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之第三帝国(校对)第48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8/735

  她出生和成长在右岸乌克兰,从来就不是苏联人,自然把“解放”右岸乌克兰的红军看成侵略者,要和他们斗争到底了。
  不过这个时候她和大部分为德意志帝国而战的乌克兰战士,都已经察觉到德国对乌克兰这片黑土地的企图,实际上和苏联是一样的。区别只是德国人会把右岸乌克兰的土地平分给乌克兰农民——被拿出来分配的只有“右岸”,不包括西乌克兰和左岸乌克兰。
  而西乌克兰(原奥属乌克兰部分地区)的土地所有关系不会改变,左岸乌克兰(指第聂伯河东岸)的肥沃土地将会用来安置德意志移民(不用查N代,只要是白人、信上帝、会说德语就行了),同时成为德意志帝国的领土。也就是说,在这场战争中损失惨重的乌克兰民族只能得到半个乌克兰,而且还得奉德意志皇帝为他们的君主……
  当然,对帕夫柳琴科这样的乌克兰知识分子而言,德国人的统治还会给他们带来一个额外的好处——他们可以自由地生活在任何一座欧洲共同体的大城市,同时享受欧洲公民和帝国公民的福利。
  为了这些德国人施舍的福利牺牲生命当然是不值得的,但是被苏联视为“叛徒”的乌克兰战士现在却别无选择,只能和苏联红军死磕到底,成了德国人的廉价炮灰——本来同属一个民族,现在却成了战场上不共戴天的敌人,这不能不说个巨大的悲剧。
  而身在悲剧中的帕夫柳琴科和她的助手季莫申科则在5月9日傍晚的时候进入了大楼的地下室。这其实是一个半地下室,地下室的顶部是高于地面的,而且在高于地面的部分还开了10个小小的窗口。
  地下室已经经过了一番改造,水泥地板被用炸药和铁锹挖掘开来,构成了数个避弹坑。所有的窗口都被改造成了火力点,3个机枪组,3个反坦克组(各装备一门“洋娃娃”88mm无后座力炮)和3个狙击组已经到位,帕夫柳琴科和季莫申科是配置在这个地下室中的第4个狙击组。
  指挥这10个战斗小组的是一个名叫波罗申科的中士——德国陆军中的军官数量一直偏少,通常一个连只有连长和1排长是军官,其余的排长都是士官。党卫军第14乌克兰骑兵师的军官配置也是一样的,所以在党卫军第14骑兵侦察营中也没几个军官。在之前的战斗中,还有几个军官阵亡,因此现在就轮到了一个中士来指挥这个缩在地下室里面的排级战斗群了。
  帕夫柳琴科荣誉中士则是这个战斗群中的两位中士之一,因此就是波罗申科的替补,一旦波罗申科阵亡,她就是战斗群的指挥官了。而现在的帕夫柳琴科荣誉中士还不知道,这个地下室和这栋坚固的场部大楼,会成为她的扬名之地。
  而在党卫军第17骑兵侦察营的残部退守到第13号集体农庄场部大楼的同时,苏联红军第5机械化军下属的第5坦克歼击旅和第108机械化步兵旅也在第13号集体农庄中布防。
  虽然还没有拿下场部大楼,但是这个可供几千居民居住的集体农庄生活区还是一个非常有防守价值的区域。为了生活、工作和建设的方便,第13号集体农庄的生活区位于公路旁边,附近还有一条几十米宽的河流和一大片森林,都是可以依托的有利地形。而在农庄生活区和附近的一大片森林四周,则是一望无际连成大片的农田、零星散布的小片树林和属于集体农庄的仓库房舍,实在是最理想的坦克大决战的战场!
第874章
大决战(二十四)王牌
  后世玩“坦克世界”的人有一句调侃T-34坦克的笑言:赛车手未必能够驾驭T-34,但好的T-34驾驶员一定能够成为出色的赛车手!
