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之第三帝国(校对)第44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3/735

  说到这里,他猛一回头瞪着满脸不知所措的艾森豪威尔,说:“上将,现在你有两个选择,要么立即派兵去把闹事的布尔什维克分子全都抓起来,要么就带着你的人滚!马上滚!”
  听到丘吉尔的话,艾森豪威尔的脸色猛然就一变。他是这样理解丘吉尔这番话的——美国如果不帮丘吉尔镇压,那么丘吉尔就要投降德国人当英奸了!
  ……
  “总统先生,艾森豪威尔将军的急电!”
  白宫会的椭圆形办公室内,同样在召开一场气氛压抑的紧急会议。前来参加会议的马歇尔上将从他的一名副官手中接过一张电报抄件,看了一遍就脸色大变。
  “他说丘吉尔要求美军帮助他镇压布尔什维克发动的抗议,否则丘吉尔政府就将向德国投降!”
  “该死的胖子!”罗斯福的脸色阴沉,低声骂了一句后,才冷冷地问:“先生们,我们该怎么办?”
  “不能帮助丘吉尔政府镇压人民。”霍普金斯马上说,“这会遭致广泛的反对!而且丘吉尔向我们求助,说明他正在失去英国军队的支持。如果我们的远征军出兵镇压,那么也就是将美军摆在了所有反对丘吉尔政权的英国人,包括部分英国军队的对立面!我们……很有可能卷入英国的内战!”
  美军是帮助欧洲人民反抗纳粹、法西斯暴政的,不是去帮丘吉尔打内战的。而且英国一旦陷入内战,自然也无力抵抗德国的入侵,不列颠之战必然惨败!
  所以现在美国政府需要考虑的是怎么从英国抽身,而不是反过来越陷越深。
  “我们的军队应该马上撤出伦敦?”罗斯福迟疑着问。
  “必须要撤出,退往苏格兰北部的某处港口。”霍普金斯说,“不列颠之战已经失败,没有必要让十几万美国人去为英国的沦陷陪葬。”
  “难道就这样,什么都不做,把英国交给德国人了?”罗斯福总统似乎心有不甘。
  “不。”霍普金斯摇摇头,“实际上我们还是可以做一些事情的。比如……可以将驻伦敦美军的武器留下一部分,给需要它们的英国人!”
  “需要它们的英国人?”罗斯福歪了歪大脑袋,“是谁?”
  霍普金斯耸耸肩,“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得到这些武器的人是否能让英国分崩离析!”
  “分崩离析?”
  “对!”霍普金斯重重点头,“总统先生,英国是一个大国,工业实力仅次于美国、德国和苏联,在许多尖端技术领域,英国的实力都超过了我们和德国!如果德国得到的是一个完整和稳定的英国,那么它在工业生产上的实力就有可能超过我们,在技术上将会形成相当大的领先!”
  霍普金斯说的没错,英国在电子、航空、造船等领域的水平都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其中电子领域中的雷达技术领先德国、美国,航空工业中的活塞式和喷气式飞机发动机同德国相比各有千秋,而造船工业特别是在水面舰艇建造的技术上还领先德国。
  如果德国拿到了一个完完整整的英国,那么德国很快就能在工业产量上追平美国,在尖端技术上对美国形成碾压。
  那么美国的麻烦可就大了!
  美国总统轻轻叹了口气,“哈利,你去见苏联大使李维诺夫吧,立即就去!”
  ……
  “反革命!麦斯基和波利特是反革命,是纳粹分子,不是布尔什维克!”
  克里姆林宫内,苏联驻美国大使李维诺夫的紧急电报被送到斯大林的办公室内的时候,这位共产主义的伟大领袖正咬牙切齿的在痛骂英国布尔什维克党领袖和苏联驻英国大使。
  如果不是抓不到,麦斯基和波利特这会儿多半已经被判处最高保卫措施了!
