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之第三帝国(校对)第48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7/735

  不过在天黑后情况很快扭转,SU-85坦克歼击车开始发挥威力,这种武器号称可以在800米外毁灭虎式,不过由于苏联大炮一贯的精度不足,实际上在800米开外很难击中目标。但是到了夜晚,当双方的交战距离因为能见度不足而缩短后,SU-85就变成了令人生畏的利器。在防御作战中击退了德国装甲集群的几波攻势,在战场上留下了数十辆熊熊燃烧的德军坦克和装甲车辆,而自身的损失还不到十台。
  这样的交换比,绝对是卫国战争爆发以来所未有的!
  所以红军战士原本显得低迷的士气也逐渐鼓舞了起来,在击退了德军的又一波进攻后,战场之上响起了震天动地的欢呼声。
第872章
大决战(二十二)把握
  “元帅,第1装甲集团军的报告,他们在莫吉廖夫州境内克利莫维奇市的第13号集体农庄附近遭遇了至少是军一级的苏联机械化部队。”
  5月9日清晨,奥托·韦勒中将向曼施坦因通报了第1装甲集团军司令部刚刚发来的最新战报。
  “军一级?那么肯定?”曼施坦因站在巨大的沙盘台旁,背着胳臂在看参谋们把一个象征着苏联坦克军的模型摆放到位。
  “可以肯定。”奥托·韦勒回答,“由伦茨基中将指挥的一个师级装甲骑兵集群从昨天下午开始就遭到了这个苏联机械化军的阻挡,损失了30多辆4号坦克和20多辆装甲车,都没有能够成功突入被苏军包围的第13号集体农庄。”
  能够抵挡一个师级装甲骑兵集群十几个小时,那至少是一个苏联的坦克军或机械化军了!
  奥托·韦勒又提出了第二个证据,“而且,通过审讯俘虏得知,正在同伦茨基集群作战的部队来自苏军坦克第5集团军下的机械化第5军。”他说,“据此可以判断,苏军的坦克第5集团军就在克利莫维奇附近的斯摩棱斯克州南部。”
  虽然卢金上将指挥的部队抵达住了伦茨基集群的多次进攻,但还是付出了不小的代价,特别是在5月8日下午德国飞机可以出动的时候,卢金部队连着被突破了2道防线,当然有不少意志不坚定着背叛了苏维埃祖国。
  不过德国人并没有从这些苏联叛徒们口中得到太多有用的消息,因为抓到的都不是什么大叛徒,只是些小鱼小虾,除了知道所在部队的番号和隶属关系之外,对卢金的作战部署是一无所知的。
  当然,也有几个被俘的坦克车组成员供出了昨晚绕着第13号集体农庄绕圈的事情,不过还有一些人则否认有这样事情存在。所以克利莫维奇前线的德军也搞不清楚状况。
  “第13号集体农庄怎么样了?”曼施坦因又问起了被围的集体农庄。
  “还在抵抗,不过部队损失不小,现在只剩下不到100人还能坚持作战。”韦勒中将说,“因为防守的是乌克兰人,所以他们打得特别顽强,没有人投降。”
  “命令第1装甲集团军,一定要想办法解救那些勇敢的乌克兰人。”曼施坦因下了一道他自己也不知道能不能实现的命令——不过为了安抚乌克兰炮灰,这命令还是得下。
  下完了拯救乌克兰炮灰的命令,曼施坦因又把注意力集中到了正在阻挡伦茨基集群的苏联坦克第5集团军上了。
  “我们得消灭掉这个苏联坦克集团军!”曼施坦因说,“如果它真的在那里的话!”
  从《紫色方案》开始执行以来,德军现在还是第一次遇到集团军一级苏军坦克部队呢!哪怕不是那么确定,曼施坦因也不放过它。
  “马肯森大将的看法和您一样。”韦勒中将把一份马肯森大将用电报发来的作战草案递交给了曼施坦因,“元帅,马肯森大将计划动用第11装甲军北上寻求决战,同时再请第3装甲集团军派出第24装甲军从奥廖沙直插罗斯拉夫尔,包抄苏军坦克第5集团军。”
  由汉斯-卡尔·冯·埃泽贝克上将指挥的第11装甲军编有第6装甲师、第10装甲师、党卫军第1装甲掷弹兵师等3个师,人数不到5万,拥有的坦克/强击火炮却超过1000辆,绝对是一支实力超强的机械化打击力量。
  而由赫尔曼·巴尔克上将指挥的第24装甲军则拥有第9装甲师、第22装甲掷弹兵师和党卫军第2装甲掷弹兵师,实力虽然不如第11装甲军那么强悍,但是战力高于一个苏联坦克集团军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现在马肯森大将准备拿出2个装甲军去围歼1个苏联坦克集团军,应该是挺有把握的事情。
  “我看可以。”曼施坦因点点头,“把第24装甲军划归第1装甲集团军指挥,就由马肯森大将指挥这一战吧。”
  马肯森大将的能力不如第3装甲集团军的莫德尔是肯定的,不过人家的老爹是奥古斯塔·冯·马肯森元帅,那可是第二帝国时期存活到现在的古董级元老啊。
  所以消灭苏联坦克第5集团军的功劳只能给马肯森大将,而且马肯森大将的能力还是有的,能有今天的地位并不全靠拼爹。
  “元帅,霍特大将发来电报,第56装甲军刚刚完成了从斯摩棱斯克南面的迂回,占领了塔拉什基诺,现在斯摩棱斯克已经处于被我军三面包围的状态之中。霍特大将请示,是否要合拢包围圈?”