  隶属于坦克第5军的坦克第10旅第112营1连的连长康斯坦丁·萨莫金上尉如果听到这个说法,一定会表示赞同的。因为在他的靴子下方,就有一个出色的T-34坦克驾驶员舍甫琴科,他和现在坚守在第13号农场大楼里面的纳粹分子一样,都是乌克兰人。不过这是个好乌克兰人,是个光荣布尔什维克党员,而且还是个相当出色的T-34驾驶员,能把这种很难操控的车辆开得和美国援助的越野车一样灵活。
  如果没有他,萨莫金上尉肯定不仅不会有今天的地位和成就——坦克连长和苏联英雄,多半还会在波兰战场上被德国人的坦克打死。
  不过即使拥有一位出色的驾驶员和一位王牌车长/炮手(萨莫金上尉本人,他有19个可以确认的战果,都是用T-34/57坦克取得的),用T-34/57坦克去摧毁一辆德国的坦克或是强击火炮,依然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
  因为在如今的苏德战场上进行的不是坦克和坦克的单挑,而是苏德两军机械化作战体系的较量!哪怕是王牌,也不过是这个体系中的一颗质量比较好的“螺丝钉”,根本不可能改变整个体系的弱势。
  虽然很不情愿承认,但是萨莫金上尉心里还是很清楚,哪怕T-34/57和KV-85成为红军坦克部队的主力,还有了SU-85和SU-122这样反坦克能力出色的强击火炮,如今战场上的优势还是属于德军的。
  而且德国人的优势还非常之大!他们拥有的坦克和强击火炮性能更加优越,数量也多于苏联——其实双方的数量差距不大,但是德国坦克的质量比苏联的好,所以出动率更高。
  另外,德国人的步兵和炮兵也拥有更强和更多的反坦克手段,包括铁拳系列的反坦克榴弹发射器、各种口径的无后座力炮和基本实现了“自行化”和“装甲化”的75mm级别的反坦克炮。
  不过苏联坦克在战场上面临的最大威胁却是来自天空的,法国人的布雷盖攻击机和德国人的Hs129简直就是两款坦克杀手!而福克零式D、Fw-190F系列和Ju87斯图卡系列的俯冲轰炸机,都能给苏联坦克部队造成致命的伤害。
  所以现在苏军坦克部队的战术也和1942年时有了很大的不同,部队在前线地区的机动基本摆到了夜间。进攻也尽可能摆在了晚上,由夜色掩护着进行。而白天部队则一般会进行隐蔽和防御。
  另外,使用坦克/强击火炮进行防御和伏击也日益成为苏联坦克部队的主要作战手段。
  从5月9日黄昏开始进入高潮的第13号集体农庄之战,也是从德军的进攻和苏军的防御开始的。
  由于树林和农场的生活区的地盘只占到战场的一小部分,根本摆不开一整个坦克集团军。所以大部分的苏联坦克/强击火炮都只能摆在长势非常茂盛的麦田里面。萨莫金上尉和他的坦克连(满编有10辆T-34,不过现在只有5辆,其中T-34/57有3辆,T-34/76有2辆,剩下的不是抛了锚,就是被德国人的飞机给炸毁了)就被安置在距离第13号集体农庄(生活区)不到10公里的一片麦田里。
  5辆坦克上都披着挂满了树叶的伪装网,还依托着一道用铲斗(可以装在坦克上的铲斗)挖掘出来的土堆。附近还部署了一个25mm高炮阵地,摆了6门M1940高炮。此外还有一个连的步兵带着机枪和“红色铁拳”散布在坦克周围。
  萨莫金打开了坦克炮塔顶部的舱门,半个身子露在外面,手中举着个望远镜,正在四下观察。
  突然,他听见一阵“咻咻咻”的怪响,这是火箭炮发射的声音。
  “火箭炮!快隐蔽!”萨莫金大喊了一声,就连忙缩回了闷热、狭窄,弥漫着柴油和机油气温的T-34坦克里面,然后关上了舱门。
  然后,他就听见一阵沉闷的轰响透过T-34坦克厚厚的装甲传来。
  很显然,德国人正在用火箭炮轰击他所在的“坦克防御阵地”。T-34当然是不怎么怕火箭炮的,但是附近的步兵和高炮阵地可就难说了。
  如果没有了步兵和高炮的掩护,萨莫金同志的连队将会处于非常危险的境地。
  就在萨莫金同志为他的战友们担心的同时,在离他不到5000米的麦田里,脖子上挂着蓝色马克斯勋章的坦克车长(击毁50辆以上敌军坦克/强击火炮的车长才有资格获得)库特·肯斯佩尔军士长正从他的虎式G型坦克的炮塔舱盖中探出半个身子,也举着个望远镜在观察周围的地形。
  肯斯佩尔军士长是德国的坦克王牌车长,现在是第506重装甲营(通常配属第6装甲师)1连2排的排长兼虎式坦克的车长。生于1922年的肯斯佩尔是1940年应征入伍的义务兵,在参军后接受了坦克炮手的训练,参加了1941年的北非之战,然后又接受车长训练。在1942年的苏德战争爆发前成为4号H坦克的车长,参加了白俄罗斯战役和第一次列宁格勒解围战役,用4号H坦克摧毁了32辆各种苏联坦克/强击火炮。
  之后他又参加了为虎式坦克车长举办的训练班,并且在43年4月份得到了一辆崭新的虎式G-2坦克。这种战斗全重为48吨的“缩水虎”(也可以叫“注水豹”)的装甲防护能力虽然不如虎式E型,但是装备的可靠性却大幅升,续航能力也增加了不少,而且那门精度极高的88mmKwK36L/56火炮可没有丝毫缩水!
