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之第三帝国(校对)第44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1/735

  “斯托东克镇和提兹河大桥……怎么样?能够守住吗?”
  “河对岸的陆战1师是不是也……”
  “他们会撤往米德尔斯堡。”
  “天哪,那样我们就被包围了!”
  哈尔斯点点头,笑道:“假装被包围,我会让陆战1师在撤退前把3号坦克、3号突击炮和黄鼠狼坦克歼击车还有黄蜂自行火炮都留给你。你要牢牢守住斯托东克镇和提兹河大桥至少5天。”
第797章
丘吉尔之死(四)
  “首相,首相先生……好消息!我们突破了德军的防线!”
  1月10日凌晨,在查尔斯国王大街地下堡垒中的一间寝室里面迷迷糊糊睡觉的英国首相,突然被一阵叫嚷给惊醒了。
  “怎么了?怎么了?是不是有人造反……”丘吉尔一睁开眼睛就大叫大嚷起来。
  原来他现在最怕的还不是德军兵临伦敦城下,而是伦敦城内起变故。《开罗宣言》还在发酵之中……以丘吉尔多年从政的经验,他很清楚这份宣言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这就是一个德国版的“威尔逊十四条和平建议”,而且希特勒比威尔逊要宽容的多,还同意英国保留大部分的殖民地。另外,威尔逊的十四条只代表美国,不代表英法,而《开罗宣言》代表所有的轴心国。对英国民众而言,欺骗性是非常强的!
  当然,丘吉尔并不相信《开罗宣言》中的承诺……一旦英国投降,德国人肯定会食言,问题只是用什么方法夺走印度和澳大利亚。
  可能一开始他们会假装遵守诺言,但是十年八年后,事情一定会起变化。实际上这是很容易的事情,丘吉尔自己就想了好几个办法。
  比如在澳大利亚推行英德双语教育,同时再迁移一批德国移民去澳大利亚。等到澳大利亚能说德语的人口占了多数,就能堂而皇之的要求一位英国霍亨索伦王朝的王子去澳大利亚担任君主。
  又比如支持那个半裸的骗子(甘地)绝食闹事,只要不允许英国血腥镇压,那个狗屁非暴力不合作早晚会成功的!
  所以《开罗宣言》就是个不折不扣的骗局,如果英国现在放弃抵抗下去的决心,那么帝国也会在未来的10年内完全失去。到时候英国就将沦为德意志帝国的附庸……
  可是工党的傻瓜们并不知道这番道理,德国人的《开罗宣言》让他们看到了希望,就如同1918年时德国愚蠢的社会民主党人一样。
  因此丘吉尔现在最担心的事情,就是英国工党组织工人上街!
  只要伦敦的劳动人民被煽动起来,那么丘吉尔政权将会在很短的时间里垮台,就如同1918年时的德国皇帝一样。
  “没有,没有人造反,是我们打了一场胜仗,在哈特尔浦附近!”布鲁克子爵说话的时候眉头却是皱着的。
  因为负责建设工党和布尔什维克党军情六处报告,这段时间英国布尔什维克党异常活跃!
  “可是子爵。”丘吉尔的洞察力还没有完全丧失,看出了布鲁克子爵的脸色不好看。“看您的脸色,似乎打胜仗的是德国人?”
  “不不不,打胜仗的是我们的人。”布鲁克子爵说,“蒙哥马利将军报告,昨天晚上巴顿将军指挥的部队在斯托东克镇西北突破了德军的防线。霍巴特将军的部队也击退了提兹河南岸的德军,将他们赶去了米德尔斯堡。这样我们就包围了固守在提兹河大桥和斯托东克镇的德军,大约有1个师!”
  包围了一个德国师!这的确是一个胜利,就是来得有些迟了。
  丘吉尔叹了口气,问:“那么坏消息是什么?子爵,你有坏消息要和我说的,是吗?”
  布鲁克子爵点点头,说:“首相,坏消息是……英国布尔什维克党最近活动的异常频繁!”
  “布尔什维克党!”丘吉尔咬牙切齿地说。“他们想干什么?”
  他本来就反共的,而且他也清楚大英帝国沦落到现在这种地步,苏联也出了不少力气!现在大英帝国眼看就要灭亡了,他这个首相多半也要殉国。布尔什维克党居然还想趁乱取利,真是太可恶了。
  “首相,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布尔什维克党的人最近在伦敦的工厂和驻军中活动,有些工厂和兵营中还出现了工兵苏维埃……”
  “什么!?”丘吉尔猛地一拍床头柜,吼了起来,“他们竟然想把英国变成一个共产主义国家……不,这是不可能的,他们是想把英国变成一块焦土!他们要毁掉英国!”
  英国现在的情况明摆着,不可能像1917年的俄国那样,通过割让土地换取一个内战的机会……英国是不会有这种机会的。英国布尔什维克一旦在伦敦夺权,国家就会彻底陷入大乱。一部分中上阶层会彻底投靠德国,甚至变成德国皇帝的贵族(许多英国贵族本就是从德国来的),中下阶层则会同时陷入残酷的内乱和外战中。而英国很有可能因此彻底灭亡!
  而能够从这场动乱中得益的,无疑就只有苏联了!哪怕英国彻底毁灭,德国的精力也会被不列颠岛上的乱局牵扯住一些。
  “立即取缔布尔什维克党,逮捕哈利·波利特!”丘吉尔咬着牙齿下达命令道。
  布鲁克子爵却没有挪步,只是一个劲儿的摇头。
  “怎么了?”丘吉尔怒吼着发问,“为什么不去下令?难道没有服从命令的部队了吗?”
