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之第三帝国(校对)第47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7/735

  所以经验丰富的斯普罗斯基少尉把这个相貌还算端正,而且浑身上下充满了青春气息的革命少女打扮成了“女叫花子”兼失足妇女——这种不知羞耻的女人在普斯科夫州是很有一些的,在德军和白俄军队路过的每一条重要公路上每隔一百多米就有一个。
  因此卡斯莫杰米扬斯卡娅同志只是众多“要饭女”中的一员,是非常容易隐蔽的。
  按照斯普罗斯基少尉的布置,她可以一边要饭,一边数一下经过的德军坦克(卓娅能够辨认各种型号的坦克和突击火炮)和部队。这样吃饭问题和侦察任务就可以一起解决了,而且还非常安全。
  当然,为革命献身的准备还是要有的!
  不是献出生命,而是献出身体!不过献身对象多半不是德国纳粹,德军的纪律严格,行军途中是不允许拈花惹草的。但是反动女皇的白俄军队和追随纳粹作战的法军、克罗地亚-匈牙利军就没有那么严格的纪律了……
  一想到自己的贞洁可能会被一个反动透顶的老白男(白俄老男人)夺走,卓娅就有一种想要呕吐的感觉。
  一阵轰隆隆的马达声音传了过来,打断了正在为革命而要饭的卓娅的思路,她连忙往马达声传来的地方看去。只见一阵烟尘滚滚而来,这气势一看就知道是机械化部队开过来了。
  卓娅连忙屏住呼吸,睁大了眼睛,仔细盯着公路。不一会儿,让她兴奋得快要透不过气来的一幕就出现在她眼前了。
  传说中的虎式坦克出现了!
  就跟随在一列轮式或半履带式装甲车之后,一辆接着一辆,轰隆隆的前行。卓娅仔细数着,一直数到了44,然后通过的又是短炮管的4号坦克,一共有22辆……
  卓娅知道,通过的是一个德国人的重装甲营!
  然后,又是一列轮式/半履带式装甲车轰隆隆的开来,接着又是一辆辆的虎式坦克!
  两个重装甲营!
  卓娅的呼吸都有些急促了,两个重装甲营啊,或许还会有更多的,自己这回很可能发现了德国人的主力!
  就在这时,正从她跟前通过的德国虎式坦克车队中的一辆坦克似乎发生故障,突然熄火停了下来。然后跟在它身后的车辆也都纷纷停止了前进。
  几个仿佛是德国军官的男子从坦克车身内或是轮式/半履带式装甲车上下来,聚集到了这辆抛锚的坦克跟前开始交谈。卓娅能听懂一些德语(因为之前二十年的俄德合作,德语一直都是苏联的第一外语,所以书念得不错的卓娅能听懂一点德语),那几个人似乎说“抛锚”、“修理”和“先推到路边”之类的话。
  接着德国人的谈话结束了,而一个长得比卓娅梦中的“白马书记”(苏联少女是不喜欢白马王子的,因为王子都是反革命)还要英俊的纳粹军官突然向她走来。
  “被发现了?会被这个英俊的纳粹恶棍抓走吗?是不是应该反抗一下?”卓娅看着那个金发碧眼的帅哥走了,心里面紧张的砰砰乱跳,可是她却没有一点办法。因为她的上级斯普罗斯基少尉不许她携带任何武器,而且也不许她反抗毛手毛脚的敌人……
第854章
大决战(四)考大学
  鲁道夫·冯·里宾特洛甫上尉向公路边上一个留着短发,衣衫单薄,看上去有点结实,脸蛋也还过得去的俄国女孩走去。他发现那女孩在微微颤抖,也不知道是衣服穿太少给冻得,还是很多日子没吃饭给饿得?总之,里宾特洛甫上尉是动了恻隐之心了。
  “姑娘。”里宾特洛甫微笑着用生硬的俄语对那姑娘说,“这是给你的。”
  然后他将一盒100克装的思嘉乐牌能源巧克力递了过去。
  卓娅发现自己伸出去的右手中多了一盒看上去像是糖果的东西,顿时就是一愣——这是怎么回事儿?敌人为什么要给自己食物?难道想要收买自己?还是想和自己快活一下?这个家伙虽然反动,但长相还是……
  “姑娘,别害怕。”里宾特洛甫这时已经发现眼前这妞好像有点害怕,他笑着说,“会好起来的,等到打倒了布尔什维克党,生活就会好起来的。”
  “谢……谢谢……”卓娅这时候已经反应过来了,那盒糖果是自己要饭的劳动成果。虽然她听不懂里宾特洛甫说得一大堆“德国腔俄语”是啥意思,但她还是说了句“谢谢”,还是用德语说的。
  “你会德语?”里宾特洛甫也改用了德语,“这可太好了。”
  “会一点,学校里面教的。”卓娅说。
  “你说的真好,发音很准啊。”里宾特洛甫用缓慢的德语说,“你在学校里的成绩一定很好吧?看你的年纪,一定是大学生吧?”
