东西日本是不可能一天生产10万份的,实际上连1万份都造不出来……日本毕竟不是美国嘛。
  “看来我们得考虑夺取夏威夷群岛了。”美国总统看着眼前几个将军,用温和的语气询问道:“目前存在可能吗?”
  罗斯福不傻,他当然不会为了每天几十个公民的惨死就糊里糊涂葬送好不容易攒起来的舰队和几十万登陆部队。
  “不大可能。”
  “总统先生,目前条件不成熟。”
  “我们应该坚持现有的战略,继续消耗日本……”
  几个将军的回答大同小异,都不支持马上攻打夏威夷群岛。
  而就在罗斯福准备从善如流的时候,他的副官卡顿上校突然带来了一个让人感到意外的消息。
  “总统先生,太平洋舰队报告,他们发现有日本轰炸机正在靠近西海岸。”
第964章
细菌战(七)
  日本陆军航空兵羽田教导师团师团长德川好敏中将现在就坐在一架Me264的副驾驶座上,他本来不必亲自出击的。因为今天的作战是零星出击,根本没有编队,也不需要空中总指挥。
  不过德川好敏作为陆军中少有的知欧美派,是深深晓得美国这个工业巨人一旦发力的后果是什么。所以他很担心自己的42个机组在这场行动中集体成神……到时候他可就是个光杆师团长了。
  而且还是初战就全军覆没的师团长!要真打成这样了,他丢的可不是一个人的脸,而是堂堂德川家族的脸!连几百年前就成神的东照大权现(德川家康)在天上也会没面子,说不定还会被丰国大明神(丰臣秀吉)笑话。
  为了不给列祖列宗丢人,所以德川好敏毅然驾机出战……大不了就战死在美利坚的土地上,这样到了东照神宫见到大权现也不丢人,至少不是德川家的不肖子孙。
  不过想到再过不仅就有可能永远离开这个世界去见大权现了,德川家的好孩子好敏同志却一点都高兴不起来,脸色难看的好像在晕机。
  倒是他身边的机长,来自大阪府的农家子弟林弥一郎中尉一脸大无畏的表情,略略还有一些兴奋。
  “弥一郎。”德川好敏强作镇定地问,“马上就要进入美利坚的领空了……我们多半已经被美国人的雷达发现,你不害怕吧?”
  为了省油,这架Me262飞的是巡航高度,因此无法避开美军的雷达。
  “师团长阁下,我不害怕!”林弥一郎是笑着回答的,“能够在美利坚的本土成神,还能和师团长一起,一郎只有荣幸!”
  你当然荣幸了!德川好敏心想,你一个农民的儿子和清水好敏(德川好敏的别名)死在一起,成神以后多半还能见到大权现,真是几世修来的福分啊。
  “师团长阁下,机长。”就在德川好敏觉得林弥一郎真的很走运的时候,飞机上的领航员佐藤太郎突然大喊了起来,“雷达发现敌机1架,8点钟方向,距离30,高度7000……”
  这下要成神了!
  德川好敏倒吸一口凉气,心脏怦怦直跳。他乘坐的这架Me264上连自卫的机枪都没有,遇上美国战斗机就只能干挺着成神了。
  “师团长阁下,我们现在要拉升高度到10000米。”倒是林弥一郎显得镇定自若,“然后全速向美国本土冲去。”
  “机长,能摆脱敌机吗?”现在正负责观看雷达的佐藤太郎问——他的语气听上去也非常镇定。
  真是太惭愧了,德川好敏努力抑制住害怕的情绪,双手扶着德川家族世代相传下来的宝刀,端坐不动。
  “能摆脱的。”林弥一郎很肯定的回答,“我们的飞机很轻,而且9000-11000米还有向东的气流可以给飞机加速。”
  德川好敏这时才想起来,Me264是架速度很快的重型轰炸机,最高时速可以达到690公里/小时。而且它还有涡轮增压发动机,在10000米以上的极高空,P51都追不上。
  另外,重型轰炸机和运输机还可以利用气流加速。而太平洋上是有一股向东的高空气流的……那些气球炸弹就靠这股气流去美国本土的。
  而轰炸机只要拉升到相应高度,同样可以借力。这样Me264就能以极快的速度冲向美国。除非现在天空中的那架飞机是P47,否则德川好敏乘坐的Me264肯定会逃脱。
  10分钟后,佐藤太郎大声报告:“师团长阁下,那架飞机从雷达屏幕上消失了。”
  其实他们遇上的是一架B-24侦察机,这架飞机的速度没有Me264那么快,而且也飞不到10000米。
  “师团长阁下,我们要降低高度了。”林弥一郎这时又高声报告。
  “为什么?”