  “我让他们在丘吉尔战时内阁倒台或是向德国投降的情况下发动武装起义,他们怎么就提前发动了呢?英国人还在抵抗,正在哈特尔铺和米德尔斯堡和德国人打得难解难分,他们怎么就在伦敦暴动了?”
  斯大林在办公室里快步走来走去,一边走一边说,越说越恼火,一生气把手里的烟斗都往墙壁上扔出去了。不过他还是注意到莫洛托夫刚刚从一个工作人员手中拿到一份电报抄件,现在正在仔细看着。
  “莫洛托夫同志!”斯大林问,“是不是美国人的抗议?”
  莫洛托夫摇摇头,说:“不,不是美国人的抗议,而是一个建议……”
  “什么建议?”
  “美国人建议英国布尔什维克党承担起领导英国抗德战争的重大责任!”
第800章
丘吉尔之死(七)
  “罗斯福是什么意思?他想干什么?”
  斯大林被美国人的这个提议弄糊涂了,他问办公室里面站着准备挨训的第三国际领导人季米特洛夫(因为英国布尔什维克党是第三国际领导的),“他真的不是我们的同志?”
  “谁?您说谁?”季米特洛夫仿佛没有听明白斯大林的问题。
  “当然是罗斯福啦!”斯大林问,“他真的没有加入过美国布尔什维克党?”
  季米特洛夫仔细而且认真的想了想,然后摇摇头说:“总书记同志,据我所知,罗斯福不是我们的同志。不过他也许是我们的革命同路人……”
  斯大林一挥手,“既然不是,那就一定是个阴谋!”
  “对,您说的对,一定有阴谋。”季米特洛夫连忙顺着斯大林的话往下说——最近由于战场上的形势糟糕,斯大林的情绪很不好,总是怀疑有人反对他,在这个时候还是乖一点好。
  “那是什么阴谋?季米特洛夫同志,你说说看,罗斯福想干什么?”
  “他想……”季米特洛夫拧着眉头想啊想,终于想出了一个理由,“他一定是想破坏我们和德国人的和谈。”
  “会吗?”斯大林摇摇头,“这只会让我们在和德国人谈判时多一张大牌!也不需要英国革命胜利,只需要英国能进入内战状态,那么我们手里可就多了一张大牌了。而我们又会因此失去些什么呢?”
  斯大林的目光投向了莫洛托夫,“美国人提出了什么条件吗?”
  “美国只是希望英国可以坚持抵抗。”莫洛托夫说,“他们愿意同一切真正想抵抗德国入侵的力量合作,向他们提供武器弹药和经费……”
  “武器弹药和经费?”斯大林立即就抓住了重点,“什么意思?”
  莫洛托夫说:“美国人说他们军队将会被迫从不列颠岛撤退,不过却可以把武器弹药留给真正愿意和德国人作战的政治派别……不论他们的政治信仰是什么,也不管他们最后能否取得胜利。”
  也就是说,只要能把不列颠岛搞乱,美国人才不管合作对象是谁,也不管英国人民会因此遭多少罪呢!
  “呵呵。”斯大林冷笑两声,“真是英国人的坚定盟友啊!”
  “总书记同志,美国人想利用我们。”莫洛托夫这时已经想明白了一些问题,“但是对我们而言,仿佛也不会有什么损失。”
  “是没有什么损失!”斯大林咬咬牙,“但是我们还是应该小心提防这些为了利益,骨肉兄弟都能出卖的资本家!”
  在斯大林看来,以英语为母语,又脱胎于英国北美殖民地的美国就是英国的亲兄弟。美国人现在这么干,无疑就是把亲兄弟推进火坑了。
  这样一个连亲兄弟都不顾的国家,谁跟它结盟,一定要万分的谨慎小心。
  “总书记同志。”季米特洛夫问,“我们要和美国合作一起……帮助英国革命吗?”
