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之第三帝国(校对)第50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03/735

  苏联要打,德国当然得奉陪了!
  而正如屈希勒尔所言,德军在列宁格勒周围没有一条可以坚守的防线。如果让苏联准备完成先下手,北方集团军群很有可能会吃亏。
  屈希勒尔说:“除了北方集团军群已经拥有的机械化部队之外,还需要2个装甲师和2个装甲掷弹兵师。”
  要的不算多!
  德军总参谋部手中掌握的预备队远多于屈希勒尔的要求——由于现在的德军基本上是单线作战,而且纠集了大半个欧洲,石油也远比历史上宽裕,所以可以动用的机械化兵力也非常充足。
  当然,用于攻坚的外族炮灰永远是不嫌多的。毕竟在眼下的技术和准备条件下,攻打坚城总会造成相当大的伤亡。
  “帝国元帅。”古德里安这时已经给出了建议,“我支持屈希勒尔元帅的计划。”
  好吧,古德里安都支持了,那应该不会错的。
  赫斯曼点了点头表示同意——他现在有点像一战时期的总参谋长兴登堡,而古德里安这个第一军需总监则类似鲁登道夫……名义上是赫斯曼当家作主,实际上赫斯曼都听古德里安的(谁让人家是古德里安啊!)。
  “打列宁格勒城还需要增加多少部队?”赫斯曼接着又问起了列宁格勒攻坚战所需要增援部队。
  “20-30个师。”
  这回屈希勒尔不敢少要了。
  野外的坦克决战好打,在不久前的“结合部会战”中双方反复交手了几回,每次都是德军大胜。而且德军(法军)还有专打坦克的布雷盖攻击机和Hs129攻击机,所以赢面很大。可是城市攻坚就难了,区区一个斯摩棱斯克中央集团军群的部队打到现在还没有拿下,何况是列宁格勒坚城?
  “波兰集团军很快就要完成组建了。”赫斯曼想了想说,“全都配属给北方集团军群,这个集团军有20个波兰师。另外,再给你15个德国步兵师。够了么?”
  给了35个师,看着似乎不少了。不过现在德国步兵师的人数也没开战时那么多了,编制从2旅4团减少到了3团,总兵力也从1.72万(满编)人减少到了1.42万人。35个师顶多就是50万不到一些的总兵力。加上北方集团军群现有的兵力,再加上之前答应给屈希勒尔的2个装甲师和2个装甲掷弹兵师,北方集团军群的兵力差不多增加到了140万,应该能打一下列宁格勒了。
  “不太够。”屈希勒尔摇摇头,“波兰师的战斗力毕竟不能和德国师相比,而且在北方集团军群现有的部队中还有战斗力较弱的白俄和芬兰部队。”
  “没有关系。”赫斯曼笑着摇摇头,“对列宁格勒的进攻只是佯攻……在列宁格勒城外的坦克决战胜利后,趁势包围列宁格勒,然后进行佯攻,吓唬一下斯大林就行了。”
  ……
  几乎在同一天,朱可夫和巴甫洛夫也在计算自己手头可用于第四次列宁格勒战役的兵力。
  “坦克军、机械化军有10个,坦克/强击火炮有大约2000辆。步兵军35个,突击集团军有5个。另外在列宁格勒还有45个师,大部分是由民兵师改编而来的……列宁格勒方面军和加里宁方面军的兵力之合超过了200万。”
  朱可夫先掰着手指头计算了一下兵力,然后点点头说:“有200万人应该能唬住德国佬了,而且还有200辆JS-2重型坦克……胜利应该是可期的。”
  他所说的“胜利”并不是歼灭德军的北方集团军群,而仅仅是把北方集团军群从列宁格勒附近逼走了事。
  为了达成这一目标,在朱可夫和巴甫洛夫制订的决战方案其实是个佯攻方案。对德属波罗的邦的攻击是佯攻,对普斯科夫市的攻击同样是佯攻。
  根据计划,加里宁方面军将会分成三个集群,左翼集群佯攻波罗的,中路集群佯攻普斯科夫,右翼集群则在列宁格勒附近的德军撤退后和列宁格勒方面军一起收复失地。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人数多达200万的苏联红军根本不会和德军来一场硬碰硬的大决战。
  因为一场有200万红军参与大会战根本不会在几天内分出胜负。而双方交战的地点又靠近波罗的海和德国边境,所以德军统帅部有的是时间从各地抽调援兵——根据苏联情报部门掌握的情况,现在德国还拥有充足的预备队,至少有1个强大的装甲军摆在东普鲁士,另外还有一个强大的法国机械化军(包括3个后备装甲师和3个机械化师)最近也开到了波兰,随时可以增援列宁格勒和普斯科夫一带的决战。
  所以用虚张声势的战术迫退德军北方集团军群,以便让战争拖延下去,在朱可夫看来才是最理想的选择。
  巴甫洛夫也点点头,笑着说:“我看此战的关键是发挥出200辆JS-2重型坦克的威力……我想德国佬第一眼看见我们的JS-2坦克的时候一定会非常震惊的。或许德国人会因此等待他们的新式坦克服役后再发起新的攻势,这样可就太理想了。”
  ……
  “威廉,我知道你是一位勇猛善战的海军军人,但是这一次大西洋舰队的任务并不是和欧洲联合舰队决战,而是破除德国人对Ju288的迷信。”
  就在苏德双方的统帅部门忙着谋划又一次列宁格勒之战的时候,同盟国大西洋舰队司令官兼美国大西洋舰队司令官史塔克上将也在向美国第3舰队的司令官哈尔西上将面授机宜。
  “我明白。”哈尔西点点头说,“我们的航空母舰和战列舰都要留着对付日本人,所以不能消耗在大西洋上。”
  史塔克上将笑了笑,说:“没错!但是我们必须吓唬一下德国佬……一定要让他们明白这样一个事实,在大西洋上,我们美国是不可能被战胜的,如果德国人想打一场持久的消耗战,他们最后一定会破产的。”
  哈尔西哈哈大笑起来,“我知道,得让德国佬明白,他们绝对没有力量在大西洋上打败美国……哪怕他们愿意付出比在东线战场灭亡苏联所需更大十倍的代价,也不可能胜利!”
