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之第三帝国(校对)第47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2/735

  然而此时的美国人搞基建的本事还是很大的,大约也只有后世的中国可能超过,所以德国人需要10个月,日本人需要6个月的工程,美国人有3个月就能马马虎虎修好了——如果让后世的天朝农民工来干,只要美元到位了,2月保证能把活干完。
  所以德国人和日本人在巴拿马运河的问题上全部都失算了。
  “3月18日开始修复,也就是说,你们6月份能把舰队调到太平洋吗?”布尔加宁感兴趣地问。
  斯大林已经做出决定,一旦北冰洋解冻到可以通航的程度,苏联大西洋舰队将会开赴太平洋,用来维护苏联的北太平洋生命线,同时在适当的时候用于对日作战!
  所以布尔加宁同志过不了多久就是苏联太平洋舰队政治委员了。
  “没有问题。”罗斯福笑着回答,“7月份……最晚8月份,我们将会发起阿留申群岛作战。这场战役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援苏航线的安全,所以日本人不会被欺骗太久,他们很快就会发现自己已经大难临头了。
  另外,我们希望你们的太平洋舰队可以参加阿留申群岛作战。”
  罗斯福是在拿援苏当幌子,想诳苏联对日本开战!他这是看上了4艘苏联级战列舰和2艘喀琅施塔得级战列巡洋舰。现在美国是不缺航空母舰了,但是能用的新式战列舰只有2艘衣阿华和1艘华盛顿号。靠这3艘超级战列舰估计打不过日本的2艘大和号,如果算上4艘苏联号,那么问题就不大了。
  “总统先生。”布尔加宁听李维诺夫翻译了罗斯福的话,马上皱着眉头问,“您是正式请求苏联参加太平洋战争吗?”
  “是的。”用不着翻译,罗斯福也知道布尔加宁的问题是什么,他吸了口烟,认真地对布尔加宁说,“最晚8月份的阿留申群岛之战将是一场决定性的海战,我们将会出动20艘航母和1000架高性能的战机……如果你们还能提供4艘苏联级和2艘喀琅施塔得级,那么阿留申战役很有可能成为日本帝国海军的末日!
  没有了海军的日本帝国主义就是没有了牙齿和爪子的老虎,等待它的就是彻底灭亡!”
  “可是日本在朝鲜和中国满洲还部署了重兵。”布尔加宁说,“有30个人数超过2万的机械化步兵师!”
  “你们的远东方面军不是有100万人吗?”罗斯福笑着说,“还怕60万日本陆军?而且你们还有中国同志呢,他们有那么多人,你们就不想利用一下?”
  布尔加宁听完李维诺夫的翻译,沉默了片刻,才轻轻点头说:“总统先生,我们的西线战场正面临巨大的危机……德国人很有可能在泥泞季节之后发起对莫斯科和列宁格勒的强大攻势。而这两场战役关系到我国的生死存亡,在这个时候要我们对日开战是非常困难的。”
  罗斯福总统笑了笑,看着布尔加宁和李维诺夫说:“我完全了解你们的处境,所以我们会尽可能支援你们的……说吧,同志们,你们需要什么?”
第845章
战争与和平
  “路德维希,你看看这个。”
  瑞士日内瓦,白鹤饭店内的一间豪华套房内,上了年纪,但是仍然打扮得非常新潮的柯伦泰夫人将一叠照片递给了便服来访的帝国元帅赫斯曼。
  赫斯曼接过照片看了看,上面是两个抱在一起或者是手挽着手的老男人,其中一个赫斯曼一眼就认出来了,分明就是苏联伟大领袖斯大林同志。而另外一位是个东方人,光脑袋,小胡子,倒挂眉毛小眼睛,还戴着副黑木框的圆眼镜。
  “这个日本人是松冈洋右?”赫斯曼曾经见过松冈,不过那是很久之前的事情,已经记不大清对方的相貌了。
  “是的,他就是前日本外务大臣松冈洋右,《日苏中立条约》就是他促成的。”柯伦泰夫人笑着回答说,“这一次他是作为日本首相东条英机的特使出访莫斯科,目的是寻求体面的和平……是日本同美国、苏联的和平,不包括德国!”