  “不需要。”曼施坦因摇摇头,“留一条路给斯摩棱斯克的守军逃走。”
  斯摩棱斯克是“必取”的城市,因为这里是铁路枢纽所在,拿下了斯摩棱斯克,德军在俄罗斯西部战场的后勤线就能依赖铁路而不是公路(实际上是土路)了。所以曼施坦因决定采用围三阙一的战术,尽快夺取城市。
  “另外,霍特大将还报告在斯摩棱斯克以西的卡廷森林地区发现了许多万人坑。”
  “发现万人坑了?”曼施坦因没有一丝惊讶的表情,只是问,“这次埋的什么人?”
  “都是被苏联俘虏的波兰人。”韦勒中将面无表情地回答,“可能是几个月到一年前被杀害的,现在尸体全都高度腐烂,有些只剩下了骨头。”
  “都是战俘吧?”曼施坦因一副无所谓的表情——他对波兰人其实没有什么偏见,但是和同时代的德国军官一样,都极度讨厌波兰第二共和国的军人!
  “不全是战俘,也有一些平民。”韦勒中将说,“至少看他们的衣服像是平民。”
  “哦,那应该是西白俄罗斯的资本家、地主什么的吧?”曼施坦因摇摇头,“报上去吧。”
  类似的情况其实不是第一次发生了,几个月前德军攻打右岸乌克兰的时候就挖出过万人坑。那时挖出来的尸体里面就有许多平民,经过调查后知道是右岸乌克兰的各种坏分子什么的。在这段时间,那个从来不说瞎话的宣传部长戈培尔博士正满欧洲宣传这事儿呢。
  苏联当然矢口否认啦,还反咬了德国一口。不过全世界也没人会相信苏联的说法,因为根据苏联自己公布的1926年《刑法典》,在右岸乌克兰枪毙个十几万人是完全合法的,要是不枪毙那么多,那就是赫鲁晓夫同志渎职了。
  而且在当年苏俄革命的年代,契卡战士在俄罗斯本土也没少杀!
  “还有一个重要的情况。”韦勒中将又递给曼施坦因一份电报,“北方集团军群司令部的通报,昨天晚上苏军对列宁格勒城东南的柳班发动了猛烈炮击,动用了至少2000门压制火炮!”
  “2000门大炮?”曼施坦因微微笑了笑,“苏联人想趁机给列宁格勒解围吧?”
  韦勒笑着说:“应该是的,这座城市被包围快一年了,城内的食品接近耗尽,再不解围,那里恐怕就要变成彼得格勒了!”
  ……
  “总书记同志,好消息!”
  5月9日下午,久违的好消息终于出现在了克里姆林宫中的红军最高统帅部内。
  巴甫洛夫元帅说:“空军发现一个异常庞大的装甲车队出现在从列奇察开往克列莫维奇的公路上……很可能有数千辆各种坦克、强击火炮和汽车!我们估计,这是一个集团军级的装甲集群!”
  “是德军南路集群的主力吗?”叼着烟斗,面露出轻松表情的斯大林问。
  “至少是一半的主力。”巴甫洛夫回答,“根据西南方面军的报告,他们在切尔尼诺夫州北部也发现了德国人的装甲集群,其中一部还抢占了杰斯纳河上的一处渡口,目前正在搭建浮桥。”
  “什么?”斯大林的脸色又凝重起来了,“他们要渡过杰斯纳河去包抄西南方面军背后吗?”
  “他们做不到的。”总参谋长沙波什尼科夫说,“坦克第4集团军目前已经抵达了杰斯纳河附近,一旦德国人大举渡河,坦克第4集团军就会把他们打回去的。”
  巴甫洛夫看到斯大林的眉头还是紧皱着,连忙补充说:“现在德军的中路集群兵分两路,而且两路都是主力部队,因此其中路必然空虚,顶多有1-2个装甲师再加上一些装甲掷弹兵师,不可能挡住坦克第1、第2集团军的庞大兵力。”
  斯大林终于露出了笑容,“也就是说,在即将开始的结合部战役中,红军有必胜的把握?”
  “是的,我们有把握!”巴甫洛夫回答说,“不仅是结合部战役很有把握,连大卢基-列宁格勒战役也极有把握。因为一旦我军在结合部战役中占据上风,那么目前在斯摩棱斯克周围的德军装甲集群一定会分兵南下,届时对大卢基的突袭就有成功的把握了。”
第873章
大决战(二十三)乌克兰人
  开始于1943年5月7日的克利莫维奇战役,在后来的历史上又被称为第13号集体农庄之战。因为这场战役是围绕着位于克利莫维奇市境内的第13号集体农庄展开的。
  而这场战役,又被看成是结合部大会战的开始和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战!