  所以今天肯斯佩尔军士长可是憋足了劲儿,准备大干一场,用他的虎式坦克再多干掉一些该死的苏联坦克了。
  火箭炮的轰击并没有持续太久——参加炮击的都是第11装甲军下面的3个师的直属火箭炮营和军直属的一个火箭炮团。总共有6个营(每个营有24辆48轨80mm火箭炮车),144辆火箭炮车,一次齐射可以发射6912枚80mm火箭弹。这种火箭弹长705mm,重量只有6.6千克,弹头装药仅0.69千克,对敌方的工事和装甲目标几乎没有杀伤力。不过因为火力密度大,覆盖也广,用来对付软目标和雷区效果不错,而且因为是自行火箭炮,从行军投入作战的速度也快。
  所以这种轻型而且廉价的火箭炮就大量配属给了德国的装甲师/装甲掷弹兵师,在坦克和装甲掷弹兵发起进攻前先给敌人来个一两次齐射清清场。
  在火箭炮的齐射之后,已经在战场上列好了进攻队形的40辆虎式G型坦克、20辆4号F型坦克(短管4号)和340多辆4号H型坦克,就开始在上万名装甲掷弹兵/下马骑兵以及45辆“犀牛”坦克歼击车的掩护下,轰隆隆的向前推进了。
  第13号集体农庄战场上的苏联红军坦克部队马上就要领教到一个德国装甲师(还配属一部分骑兵)的攻击有多么可怕了!
  ……
  “同志们,为了乌克兰,准备战斗!”
  荣誉中士帕夫柳琴科大声呐喊,缩在第13号集体农庄场部大楼地下室里的三十几个乌克兰族德军听到她的喊声,就纷纷从地下室内避弹坑里爬出来,走向自己的战斗岗位——就是那些露出地面的窗口。
  帕夫柳琴科也走向了自己的岗位,她现在虽然指挥着一个排级战斗群(之前的指挥官波罗申科中士被苏联人的喷火坦克烧成了重伤,现在大概已经死了),但还是得亲自参加战斗。因为这栋大楼里面的每一个还能动弹的德军,包括轻伤员和津茨少校都在战斗。
  这大概也是他们在阵亡或者获救前唯一能做的事情了。
  不过包括帕夫柳琴科在内,谁也不会对获救抱有什么希望了。因为苏军的SU-122突击炮已经摆到了大楼前几百米的广场上,苏军步兵的出发阵地更是距离大楼不到300米。
  幸好苏联的坦克集团军没有配备203mm的B-4榴弹炮,要不然帕夫柳琴科等人早就被倒塌的房屋给埋葬了。但是苏联人投入了另外一种攻坚利器——喷火坦克!
  “乌拉!乌拉!乌拉……”
  震耳欲聋的呐喊声很快就响了起来,从一个被改造成射击口的窗口往外看去,帕夫柳琴科看见了月光之下,正步步逼近的苏联步兵和T-34坦克(是喷火型的OT-34)。
第875章
大决战(二十五)严令
  “虎式坦克!虎式坦克!我被它们发现啦……妈呀,我完啦,啊……”
  萨莫金上尉戴着的美国耳机里面传来了惨叫的声音,那是他手下一位姓乌特金的坦克车长的声音,他驾驶的是一辆T-34/76,根本不可能对抗虎式。不过换成萨莫金的T-34/85被虎式坦克盯上的结果也一样——都是成为光荣的革命烈士!