  “但这是不可能的。”赫斯曼笑着摇摇头,“罗斯福不会放过日本的,这是美国的国情决定的,除非美国在对日作战中阵亡了几百万人,否则美国人绝不会原谅日本,更不会放弃半个太平洋!”
  虽然美国的财团精英大都认同“欧洲第一”的论调,知道要先收拾了德国这个可以和美国争夺白人世界霸权的敌人。但是那些自以为高人一等的美国白屌丝们可不这么认为,日本偷袭珍珠港,占领夏威夷,飘炸西海岸,破坏巴拿马运河这些罪过在他们眼里和黑人兄弟睡了他们老婆没两样,都是犯天条的事情。
  而欧洲的战争,在他们看来本就是一群白人老乡在打架,是欧洲白人的事情,无论是英国称霸还是德国称霸,和美国关系都不很大。
  如果英(本土)德还在继续打仗,美国的财团精英还能引导舆论。可现在欧洲争霸战胜负已分,美国明摆着不可能再插手欧洲了,再打下去有什么意思?美国当然应该趁早和德国将和。然后去打日本找回场子——白人大老爷让日本黄种人揍那么惨,真是丢人丢大发了,怎么能不报复?
  所以现在美国国内的民意就是不能饶了日本,罗斯福如果敢和日本议和调头去打德国,那他的总统就到头了,等着被弹劾吧。
  不过话说回来,德国的情况也和美国差不多。现在执政的纳粹党有很大的成分是种族主义,根据雅利安血统决定亲疏。而如今美国社会的主流还是白皮,其中德裔、英裔和荷兰裔这种日尔曼血统很浓的美国人占比不低。
  因此德国人民对继续和“美国兄弟”打架的兴趣也不高。而根据赫斯曼掌握的情报,希特勒本人已经秘密地和美国驻瑞士大使肯尼迪见过面了,而且还相谈甚欢——肯尼迪是爱尔兰人嘛,因为爱尔兰在德国的支持下从英国独立了,所以美国的爱尔兰裔也有点亲德了。
  另外,美国援苏和德国援日这两件事,其实就是美国和德国在互相伤害。拿到美援的红军能杀死更多的德国士兵,而拿到德援的日本人也能打死更多的美军。这种交换对于本质上还是工人党的纳粹党而言,可不是什么好事情……现在的纳粹还是需要当兵打仗的德国工人、农民去给他们投票的!
  如果不是有罗斯福和赫斯曼两个战争贩子在阻扰,估计一个“德国卖日本,美国卖苏联”的和平条约现在已经达成了!
  不过赫斯曼这个战争贩子暂时看不见下台的可能,可罗斯福的总统宝座却不长久了。
  “夫人。”赫斯曼将照片还给了柯伦泰夫人,然后笑着说,“这些照片我没有收到,希望你们也要保守机密。因为日本问题是我们和美国和平道路上的最大障碍。而另外两个比较大的障碍大概就是我和罗斯福总统,因为我们都不想放过打击对方国家的机会。
  但是罗斯福总统是个上了年纪而且身体状况很差的领袖,而且他的总统任期也只剩下不到2年了。我相信他不会再有第4个总统任期了,而在1945年成为美国总统的,必然是愿意同德国实现和平的政治家。所以这几张照片,暂时还是不要给希特勒总理看见为好。”
  听到罗斯福只剩下2年任期,柯伦泰夫人的脸色微变。因为他知道现在美国国内舆论已经开始变化,都认为美国不应该参与欧洲战争……以柯伦泰夫人对美国的了解(她在美国呆过很多年),这事儿根本不用等到罗斯福下台,只要挨到两党初选就有可能坏事儿!