  “不,这还不至于。”布鲁克子爵说,“布尔什维克党总书记波利特和另外几个主要的布尔什维克党头目现在都在苏联大使馆里面……”
  原来波利特也知道自己的革命工作是有风险的,所以不敢在自家住了,而是搬到了苏联大使馆里面去了。
  “去抓!”丘吉尔大喊,“抓住以后立即处决!”
  布鲁克子爵愣了愣,看着丘吉尔,“首相,您是说……”
  “处决!”丘吉尔说,“根据《帝国国防法》,我有这样的权力,我现在还是大英帝国的首相!子爵,立即执行我的命令。”
  “可那是苏联大使馆啊……”
  “是伦敦的苏联大使馆!”丘吉尔嚷道,“立即派兵去抓人!如果你不去,我亲自带卫队去抓!”
  ……
  丘吉尔的反应实际上是过度的,因为波利特不是列宁,1943年的英国也只是有点类似1917年的苏联,不同之处还是非常大的。而其中最大的不同,就是丘吉尔政府目前仍然牢牢控制着军队。
  虽然在伊万·麦斯基(苏联驻英国大使)的帮助下,波利特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最近非常活跃,利用工党被丘吉尔压制和民众对战争进程不满的机会,将党员人数发展到了5万,而且还在一些工厂和军营中建立了秘密的兵工苏维埃组织。
  但是波利特和布尔什维克党这么做的原因并不是想推翻英国政府,而是想在丘吉尔当局屈服于德国的情况下,负担起领导英国本土抗德战争的责任,成为英国的中流砥柱。
  这当然也是斯大林和第三国际的指示。
  当英国的反动头子丘吉尔举起屠刀的时候,波利特正在向麦斯基汇报在伦敦发展工兵苏维埃的情况。
  “麦斯基同志。”波利特说,“我们在伦敦义勇队和伦敦郡师中建立了兵工苏维埃,还发展了3000左右的党员。”
  “什么?我们在驻伦敦的军队中有了3000个同志了?”伊万·麦斯基对波利特的成功大感惊讶。要知道在1917年4月列宁回到俄国时,全俄的布尔什维克只有4000多。
  “是的,已经有3000个拿枪的同志了。”波利特说,“主要是义勇队员,在伦敦郡师中也有100多人。”
  “这也不容易了。”伊万·麦斯基又问,“这些人对于战争是怎么看待的?”
  “都是坚决反对德国入侵的抵抗派!”
  这也是现在英国布尔什维克党和昔日的俄国布尔什维克最大的不同之一,因为苏联的缘故,波利特必须主张抵抗,而不是主张妥协。
  “好的。”麦斯基满意地点头,“波利特同志,你的工作卓有成效,我会向第三国际汇报……”
  这个时候一阵喧哗吵闹的声音从外面传来,打断了麦斯基和波利特的谈话。
  “发生了什么事情?”麦斯基大声问外间的秘书。
  “大使同志,来了很多军队!”
  “军队?”
  “是的,他们好像包围了大使馆?”
  “什么?”麦斯基愣了愣,刚想问话。就听见“啪”的一声枪响!
  然后一个30多岁的大使馆秘书已经冲进了办公室。
  “大使同志,英国军队冲进了大使馆,他们要逮捕波利特同志和其他英国同志!”
  政变!
  伦敦发生了反革命政变!
  麦斯基和波利特同时想到了政变,他们都没有想到是几乎发疯的丘吉尔下达了镇压布尔什维克党的命令。
  “让同志们抵挡一下!”麦斯基马上下令。苏联大使馆内是有武器和武装人员的,可以稍微抵挡一下,为麦斯基和波利特等人的离开争取到时间。
  “我们马上转移!”麦斯基站起身,“大使馆有地道,可以让我们安全离开,第三国际在伦敦也有一个秘密机关,我们去那里。”
  波利特已经六神无主了,他问:“然后呢?然后怎么办?”
  “然后去发动群众!一定要阻止投降派的阴谋!英国,必须抵抗到底!”
第798章
丘吉尔之死(五)
  在伦敦当然是有投降派的,他们的活动中心是白金汉宫。在《开罗宣言》发布后,一度被丘吉尔所压制的和平运动,立即就有了活跃起来的苗头。被勒令停止政治活动的工党和法西斯联盟的头头,这几天都聚集到了白金汉宫,和温莎公爵日夜谋划倒阁事宜。
  当然还是合法斗争——白左工党和不爱江山的公爵都不是心狠手辣的主儿,什么喋血白金汉,什么血洗唐宁街这样的事情他们是做不出来的。
  而且他们这些人也觉得合法斗争已经足够了,因为工党本身就是议会下院的大党,只要再联络上部分自由党和保守党的议员,事情就能成功。
  至于丘吉尔有可能禁止议会开会的问题,工党领袖艾德礼也有办法,就是发动群众上街游行。在《开罗宣言》公布后,工党完全有能力发动几十万上百万人上街。
  只要上街游行的人够多,丘胖子就会倒台。因为他既没有议会支持,又没有人民拥护,单靠一个《帝国国防法》和远在加拿大的乔治六世的支持是不可能继续控制军队的。而且《帝国国防法》的基础也不是乔治六世的权威,而是《权利法案》。该法案第6条规定: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1/7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