  “我……我不是。”卓娅摇摇头。“我没有考上。”
  应该是不让考上!
  “那你可以再去试试。”里宾特洛甫说,“普斯科夫国立师范大学和彼得格勒皇家国立大学现在都在招生,只要能考上,吃住就都有保障了,而且不用交学费,你不如去试试吧。”
  普斯科夫国立师范大学是普斯科夫州当地的大学,始建于1874年。而彼得格勒皇家国立大学则是俄罗斯历史上最古老的大学,也是世界最优秀的大学之一。该大学始建于1724年,是由彼得大帝下令建立的。不过这所大学现在的名字应该是国立列宁格勒大学——这可是卓娅梦寐以求的高等学府啊!
  不过里宾特洛甫这番话在卓娅听来却仿佛一记晴天霹雳。
  “彼得格勒皇家国立大学?难道,难道列宁格勒已经变成彼得格勒了?”卓娅紧张地看着眼前这个德意志帅哥。
  彼得格勒皇家国立大学或者叫国立列宁格勒大学是在彼得格勒市中心,和冬宫隔着一条涅瓦河。
  如果这所学校现在变成了彼得格勒皇家国立大学,岂不是……岂不是光荣的列宁格勒已经变成了女皇陛下忠实的彼得格勒了?
  卓娅顿时心乱如麻起来了。列宁格勒变成彼得格勒了,罗曼诺夫王朝真的要复辟了!
  “目前还没有。”里宾特洛甫耸耸肩说,“不过也快了,列宁格勒被包围了近一年,食品储备接近枯竭,最近已经开始大量驱逐和平居民了。不少彼得格勒皇家国立大学的教师和教师家属也被赶了出来,女皇陛下把他们收容在了皇村,还将叶卡捷琳娜宫作为彼得格勒皇家国立大学的临时校址。”
  他的话卓娅并没有完全听懂,但是大意还是明白了——列宁格勒看起来就快陷落了,而那位反动女皇甚至都已经开始准备教育反革命接班人了!
  这可怎么办呀!
  就在鲁道夫·冯·里宾特洛甫上尉称着“交通堵塞”的时候和俄罗斯少女卓娅搭讪的时候。在另外一条从大卢基通往斯摩棱斯克的公路上,德国国防军第3装甲师的狙击手勃兰特正乘坐半履带装甲车前进——对,就是那个潜伏进纳粹阵营的反战的社会党人勃兰特,他因为在华沙战役中的杰出表现拿了铁十字勋章,还进了措森的国防军狙击学校,在那里接受了狙击训练。
  从措森国防军狙击学校毕业后,他没有回到了原来的部队,而是被派到了国防军中赫赫有名的精锐部队第3装甲师去了,隶属第3装甲掷弹兵团的第9装甲掷弹兵连的火力支援排的狙击手班。
  他所在的这个狙击手班里面一共有4个狙击手(还有4个助手),他一个,班长施密特中士一个,还有一个名叫汉斯·托尔德的下士,最后一个是来自波罗的邦有犹太血统的上等兵手约瑟夫·梅耶。
  四个人现在坐在一辆半履带车,沿着公路晃晃悠悠向着密集的炮声传来的地方前行。
  在这条公路两边同样有很多要饭的俄国人,大部分是女人,也有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一个个衣衫褴褛,麻木地站在路边,眼巴巴望着第3装甲师无边无际的车队。
  “怎么会这样?不是颁布了《土改敕令》,怎么还到处都是叫花子?”勃兰特同情地看着路边的俄国人,有些感慨地说。
  “正常的。”约瑟夫·梅耶说。
  他抱着一把用套子包起来的FG42伞兵步枪(狙击手可以在FG42和毛瑟98K中选择一支作为自己的武器),目光只是盯着路边的女孩子。
  这辆半履带车上的另外2个狙击手和4个狙击手助手都在打瞌睡,谁也没注意勃兰特和梅耶的对话。
  “怎么会正常?”勃兰特皱着说,“分配了土地,还免征三年的农业税,怎么还会没有面包吃?”