  和乌特金车组的通讯旋即中断,看来那4个人都已经成为先烈了。不过萨莫金上尉却没有任何要冲出去为战友报仇的意思,因为从隐蔽的土堆后面冲出去的结果只有一个,就是被虎式的那门88mm炮打碎……这是毫无疑问的,反正萨莫金上尉从苏德战争爆发到现在,还没听说有谁从虎式坦克的炮口底下逃生呢——实际上也不可能,因为现在的德国虎式坦克有的是钨合金硬芯穿甲弹(Pzgr.40型炮弹)可以用,1000米的距离上稳穿30度倾角的138mm均质钢板,而且命中精度极高。甚至在1500米的距离上,这种炮弹也能打穿123mm呈30度倾角的均质钢板。
  也就是说,所有的苏联坦克和坦克歼击车,现在都不可能在没有工事掩护的情况下和虎式扛正面。
  而且,虎式坦克从来不单独出动,向来是边上有4号,背后有“犀牛”——那可是装了一门71倍径的88mm炮,使用钨合金硬芯穿甲弹的话,2000米距离上都能秒杀一切苏联坦克!
  不过苏联的坦克兵现在对上德国坦克集群也不是一点办法没有,他们的办法就是伏击打黑炮。有时候还会利用T-34/76当诱饵勾引德国坦克,为埋伏的T-35/57、KV-85、SU-85或反坦克炮创造攻击的条件。
  所以萨莫金现在只是静静等待着在照明弹和月光下的德国坦克/步兵集群步步靠近——它们刚刚突破了由T-34/76坦克构成的第一道防线,现在正是最得意的时候!
  萨莫金上尉这时用靴子踹了下驾驶员舍甫琴科的肩膀——这是在高速他保持车辆发动,随时准备转移。
  因为萨莫金上尉已经找到了攻击的目标,一辆正在缓缓靠近的虎式坦克。
  “穿甲弹!”他向装填手下达了命令,一枚57mm穿甲弹很快被推入了炮膛,随后他就毫不犹豫按下了发射钮!
  轰!
  一团烟火突然在萨莫金选中的那辆虎式坦克的正面腾起。
  一发命中!
  “快快快!快启动!”他也不去看那辆被打中的虎式坦克有没有完蛋,只一边大喊一边在驾驶员舍甫琴科肩膀上猛踢了两脚。
  旋即,一阵刺耳的噪音就响了起来,车辆就猛烈晃动着向后倒退。退了几十米,又是一个调头,接着就全速开动奔向下一个伏击阵地。
  这就是一击即离,空中的战术被运用到了地面的坦克格斗上来了!
  不过这种战术对缺乏高精度火炮和优质穿甲弹的苏联红军坦克部队而言,实在有点勉强。如果换成德国人这么打,效果肯定要好的多……
  德国王牌坦克车长肯斯佩尔军士长眼前金星直冒,耳边嗡嗡作响。他的坦克刚刚被一枚57mm炮弹给击中了!不过很走运,这枚炮弹正好撞在炮盾上面,没有能够击穿,但还是把肯斯佩尔和炮手马克斯吓了一大跳。
  回过神来的肯斯佩尔知道自己被人打了黑炮,于是连忙通过车长周视镜寻找目标,很快就看见大约4、500米外有一个巨大的黑影。
  “停车!”他通过车内电话下达命令,“10点钟方向,那个黑影,干掉它!”
  “嗒嗒嗒……”先是同轴机枪打出了一串曳光弹,正中了前方的黑影,然后就是“轰”的一声巨响,那个意思苏联坦克的黑影被打成了一团烈焰。
  被击中的正是苏联的坦克王牌萨莫金上尉乘坐的那辆T-34/57坦克!
  ……
  “见鬼!”
  站在13号集体农庄场属红星小学教学楼楼顶上的坦克第5集团军司令员卢金上将恨恨的骂了一句,因为他发现自己精心布置的防线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坚固,被德国人的坦克集群轻轻松松就捅破了其中的第一道防线。
  “司令员同志……”坦克第5集团军参谋长杜布科夫少将这是也爬上了房顶,他不是来观战的,而是向卢金传达方面军司令部的命令。“方面军命令我们至少要在克利莫维奇坚持10天,以配合戈梅利方向上的主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8/7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