第900章
糖衣炮弹
  1943年6月3日,就在美国第3舰队司令官哈尔西上将亲率3个庞大的特混舰队冲出加勒比海进入大西洋的同一天,俄国女皇奥丽加受法国总统贝当的邀请,住进了奢华无比的总统府爱丽舍宫。
  奥丽加女皇是在结束了对德国的正式访问后抵达法国的,当然还是以俄国女皇的正式身份——紧跟德国之后,法兰西共和国现在也承认了奥丽加的地位,而且还展现出了相当的热情。
  上了年纪的贝当老总统和政府总理达尔朗一块儿去巴黎圣拉扎火车站迎接女皇大驾,然后又在巴黎人民的夹道欢迎下乘车前往爱丽舍宫。
  而在爱丽舍宫内举行的欢迎宴会之后的会谈中,贝当和达尔朗就明确表明了支持罗曼诺夫王朝在俄罗斯复辟的态度!
  和德国高层就俄罗斯帝国复辟问题存在争议的情况不同,法国人从跟随德国参加对苏战争时开始,就一直非常热心的支持奥丽加女皇的复辟事业。
  这种立场不仅是因为“传统友谊”,还存在这“联俄拒统”的心思。
  因为在如今的欧洲共同体中,德意志帝国拥有压倒性的优势!
  如果将波兰人、乌克兰人、立陶宛人、斯洛伐克人、斯洛文尼亚人这些德国共君联盟的人民都算成德国人的话,德意志帝国目前的人口数量远超英法之合。而德国的工业生产总值在目前就超过了欧洲共同体内所有其他国家的总和,如果将来再消化了乌克兰这个“第二莱茵区”,工业实力(指产能)将能比肩大西洋对岸的美国!
  另外,德国目前还牢牢控制着中东油海,在未来一定可以掌握欧洲的油箱。
  因此在可以想见的未来,德国将会在人口、工业和能源这三个方面对欧洲共同体内的其他国家形成碾压。德国完全支配欧洲共同体,甚至将欧共体融合成一国的前景,都是可期的。
  可是贝当和达尔朗这样的“老法国”都不会忘记法兰西昔日的荣耀和辉煌,自然不会甘心情愿实现法德一体了。
  而要抗拒欧洲统一的前景,靠法国自身的实力显然不够,英国又是一如既往的不可靠,意大利在法国人看来更是不值一提,想来想去也只有俄罗斯这个笨头笨脑的大块头可以依靠了。
  也不说以武拒统了,就是对抗和平统一,俄罗斯帝国也能派上大用的。因为只要苏联变成了俄罗斯,而俄罗斯帝国的沙皇又姓霍亨索伦,德国的欧洲一体化之梦就不能不带着俄罗斯玩。
  那可是一亿多俄罗斯人啊!到时候法国人没意见,德国人肯和他们和平统一吗?
  所以为了让一亿多粗暴野蛮的俄罗斯人加入欧洲这个大家庭,法国人是很愿意拿出一些血本的。
  “女皇陛下,基于我们两个国家以往的传统友谊,法国政府现在愿意尽一切努力帮助俄罗斯重新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法国总理达尔朗在会谈一开始的时候,就直接向俄国女皇和陪同她访法的首席大臣弗兰格尔公爵亮明了立场——尽一切努力支持!
  “非常感谢法兰西人民的友谊。”女皇没有依靠翻译,直接用流利的法语回答,“有了您的承诺,我相信我的法国之行将会收获颇丰……实际上,现在就是俄罗斯帝国能否重新回到正常轨道的关键时刻,我们需要法国的支援,这样的支援将会让法俄两国在未来成为最好的朋友。”
  贝当元帅点点头,问:“我也期待着法俄两国成为最好的朋友,现在我们愿意提供帮助。那么……陛下,您现在想要什么呢?”