  “种地哪儿有那么容易?”梅耶家里面是波罗的邦的富农,经营农场的事情他可是内行,“种地不仅需要土地,还需要劳动力、农具、牲畜、种子、灌溉设施、好的天气以及一个善于经营的头脑,当然还需要一个安定的环境。
  而俄国人现在有什么?除了土地,其他都不具备。赫伯特(勃兰特),这一路上你看见几个壮劳力了?仿佛一个都没有啊。还有马,你看见过有牵着马的俄国老百姓吗?也没有吧?”
  女皇颁布《土改敕令》的同时,也在拼命扩充她的白军!而普斯科夫州又是白俄政府唯一比较巩固的根据地,所以这里是男性壮劳力几乎都被征了兵(也不都是白军征的,红军之前也征了不少)。
  至于马……集体农庄本来就没有多少马,而且在红军撤退时都把它们带走了,倒是有一些拖拉机留了下来,不过现在这些拖拉机都成了废铁。一方面拖拉机没有办法分配给农户(单个农户也用不起),另一方面也没有油可以给拖拉机用。
  而且去年秋收的时候,普斯科夫州南部地区并没有被德军和白俄军队完全占领,许多集体农庄都没有组织秋收,任由大批庄稼烂在了地里面,因此就造成了今年的春荒。
  同样的情况,在西白俄罗斯和右岸乌克兰也是存在!被残酷的战争和社会变革(从公有制倒退回私有制)所破坏的农业生产,根本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恢复。那些分配给私人的土地,大多都抛了荒,还留在当地的老百姓基本靠欧洲共同体从南美洲和埃及进口的小麦糊口。而俄罗斯帝国因为不是欧共体成员国,所以暂时得不到救济,才出现那么多要饭的。
  不过俄罗斯女皇奥丽加本人才不在乎有多少臣民在要饭,反正她已经把能免的税都免了。下面的人就自己想办法活命吧——据说俄罗斯这地方从来就没有饿死的!
  在4月30日,德军开始炮击和空袭的时候。这位不顾一切想要回到彼得格勒的女皇,则在彼得格勒(列宁格勒)近郊的亚历山大宫内写信——写很多的信,有的是给彼得格勒城内几个红军将领的,向他们封官许愿;有的是写给德国北方集团军群的将帅们的,褒扬他们的勇敢和为俄罗斯帝国复兴作出的贡献,还承诺在攻破彼得格勒后给他们授予俄罗斯的贵族爵位;有的是写给德国最有影响力的几个企业家的,邀请他们参与俄国石油资源的开发;还有两封信是写给赫斯曼和克洛伊夫妇的,其中给赫斯曼的信写得非常低声下气而且非常暧昧,而给克洛伊的信中则提出了把尤苏波夫亲王和伊琳娜公主的独生女儿伊丽莎白嫁给赫斯曼的儿子鲁道夫的建议……
  快到下午2点钟的时候,女皇的信已经写得差不多了。这个时候她的近卫军司令官尤苏波夫亲王快步走进了她的办公室,手里面拿着刚刚收到的电报——是德国国防军总参谋部发来的战情通报。
  “陛下,好消息!德国人的国防军第3装甲掷弹兵师和党卫军第5装甲掷弹兵师刚刚突破了韦利卡亚河和普里皮亚季河(是第聂伯河的支流,著名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就在这条河畔)。”
  “突破了普里皮亚季河?”奥丽加知道德军会从大卢基南下攻打韦利卡亚河,但是却不知道他们会突破普里皮亚季河。“在什么位置?白俄罗斯还是乌克兰?”