  到时候两党大佬和国会议员(国会也是差不多的时候选)都得出来就欧洲战争表态!而欧战打成这样,参选的政治人物肯定要拿出来批。到时候人人反对和德国打仗,搞不好连《租借法案》都被废除掉,罗斯福一个坡脚总统,还能帮得了苏联吗?
  “夫人。”赫斯曼很有些语重心长,“对于美国的内政,你一定比我了解。我是不希望苏德两个国家要分个你死我活的,如果我们能在1943年内达成一个结束战争的条约,对于苏联和德国,一定都是最有利。如果拖到美国的亲德派上台,那么……我的朋友奥丽加就很有可能成为俄国女皇了!你知道的,这位女皇在美国是很有人缘的。”
  现在美国有很多白俄,而且还有很多钱多的蛋疼的阔佬从女皇那里买了爵位,都变成了俄国保皇党人!所以到了44年美国大选的时候,说不定会有人把复辟沙俄问题当个题材来炒。
  ……
  “罗斯福问我们需要什么?”
  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内,苏联人民的慈父领袖一边抽着烟斗,一边对政治局委员们说:“我们最需要的就是体面的和平……同志们,你们觉得呢?”
  斯大林显然没有被美国人的胜利冲昏头脑,太平洋战场上的攻守的确将会易手。
  但是这对苏联有什么好处呢?美国人再厉害,也不可能在1943年占领东京。德国却很有可能会占领列宁格勒和莫斯科!
  考虑到德国人手中还有一个全俄罗斯的“合法女皇”,一旦列宁格勒和莫斯科陷落,苏联就将灭亡。
  而且柯伦泰夫人在电报中提及了“美德议和”以及必将发生的美国总统和议会大选——斯大林同志都快恨死这种没事儿就换总统玩的资产阶级民主了!让罗斯福独裁多好啊,为什么要换人呢?而且就算要换人,大家也得多听听罗斯福的意见,不能换那种一心想要和德国搞绥靖主义的坏蛋上台。
  不过美国选举这事儿,苏联也很难干涉。斯大林现在也只好想办法在罗斯福回家养老前把这场倒霉的战争打完。
  “总书记同志,我完全拥护您的英明决定。”赫鲁晓夫第一个发言,他用非常痛心的表情说道,“英国本土沦陷后,我们将不得不面对一个可以长期称霸欧洲的德意志帝国……既然消灭敌人是不可能的,那么我们就只能向别的方向转进,比如印度。”
  赫鲁晓夫的发言仿佛是个发令枪,所有与会的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全都表了态。
  当然都是坚决拥护斯大林同志的!
  斯大林点点头,然后将目光转向了列席会议的巴甫洛夫元帅和沙波什尼科夫元帅。他们两人是列席会议,没有资格主动发言,只能等候斯大林的询问。
  而斯大林的眼神就在提问——体面的和平靠谈是谈不出来的,必须要靠打!
  在北线苏军必须解了列宁格勒的长围——这座城市已经被包围了大半年,储备物资将要耗尽,再不解围,就怕拿列宁格勒户口的苏维埃人都叛变投敌。
  在中路,红军的计划是守住东白俄罗斯和华沙,确保莫斯科的安全,同时将华沙当成议和的条件。
  而在南线,第聂伯河防线是不能失去的。第聂伯河防线保卫着左岸乌克兰,一旦被突破苏联就有可能失去重要的顿涅茨克重工业区。
  “总书记同志。”巴甫洛夫说,“国防人民委员部和红军总参谋部一致的意见是德军有可能维持列宁格勒包围圈,同时向莫斯科挺进!”