  现在的法国已经从1940年的灾难中走了出来,受益于欧洲一体化和世界大战带来的商机,法国的工业生产和财政收入都恢复到了1939年的水平。因此现在有了足够的财力和物力(除了石油)可以援助白俄复辟了。
  “那真是太好了。”女皇的首席大臣弗兰格尔公爵这时候开口接过了问题,他也用法语说:“总统先生,总理先生,那我就不客气了……现在我们的确需要一些东西去收复彼得格勒。”
  “需要什么,尽管说吧。”达尔朗总理插了句话,他猜想俄国人现在最需要的一定是部队。
  现在法国陆军第1机械化军现在已经准备完毕,还开到了波兰(原计划用于收复华沙的作战),随时可以前往列宁格勒战场。
  另外,一个新的重炮兵集群也编组完毕。该集群拥有300多门崭新的194mm大炮,其中一半是自行火炮,可以用于列宁格勒市内的巷战。
  只要俄国人开口,这两支部队马上就能加入收复彼得格勒的战斗!
  “我们现在最需要的是食品。”弗兰格尔说,“包括面粉、奶酪、糖、肉类等等。然后是各种轻工业品,包括布料、钟表、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等等。”
  “什么?”
  贝当元帅和达尔朗上将被弗兰格尔的话弄得有点莫名其妙。这是要打仗呢还是做买卖啊?食品什么的还好说,毕竟前线的将士也是要吃饭的,可是布料、钟表、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是怎么回事儿?
  “这是给投奔陛下的彼得格勒人的奖品!”弗兰格尔解释说,“众所周知,苏联统治下的国家,生活资料是异常匮乏的!
  对法国和德国人民而言不算贵重的物品,对苏联第二首都的人们而言,却是非常珍贵和难得的。使用这些奖品的效果,很可能比炮弹还要好。”
  用各种糖衣炮弹去轰击列宁格勒的主意都是投靠女皇的叛徒们提出的。除了“三转一响”和食品、布料之外,奥丽加女皇还让人在德国的印刷厂紧急印刷了几百万份彼得格勒户口本和土地证!
  凡是投奔女皇陛下的列宁格勒市民和守军,都可以得到女皇陛下授予的彼得格勒户口本,同时他们在彼得格勒市内拥有的房屋和工作,都可以得到保留。
  而在彼得格勒没有住房和工作的投诚者(主要是外来的红军士兵),也都能够得到一小块位于彼得格勒郊区的土地(用来盖房子)和一个在彼得格勒非农工作的机会……也就是说,不管你原来是哪儿的人,也不管原来是干什么的,只要投奔女皇,彼得格勒户口、宅地和好工作马上就有了!
  “公爵先生,您真的认为靠这些东西,就能让列宁格勒城内的苏军投降了?”法国总理达尔朗用怀疑的语气反问。
  女皇奥丽加笑了一笑,说:“光靠这些东西当然没有用,但是列宁格勒城外还有一百万大军,他们会让城内的人们品尝到绝望的滋味。到了那时,俄罗斯帝国就是他们唯一的希望了。”
  ……
  “同志们,德国人的飞机已经走了。”
  正坐在涅瓦斯基大街旁一个地下人行道里面一边抽烟一边躲轰炸的卡明斯基大尉耳边传来了托洛茨基分子瓦兹涅佐夫的喊声。
  这是个三十多岁的莫斯科人,大清洗前是个市政府的小干部。不知道得罪了什么人就被充了托洛茨基分子的指标,定了个什么恐怖集团的罪,先判死刑,后改25年劳动改造,在西伯利亚呆了7年,和卡明斯基在一个劳改营里面。42年底的时候被卡明斯基动员参加了红军,不过没有恢复名誉,所以只是个士兵——卡明斯基所在的这个步兵营里面可真是藏龙卧虎,随便抓一个小兵出来,大清洗前都是个干部,有两个甚至是红军里面的政工干部!说起革命道理,连政治副营长伊万诺夫都比不上。
  “什么?真的飞走了?怎么没听见炸弹爆炸呢?”卡明斯基叼着香烟就大摇大摆走到了人行地道出口,探出脑袋张望了一下,似乎不大确定。
  “不是扔炸弹的,是丢反动传单的……听说德国人准备把列宁格勒送给奥丽加·罗曼诺娃当首都,所以不舍得扔炸弹,尽扔纸弹了。”瓦兹涅佐夫一边说话,一边随手塞给卡明斯基一份印着沙俄双头鹰标记的传单。
  卡明斯基只当没看见,接过传单低头就看,还笑呵呵地说:“给彼得格勒户口,还给分宅地,还安排工作,还奖励钟表、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这都谁出的主意啊?”
  他的话一出口,本来缩在地下通道里面的半个连的士兵(他们是跟着卡明斯基出来巡逻的)全都涌了出来,人人都捡了张传单在那里研究阶级斗争新动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03/7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