  “在乌克兰的基辅附近。”尤苏波夫亲王说,“然后德军会突破到第聂伯河东岸,再北上斯摩棱斯克,这样白俄罗斯突出部的红军就陷入包围圈了。”
第855章
大决战(五)突出部
  由于德军在1942年冬天占领了整个右岸乌克兰,而且历史上的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早就是德意志帝国的波罗的邦。因此在1943年4月底的苏德战场上是存在一个白俄罗斯突出部的。
  这是一个三面受敌,南北宽度超过400公里,东西长度超过300公里的巨大突出部。同时这里也是苏联红军西方面军(司令员是库利克元帅)的主要防区——西方面军现在之所以还是“西方面”,而不是“白俄罗斯方面”,则是因为这个方面军现在还管辖着被围困在华沙的红旗华沙集团军(司令员是华西列夫斯基上将)。
  包括被围困的红旗华沙集团军在内,西方面军司令员库利克元帅麾下的大军人数超过了150万,是目前苏联的十大方面军(西方面军、西南方面军、北方面军、列宁格勒方面军、加里宁方面军、预备方面军、远东方面军、西伯利亚方面军、中亚方面军和印度方面军)中最多的。
  但是在扣除了被困在华沙的近70万大军后,库利克元帅在1943年4月底时拥有的兵力只有80多万。而这80多万红军需要固守的战线却从俄罗斯的斯摩棱斯克州和加里宁州的结合部,一直延伸到乌克兰境内基辅附近的普里皮亚季河和第聂伯河交汇处。防线的总长超过了900公里!
  而且,库利克元帅也不能将所有的兵力都平均部署在这条900公里长的防线上面。因为最高统帅部(实际上是斯大林的意志)还给出了两个必须防守的重要城市明斯克和斯摩棱斯克。
  根据最高统帅部的指示,库利克元帅在要塞化的明斯克放了精锐的第4集团军(下辖步兵第28军、机械化第14军、第62筑垒地域、独立第4坦克歼击旅等部,总兵力超过12万人),还组建起了人数超过8万的明斯克民兵部队(这8万人也在西方面军的150万大军之内)。
  在斯摩棱斯克,库利克元帅则放了方面军司令部和司令部直属的第5坦克集团军(司令员是卢金)、步兵第22军、第51筑垒地域等部队,同样也组建了人数超过5万的民兵部队。
  而在斯摩棱斯克-维捷布斯克一线(位于白俄罗斯突出部的北面根部),库利克部署了精锐的第3集团军;在维捷布斯克-明斯克的半月形战线上,库利克则部署了第10集团军;在明斯克-普里皮亚季河(靠近平斯克)一线,库利克摆了第11集团军;在普里皮亚季河-第聂伯河一带,库利克放上了第13集团军。
  此外,在位于白俄罗斯突出部中央的切尔文,库利克又摆了一个第16集团军作为预备队(由方面军司令部直辖)。
  这样,6个集团军,1个坦克集团军(现在的苏联红军规模比历史同期要大,共有60个普通的合成集团军、5个坦克集团军和5个突击集团军),1个步兵军、十几个民兵师,以及一些独立的炮兵、火箭炮兵、坦克和骑兵单位,以及空军第2集团军,就是西方面军可以用来守卫白俄罗斯突出部的兵力了。
  这些兵力在方面军司令员库利克元帅和方面军参谋长波克罗夫斯基中将看来当然是非常不足的。可是他们却没有频频向莫斯科求救,因为他们很清楚西方面军和白俄罗斯突出部的作用仅仅是吸引德军注意力的炮灰!
  白俄罗斯虽然重要,但是和北面急需解围的列宁格勒,以及南线必守的东乌克兰工业区相比,实在不值一提。而且在西方面军的后背还有一个兵力强大的预备方面军存在,即便西方面军陷入重围,预备方面军也能完成包围莫斯科的艰巨任务。
  所以库利克和波克罗夫斯基在白俄罗斯突出部防御的时候,就没有打算和德国人硬拼,而是做了一线部队向明斯克、斯摩棱斯克且战且退的计划——白俄罗斯突出部的大部分地盘可以丢,但是明斯克和斯摩棱斯克两座城市最好守住。只要守住了,从西白俄罗斯通往莫斯科的大路就不好走,德军也就不可能放开手脚去进攻苏联的首都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7/7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