  “为了避开P47。”林弥一郎回答,“刚才那架飞机很可能是安装了雷达的侦察机,应该发现我们了,它会把我们的位置和高度报告上去。很快就会有P47去拦截,如果遇上P47我们就要成神了。”
  “可是在中低空也会有P51啊。”
  “等到遇上了再拉高。”林弥一郎说,“P51B/C在10000米上的极高空是追不上Me264的。”
  德川好敏虽然是日本陆军航空兵的创始人,但是他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就退役了,所知道的航空兵知识都是过期的。
  而林弥一郎在这个时空却参加过南太平洋轮战,和美国部署在南太平洋的P51交过手,知道P51B/C的特点,也知道该怎么对付这款性能卓越的美国战斗机——如果林弥一郎驾驶的是一架日本飞机(他之前驾驶的是一式战斗机和二式战斗机),遇上P51B/C时通常有俯冲至超低空脱离、跳伞逃生和九段坂成神三种应对方案。
  “那等我们拉高后再遇到美国的P47呢?”德川好敏又多问了一句。
  林弥一郎苦苦一笑,道:“师团长阁下,如果同时遇到P51和P47的话……那么我们就去九段坂成神吧。”
  去九段坂成神不是开玩笑的话,就在德川好敏和林弥一郎一路幸运的避开P47和P51的堵截,飞向美国本土的时候。已经有不少Me264不幸遭遇上了美国的P51和P47。
  而由德国训练出来的日本飞行员基本上都是一个应对方法,就是拉高到万米以上,试图借助高空气流和Me264的高速逃脱。
  可惜,美国人早就在圭亚那-加勒比空中拉锯战中领教过这种战法——美国人在那里遇上的是高空性能更好,速度也更快的Ju288。所以他们早就总结出一套应对的方法,就是用4架P51B/C和4架P47协调,P51B/C在中高空,P47在极高空。当Ju288被P51B/C赶上极高空时,P47立即俯冲攻击!不过德国人的Ju288在白天行动时通常有Fw-190C或Fw-190D护航,这两个系列的Fw-190都是高空型的。
  其中Fw-190C安装了奔驰公司的DB603系列的发动机,而Fw-190D系列则安装了Jumo-213系列的液冷发动机。两种飞机都可以在11300米的高空飞出704公里/小时的速度,而且火力强大,足够对抗高空性能强悍的P47。
  但是今天袭击美国本土的Me264却没有任何护航,只要被4架P47抓住,就是必死!
  根据后来的统计,在执行头发细菌弹的42架Me264远程轰炸机中,有16架连美国的海岸线都没有看见就被前来拦截的P47给打掉了。所以真正突入美国领空的,只有26架Me264。
  而这26架Me264型轰炸机上装载的细菌武器种类都是不一样的——虽然日本的731部队制造出了许多五花八门的细菌武器,但是被选作用于攻击美国本土的细菌武器只有三种,分别是鼠疫杆菌、炭疽杆菌和霍乱弧菌。而每一架Me264型轰炸机上都只有一个种类的细菌武器。
  之所以这样,一是为了方便投放,根据731部队的要求,不同种类的细菌武器应该被投放在相应的地区。
  比如炭疽杆菌孢子就应该被投放在人口密集或是牲畜密集(小城镇是首选,其次是牧场)的地区。
  鼠疫杆菌则尽可能投放在大城市郊区——投在市中心当然更好,不过考虑到127mm(可以使用无线电近炸引信炮弹)高射炮和40mm高射炮的密度,单机突防美国西海岸大城市无疑是白白送死。
  霍乱弧菌则会被投放在河流附近,通过污染水源进行传播。
  而第二个原因,则是为了防止病菌感染飞机上的机组成员——731部队在研制细菌武器的同时,也制造了相对应的疫苗。而且这些疫苗都是通过多次人体试验后才被开发出来,同时也是最有针对性的(针对日本人使用的菌种)。所以负责投放某种病菌的机组成员在出征之前,都注射了相应的疫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42/7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