  “德国人意图复辟罗曼诺夫王朝?”斯大林不确定地问。
  “也可能是为了在谈判桌上取得最大的筹码!”总参谋长沙波什尼科夫元帅说,“如果我们同时失去列宁格勒和莫斯科,苏联将会出现可怕的内战和分裂……”
  斯大林挥挥手打断了用词谨慎的沙拉什尼科夫,他苦笑道:“不,不是内战和分裂,而是我们彻底完蛋!莫斯科将会和1815年3月的巴黎一样……”
  1815年3月1日是逃出厄尔巴岛的拿破仑登上法国土地的时刻,当时巴黎城内的舆论一边倒的反对这位皇帝,就如现在莫斯科城内的人们反对俄国女皇奥丽加一样。
  但是当拿破仑以胜利者的姿态来到巴黎城的时候,他已经从“科西嘉的魔鬼”和“吃人的怪物”变成了巴黎人民热爱的皇帝陛下了!
第846章
斯大林不高兴
  列宁格勒和莫斯科丢一个就有大麻烦,丢两个肯定是红色苏联的末日!
  对于这个结论,参加政治局扩大会议的人们是没有什么不同意见的。而今天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要研究的主要内容,当然就是如何解列宁格勒之围,并且打败试图进犯莫斯科的敌人了。
  “巴甫洛夫同志,沙波什尼科夫同志,你们说一下作战计划吧。”斯大林抬起手,指了指挂在会议室墙壁上的大幅军用地图——这是整个苏德战场的形势图。
  从形势图上看,这个时空1943年4月时苏联面对的形势仿佛比历史同期要好得多。
  首先是苏联没有沦陷大片国土,对比世界大战开始前的1939年8月,苏联几乎没有失去什么土地。现在苏德两军的主要战线就沿着苏联1939年8月时的国境线展开。
  在中路战场上,德军占领了原属波兰的西白俄罗斯,双方的前沿目前在明斯克-平斯克一线(南北走向),以及东白俄罗斯和波罗的邦的边境线(东西走向)展开。而且德军从去年秋天的泥泞季节到来时开始就在白俄罗斯处于守势,有些点到为止的意思。
  在南线的乌克兰战场上,德军的攻势倒是贯穿了整个秋季和冬季,直到德军完全占领了基辅。但是德军却没有跨过第聂伯河的意思,哪怕在第聂伯河结冰而且东岸防守相当空虚的情况下,德国人都没有大举过河(小规模的火力侦察当然是有的)。德国人在乌克兰的目标,似乎也仅仅是取得原本波属的右岸乌克兰。
  而德军唯一越过1939年8月的苏联边境线的地方就是列宁格勒附近,而且还把列宁格勒团团包围起来了。不过德国人并没有进攻列宁格勒的意思,只是围困,仿佛想要靠饥饿迫使英雄的列宁格勒人民屈服。
  当然……也有可能围城仅仅是个筹码!
  对于德国人的真实目的,说实话,连高瞻远瞩的斯大林现在都一头雾水。
  因为德国人一方面没有大举入侵,一方面也同意和苏联展开密谈,而且还提出了条件——在白俄罗斯和波罗的海沿岸以1939年8月时的苏波、苏芬边界为苏联的国境线,同时将整个乌克兰移交给德国管理。
  条件当然不能接受,但是德国人的野心似乎也就此暴露了,他们最多只想要个乌克兰,并没有想过要灭亡整个苏联。
  但在同时,德国人又支持了前俄罗斯女皇奥丽加……
  所以苏联布尔什维克党政治局研究了半天,终于得出了一个看上去似乎最接近现实的结论——德国内部对于是否要消灭苏联是存在巨大分歧的。
  以帝国元帅赫斯曼和帝国元帅施莱彻尔为首的容克军官集团可能不愿意灭亡苏联,他们这些人在1942年6月前大多是苏联的朋友,还在苏德合作和苏德贸易中获得了很大的利益。
  而以纳粹党魁希特勒为代表的德国右派工贼势力显然是极端仇视苏联的,这些人虽然也打着社会主义的招牌,但是对苏联的仇恨甚至超过了贪婪的资本家!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2/7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