  “当然!”斯大林重重点头,“反正我们也不会有什么损失……给麦斯基同志和波利特同志发电,告诉他们,英国革命和英国抵抗运动是相互依存的,只有革命取得胜利,抵抗才有可能取得胜利。因为抵抗德国入侵的斗争,将是一场人民战争,必须最大限度地发动群众,同时还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力争建立拥有最广泛基础抗德人民统一战线!
  另外,在建立抗德人民统一战线之前,首先要完成的任务是推翻对抗德人民战争构成最大威胁的丘吉尔反动政府。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同样应该建立统一战线,和一切反对丘吉尔政权的力量进行合作……哪怕他们是将来的敌人。而美国是可以信任并且展开合作的国家,应该要信任美国,就像信任苏联一样。
  同时,在推翻丘吉尔政权的过程和之后,还应该尽一切可能建立属于布尔什维克党的武装力量。建立武装力量,是一切斗争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
  ……
  “首相先生,美国人正在撤退,他们控制了国王十字火车站,还花重金收买了铁路工人联合会和铁路公司的经理……”
  查尔斯国王大街地下的战时内阁地堡里面,1月13日中午的时候,丘吉尔正在听取布鲁克子爵的汇报。
  在当天清晨,艾森豪威尔向他报告了美国政府的最终决定:从不列颠岛撤退!不过,目前在哈特尔浦和米德尔斯堡作战的第二装甲师,将会最后离开,在他们离开前,还会继续同英军一起作战。
  另外,美军还会将他们的大部分武器留给英国人,而且目前运抵冰岛的武器,也会继续用驱逐舰运往苏格兰北部的港口,以支援英国的抵抗。
  如果英国在未来(指此次风波平息后)愿意继续抵抗,美国还将提供更多的军事援助!
  总之,很有一点仁至义尽的意思。
  “爵士,我不想听这些……”丘吉尔吐出口烟雾,“说点有用的,哈特尔浦和米德尔斯堡前线怎么样了?部队还能作战吗?”
  这个问题听着似乎有些无关紧要,但实际上却是一个关键。
  因为美国方面的不支持和抗议群众数量过多,丘吉尔也不得不改变坚决镇压的立场(也没人肯帮他镇压),转而通过谈判寻找出路。
  而谈判结果无非就是走民主程序。这里是英国嘛,几百年的宪政搞下来了,多数票表决这一套深入人心的。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路数,英国人民表示不理解。
  而根据程序,丘吉尔应该请求远在加拿大的国王乔治六世批准解散议会,重新选举——如果保守党和自由党败选,而工党胜利,那么艾德礼就上台当首相,是抵抗还是投降,艾德礼决定就是了。
  当然他也可以不解散议会,直接让工党提出不信任案,但是胖子还不打算放弃。所以现在丘吉尔已经给国王发去了解散议会的电报,估计很快就能批准了。
  而在议会选举结束前,丘吉尔就是看守内阁的首相。作为看守内阁首相,根据惯例,要避免做出重大决定。但是之前已经决定的事情,还是可以推行的。
  也就是说,哈特尔浦-米德尔斯堡战役可以继续打下去!
  而这场战役的胜负,也直接关系到议会大选的结果。
  如果英军战败,那么主和的工党和法西斯联盟将毫无悬念的取胜。
  如果英军取胜,那么保守党和自由党还能一搏。所以丘吉尔在谈判中,提出了将议会选举日期定为1月30日的要求……这个要求得到了工党的支持,因为工党同样想在哈特尔浦-米德尔斯堡战役结束后举行大选,万一要是取胜,未来的工党政府和德国人谈判的时候还能多点筹码。
  “部队的士气有些低落,不过目前为止还能维持攻势。”布鲁克子爵苦着张脸回答。
  丘吉尔点点头,又问:“现在飞机能飞吗?”
  “不能。”布鲁克子爵回答,“哈特尔浦和米德尔斯堡一带还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3/7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