  如果德国国防军第11装甲军在第13号集体农庄之战中击败了苏联的坦克第5集团军,那么第11装甲军就能和从北面奥廖沙南下的第24装甲军会师,然后一起加入南线的戈梅利战场,届时德军在戈梅利战场上将可以集中第3、第11、第14和第24一共4个装甲军。
  这4个德国装甲军下属的装甲师数量将达到6个,装甲掷弹兵师的数量则会达到7个,理论上拥有坦克/强击火炮的数量更是达到了5000辆以上!
  而苏联的坦克第1、第2集团军在纸面上的实力不过是拥有坦克/强击火炮2100辆左右,连对手的一半都没有,一头撞上去的结果肯定是粉身碎骨。
  如果卢金上将的坦克第5集团军可以在第13号集体农庄之战中拖住德军的第11装甲军和稍后会加入战斗的德军第24装甲军,同时南线西南方面军的部队也能拖住进入了切尔诺戈夫一带的德军第14装甲军(要完成这个任务也很困难,因为第14装的主力并没有深入,而是聚集在切尔尼戈夫市附近,距离戈梅利战场只有约100公里),那么苏联坦克第1、第2集团军需要对付的敌人就只有德国的第3装甲军(有2个装甲师和2个装甲掷弹兵师)了。
  而苏联的坦克第1、坦克第2集团军如果能在戈梅利战场上击溃或歼灭德军第3装甲军,那么苏德战场上的形势将会逆转,共产主义事业或许就有实现的可能了!
  所以5月9日傍晚,当卢金同志得知了一个庞大的德国“装甲集团军”正向自己靠拢的时候,他知道自己和坦克第5集团军现在肩负着共产主义事业的成败兴亡。
  “同志们,苏维埃祖国的存亡和全人类的幸福,现在就看我们光荣的坦克第5集团军了!”
  卢金上将在晚上7点时,在自己的前敌指挥部内对集团军司令部的主官以及第5机械化军的几个主官说道:“我们现在面对的是远比我们强大的敌人,他们拥有大量的坦克和火炮,士兵们武装到了牙齿,而且来势汹汹,准备灭亡苏维埃祖国。
  如果我们不能在克利莫维奇把他们拖住,不能用坦克第5集团军的奋战吸引到更多的敌人,那么结合部会战就会失败!这将意味着不可想象的灾难性后果!
  如果我们在结合部会战中失败,那下一场会战将会在伟大祖国的首都打响,而且列宁格勒也有可能会沦陷。我们的祖国将会面临生死考验。
  所以我们坦克第5集团军必须在克利莫维奇奋斗到底,不惜一切牺牲!”
  坦克第5集团军要在克利莫维奇……实际上是在克利莫维奇的第13号集体农庄附近战斗,那么占领这座大型集体农庄的场部和生活区以及附近一大片森林就非常关键了。
  因为那里不仅有可以埋伏坦克和坦克歼击车的树林,还有坚固的场部大楼、仓库、学校、卫生所和居民区,那是一个拥有几千居民的小城镇——苏联的农业集体化可不是只有搜刮没有建设的!
  实际上,集体化带来的是农业的规模化和机械化经营,和美国的大型农业公司所做的事情区别不大。失败的原因并不在于“规模化”和“机械化”,而是在于“政经一体”(集体农庄并不仅仅是经营实体,而且还是一级政府)所带来的特别严重的官僚主义。
  不过在白俄罗斯克利莫维奇的第13号集体农庄的官僚们的干劲还是挺足的,至少在面子工程上投入了不少人力物力(这里其实是一个模范集体农庄),建造了在40年代的苏联来说算是非常气派和坚固的场部大楼。
  而这栋高三层,还有一层地下室,占地约三四千平方米的场部大楼(同时也是合作社总部、农业机械总站、储蓄所和民兵指挥部的所在地),在1943年5月9日晚上的时候,则变成了一百多名乌克兰族德军的最后据点。
  帕夫柳琴科和她的助手季莫申科是在5月9日下午撤到这里的。
  党卫军第17骑兵侦察营的营长赫尔穆特·津茨少校当时就对她说:“柳德米拉,你不必留在这里,因为你是女人……可以化妆成平民离开,只要向南走上几公里,就能找到我们的大部队了。”
  德国国防军的一线部队里几乎没有女性存在,这不符合容克的传统,只有乌克兰族的部队中有少量的女兵(身份仍然是国防军女助手)存在。所以帕夫柳琴科化妆成普通的苏联农妇逃离的可能性还是有的。
  但是这位来自基辅的乌克兰女战士却拒绝了津茨少校的提议。
  “不,少校同志(纳粹党内也称同志),我是一名军人!”帕夫柳琴科说,“我要为荣誉和乌克兰自由而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7/7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